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毒麦 >

第164章

毒麦-第164章

小说: 毒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老贺他们没学过雷锋,却比雷锋好几千倍。雷锋是一个被造的神,不是人,一般人都学不来。

    官员们被迫学雷锋,却总是遭遇揶揄和嘲笑,觉得太假太假,演戏,演得不好,掏了钱来看,真划不来。以后再遇到官员们学雷锋,上报端,看到的人,连死的心都有,那些蹩脚的演技令人作呕,几日都不舒服。可是,死是不敢死的,死不起,墓地贵啊,买不起啊!那么,就让死得起的人先死吧!他们死了,钱还在,把他们的钱分一分,大家都死得起了。

    访问村民,非常顺利,村民村干还有投资方,都非常满意,这要归功于刘秀,她翻译得好,不是她的翻译,恐怕老贺就是听天书了。

    刘秀很聪明,有利的,就如实翻译,说好话,就将好话原封不动地翻译,不是好话的,或者有点疑似不是好话的,就加上自己的好话来翻译。

    总之,老贺听到的全是好话,没有坏话,老贺看村民的表现,非常热情,非常擅长攀谈,就知道了宫支书安排的都是村里的精英人物,个个都很厉害。

    老贺终于上了当,要知道,他在和中国人打交道。中国人喜欢用铜钱,这个东西非常奇妙,中国人从小都认识钱,对于这个铜钱,更是天天见的。天天见,就发现它记载着中国人的智慧。做人,就要像铜钱,铜钱外面是圆的,中间是方的,也就是说,对外要圆滑,对内要严格。

    圆滑的后果是,人缘好,有不少朋友,因为都不是利害关系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然就不会得罪人,得过且过罢了。

    严格的后果是,不平等,家长制,觉得受压迫,不敢说真话,弄虚作假,否则就活不下去。

    在老贺这个西方人看来,东方人的智慧如同魔鬼,非常难以琢磨,一不小心,就掉陷阱里了。

    德志也不情愿撒谎,总是以真实的一面来向别人展示,可是,收获的却是虚伪和攻击,这让具有西方人思想的东方人非常苦闷,因无章可循,结果变得为人处世都扑朔迷离起来。

    座谈结束,大家开始上车,村里没打算留大家在村里吃饭。德志抓项目款抓得很紧,没给村里项目款,都是物资,即便物资,村干也在打主意,想把那些物资给卖掉。

    宫支书这样安排实际是一出大戏,曲终人散,都还是要离去的。

    表演者是村干和村民,观看者是外来的人,演出的效果,要看观看者的态度了,好的话,捐赠人就开心;不好的话,捐赠人就不再支持,任其自生自灭,不做理会。

    告别村民,从坡村出发,德志沿途看到这些熟悉的景物,非常感慨,真不知道怎样来形容内心的复杂。验收很简单,看到的也有限,可是,这里面的辛酸,无人能知。

    坡村的项目终于结束了,大家驱车返回县城。

    这样的安排实在有意思,没有在村里吃饭,也没有在乡里吃饭,德志感到,在汉族地区,人情还要淡一些,特别是对客人的态度,对外人的态度,要比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差得多。

    到了县城,已经是下午三点,把人给饿得差不多了。

    前胸贴着后背,如同没放任何资料的文件袋,这样的袋子,几乎是透明的,看得见里面的五脏六腑,都处于饥渴状态。

    常在饭店吃饭,渐渐就厌倦了。吃饭只是一个过场,其实,关键是联络感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吃的东西很少,大家的饭量都有限,主要是喝酒和聊天,说正事,这些事才是关键。请客吃饭的目的就在此了。

    吃完饭,大家休息,到了晚上七点,继续吃饭。

    饭后,政府官员另有活动,至于什么活动,德志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在“工作”,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日理万机,昼夜不停歇。

    明天老贺他们都要去茶店子乡,到另外两个村验收,德志和尹懋不去,在县城呆一天,当晚无话,各自休息。

    领导是女的,如果是男的,当然也可以陪同各级领导一起去“工作”,这是人的五大需要的根本需要。

    次日一早,德志、尹懋虽不去茶店子,可也不能睡懒觉,起来晚了,给领导的印象不好,同时,也不能享用早餐,反而自己要掏钱,解决吃饭问题。

    这个便宜是明摆着要德志占的,如果不占,岂不便宜了民委?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还不是民委的钱,真正出钱的是纳税人,德志也是其中之一,德志出钱纳税,然后又消费,实际上消费的是自己的钱,反而对县民委感恩戴德的,仿佛县民委出了很大力,要补偿一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德志他们感觉到县民委的好客,实际上县民委没花一分钱,自己反而得到了好处。

    次日,大家都起床,德志的房间除了妻子和孩子,别人任何人和德志住在一起,都非常别扭,很不习惯,也很不安,总要想办法调整一下,否则,就影响睡眠。

    影响了睡眠,就影响了工作,显得更加难受,办事效率自然减低,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或者办事效率明显低下。这些都是影响办事效果的关键因素。可是,德志没有条件享受单人房间的待遇。那些领导不可能和别人同睡一间房,而德志他们,来自非政府机构,处处节约,这些节约的钱,还可以做一些项目,这就是区别。会用钱的,节约的,反而要靠募捐才有钱做项目;乱花钱的,资源却丰富,因他掌握这纳税人所交的税。

    花钱没人监督,则为所欲为,花钱是极痛快的,挣钱是极痛苦的。

    早晨,大家吃了早饭,德志、尹懋送他们上车,他们去验收,德志、尹懋则留在县城,准备一些资料,准备晚上开会要用。

    这些都是简单的事,说实话,凭德志的能力,若要处理一些文档,起草整理一些文字资料,德志做起来得心应手,一点都没问题,每天,德志都能处理很多事情,问题是没有被发现,也没有委以重用,只是一般的人。甚至连普通人都不是,仅仅是个农民工。

    德志来自城市,但是德志的父母亲都是农村的。即是农村人,如果在一个城市干时间长了,说不定也会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俨然将自己当成城里人了。

    只是农民工受到歧视,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农民工拿的工资要比大学本科生拿得多,但仍没有社会地位,自然会受到排挤。若有脏活儿、累活儿、危险的活儿,就会给农民工,城市工是不屑于干这个的。

    德志和尹懋等他们都走了之后,陪着县民委办公室主任,一起在街上闲逛。

    街上花花绿绿的,美丽的山城,给德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马上要离开,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的确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第222章 无价礼物() 
这种闲逛,实际是德志不愿意做的,可是没办法,这次验收,领导陪同,验收过后,重获自由,所有具体工作都是他自己来决定,来安排时间。、。

    今天已过,明天就要离开巴东。今天白天是德志一生中最后呆在巴东的白天,同样,晚上也是最后一个晚上。从三年前的晚上,开始在宾馆住宿,到三年后的晚上,来验收项目,也住在宾馆。这个地方,是德志消耗三年青春岁月的地方。

    在巴东,德志跟他妻子完成了投放种子的工作,不久,德志在巴东,接听到他妻子打来的电话,说她怀孕了,着实让德志兴奋得睡不着觉,证明他自己是强大的,要知道,在中国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怀孕,一是德志的“种子”优良,二是他妻子的“土地”肥沃。两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促成了这件事,继而书亚来到世间,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巴东留下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这个职业的改变,造成了德志后来的性格发展,如果早点改变,也可能不是德志这个样子,德志本想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走,后来发现并非如此。目的和初衷都是好的,过程却是艰难的。经历这样的变化,心路有了这样的历程,想必会让人成熟不少。没有心路历程,仅有人生的阅历,恐怕还不是产生这样的质变。

    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他们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大家看上去,非常开心,一天走访验收两个村,无论如何,都是高效率的万界永仙。据说,两个村的距离不太远,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山下的那个村,周围都是高山,过了高山就是长江。这个村地处大山深处,却是世外桃源。山花开了,没人知道;山花谢了,还是没人知道。这个地方很适合养老,计划生育,在那里根本行不通。村干部每年都要想办法瞒报,不这样,就会扣工资。好在,村民外出的少,都愿意呆在家里,村里的人口始终控制不住,他们倒也贫困,只是比独生子女的家庭更加幸福。

    这次解决吃水困难,他们才知道,在他们的世界之外,原来还有人在关心他们,没有忽略他们,让人感动。因此,建立饮水工程纪念碑,他们非常乐意,将石碑建在高山之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看到。

    这份感恩在山里人那里是真实的,一点都不做假。后来,德志听说他们同样燃放烟花爆竹,表示感谢,表示欢迎,也表示欢送,希望他们快来,来了之后,如果不想呆在村里,想走的话,他们也欢送。至于在纪念碑前合影,那是另一回事,老贺很喜欢和大家一起合影,后来就不仅和村民村干合影,还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合影。

    这样合影,就让大家感觉到做的事没有白做,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是好事。特别是村民受益,解决了难题,可以喝到足够干净的水,真是好事。

    晚上,大家饭后,各自归去。省领导和州、县两级领导还要沟通工作,他们还有其他“活动”,因德志不是政府官员,自然不懂,也未经历,更无发言权。

    刘秀请大家到老白的房间,老白的房间很大。这次捐款做水利项目,据说是老白出的钱最多,因此,要他来看看,算是放心一些。

    老白原来是牧师,在加拿大教会工作,负责筹资,筹款后,就到了中国投资,但这种投资,根本不图回报。

    老白说英语,大家差不多都听不懂,不过,老白的英语说得很清楚,速度合适,这和他经常教导人有关。而老贺,说话太快,一般人都听不懂。德志听不全面,只是断章取义,听取一些单词就行。不知道刘秀听不听得懂,反正她都能翻译,这让德志很佩服。

    德志之所以留在机构这些年,觉得这个机构是个慈善机构,领导有才,听得懂英语,就是本事,值得德志去学习。

    还有,德志抱着希望,就是将来可以出国。这个简单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容易实现的,不容易实现,也要存在希望。这是人生的目标。出国,最初的打算就是做项目,没有其他目的。

    后来,德志想到机构有了人才,才会有资金进来。老外有钱,却无法了解内地人的需要,就等于零,一点用都没有。

    内地的需要,通过机构的才子们,翻译成老外看得懂的语言,是最有效的。但是,仅仅懂得英语还不够,还需要投入人力,做好项目,做出成绩,让村民得到实在的好处才行。

    老白说话,刘秀翻译,老白的意思,是和大家合影,然后将照片洗出来后,贴在自己家的冰箱上面,每天总要开关冰箱门吧,看到了就为冰箱上的人祷告,看到了就祷告,养成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做法比在口头上说爱啊爱的要强得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爱,比空泛的爱强得多。

    刘秀习惯了老外的做法,可惜老外的做法没有影响到刘秀的做法,她绝对不会将同工的照片放在自己家的冰箱上,或者放在自己的钱包里。

    刘秀来到内地,多少都要向齐老师学习学习。齐老师嘴上的功夫十分了得,但是骨子里还是照顾自己的人。这种爱不是博爱,是私爱。

    爱是分界限的,也是区别对待。德志深有体会。在内地,齐老师如同党一样,啥事都管,啥都管不好,员工都不服,主要是心里不服,嘴上服从,表面上看来,无事,实际上暗潮汹涌,有一场大的风波即将出现。

    次日,县民委迎来送往还是不错的,面子工作做得很到位,可惜,德志他们并不领情,因为若在乎他们,他们肯定会经常嘘寒问暖,不是来了验收团了,他们才着急,才表现表现,这个虚伪的举动,让德志非常清楚地看到,其实,上当受骗的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高官们莽荒纪。

    老白第一次来中国,临走,县民委啥表示都没有,这明显地表面,县民委根本不会在意验收团,只不过,有了省里的有关领导,跟政府有关,就不得不应付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