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妻凌人-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喝出一身汗,这才舒坦。”郑伯把豆汁儿端了上来。
“天天吃豆汁儿!”卫老爷子心里这个郁闷啊,只能瞪了正若无其事的卫哲东一眼,恨得牙齿痒痒。
第三百十七章 一个比一个怪()
吃完早餐,郑伯上了茶,一家几口人就把阵地转移到了小客厅。
还没等茶过三巡,第一位拜年的客人就上门了。大年初一,如果不是交情足够深厚,基本上也不会上门。
“这位是京华集团的董事长陆涛,我们卫家的世交,父亲生前的好朋友。”卫哲东给向雪介绍来人,“你称陆叔就好。”
“陆叔好。”向雪急忙打招呼。
“哈哈,向小姐,久仰大名。”陆涛笑呵呵地打招呼,“这可不是客套话,对于让东子陷入爱河的女人,我可是真的已经久仰大名了。”
向雪恍惚记得在订婚宴上看到过此人,除了boya的员工,其他来观礼的都是与卫家关系很近的人。
“陆叔过奖了。”向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东子,凯旋的并购做得漂亮!看到老朋友有子如此,后继有人,真让人欣慰啊!老爷子,您可是好福气,东子如今在商场上的名气,已经超过您当年了。”陆涛对卫哲东异乎寻常的热情。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卫老爷子说得很谦虚,可是神情分明早已经得意非凡。
要知道,陆涛可不是平常人,在京城这块地面上也算是说得着的人物。说来也奇怪,一个对商业丝毫不感兴趣、也看不出任何天分的人,会与另一个商业天才成为至交。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他们有另外的共同爱好吧?
“陆叔过奖了,陆氏前些日子的手笔也很出彩,大概是陆叔出手了吧?”卫哲东也恭维了一句,“拿下太平商业,就等于铺开了销售的通道。别人看着恶性竞争导致收购价高出三成,其实还是陆叔占了大便宜。”
“别人可都拿我当傻子呢,也只有有限的几个人能看出其中的道道。”陆涛得意地说,“收购战打得很激烈,当然别人也看出了太平商业的前景。可惜临门一脚没敢踢实,其实我的底线还可以再高两成。”
“一般人可真没有陆叔这样的魄力,那价格我都得再三思而后行。”卫哲东笑着说,“要知道,太平商业的铺面虽然多,但是同一店铺的每周平均销售额却在逐年下降,尤其今年下降了百分之十。对于一个铺面增多的零售业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在寻找新市场和提升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不惜分身将业务推向超级市场连锁店、便利店,损害了本身的品牌。看着销售额是上升了,可是代价却是增加了很多额外的成本。比如卡车、设施、后勤和人力。”卫效理虽然久不在商圈露面,但是对于近期的商业动作还是了如指掌的。
“再说,这些零售商本身也有自己必须的利润,这样一来,销售价格攀升,销售量总是不可避免地减少,最终导致销售额的持续下降。太平公司的经营策略太短视,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销量和扩张,可是对于利润的状况却很轻忽。再加上特许经营权的滥用,等于是以低廉的方式扩张店铺。所以,销售额的底线最终没能守住,”
“这种方式的风险在后期暴露出来,很致命。相比较而言,星巴克就做得很成功,直到2003年收购了西雅图贝斯特咖啡,才开始引入特许经营商,基础打得扎实,销售额的增长必然能够伴随着高利润。”
“现在大家都在谈规模经济,难道扩张规模反而不好吗?”向雪悄声问,“如果太平商业把脚步放缓,可能不会导致今天的败局吧?”
“呵呵,我们都喜欢谈论规模经济,但其实这四个字并不是那么高大上的。即使我们是行业的先驱者,价格最终也不免会因为竞争而下降,所以我们打算通过实行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从而抵消利润的下降。出发点没有问题,但这些成本有时候根本不可能节约。”陆涛的耳朵很尖,听清了向雪的问话,很耐心地解释。
“这种情况在制造业中,尤其明显。其实对于太平商业反倒并不是最致命的原因,脚步缓一缓,至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解决销售额下降的问题,而不至于急吼吼地出售股权,让陆叔拣了个大便宜。”卫哲东微笑着说。
“你们卫氏的分销渠道跟我不一样,要论出价的话,肯定是不能跟我比的。”陆涛微笑,“不过,还是很承东子你的情,要不是你放弃得早,可能这个价格我还拿不下来。什么时候有空,世叔请你们小两口还有老爷子、卫六一起去好好吃一顿?也算是替卫六接风洗尘。”
“不用挂我的名头。”卫效理笑,“当年我跟在你们身后,是个小不点,您可从来没正眼看过我。”
“怎么可能?”陆涛哈哈大笑,“以前我就说过,卫家的第二代就数你最机灵,在商业上最有天赋。当时我就开玩笑说,卫氏交到你的手上,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卫效理自嘲:“可惜我还没有接手,就已经出事了。所以说起来,如果我当时没有那么骄傲,可能东子也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来挽回。惭愧。”
“那些阴招上不得台面,不属于商业的范畴。”陆涛摇头,“以后卫氏可就看你们叔侄二人的了。说实在的,我就觉得有你们叔侄联手,卫氏的前景简直不可限量。即使做到no1,那也……好像很正常?”
“陆叔,您可说错了,以后卫氏就交给六叔了。我呢,对自己白手起家的过程比较感兴趣,想捣鼓个小公司,看看能做成多大的规模。”卫哲东接口。
陆涛张口结舌:“不是吧?好好的卫氏你不呆着,自己去捣鼓什么?你没毛病吧?”
“嘿嘿,涛子,你也老了,年轻人的世界不了解吧?”卫老爷子得意,“这是享受创业的过程,从无到有,那才真见本事。”
陆涛大张了嘴巴,轮流看着卫效理和卫哲东,半晌才说:“你们叔侄俩,一个比一个怪。”
第三百十八章 忠言太逆耳()
拜年的人络绎不绝,直到中午才开始消停下来。客人们都是卫家的熟人,自然知道卫家的开饭时间,也不会掐着饭点过来。
午饭吃的是饺子,馅料有好几种,向雪有种坐在大娘水饺店堂里点菜的感觉。什么虾仁韭菜、玉米虾仁、白菜猪肉、三鲜、素三鲜、羊肉、牛肉各种馅料,每种馅儿来两个,就已经吃得饱了。
“我现在发现了,主要原因还是你们家的厨师太多。”向雪小声打趣。
“其实不多,只有一个淮扬菜和一个港菜厨师,平时做家常的这种场合基本上只能打打下手。”卫哲东笑着说,“主要还是应付家宴,要不然两个厨师足够了。”
“我觉得一个就够。”向雪咕哝。
“那可不行,做淮扬菜的师傅做起港菜,估计就跟你的水平差不多。”卫哲东开玩笑地说。
“那也比我强多了。”向雪很有自知之明地表示。
“只能说,你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卫哲东叹了口气,“按说在蓉城的时候,你每天都会准备早餐。但是……”
“还是不好吃?”向雪的脸有点黑了。
能不能别这么毫不客气呀?说两句好话哄一哄,她也能心花怒放嘛!虽然她明明知道忠言逆耳,可是人们有时候对于甜言蜜语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
“好吃。”卫哲东安抚,“早餐的口味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每天都千篇一律,就算是龙肝凤胆,口味也会打个折扣了。”
向雪惭愧地低下头。
看着卫家丰富的早餐,她也觉得自己的早餐实在是太寒碜了。更难得的是,他每次都把她做的早餐一扫而光,害她还为自己厨艺沾沾自喜呢!
“对不起。”她轻声说。
“为什么要这样说?”卫哲东却笑了,“你是我的妻子,又不是我的厨师。我吃的是感情,不是味道。”
向雪挫败地叹了口气,这不还是拐弯抹角地说她的厨艺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吗?她觉得,至少得跟着菜谱学两道拿手菜……
“不用专门去学厨艺,我们想吃什么菜系,直接找哪个菜系的厨师就行了。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亲力亲为的。”卫哲东看着她变幻的脸色,已经猜到了她在想什么,顺手就把她蠢蠢欲动的火苗给扑灭了。
要让向雪再找时间学什么烹饪,估计她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要知道,对于一个没有烹饪天赋的人来说,厨艺的提升那简直是一个难如登天的过程。她能轻易画出股票的k线图,能够用几笔就勾勒出人物肖像,但可能要做好一道菜,需要反复试验上百次。
效率太低了。
饭后老爷子照例要午睡,卫效理说回去趁这段空档再看一下卫氏的组织架构,明天再跟卫哲东讨论是否需要调整。
“卫氏已经运行了这么久,事实已经证明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都是行之有效的,还需要重新调整吗?”回到房间里后,向雪问。
“一个最初整齐并运行良好的组织,随着公司的成熟和发展,多少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个过程是合理也是合乎逻辑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产生大问题。”卫哲东解释,“现在的卫氏太庞大,有些部门的职能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或细化。”
“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一般来说,公司组建的各个单元,相互之间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事实上,不协调不一致才是常态,因为部门经理总是会为自己的部门争取自主权,从而与公司更高层次的愿景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
“就像研发部门看不起营销部门的急功近利,而营销部门却总觉得研发部门的投入太大?”
“就是差不多这个意思,比较长远的影响是文化冲突导致绩效下滑。有时候短期内还看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出现矛盾冲突。”
“如果是集团公司,是不是还会有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地盘之争?像boya现在三个子公司几乎都集中在华东,其实有时候蓉城的子公司可能会承接姑苏和杭城的业务?”向雪有点担心地问。
“是的,子公司都会设法维护或扩大自己的领地,而这种被称为‘守护领地的特性’,很可能导致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失去了围绕目标并聚焦组织目标而工作的能力。就好像你站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可是却只看到眼前的几株大树,看不到整片森林。一般来说,文化冲突和地盘之争表现为副效应,但是很可能会变成主效应。”
“就如同一架机器,开始的时候只是引擎出现一点小故障,修修补补还不影响使用。但是长此以往,小故障就会变成大故障,最终熄火?”向雪一边思考一边提问。
“对,这个比喻很形象。”
“可是现在boya的子公司已经登记注册,连人员都大致招聘完成了,难道还能重新布局吗?”向雪担忧了。
“boya的定位,首先是要蚕食江南的市场,最终包抄完成向氏的收购,所以现在的布局还是合理的。一个强势的领导者,能够把脑海中的公司愿景灌输给下属,在初创时期,自由和宽松的创业文化有时候可能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可是很显然,我并不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向雪自嘲,“像我这种对商业毫无兴趣又没有半点基础的人,连愿景都有点近视,怎么把它灌输给下属啊?”
“大部分的领导者都不会有这种天赋。”卫哲东笑着安慰,“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都会按照工作职能建构组织结构,然后在国内进行扩张,接下来就向国外扩张并组建国际化子公司,这就是公司的蓝图。公司发展的过程,就像是看病一样,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控。否则,这个过程就成为了一种目的,为了制度而制度。”
“所以,六叔现在做的,就是根据监控的结果,调整药方?”
“对,有时候调整比构建更重要。给你举个很有点戏剧化的例子,这个案例在商业杂志上曾有过报道,算是制度化进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三百十九章 想要无边的春色()
“好,你快说。”向雪饶有趣味地点头。
卫哲东就有这种把高深的知识点说得很简单的本事,听他讲案例就像听故事一样,根本不会觉得枯燥。
“有一家美国银行的支行对小型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管制,客户停车的时候从机器里获取一张小票,在银行办理业务,出纳员会在小票上盖章,然后免去停车费。如果小票上没有盖章,就需要支付60美分的停车费。”卫哲东先介绍了一下安全的背景。
“60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