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夙命妃途 >

第49章

夙命妃途-第49章

小说: 夙命妃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妃打量了她们一眼,有些疑惑,但周敏的话无疑冒犯了她,难得的淑妃没有生气,只面露一个不屑的冷笑:“皇上金尊玉贵,岂是你们随便能见的?”

    周敏淡淡道:“见不着我们便不走。”

    淑妃望了望天,阳光浓烈刺眼,哼道:“那你们等着吧。”

    说罢一甩袖子,转身便欲离开。

    周敏用不带丝毫情绪的语调,平平说道:“恭送淑妃娘娘。我等左右无事,其他的没有,最是有闲。”

    淑妃头也不会,径自离去,背影消失在渐渐合拢大红宫门缝里。

    冷香雪问道:“皇上会不会出来见我们?”

    周敏肯定的点了点头:“以皇上的性格,不会不管的。”

    没过一会儿,宫门再开,皇帝迈步出来。身上穿着一袭家常深青色遥溃狄惶趼逃翊较缘妹姘兹缬瘢奕舻恫谩:竺娓乓涣巢辉玫氖珏�

    “你们见朕所谓何事?”皇帝柔声问道。

    周敏目光灼灼的望着皇帝,恳切但坚定的说道:“启禀皇上,臣妾等有一事欲求皇上成全!”

    皇帝道:“哦,是何事?但说无妨。”

    周敏道:“恳请皇帝将我等贬为宫婢。”

    此言一出,除冷香雪等人外,皆感愕然。

    皇帝奇道:“这又是为什么?你们并未犯错。”

    周敏回身指着倚云社众人,对皇帝冷笑道:“臣妾等人当初抛爹弃娘,孤身入宫来,原为服侍皇上。然而过去这么久了,皇上并不需要我们。我们既不能尽妇道,倒不如当个宫婢,等到二十岁之际出宫回家守着父母,尽尽孝道也是好的。”

    淑妃在别的事上还有限,但事关皇帝,就变得聪明通透起来。立刻便捕捉到周敏的言外之意,不等皇帝说话,先把秀眉一轩,冷笑道:“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成全了她们一片苦心!”

    皇帝皱起眉头,这个神情,周敏见过多次,是皇帝感到为难时的下意识动作。周敏对此印象深刻,这个动作总她涌起一股莫名熟悉的感觉。像是在哪见过,而且不止一次,却又想不起来。

第99章 步步紧逼() 
“朕从未听说成了宫妃还能出宫去的,这显然不合规矩。朕和皇后待你们不薄,你们在宫中有困难,只管说,别动不动就闹着出宫!”

    皇帝这番话可以说是很温和,十分有耐心了,可他有意无意避开了最关键的问题。

    周敏仍是那副冷淡的面孔,丝毫不惧开罪皇帝的后果:“皇上若感到为难。臣妾等愿去延宁宫作女道士!左右在宫里也是寂寞凄凉,反不如去那里修行,倒也省去许多烦恼。”

    冷香雪等人齐声道:“请皇上成全!”

    这延宁宫坐落在建国寺对面,属于皇家道宫,闲人不得入内。每年从大内外放出去,又无家可归的宫女可入道籍,寄身于此修行。

    周敏的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也不好再假装听不懂。两道修长的浓眉愈拧愈紧,目光因此变得锐利,探往周敏,又扫过她身后白衣素裙的众女,最后落回到周敏清新灵秀的脸上。

    他没想到在古代竟能遇见极具自我意识又胆大的女子。不由得头疼起来。一个两个还好处置,眼下十几个宫妃,不论是放回家去抑或是安置到延宁宫做道姑,传将出去,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他不得不为淑妃着想。朝中不少大臣对他独宠淑妃已是颇有微词,此事一出,岂有不趁便发难,将矛头指向淑妃的?连理由都是现成的,若非淑妃逼迫,怎会有如此多的妃子舍弃宫中的荣华富贵,去做道姑?那时就连皇后,面子上也挂不住。

    “朕听明白了,你们对朕是心怀怨怼啊?”

    说不得,只好拿出皇帝的威严,欲将此事压下去。

    周敏毫不买帐,似是完全不怕开罪皇帝的严重后果,冷冷道:“臣妾不敢。”

    只此一句,别无解释。明是不敢,实是默认。只要不是蠢蛋,都听得出。

    淑妃当然不是蠢蛋,她越过皇帝,来到周敏身前,瞪着双眼道:“你们够了!对皇上不满,可是大罪!识趣的就赶紧离开。我会向皇上求情,饶你们这一次。”

    周敏看也不看她一眼,夷然不惧的对皇帝道:“那便请皇上降罪!”

    身后众女再次齐声道:“臣妾等甘愿领罚!”

    声彻后宫,充满了坚韧不屈,一往无前的惨烈意味。

    淑妃跺脚回到皇帝身边,向皇帝撒娇道:“皇上,你不能再心软了!她们分明是故意为难你,我看啊,就该狠狠的治她们的罪。”

    皇帝宠溺的看着淑妃,轻轻一摇头,对周敏等人道:“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身为皇帝,除非安心当个昏君,否则就有诸多不得已之处。他爱淑妃,所以不愿因他的爱而给淑妃带来灾难。

    周敏今日说的每一句话都精心设计过,不过也有些冒险,但她深信这位跟她来自同一时代的穿越者,绝不会肆意践踏人命。皇帝没有让她失望,一如她预料之中的仁厚。

    “皇上容禀,臣妾并非故意为难皇上,适才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后宫虽好,却不是我等的容身之地。我们情知此举有冒犯君威之嫌,仍这么做了,并非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我们只想为自己的人生和幸福拼一把,不愿枯守冷宫,在将来容颜老去之后,遗憾终生。就算因此获罪,也在所不惜。反正我们的日子也不会更坏了!”

    这一段宣言式的话语让现场陷入了默契的沉默之中,引起了皇帝的深思。周敏断定她的层层铺垫已经奏效,便趁热打铁说出她此行的最终目的:“皇上若不能放我等出宫,唯一解决之法,便是雨露均沾!”

    “什么!”淑妃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你以为你是谁?胆敢做皇上的主!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周敏不理会淑妃的恐吓,继续向沉默不语的皇帝进言道:“臣妾知道皇上对淑妃娘娘用情专一,可皇上的深情对后宫其他妃子来说,就是绝情。若皇上做不到广施恩泽,就该放人出宫。皇上一向仁慈,怎忍心看着后宫数十位如花儿一般鲜妍娇嫩的妃子,被关在这金丝鸟笼里寂寞无依,枯萎凋零吗?更涉及到绵延皇嗣的重任,事关大华荣衰,皇上如何向太后交待?”

    “说得好!”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行人簇拥着太后从宫墙西角转了出来。太后身边的柔安公主对着周敏微不可见的略一颔首。周敏报以感激的微笑。多亏柔安公主帮忙说项,才请得太后这尊大佛出山。这是她对付淑妃的杀手锏。

    在一片请安声中,皇帝越过众人迎向太后,笑问道:“母后怎的来了?”

    太后身着青色鞠衣,绝美的脸庞上不显丝毫岁月的痕迹,仿佛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唯一证明,只是她无形之中散出的雍容气派。

    “怎么?哀家就来不得吗?”太后没好气的答道,又似不愿让皇帝难堪,伸出手让皇帝扶着,慢慢往景福宫走去,“都进来说话。”

    太后的到来,成功让局面往周敏这一方倾斜。因为她和太后的目标是一致的。

    太后和皇帝刚在景福宫大殿屏风前的交椅上坐下,皇后亦闻讯赶来请安,在太后下首坐下。余者包括淑妃在内,皆立在殿中,不敢坐。淑妃素知太后不喜欢她,又来得凑巧,情知不妙,不住给皇帝使眼色。

    “适才说话的是何人?”太后缓缓问道。

    周敏越众而出,恭敬答道:“妾周氏才人,给太后请安。”

    太后瞧了周敏半晌,方道:“原来是你,果然是个不一般的。”

    很多人不懂太后之意,周敏却是懂的,定是太后想起段云睿之事,忙道:“太后谬赞!妾周氏不敢当。”

    太后转向皇后,温言道:“哀家时常嘱咐你劝着些皇帝,你只要当贤人,纵着他的性子。这周才人不错,是个明礼懂事的,方才的话深得我心。难得她有这份胆量,勇气可嘉,不如升她为婕妤罢!”

    皇后在太后看似温和实则严厉的指责下,心里早有些慌,此刻哪敢说半个不字,忙站起身道:“母后教训得是!儿媳往后定然改过。”又对周敏道:“周婕妤,还不谢太后恩典!”

    太后此举明摆着是站在周敏这一边,淑妃脸色更难看了,偏是毫无办法。

    “谢太后恩典!”

    周敏露出一丝得体的微笑,落在淑妃眼里,只觉无比刺眼。

    太后接着调转枪头,直指淑妃,严厉的目光压得她不敢抬头:“淑妃,我看在皇帝的面上,一向对你容忍有加。可你却不知好歹,变本加厉的霸着皇帝,以致闹出今日之事。我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淑妃浑身一震,无助的望向皇帝,后者急道:“母后!”

第100章 太后助攻() 
太后略一抬手,制止皇帝继续说下去,面色缓和了些,继续对淑妃道:“哀家是过来人,知道你们年轻男女情投意洽之际,心里容不下别人。可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他是皇帝,肩负着大华朝的荣耀,不是你可以霸着不放的!你要是真心爱慕皇上,就该为他着想,而非只顾自己欢愉。否则我便要怀疑你狐媚惑主,别有用心了!”

    大殿之中顿时陷入可怕的沉寂之中,落针可闻。唯余窗外明媚春光里的鸟鸣树梢,风吹叶响。

    周敏心中一痛,太后的话在她心里激起滔天巨浪,当初她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放弃了与段云睿长厢厮守的机会。突然间,因成功打击到淑妃的喜悦褪色不少,这一刻,她竟然有些同情起淑妃来。

    淑妃面色苍白,眼中泪珠已在打转,平日的嚣张跋扈之气尽去,散发着难得一见的娇柔感。满殿之中,除周敏外,也只有皇帝心疼不已。

    “母后,请你不要责怪淑妃,都是我之过。”皇帝站起身来,试图在老妈面前护住自己心爱的女人。

    太后不悦道:“你是皇帝,千错万错,都不能是你的错。”

    周敏看得出来皇帝非常不擅于处理这种女人间千缠万绕的事情。他的眉头微微皱着,整个人有些不耐烦,偏又无法从现在的难堪局面里挣脱出去。一副手足无措的局促模样。

    周敏不禁猜想,他在穿越来之前,该是一个喜欢球类运动,阳光帅气大男孩,就像赵启那样。想起赵启,她对皇帝生出了些亲近之感。

    立在太后身旁的柔安公主柔声笑道:“母后,你看皇兄都急出了一头的汗了。”

    太后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对皇帝道:“璞儿,你过来。”

    待皇帝走近,太后拿出手帕,满是怜爱的轻轻擦去他额头和鼻峰上迸出的汗珠子,就像皇帝小的时候,她常做的那样。只不过皇帝已长大了,需要躬下身子。这母子情深的一幕,化去了弥漫在殿中的紧张气氛。

    皇帝仿佛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母后,我自己来吧。”

    太后笑道:“这里又没有外人,再说了,你现在长大了,成了大华君王,可在我眼里啊,你还是我那个一着急就满头大汗的孩子。”

    皇帝只好笑着任太后给他擦净汗珠。

    这对天下最有权势的母子间的互动,没有人敢插嘴打扰。太后一句没有外人,让在座的众人都生出一种亲切的感觉。撇去太后、皇帝、妃子这些头衔,她们的实际关系本就是婆婆、丈夫和媳妇。只不过平时没有人会这么去想。

    正当大家以为太后顾念母子情,准备放过淑妃时,太后收回手帕,坐直身子,一股无形有质的威压感瞬间充盈大殿。

    “为人父母者,总希望子女能够一生顺遂,平安喜乐。哀家即使贵为太后,也不例外。但璞儿啊,你是皇帝,享着凡人不敢想的无上权力,就该付出常人想不到的代价。在这件事情上,哀家不愿让你为难,却也不得不狠下心肠,你要理解母亲的苦心。”

    周敏不得不承认太后的厉害之处超出了她的想象。试想此时的皇帝如何硬得下心肠说个不字?太后从头到尾并未强迫皇帝,而是针对淑妃恩威并用,淑妃要是再不识趣,就等于是跟太后过不去,到时候皇帝也保她不住。太后这一招围魏救赵,用得出神入化,既达成了目的,又不损母子之情。

    “话说到这份上,哀家就再唠叨几句。你们大家听着就罢了,过后不可私下议论,更不可传将出去!”目光一扫众人,谁敢不从。

    皇后忙道:“儿臣等谨聆母后教诲。”

    太后点了点头,开言道:“皇帝自小聪慧,熟读经史子集,演练得好骑射武艺,顺顺当当继承大位,哀家是既高兴,又惶恐。历代先皇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挣下这份偌大家业,现传到我母子俩手里,怎敢不诚惶诚恐,兢兢业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