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石道 >

第215章

石道-第215章

小说: 石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珍藏级与商品级相比,除了画面效果以外,有14项之差。

    其中,绝品级与一级品相比,除了画面效果以外,还有四项之差,相当于差了50%。

    珍藏级别中的珍品与商品级别中的三级品相比,也就是不同级别的最后一名与最后一名相比,除了画面效果以外,同样也有50%之差。

    也就是说,珍藏级与商品级相比,除了画面效果和天然两个不可动摇条件以外,优劣之比差了一半。

    若给其定价,除了画面效果以外,也应该相差50%。

    七、以拍卖落锤价为准

    拍卖绘画作品的落锤价钱,连锁反映出30%的佣金和17%的所得税。

    佣金,由买卖双方向拍卖公司支付。

    卖者还要在佣金后的金额基础上再向国家缴纳17%的所得税。

    佣金,对买者而言,是以拍卖落锤的金额为基础,额外向拍卖公司支付10%15%的金额,这笔费用,叫追加价。

    卖者向拍卖公司和国家支付完佣金和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金额,叫所得价或者所得金额。

    也就是说,绘画作品拍卖成交以后,对竞买者而言,有落锤价金额和佣金后金额,共两种结果;对卖者而言,有落锤价金额、佣金后金额和税后金额,共三种不同的结果。

    假设,明代唐寅的《仕女图》扇面拍卖成交价是80万元,竞买者除了一分不少地支付80万元以外,还要另外给拍卖公司支付80万元的10%15%的佣金,约812万元,最终到手的价钱是8892万元。

    同样,《仕女图》主人(卖者)也要给拍卖公司支付80万元的10%-15%的佣金,另外,还要给国家缴纳以佣金后金额为基础数的17%的所得税,实际到手的价钱是:80-12-11、56=56、44万元。

    画面石主人选择了拍卖的绘画作品作为定价的参考,面对不同的几种金钱数字,到底以哪个数字为定价的参考呢?

    答:均以拍卖的落锤价为定价参考,不受“追加价”和“所得价”的干扰。

    八、不受新老作品限制

    参照人文绘画作品给画面石定价,没有新画老作品之分。

    如果海选到的古今中外人文绘画作品很多,画面石主人有权选择其中价钱高者。

    画面石上的画面效果雷同于人文绘画作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相雷同。

    例如,画面石上的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与古代或者近代、当代某位画家所画的物相一模一样。

    二是绘画风格雷同。

    如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写意画,等等。

    画面石上的物相和绘画风格完全雷同某位画家的作品,可以直接此价比价。

    只有物相雷同,绘画风格不同者,不叫雷同。

    例如,北宋画家李公麟绘画的马与徐悲鸿绘画的马相比较,虽然物相同为马,前者为工笔马,后者为写意马,即为绘画风格不同,不为雷同。

    绘画风格近似,而物相不同,严格地讲,应该叫类同,只有绘画风格完全相同者,才能叫雷同绘画艺术品。

    但是,画面石是天然艺术品,绝非是大自然刻意模仿那位绘画大师的风格,能够达到“近似”的艺术效果,即可视为雷同。

    因此,画面石雷同于人文绘画作品的此价比价方法,不排斥画面物相和艺术风格两项效果完全相同者,而只有绘画艺术风格相同或近似者,即可视为雷同作品。

    画面石上的画面效果雷同于那位画家的作品,不是依其主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百七十三集 画面价格(三)() 
例如,雷同于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风格,按唐代绘画作品的绝品级定价,若雷同于当代画家吴冠中的绘画风格,即按照其个人绘画作品历史上最高的成交价作价。

    但是,明代四大画家之一的仇英,精于历代绘画风格和技巧,既工设色,又善水墨和白描,能运用不同笔法表现不同绘画艺术风格,尤其精于仿古。

    其绘画风格中,既有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人物”,也有三国吴曹不兴的“曹家样”佛画仪像风格。

    唐与明相比,间隔宋、元,空间概念相差甚远。

    若某个画面石上绘画人物的艺术风格,既像吴道子,又像仇英者,以谁的画价定价呢?

    历史上很多大画家的绘画风格,多少都有些前人绘画风格或者门派延续的影子,即使是正在美术学院学习的学生作品,同样也能反映出前人绘画风格的脉络。

    也就是说,画面石上的艺术风格,可以找到的人文绘画作品并不止一副或者两副,到底依谁的作品定价,画面石主人有权选择价钱高者。

    比如,石主人按吴道子的画价标价,买家却按仇英的画价还价。既不能说卖者漫天要价,也不能说买者还价无理。

    既然都是艺道之人,又何在乎“吴价”或者“仇价”呢!

    画家的作品,虽然都有平方尺的标准价格,也只是一个参考价。例如,陆俨少的画,最低价钱为10万元一平方尺,最高价钱为160万元一平方尺。

    其价差的原因很多:既有绘画生涯中不同年龄段的成熟期区别,也有绘画风格转型期和转型成熟期的区别。

    另外,某个朝代的画,只是个时间概念,并不是衡量这一时期所有画家作品价钱高低的主要标准。还有,后朝画家的作品价钱高于前朝者,比比皆是。

    例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子,平方尺的标准价是20万元;同朝画家吴昌硕绘画成熟期作品的标准价也是20万元一平方尺。

    这两位画家的平方尺标准价钱,既不能代表所有清代画家的作品都是20万元一平方尺,也不能代表他们二人的所有作品都是20万元一平方尺。

    但是,现在健在的画家、绘画泰斗吴冠中的作品,每平方尺的标准价钱却是40万元,远远超过了清代。

    还有,明代绘画大家陈洪绶作品,平方尺的标准价钱是60万元,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平方尺标准价却达到了260万元。

    由此可见,人文绘画作品的价钱,有各种各样因素构成,都可能影响到画面石的定价问题。

    这就要求画面石主人,在选择人文绘画作品的时候,不要总是盯着“老画”,不要认为“老画”的价钱比新画高,要以石上的画面效果海选人文绘画作品,在同类作品中,有权比较,有权选择价钱高者。

    九、剔除附加价钱

    人文绘画作品,特别是老作品,一般都有历朝历代帝王将相、书画名家、收藏家的题跋。

    这些题跋也是有价的,叫附加价。

    有些老作品几异其主、几经装裱,都在画面上留下了铭文记载,负载了厚重的文史资料和传承脉络。

    这些文史资料也是有价的,因此,也属于附加价钱范围。

    画面上的附加价钱,虽然与画相关,但是,要以画价标石价,必须剔除。

    否则,就等于把人文绘画作品上的附加价钱随画转介到了画面石上,也就等于画面石上的画面效果价钱中有了水份。

    有些老画的题跋,若为某个朝代的一流书法家,所题之字,可以为帖,其价钱可同这幅画的价钱相比,甚至会超过这幅画的价钱,此作品不可选为定价参考作品。

    例如,宋代画家、书法家米芾所作的《研山铭》书法作品中,就有“研山”物相画。

    此画,为铭文的配画,不可选为画面石的定价参考作品。

    一般而言,“老画”上有他人的题跋,其文史资料价值不得超过总价的3%;若仅为年月名号或者简单的赞美之词,连同钤印在内,其价钱最高不得超过总价的2%;仅有鉴赏钤印、收藏钤印者,每方钤印的价钱最高不得超过总价的1%。

    人文绘画作品上的题跋、钤印等附加价钱累计不得超过总价的40%,否则,不得选为画面石定价参考作品。

    很多画家,也是书法家,所画的作品上一般都有简单的命题和落款,不属于附加价钱范围,不必单另作价加以剔除。

    十、独特画面作价方法

    画面石的家族中,有类似于瓷器上的过墙工艺画面和刺绣艺术中的双面绣工艺画面,以及奇俏型画面和艺术融合型画面。

    1过墙画

    过墙画,由瓷器工艺中的过墙绘画工艺借义而来。

    瓷器过墙绘画工艺,始于明盛于清。

    例如,青花龙纹盘上的过墙龙,龙头在盘里,龙尾在盘外。

    画面石上的过墙画,是指画面在一块石体上相邻的两个平面以上,构成物相的线、面连续不断,物相的整体结构延续不散的艺术效果。

    圆球形石体,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平面可言,因此,也就不存在是否有过墙艺术问题。

    饼状石体,具有正反两个平面和若干个侧面之分,画面的物相在任何一个平面上再过渡到另一个平面或侧面上,甚至围绕石体转了一圈,均属于过墙艺术效果。

    过墙画面石,就单独的画位而言,不管是过了几道“墙”,直观其艺术效果均为最差。

    但是,因其“过墙”而成为绘画艺术门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因此,只要其画位居于站立石体中部或者中上部位,仍然可以被认定为最佳画位,可以加价。

    若给其作价,可以按正常画面效果作价。

    2双面画

    双面画画面石的命名,由刺绣艺术中的双面绣借义而来。

    具有双面艺术效果的画面石,不是很多。

    严格地讲,双面画,应该是正反面的画面效果完全一模一样,类同于“苏绣”中的双面刺绣艺术。

    例如,人物头部肖像画面,两面的效果必须一模一样。

    如果一面为左视肖像图,另一面却是右视肖像图,则不为双面画艺术效果,也不能按双面画作价。

    双面画的石形,都是不太厚的薄片,厚不过10,石体尺寸不过20,多为质地致密的硅质石英岩类。

    就其画面效果价而言,不是简单的1+1=2的作价方法,而是因其更为独特和珍贵,又为绘画艺术门类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种,所以,其作价方法是:画面效果价x3,若画位好,还可以按画位双倍加价。

    

第三百七十四集 画面价格(四)() 
3奇俏型画面

    奇俏型画面石,是以绘画艺术为主,巧用部分石形外部轮廓或者石体表面凹凸不平的天然条件,因石适画地设计和绘画,直观感为巧合型的画面艺术效果,叫奇俏型画面石。

    比如石体外部轮廓雷同人的脑袋,只需点画人的面部五官,即为人首肖像。

    奇俏画面石的画面效果定价方法是:画面效果价x2,并以最佳画位加价。

    4融合型观赏石

    融合型观赏石,与奇俏型画面石相比,有极其相似之处。

    如果将奇俏型画面石上的绘画着彩部分去掉,原来巧用的石形可为独立的物相形象;或者,去掉巧用的石形部分,绘画部分可为独立的物相形象,即不为奇俏型画面石,属于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相互兼容的艺术融合型表现形式,称之为艺术融合型观赏石,简称为融合型观赏石。

    例如,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就是典型的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相互融合的人工艺术品。

    其“阿福”的泥塑部分,只是人物的躯干、肢体,人物的头发、五官、服饰及其着彩等,完全由绘画工艺来完成。

    艺术融合型观赏石,其作价方法是两种艺术效果价相加,即按1+1=2的作价方法定价,并按最佳画位加价。

    十一、不归类效果作价方法

    画面石是天然艺术品,有很多画面效果,在人文绘画作品中找不到雷同或者类同的参考作品,一律按中国画中的大写意画面效果作价。

    例如,白描物相上多了几块不太协调的斑纹,说它是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吧,又没有把所需要的颜色填全;说它是白描吧,又有几块填彩之处。

    画面石上的类似效果,还不在少数,一律参照中国画的大写意绘画效果作价。

    十二、系列石作价方法

    系列画面石,又叫组合画面石或画面石组合。

    其作价方法是:1+1≧2。

    系列画面石的作价方法,为什么应该是1+1≧ 2呢?

    答:“=2”者,是简单的山画、水画、动物画、人物画等。

    也就是该组合中,仅仅是山、水、动物、人物等系列物相画,并不具有某种诗文辞赋方面的艺术含意、历史含意和典故含意。

    这一类画面石组合,统一按照单个个体作价,然后把每一块石头的价钱相加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