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闺夜半有人来-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向薛莹,后者神色平静:“啊,这是件喜事,是应该多送些酒以备庆贺。”
然后,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她多了个弟弟,按理说别人应该恭喜她,但,以目前的形势看来,多了个弟弟对她而言或许是最大的悲剧——她回侯府的希望,又渺茫了许多。
顺子婶本来一直在后面听着,发现大家陷入沉默,便道:“三小姐,既然这是件喜事,何不备上一份贺礼送给三夫人,以示孝心?”
送贺礼?
薛莹有些诧异地看向顺子婶,然后转念一想:也是,退一万步来说,不管她会因此而遭受什么,对于那个千辛万苦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弟弟,她总是应该感到欢迎和高兴的。
想了想,她道:“我也没什么好送的,去年秋天不是酿了葡萄酒吗?就送那个好了。”
吩咐顺子婶去取,她转而对合安婶笑道:“可惜今春埋下的桃花酒还不够火候,不然也给送一坛子回去。”
合安婶微笑颔首:“无妨,到明年小少爷满周岁的时候,桃花酒便刚刚好。”
这件事就在大家云淡风轻的聊天中过去了,但是到了晚饭的时候,薛莹等了许久却迟迟不见上菜。冬寻过来禀报:“甄妈妈知道小少爷的事情了,哭得特别厉害,一直拉着顺子婶的衣角,只要顺子婶一起身,她就继续哭,止都止不住。”
“小姐都没哭,她哭什么?”巧丫撅嘴。遇到个什么事总是崩溃得比小姐还严重,那还怎么伺候小姐、安慰小姐啊?
“巧丫!”薛莹轻斥。
巧丫低头认错:“对不起。”
天色已晚,忙了一天大家都饿了,人是铁饭是钢,不管怎么样,得赶紧做好饭菜才行。
“我们自己去弄吃的吧。”薛莹下决定,“巧丫,你不是也会做饭吗?那今天就由你掌厨。”
“可是……”巧丫犹豫了一下,“要做这么多人的饭菜,我怕我会忙不过来。”她做些小东西还可以,可是开大火的话,最起码也要多一个烧柴火的帮手才行啊。
“我烧火,冬寻洗菜。”薛莹决定。
“那怎么行?”冬寻大惊失色,眼睛迅速凝结泪水,“小姐是千金之躯,怎么可以下厨房,还……还是烧火!”
“你肚子饿吗?”薛莹问。
话音刚落,冬寻和巧丫的肚子同时咕噜噜响了起来:今天忙着搬书晒书,大家都不轻松呢。
“别磨蹭,赶紧的。”薛莹当机立断出了房门。
顺子叔听见厨房有动静,以为是内院安抚工作完成,顺子婶出来下厨,正想去帮忙,结果看见一屋子小孩,登时愣了,然后一拍大腿,急得都口吃了:“三、三小、姐,你……你怎么到厨房来了?”
“爹,帮忙帮忙。”巧丫开始干活之后反而放开了手脚,一边切肉一边指挥,“这柴火有点不够用,你去劈些,要细一点的。冬寻,把篮子里的菜洗了。小姐,先烧左边的灶台,我等一下需要用开水。”
“这……这……”顺子叔手足无措。
“顺子叔,听巧丫的,先吃上饭,其他的以后再说,我们都饿了。”薛莹道。
小姐吩咐,顺子叔不敢不听,只好讷讷回了句:“哎。”转身劈柴去了。
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大家的默契还行,丁零咣啷地,最终还是把晚饭给做好了。
把饭菜端给顺子婶的时候,她惊讶地问这是谁做的。当知道为了这顿晚饭薛莹都亲自去烧火了,不由长长叹气。
三小姐和三夫人都是好人,发生的也是件喜事,但怎么就那么令人纠结呢?
第四十二章 感孝寺的由来()
虽然大家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但是三夫人在薛莹离府之后生了个儿子这件事终归还是在众人心里留下了印记,尤其是甄妈妈,一连好几天都无精打采的。顺子婶生怕她生病,让合安婶请了个大夫看诊。
就因为这件事,院子里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沉闷。
书房外有一棵枣树,在离地约两尺高的地方斜长了一枝,那坡度刚合适人躺着晒太阳。
这天是夫子的休息日,薛莹便爬了上去,拿着一本书边看边晒太阳。冬寻则准备好了茶水,在树下新砌好的石桌上练字——在薛莹和巧丫的“调。教”下,她对于这两个人种种惊世骇俗的举动已经越来越淡定了。
巧丫练完早课,满头的汗水还没来得及擦去,就端着一张红扑扑的脸蛋跑来找薛莹了。
“小姐,我今天打探到了一个大消息!”
“嗯。”薛莹平静地应了一句,翻开下一页。
冬寻看见巧丫那气喘吁吁的样子,默默给她倒了一杯水。
巧丫则十分顺手地接过来咕噜噜喝完,用手一抹:“是关于感孝寺的。”
薛莹心底一震,停下手上的动作,看向巧丫:“打听到什么了?”
“听说,感孝寺以前不叫感孝寺,后来有一个孝子为了给他的娘求平安,在寺中带发修行了十年,感动了佛祖,让他病重的娘亲恢复了健康。他的事迹传开之后,人们纷纷效仿,以到寺庙中修行的方式为父母亲人求平安符,“佛亦感其孝”,所以改名叫感孝寺的。到后来,也有人为朋友祈福的,据说只要心足够诚,所求必定达成”
薛莹还在消化这段故事,冬寻奇怪地问:“这些话你听谁说的?”像这样文学与口语融合的讲解方式,听着很不像巧丫的水平。
巧丫一甩小辫子,有些得意:“说书先生说的。”
“哪来的说书先生?”薛莹问。
“说书先生送他的外甥女上山求符,但是感孝寺现在有规定,只收女眷,而且求符的人必须独自上山,不得有人相陪,所以他把外甥女送到月亮湖那里就停下来了。赵庄头他们送酒回来,正好碰见了,就请他到我们庄子住一晚上,顺便给大家伙说说书解解闷。”
薛莹沉吟了一会,道:“巧丫,要不你以后多听听说书也行。”学了那么久都没能接受那些书面化的表达方式,才听说书先生说了那么一会,就开始文绉绉起来了,不容易啊!
“小姐!”巧丫跺脚,“你之前不是一直很想知道感孝寺的事情吗?怎么我告诉你了,你都没点反应呢?”
“反应啊……”薛莹将目光慢悠悠地投回到书本上,“让我好好想想。”
这么说,合安婶上次在给她求了平安符之后“失踪”的那一个月,竟然是到感孝寺带发修行去了?
也真是难为她了,为了一个并不算太亲厚、更谈不上有势力的小姐,于寒冬腊月到山寺中苦修——这份恩情,她无以为报。
不过这感孝寺倒也有些奇怪,佛家讲的是众生平等,讲的是普度,它却要求人以修行为代价换取亲人或朋友的平安,更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居然还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
又或者,这里毕竟是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思想和风俗本来就与她原来所处的那个世界不同吧。
巧丫眼看薛莹开始发呆,只好跟冬寻唠叨起来了:“听说那感孝寺原本香火极为旺盛,但后来立的规矩越来越严格,基本上都不怎么接待外客了,所以佛众也慢慢减少,到现在,年轻人都已经很少知道这个地方了。”
“佛门之地,冷清点也正常吧。”冬寻轻声道。
“谁说的?佛祖也可以热热闹闹的啊,这样,烧香的人高兴,佛祖也高兴不是么?”
“巧丫。”薛莹忽然出声打断了她们的聊天,“进感孝寺要遵守什么样的规矩,你知道吗?”
巧丫想了想:“说书先生就说,感孝寺现在只收女弟子,而且必须自己一个人上山,要经过‘感孝路’,十步一叩拜什么的。最后,就要看寺里的师父愿不愿意收留你了。现在寺里的规矩很严格,三五年也不见得会收一个外门弟子——哎,小姐,上次我师父不是给你求了个平安符吗?看来,我师父果然还是很厉害的。”
薛莹合起手上的书本,卷起来在自己胸口轻轻磕了磕,喃喃道:“真想去看看呢。”
“小姐你就别想了,这要去感孝寺求平安符的人都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你哪行啊?”巧丫毫不客气地打破她的幻象。
“谁知道呢?”薛莹高深莫测地笑了笑,“耐心地等,总会有机会的。”
这句话是前世感孝寺的主持告诉她的,她一直坚信不疑。
一个多月后,建安侯府。
天气已经慢慢进入炎夏,屋子外蝉声四起,十分热闹,但是在这个气氛压抑的房间里,却让人无端有一种进入寒冬的寂冷。
“孩子们今天可都还好?”一道带着沙哑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躺在床上的年轻妇人,面色蜡黄,唇色发青,一看就知道病得不轻,可饶是如此,一张姿容出色的脸依然能让人惊艳,这人,正是建安侯府的三夫人廖云溪。
晴姑姑躬身回答:“都挺好的,二小姐在书斋又得了表扬,说是对对子竟然赢过了几位表少爷,做的诗更是出彩,连最善做诗的李夫子都自叹不如。少爷也没有哭闹,早上起来喝了奶,笑闹了一会又睡了。”
廖云溪微微勾起唇角:“那我就放心了。”叹气,“可惜我这个做娘的……照顾不了他们,我对不起他们。”
“三夫人。”另外一个丫鬟安悦有些焦急地开口,“放宽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二小姐和小少爷还等着你呢。”
“我也希望我能好起来,可最近真的是越来越有心无力了……”廖云溪轻轻合眼,“你说是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这天要罚我呢?”
“三夫人,”晴姑姑强忍着泪水,声音微微颤抖,“你不会有事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莫说这些傻话了,”廖云溪语气中带着微微的叹息,“这些个安慰人的话,一点用都没有。”
“三夫人,”安悦跪在床榻旁边,“你一向是那种不爱认输的人,这一次,也请你千万不要放弃。姑爷已经去为你寻访名医去了,他一定能找到救你的办法的。”
“唉,”说到这个,廖云溪不由更加叹气,“有这功夫干嘛不多陪陪我,他就这点最不让我喜欢。”
晴姑姑低头,小声道:“姑爷是怕,他若在你旁边,您就有机会说出交代的话,自己一个人走了。他不愿意那样,宁愿走的远远的,让你撑着这口气等他回来。”
第四十三章 弥勒佛玉坠()
廖云溪闻言,沉默许久,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道:“也罢,那我就继续等着他,他不回来,我就不断这口气。”
听了这句话,两个丫鬟总算放心许多。安悦站起身道:“三夫人,再过一会儿,二小姐就要过来给您请安了,我去给您打水洗洗脸吧。”
“好。”
不一会,二小姐薛瑶来了。虽然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但是她长得粉雕玉琢、晶莹可爱,已经可以看出将来必定是个美人胚子。她兴趣盎然地分享着她今天在课堂上的种种见闻,举止活泼、用词诙谐,为这沉闷的房间带来了许多活力。
“用‘酒’为题作诗?”廖云溪被她逗得连连发笑,“这钟夫子真是越来越不像样了,你们几个孩子有谁真正尝过醉酒的味道,又如何能做诗呢?”
薛瑶抬起精巧漂亮的下巴,哼了一下:“说是昨天尝了我们建安侯府的桃花酒,意犹未尽呢!”
廖云溪的神色微微顿了一下,然后很快恢复正常并与自己的女儿继续愉快聊天,但是薛瑶走后,她却发了好久的呆。
林嬷嬷端汤药来给她喝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她发呆的样子。回想起今天薛瑶说的话,善解人意的林嬷嬷握住她的手,长着细纹的脸上满是慈祥与怜爱:“小姐这是想起酒泉别庄那个孩子了?”
林嬷嬷是廖云溪的奶妈,从小看着她长大,即使廖云溪已经成亲多年,在无旁人的时候她仍然习惯叫她小姐,而不是夫人。
“嬷嬷,我是不是该把她接回来了?”当初算命先生说两人命理相冲,要把那孩子送走才能保她平安,可现在她都这样了,倒不如在临死前把孩子接回来,再怎么说那也是建安侯府的血脉,扔在那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总不是长久之计。
站在一旁保持着沉默的安悦面露不愉,显然并不赞同这个想法。
林嬷嬷轻轻拍了拍廖云溪的手背:“你的心思我知道,但现在还不到考虑这件事的时候。”
安悦心直口快,终于忍不住插话道:“三夫人请放心,依我看酒泉别庄的人对她好着呢,一心为她谋划,上次少爷满月酒的时候还特地送了两坛子葡萄酒,竟然说是三小姐亲手酿的,这瞎话编的也太离谱了!”
“酿酒?”廖云溪微微勾起唇角,“我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