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仙人 >

第105章

回到明朝当仙人-第105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仙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兄真的不肯帮忙?这件事情也不是我自己的意思,我也是领了我师父之命,还请道兄让我有个交代。”

    “你不要拿七玄真人来压我。七玄真人乃是当今宗师,怕也不好做出这等仗势欺人的事情来。况且我虽然是没有帮你,但却也没有阻拦你,七玄真人又有什么借口来对付我。更何况无利不起早,哪里有你们这么着白白使唤人的。”

    “哈哈哈,原来道兄是为了这个,倒是小弟疏忽了。道兄若是肯帮忙,我七玄观自然不会亏待于你。师父和我师兄弟祭炼七转血灵幡只是用那战魂,我也知道,你炼制了一件法宝叫做四相舐血刀,这件宝贝要用生人的血气来祭炼,我们各取各地,互不冲突。你想想,你在皇宫之中祭炼法宝得偷偷的进行,毕竟不能太光明正大。但若是大明朝和鞑靼打起仗来,那得死多少的人,到时候你这法宝祭炼起来岂不是一日千里。”

    熊魁沉吟半晌道:“我这宝贝祭炼起来也有个限度,又不能无休止的吸收气血增加威力,怕是只要用到的这些死去的将士们的气血的一小部分,这毕竟造的杀孽太多,有违天和。”

    “道兄啊道兄,杀一人是杀,杀万人也是杀。殊不闻杀一人是罪,杀百人是雄,屠万人是雄中之雄么。你我都是修真之人,那凡人的性命不过是蝼蚁一般,过得个几十年也是个死,早死晚死又有何区别,不如把性命贡献出来供我等修炼,那也是不枉来世间一遭不是。”

    熊魁只是摇头道:“不行,不行。你师徒的算盘打得倒是啪啪直响,左右不过是借献佛罢了。我熊魁既然是出了力,自然便是要分得一份,你师徒要那气血也是无用,时间一长也是散去,本来就该我来取用,你们倒好,反倒被你们拿来当我的报酬了。这种事情,我老熊说什么也是不能干,否则岂不是成了被你们师徒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傻瓜了。”

    “这个好说,我看道兄也是修炼到血肉重生之境许久了吧,一直不敢渡那雷劫。我来之前师父也曾和我说过,若是道兄帮忙办成了这件事情,他便把度雷劫的经验说与道兄听,帮助道兄渡过雷劫便是,否则到时接引之星到来,道兄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白白的错过了飞升的机会。就不知道兄是否还是能够活个一千年,等接引之星下一次到来。”

    熊魁听了喜道:“你可说话算话,能做得了你师父的主?”

    “这本就是我师父的意思,又不是我胡编乱造,道兄信我便信,若是不信我,那我便立刻离去,我一人行事不过是麻烦一些罢了,又不是就不能成功。”

    “好好好,云道友且住,我答应便是。来来来,道友坐下来歇息一会,我二人亲近亲近,秉烛夜谈切磋切磋道法如何。”

    吴立将二人的话听在了耳中,心中一阵盘算,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原本吴立是想悄悄的接近熊魁,乘其不备,杀招齐出,一举将其制服。现下偶然之下得悉了云九的阴谋,自然便要好好谋划一番。

    吴立前世是个理科生,对于历史本就不熟悉,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外交,权谋,他更是一窍不通。他更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朱棣一生发起了多次和鞑靼、瓦剌的战争,牺牲了不知道有多少的将士。不过吴立也有自己的执拗,他听到了云九和熊魁的对话,心中便认定,这些将士原本是用不着牺牲的,只不过是七玄观为了一己私利便要将这么多无辜的性命断送,而且这些将士们不仅仅是要客死异乡,死后的灵魂也是得不到安息,更是要被七玄子师徒几个拿来祭炼法宝。若是吴立不知道还罢了,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那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去阻止破坏。

    “哎,若是上辈子学一学历史知识就好了,现下可到好,两眼一抹黑,都不知道从哪里去入手。”吴立心中哀叹道,他总不能去把那皇帝老儿朱棣杀了,况且如此一来,只怕天下大乱,那鞑靼更是要攻进关来,只怕到时候更是生灵涂炭。之前蒙人入关建立元朝,在中原大开杀戒,种族屠杀,吴立这一世自然也是听过。

    “唉,对了七哥八思巴不是前朝国师么,在蒙古人心中应当威望颇高,不如去让他前去鞑靼王朝去游说,看看能不能改变那鞑靼皇帝的心意。这边我也见机行事,最好双方都是歇了刀兵之心。”想到这里,吴立连夜出了紫禁城,催动遁术便往崆峒山而去。

    到了崆峒山,八思巴一听吴立之言,吃了一惊道:“九弟此言当真?这可糟了。那鞑靼国师阿鲁台乃是个志大才疏之人,自从我大元被朱元璋赶出了中原之后,至今元气尚未恢复。况且一直以来,鞑靼和瓦剌两个部落战事不断,若是再和大明作战,只怕便要大祸临头了。我这就到鞑靼去走一趟,定要说得那阿鲁台熄灭了他那不切实际的野心。这边的事情却是要拜托九弟了。”

    吴立苦笑道:“七哥你这一去自然是马到成功,但我这边却是老鼠拖龟,无从下手,我哪里知道怎么才能去影响那朱棣打消北伐的念头。”

    八思巴沉吟了半晌道:“靖难之役后,朱棣篡权做了皇帝,当年的从龙之臣中名头最大的乃是道衍和尚,张玉,朱能,丘福几人。到如今张玉和朱能已死,所余者不过道衍和丘福二人。这两人,一文一武,是朱棣的左膀右臂,九弟你若是要影响朱棣,可先从这两人入手。”

    “多谢七哥指点,事不宜迟,我们这便分头行动,务必要阻止这一场大战。”

    二人定下了计谋,八思巴先行而去,吴立见过了左慈也即要离去却被张三丰喊住。

    “九弟,我看这一次却是没有必要去阻拦大明的军队北伐。现下却是蒙古人弱,大明国强,我看不如等大明的军队大胜之后,我们一起阻止那七玄观师徒来拘拿阵亡将士的生魂便是了。古往今来,哪一朝哪一代能够没有战火,你阻拦得了一次,难道你能阻拦一世么。”

    “八哥休要劝说了,我虽是不能阻拦一世,但这次既然让我碰到了,我便无法熟视无睹。这一场战争,不过是两个独夫的穷兵黩武罢了,死的将士都是无辜之人,他们的死虽然是也保卫了家人,但实际上不过是满足了两个独夫权利的*。现在既然有更好的办法能够使他们的家园免于战火,又何必用这下下之策。”

    张三丰见吴立心意已决,也不再浪费口舌回静室中修炼去了。吴立得了八思巴的指点,也随即离开了崆峒山直往北平城而去。一路上,思虑再三,决定还是先从丘福入手,毕竟丘福是个武官,而道衍和尚是个谋士,对付起来要难得多。大战迫在眉急,一时半会儿也是筹划不了什么高深的计策,吴立在路途之上已是想好了计划。这一趟到北平城中,便先扮作个道士,到那淇国公府邸之前言一言祸福,故作惊人之语,想方设法能够见得上丘福一面。然后再在丘福面前露几手法术,让其能够把自己引荐给朱棣,到时候再见机行事,劝得朱棣歇了刀兵的心思。其他不敢说,修炼了这么多年的道法,作为一个练气期大成的修真者,扮一扮神棍,吴立还是很有信心的。

一百八十七章 大军出征() 
心中有了定计,吴立不再焦急,将遁术放缓了下来,不疾不徐便来到了北平城外。离着还有十几里地,吴立远远的便看到一条长蛇似的队伍从北京城中开了出来,浩浩荡荡,沿途之上烟尘滚滚。队伍之中兵士甲胄鲜明,刀枪如林,马嘶人吼,精气如龙。队伍之后更有一车车的辎重把黄土官道上压出了一道道的轮毂车印。

    吴立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看着眼前的样子,只怕是大军已然是出发了,自己先前定下的计策恐怕是泡了汤。吴立赶紧降到了地面上,到了城门口,哪里能够入得城去,城外道路两旁人声鼎沸,都是附近的乡老带了牛羊前来犒军壮行。

    吴立挤入了人群之中,抓住了旁边一个挑着三牲的脚夫问道:“大哥,这些个军爷雄赳赳气昂昂的是要到哪里去啊?”

    那脚夫有幸跟着主人家前来犒军,睁大了眼睛生怕看漏了一个从眼前走过的将士,心中想着还要回去好好向左邻右舍炫耀炫耀。听得吴立的问话,想不到这么快便能抖一抖见识,挺胸凸肚道:“小哥,这个你都不知道,这是咱们皇帝爷爷派的大军,要去大草原上把那蒙古鞑子一网打尽。你是不知道那些个蒙古人多么的凶恶,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当年蒙古人还在中原的时候,睡觉时床上铺的都是咱们汉人的人皮,喝酒都是用的咱们汉人的头骨,咱们汉人在那些蒙古人眼里面都是和猪猡一般。我听说咱们员外要来犒军,一早就起了来,这一趟我连工钱都不要,只盼咱们的大军打一个大大的胜仗。”

    吴立也不去理这脚夫的夸张之言问道:“不知这大军是由哪一位大将军统帅?”

    “要说这统军大将呐,说起来可是了不得。这一位乃是靖难功臣中硕果仅存的国公爷大将军淇国公丘福爷爷。想当年朝堂之上奸佞横行,小人作祟,丘福爷爷力保永乐大帝扫除邪魔,清净朝堂,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次去关外扫除鞑子,不过就是和玩一般,只怕那些鞑子们听到了丘福爷爷的名头便要望风而逃了。”

    吴立听了此话,印证了心中所想,一颗心沉到了谷底。抬头向大军看去,只见中军一辆辇车,拉车的是八匹雪白的骏马,辇车上顶着明黄色的华盖,吴立心中一动,“莫非是朱棣亲自出来送行?”吴立学得虽是理科,但后世里帝王戏看多了也是知道一些皮毛,“不如我这便上前拦下这辇车,和朱棣分说一番,再显一显神通,让这皇帝老儿收回成命岂不是好。”

    想到这里,吴立心中有些意动,脚下缓缓便朝那辇车移了过去。行了一半,吴立心中寻思了过来,“不行,现下还不知七哥事情办的怎么样,若是他也没有说服那鞑靼皇帝,我却把朱棣给劝了回去,那岂不更是生灵涂炭。我还是先跟着这大军前行,到了关外之后,看一看七哥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若是他已然成事,那我再想法把大军劝回去便是。”想到这里吴立又是停下了脚步。

    这北伐的大军自然不可能都是驻扎在北平城里面,这城中出来的军队也不过就是几千人。华夏自古便号称礼仪之邦,但凡有些重要的事情,都是要按照一定的礼仪来举办,这军队出征自然是大的不得了的大事情。一大早天子便在紫禁城中祭天祈福,以求上苍和祖宗护佑。祭祀完毕,天子便要点阅出征大军,这一趟出征的大军足足有十万人马,自然不可能全部拉倒紫禁城中供朱棣点阅,从大军之中挑出了几千人供天子点阅,也是这出征礼仪的一个部分。而真正的大军都是驻扎在城郊的兵营之中,现下也都是打点好行囊,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大军出了城门,一直行了有三十里路,来到了一处大营,吴立看着大营之中早就列好了阵型,整装待发。丘福到达之后,大军便开始拔营行军,这十万人的大军可不似那几千人,行动的速度不知要缓慢了多少,吴立也不靠近,只是远远的缀在后面一路便向那关外行军了过去。

    跟在大军后面走了两天,吴立便有些不耐烦,这个时侯自然是没什么高速公路,大军之中也是以步兵为主,行起军来自然是十分的缓慢,对于吴立这个修真者来说,简直是比乌龟还要慢三分。到了第三日,吴立再也忍受不了,先行出发到关外去寻八思巴去了。

    当日吴立和八思巴分头行事之时,吴立曾炼制了一枚感应符让八思巴随身携带,也是为了方便寻找。离了大军之后,吴立催动了玄风青煞便一路向那鞑靼部落而去。当时关外蒙古分为两块一块是鞑靼,也即东蒙古,另一块是瓦剌,也就是西蒙古。蒙古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入侵了中原之后,建立了都城。后被朱元璋赶到了关外之后建立北元,渐渐的便又回复了游牧民族的本性,每个部落都是在草原上游牧,后北元被鞑靼所灭,现在的鞑靼可汗本失雅里也不像是在中原一样,建立城市。

    到了大草原上,一望无际,吴立一时也是像个没头苍蝇一般,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虽然是有感应符,但也是有个距离的限制,距离太远了也是寻不找。当下吴立在大草原上慢慢的搜寻,看到游牧的部落便停下遁术上前去询问鞑靼可汗的下落。不过一来吴立乃是汉人打扮,二来这些游牧的部落中懂得汉语的牧民寥寥无几,如此一来,吴立一时真是无从下手,只得是又折返了回来跟在大明的军队后面见机行事。

    所幸这么一来一回倒也是折腾了一段时间,跟着大军又行了有十来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