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太后养成手册 >

第37章

太后养成手册-第37章

小说: 太后养成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5章 你是我的() 
“竹卫冷卫?”周庭一愣,而后冷哼道:“这两个家伙倒是舍得出手,这是不管不顾要准备撕破脸不成?连亲卫队都出去了。”

    李昌面色凝重的点头:“怕是如此。”又小心翼翼的觑了周庭一眼:“不过,为了这次的消息送出来,咱们安插在那边的人手也折损了不少。”

    周庭面色如天上乌云暗沉:“这两个狗东西!呸!给本王等着,这笔账,老子迟早找回来!”

    李昌闻言,心中松了口气,暗道幸好没找自己麻烦。

    刚这样想呢,就见周庭眼一斜,冷冷的睨着他。

    李昌浑身一个激灵,苦笑道:“王爷,这事儿”

    他以为周庭想找麻烦,周庭大手一挥,不耐烦问道:“损失了这么多兄弟,别的不用跟我废话,你作何准备?”

    李昌一愣,明白过来,这是问自己的应对措施呢。

    他稍一沉吟,拱手道:“属下已经派出阿绝出去了。”

    周庭脸色微微一变,阿绝是他身边隐藏的高手之一,一身功夫出神入化,尤其是此人还会域外的奇功,一旦施展出来,便是自己都难是对手。

    随即一想,又满意的点点头:“做的不错,既然他们不给情面,我们也没必要藏着掩着了。”

    李昌微汗,抹了抹额头,点头,您说的都是。

    又道:“那边还在跟进的兄弟,除了留守接应阿绝的,其他的都已经撤了回来。齐王和止王那处,损失的人手,也在想办法填补进去。”

    周庭却是没有立刻回话,站起来背手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儿,给了李昌很大的压力。

    半响,他道:“那边的事情,你看着办。如今这个情况,估计那边是安生不下来了。”

    李昌领命,又和他商量了一些事情,说起朝中大臣的情况来,周庭冷笑连连:“一群酒酿饭袋,不足为虑,你且等着,若周青鸾此次命大回朝,等到时机成熟,就是一锅端的时候。”

    李昌跟着点头,又不禁看了自家主子一眼。

    不得不说,站队是个很严肃又很风险的事情。

    自家主子多年前就站皇党,后来那群人意图谋反搞事被压下,自家主子被老皇帝派出来制衡,不仅封地是最好的南边儿,某些便利也是其他几位没有的。

    如今这老皇帝去了,这位倒是会看实事,连他这个心腹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和新帝牵扯在一起了。

    这次周青鸾出事,这位暗中可没少出力。

    否则,只怕那位新帝只怕没那么好运还能有机会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周庭却是不知他想的什么,两人略商量一番,李昌急急忙忙的又出门去了。

    周庭坐在书房,沉静下来,半响,从袖笼中摸出一块儿玉佩,看着窗外,目有忧色。

    喃喃的叹了口气。

    一连修养了十天左右,周青鸾的脸色总算是恢复了血色,也逐渐开始下地行走了。

    这日吃饭的时候,还一起和夏同光一家人一起吃了饭。

    饭桌上,周青鸾与夏同光谈笑风生,夏同光虽然是乡下人,可年轻的时候,也是读书人,中了举人的。

    后来回到乡下做了教书先生,一来二去,威望重大,又担任起这村子里的村长。

    这村子看起来和大宁接壤似乎很近,可实则却是隔着一道崖,谁也不知道谁,天差地别。

    席间你来我往的说了说各自的风土人情,都觉得大有收获。

    饭后,夏同光要出门,周青鸾却拜托了他一件事情,清宁隔得远,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等到饭后,周青鸾叫清宁带上了三娘一起出去逛了逛,周青鸾早前的衣服破破烂烂,如今穿着的就是夏同光的一袭灰衣袍子。

    可就是如此,也遮掩不住他与生俱来的贵气,走在路上,谁都要瞅两眼。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村长家这两天来了两个外地人,都好奇,但碍着身份都没有贸然上前,只远远儿的瞧着。

    一边儿的三娘也与有荣焉似得抬起小脑袋,别提多高兴了。

    清宁心下无语,但也没开口扫兴。

    倒是周青鸾自己走的长了,道:“我们走偏一点儿的路吧,瞧瞧这大漠国土的风情。”

    清宁却是知道,他这是不想招摇,避开了其他人。

    她是没什么意见,三娘有些失望,但也没反对,带着两人走到偏僻些的小路去了。

    路上,周青鸾不知道是在看什么,走走停停,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路上,清宁也听见村里有许多人在谈,村儿里最近不太平,还多了许多外地人。

    回去的路上,明显周青鸾的脸色有些凝重,清宁看的心中紧张,但也不好在小丫头的面前问什么。

    一回到屋里,清宁急忙关上门问他:“你今天出去东走西走的,不仅仅是为了逛逛吧?”

    周青鸾眼眸一闪,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不是逛逛,还能是什么?你别多想,没有什么事。”

    清宁蹙眉:“真的?”

    他点头,见他这般肯定,清宁不好追问,可心头始终觉得有些疑云重重。

    但是他不说,她也没办法逼问。

    只是点了一句:“你可要知道,我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翻了谁都不好过。”

    他风轻云淡的:“真没事儿。”

    到了天色将晚的时候,外面传来三娘又惊又喜的声音。

    清宁循声出去,见着小丫头提着一个笼子,笼子里面儿一只肥肥的白鸽跳上跳下的。

    一旁的夏同光对周青鸾说:“你要的东西,给你送来了,瞧瞧。”

    说着,叫三娘把鸟笼子递给周青鸾。

    三娘目光依依不舍的,将鸟笼递给了他。

    周青鸾看了一眼,笑问:“喜欢?”

    三娘点头:“喜欢,这鸟儿可少了,虽然不是那么漂亮,但是白白净净的,招人疼。”

    周青鸾笑了笑,没回答。

    清宁却是知道,这鸟儿是信鸽,她有些讶异,有些清楚周青鸾和夏同光说的什么了。

    晚间,周青鸾写了一封纸书,让信鸽带走了。

    等到清宁进屋后,不等她开口说话,就先开口:“收拾收拾,今天晚上,我们便走。”

第96章 同是蚂蚱() 
清宁一愣,不由蹙眉道:“你伤还没好呢,这么急着走做什么?”

    周青鸾没有多说,只道:“你别管那么多,收拾收拾东西,跟他们道别吧。”

    清宁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问:“周青鸾,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周青鸾闻言,略顿,随即不由摇头一笑:“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对你直说无妨。”

    他定定的看着她,平静的道:“追兵来了。”

    清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惊的蹦起来:“什么!追兵来了?!你确定!”

    他点点头。

    “怎么可能”清宁喃喃:“我们可是在那崖下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难道那些人连我们死了都不放过?”

    周青鸾嗤笑一声:“想必你也很清楚,背后那些人若是没有看见我真正的死掉,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

    清宁默然,周青鸾口中的那些人是谁,她很清楚。

    王朝之争,从来就不会这么简单,哪一次不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尸骨成河。

    真要说,如今的事情,不过是起了个开端,一旦起了,就没有回头路。

    她都能预见,若是等周青鸾安安稳稳的回到上京,第一个拿着开刀的,只怕就是那四个前朝封地的藩王。

    君王侧榻岂容他人酣睡?这大宁皇朝,是静不下来了。

    可,她还是有些疑惑:“你是如何得知那些人追来了?你碰见了?”

    那也说不通呀,她几乎时时刻刻跟他在一起,若是他遇见了,自己不可能没有一点儿察觉。

    周青鸾不由轻轻一笑,反问:“你真以为,这几日我总是出门转悠,闲的无事?”

    清宁一愣,听他继续再说。

    “这几日,村子里夜间的狗吠明显比平日里多了起来,这就是不安稳的一个前兆,加上这几日村子里各处都有村民在讨论的外乡人事情,以及那些偏远之地所遗留的痕迹,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

    “你就这么肯定?”清宁忍不住反驳:“若是其他人呢?你会不会太小心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淡淡道。

    清宁无力反驳,蹙眉想了一会儿,又问:“可是,你如今的伤势并未好全,若真是追兵前来,你如何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周青鸾反问:“难道就在此地坐以待毙?”

    清宁哑口无言。

    他摇摇头:“我不会如此。”

    又道:“再者说,即便我们留在此地,若真是追兵前来,你认为,又需要多久才会寻到我们,镇等他们寻到我们后,你认为,我们就算留在此地,就能够平平安安了?清宁,这样的话,我们不是在自救,而是是害人害己。”

    清宁眼眸一缩。

    周青鸾缓缓道:“那些人一旦真确定下来,为了不让我等逃离,肯定会大开杀戒。到时候,你认为这村子里的村民,够那些人杀得吗?”

    他顿了一会儿:“他们是无辜的,如果真躲不掉,起码,我们离开后,不会祸及村子里的村民,这也算是,我们对他们唯一能做的一点,还他们一个宁静的生活。”

    清宁默然许久,随意的打了个包裹,起身朝外走:“我们初来乍到,能有什么东西收拾的,随便拿点儿什么便是,我去与夏伯他们告别,你也快出来吧。”

    周青鸾看着她的背影,唇角缓缓上扬。

    清宁将自己和周青鸾准备连夜启程的事情告诉了夏同光他们,三娘先跳起来:“姐姐!你们怎么就要走了啊!不多住一段时间吗?”

    清宁摸了摸她的脑袋,微微一笑道:“三娘乖,姐姐和大哥哥有急事需要处理,所以不能久留了,不过你放心,以后若有机会,姐姐肯定会回来看你的。”

    说着,从脑袋上摘下唯一一根还存留的簪子递给她:“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也没什么礼物送给你,这簪子你留着,做个念想。”

    三娘骇的连连后退,齐齐摆手摇头:“不行不行,我不能要姐姐的东西。”

    说罢,有些依依不舍的目光从簪子上移开看向夏同光。

    清宁跟着看过去,只道:“夏伯,您什么都不用多说,这簪子没有别的,只是我送给三娘的一点小礼物,若是这点东西您都不让三娘收,那岂不是让我难堪?”

    夏同光沉默了一会儿,才磕了磕烟袋,眼皮子也不抬:“三娘,既然是姐姐给你的,那就收着吧。”

    三娘闻言,顿了顿,才迟疑的从清宁手中接过簪子:“谢谢姐姐。”

    然后喜不自禁的抚摸起簪子,这簪子虽然不如清宁其他的首饰华丽,却也是纯银打造点缀了一颗东珠在簪头,极为简约秀丽。

    夏同光见状,没多说,只问了一句:“真走?”

    清宁不由迟疑了一下。

    “这段时间,麻烦夏老伯你们了,时不待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身后周青鸾却赶到,开口回答了。

    清宁回头看了他一眼,抿抿唇,没在说话。

    夏同光闻言,这才起身:“行,既然你们去意已定,那老头子我也不再多说。”

    起身转头,唤他婆娘前去装了些干粮,夏夫人出来,将带着干粮的包袱递给清宁:“这里面儿有些吃的,还有青公子的药,你们拿在路上用。这一路去县城,也有三两天的路程,不可急赶,身体为主。”

    清宁心下一暖,轻轻点头接过,一一道谢。

    一家人将他们送到外面,夏老伯找人弄来一辆驴车,上面有个车夫:“你们就做这车去县城吧。”

    清宁和周青鸾没有多说,只默然谢过,然而一前一后上了车。

    本来那车夫要跟着走,被清宁和周青鸾齐齐谢绝。

    夏同光皱眉:“若不熟路怎么办?”

    周青鸾笑言:“天地之大,四方皆路。”

    清宁默不作声,她心里清楚的很,他们此去,不是为了真赶路,而是将那未知的威胁带离这个淳朴的小山村罢了。

    众人唠叨几句,在三娘等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驴车缓缓离去。

    清宁在赶车,驴子没马车好驾驶,清宁累的一身热汗。

第97章 未曾着履() 
周青鸾看的好笑,接过她手中的缰绳:“我来吧。”

    清宁躲过,红着脸反驳:“不用了!你伤还没好,在车里好好休息吧。我驾驶一段时间,熟悉了就好。”

    周青鸾无奈,也不多说,径直从她手中抢过缰绳:“听话。”

    清宁还想再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