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晋末雄图 >

第274章

晋末雄图-第274章

小说: 晋末雄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鹑问呛蔚戎卮螅 �

    “军入赵境之后,初时倒是所向披靡。后来攻打邺城,这个军事计划和方向是不错的。????但是吾等顿兵坚城之下,长达两年之久竟无尺寸之功,搞到师老兵疲费去无数粮饷,到现在,还是靠着内衙的离间之计,才算拿下邺城,也并不是将士们力战而下的,这何功之有?”

    “诶。兵不厌诈嘛。无论怎么说,邺城是在使相手里拿下的,这是铁的事实啊!”胡崧笑眯眯的,显然,经久无功一朝得胜,这让他的情绪颇为兴奋。

    韩雍摇了摇头,若有所思:“世佐兄,可还记得?这几年,早已有朝廷伐蜀的传言。梁州李凤、秦州杨难敌更是跃跃欲试,便说我枢密院,也好几次接到请示奏报,言道蜀地动荡,应当趁机去取。可是直到现在,传言也只是传言,朝廷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但你要晓得,皇上以武平天下,乃是一代雄主,难道当真不会心动?之所以放着大好时机而不发一兵一卒,何解?还不是因为我河北战局长期焦灼难下,使他没有办法去分心顾及西南,是不得已白白坐视。说起来,是我们拖住了皇上一统万邦的步伐!所以,世佐兄啊,你还说什么有功,要我讲,不怪罪不追究,就已经很给我们这两个老臣的面子了!”

    这话说的有些严重,胡崧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眨巴着眼睛迟疑道:“该不会吧?我自投圣朝以来,蒙主上错爱,授以兵权委以重藩,高官厚爵屡屡拔擢。而使相您,更是天下人都晓得,是主上最最宠信的左膀右臂,是主上从微末时候一路扶持走来的勋旧,更是无人能比。这次打邺城,难度有目共睹,虽然时间拖了些,但好歹是打下来了,我觉得主上绝不会怪罪,还是会有所封赏的。”

    韩雍自嘲的笑了笑,干脆放下了碗,摆了摆手:“世佐兄还是身在局中,心有所惑。我二人,如今拜授国公,军职上,我是大司马大将军,世佐兄现是车骑大将军,官和爵都算顶尖了。难道你不晓得功高不赏的道理?好,就如你所说,打下邺城,今上升我做了太尉,升你大将军罢!往后呢?等我们灭了伪赵,该怎么封赏,难道会晋升王爵?可能么?再等我们替他扫平北方,又该如何,最后一统天下之后,封你什么,皇太子么?嗯?”

    两人都失笑起来。胡崧略想一想,敛起笑容咂着嘴道:“世人都说使相严谨慎重,心思缜密,果然如此。倒是在下想差了,受教,受教!”他顿了顿,又恢复些从容的神态,悠悠夹起块肉脯丢进嘴里,慢慢咀嚼:“其实说起来,主上厚待我们,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本也不能奢望时时讨赏,吾辈武人,行兵打仗乃是分内之事嘛。方才戏言耳,使相是晓得我的,莫真的当我是那种人!”

    “是啊。要说资历,韩某确实是可以算得上本朝翘楚。但你要晓得!咱们越往上走,位置最高,反倒是愈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便会栽下来!这伴君如不说,不说了。”

    韩雍被胡崧一番话,说起了心事,若有所思。但他是个话少的人,又深谙点到为止的道理,所以还要开口却终于欲言又止,停了停,只是喟叹一声,也不再多说,迅速将碗中剩下的饭食都吃了干净。

    不过小半个时辰,两人便用罢饭,叫人进来收拾干净,立即传令召开军议。片刻,十数位高级将领奉令鱼贯而入,分两边端正坐下,静听训示。

    “诸位!本帅方才与胡帅经过深思熟虑商议之后,认为趁机北上夺取邯郸时机未到,决定暂时收兵不动,待休整之后,或者朝廷有最新旨意到来,再做打算。”

    邯郸是北上攻击赵都襄国的必经之路,又是赵国以南仅次于邺城的重镇,如果能趁机一鼓作气夺取邯郸,对于最大程度的扩大战果,不言而喻。当初,秦军大举东进时,为了抢占先机,曾置邯郸于不顾,直扑邺城。现在,邺城已下,很多大将便纷纷上言,请求继攻邯郸。

    韩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听他这般说,等于是当众否决了不少人的一致建议。将领们面面相觑,一番短暂的彼此示意,雷七指便抢着第一个站起身来。

    “禀告韩相、胡相。邺城如今落入我手之后,据报三百里外邯郸城大为恐惧,不知所措。虽然城中有三四万守军,但若是我们趁着战胜之势迅疾杀至,大举攻城,很有可能得手。请二位相公熟思,末将愿意请缨,去抢那邯郸城!”

    平东将军李杰,也随之起身道:“还有一层,二位相公且听末将详禀。此前为了牵制赵人,杨抚军在北方常山一带,独抗石虎。后来确实有所不敌,如今败退雁门郡,反倒被赵军紧逼而来,形势较为严峻。若眼下我大举进攻邯郸,可以使石虎的目光牢牢聚焦南方,进一步为杨抚军减去压力,使我国北方领土不至有失,也是互相呼应之势,请韩相、胡相斟酌。”

    随着他的说话,好几位素来勇悍过人的大将,都纷纷站起身来,一致表示邯郸若下,将会大大加速伪赵的灭亡。眼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力请韩雍三思,可下令抓紧攻打邯郸,彻底荡清北伐襄国之路。

    韩雍开口沉声道:“诸位奋勇进取的为国之心,本帅很是赞赏。”他与胡崧相视,两人都微微颔首,韩雍再道:“但本帅与胡帅身为全军总戎,不得不从整体大局上考虑。我军围攻邺城两年之久,师老兵疲,眼下虽然胜了,但也是强弩之末,再无余力。我此前与胡帅曾亲自在军中四处探访,广大基层的士兵们,大都是疲惫不堪,被长期的消耗战拖得精疲力竭,提不起什么斗志来。如果现在毫不体恤兵力,又去打坚城邯郸,后果很不乐观。”

    胡崧见还下面有几人还有些想说话的样子,便把手往下一压,补充道:“万一失利,使相与本帅都担忧溃势将一触即发,届时非惟损兵折将,怕是连现有的既得战果,都会不得已而吐出来!如果因为这个缘故,闹到河北局势突然崩坏,那么,哪个去皇上面前用人头交代?如今我军掌握胜局,当力保战果,扎实缓图,一步一步一口一口将他吃掉才是。你们详思!”

    无论还想不想战的,诸将见正副统帅都态度坚决,便就不再发话。众人站起身来,起身应喏,表示以服从为唯一宗旨。

    韩雍示意众将坐下,边道:“故而,从实际出发,当务之急还是应当抓紧休整,做好补给,等将士在体力和斗志上都恢复过来之后,届时一面向朝廷申请,一面同时北攻邯郸,东取界桥,我们再”

    他正说着话,外面一阵急匆匆脚步奔进来,众人立时循声望去,竟然是素来沉稳的监察大使多柴!主帅军议,非请之人无故擅闯,严重者可力斩,多柴熟稔军规,更懂得尊卑礼节,却为何如此失态?

    一片愕然的目光注视下,多柴满头大汗,三两步便跑进来,急得面目扭曲张嘴便要喊,又猛地住口,扫视一番,却见在座者十数人皆是高级将领,为人可靠,应当无虞。

    “禀两位相国,及诸位将军,刚刚收到洛阳方面急报,”多柴喘了几口,按着狂跳的胸口,哑着嗓子道:“皇上遇刺!”

    一句话,声音不大,却如晴天霹雳炸响在众人头顶。不说众将,连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韩雍,骇得几乎跳将起来,将案桌上的茶盏都顶翻在地。

第四百一十四章 层层分析() 
多柴的一番话,等于是突然在毫无准备的众人面上,狠狠打了几拳相似,让人几乎要栽倒。堂上堂下,再没有谁能镇定的住。

    “快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崧面孔煞白,眼皮子突然狂跳不止,圆睁的双目似乎都要鼓胀出来。他惊骇得心口处猛地紧缩起来竟至隐隐作痛,通体流汗却又觉得后背上一片冰凉。

    多柴不停揩着头上的急汗,舔着干硬的嘴唇,连连应道:“是,是。据洛阳方面急报,昨日午时,皇上在姚襄家中,与姚家父子三人共进午膳。结果有刺客扮成杂役,趁着上菜时候,突然拔刀刺”

    “竟,竟然在姚襄家中遇刺?这!”

    “莫不成老姚一家要谋反么?狗东西!”

    “皇上如何?姚家父子罪大恶极,都该杀了!”

    雷七指一蹦三丈,紫涨着面皮破口大骂,一群武夫们纷纷吵嚷起来,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却被韩雍铁青着脸,砰的一声狠狠擂在桌面上发出的巨大声响给震住,雷七指咽了几口唾沫悻悻坐下,下面再无人敢多话。

    十数双眼睛牢牢盯着。多柴赶忙先道:“二位相公及诸位将军放心。上天护佑,皇上龙体安康,一场有惊无险。”

    堂内一片松了口气的吁声。于众人而言,高岳便是精神支柱,是众人为之舍命奋斗的依托和载体。他在,所有人都坚信大秦昌盛,必将一统万邦;若是他出了意外,那么等于是把所有人的美梦,都硬生生的撕裂了,将他们美好的前程给彻底粉碎,所有的盼头都将分崩离析,大家一下子变成了无根野草,这不由人不极度恐慌。

    多柴便简明扼要将得来的情报仔细道来,说到姚家父子舍命相救,特别是姚襄不惜以身救驾而至重伤昏迷,在座诸将连连点头,表示为人臣子应当如此,大多消除了对姚家的误解和愤恨;最后讲到刺客当场自杀身亡,临死前大呼辜负了河东公的时候,众人又忍不住一片哗然,说什么话的都有。

    “石生?原来是他!料不到是他这个狗贼!”

    “皇上如此厚待他,他还有谋逆,是畜生么!”

    “怎么料不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子早就讲过石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不能接纳他!当初皇上不听我的,嗐!”雷七指将大腿拍得噼啪作响,激动地向着左右同僚指手画脚的直嚷嚷,恼恨的连连跺脚,还转过头来向着韩雍胡崧切齿道:“末将请率一万人马,现就去青州,将那狼心狗肺之徒擒来,亲自交给皇上处置!”

    雷七指性情暴烈,又对皇帝有着远迈寻常的感情。听闻高岳遇刺,且嫌疑直指石生,当即便暴跳如雷,非要带兵去打石生。但当此非常时期,任何一个不注意或者错误的决定,都会引来巨大的连锁反应,真正是要慎之又慎。

    另外,雷七指急切间说的话,也算非常不妥。如今秦军中,异族将士军官也算不少,而高级将领中,如杨坚头是氐人,姚襄是羌人,多柴是羌人,周盘龙出身塞外,自己都不晓得什么族属,邓恒有着匈奴的血统,便是最高统帅韩雍,也不是纯正的汉人。若说非我族类,其心就一定必异,那么对于这些忠心耿耿的秦臣来说,岂不是冤之又冤,这打击面太大了。

    多柴面色如常,不知是当真没有听清雷七指的话,还是为了顾及大局而假装听不清。胡崧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雷七指等人的躁动,厉声道:“内衙那边怎么说?李松年呢?朝廷养他吃干饭么!”

    多柴回道:“自从出事之后,据说李松年在宫外自己罚跪,从午后一直跪倒日落,后来皇上才晓得,传旨让他起来,说不怪他的罪,只让他去早日彻查便是。对了,姚弋仲带着姚苌也在宫外长跪不起,还把自己捆得结结实实,边磕头边流泪,磕的血流不止,皇上也一并赦了他的罪,还让他不要想那么多。”

    众人一片低叹。胡崧无言,又见韩雍示意,便凑近前去,两人低声商量了一番,韩雍终于开口表态。

    “诸位!我军方才拿下邺城,皇上便突然遇刺。事情非同小可,涉及的方面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帅讲三点意见。”

    “头一条,便是要坚决防止消息的走漏。虽然蒙天眷佑,皇上毫发无伤,但皇上遇刺之事若是传到下面将士中去,极易引起各种不良猜测、臆想甚至谣言,使得人心惶惶,这样对军心士气打击很大,不利于我们控制整体事态。这个消息,只限于今天在座诸位,若有私下传播泄露,本帅当军法从事!记住了么?”

    众将一片轰然应诺。韩雍嗯了声又道:“第二,即时起,邺城与洛阳方面的信使,从三日一次,增派到每日一次,要第一时间了解京师方面的消息,并以大行台名义,加深与内衙之间的联系。还有,杨相国那边,本帅也会及时与他沟通,,务必掌握最新奏报。”

    “第三条,邺城方面开始即时戒严。不仅要防备赵军南下,同时要将注意力放在青州方面。南北两面防线,同时外扩五十里,各增筑数目不等的哨所,昼夜值守。虽然现在没有定论表明石生一定是谋逆了,但未雨绸缪做好所有准备,便不至于将来被动。”

    旁边参赞军事的僚佐,头也不抬,只竖起两耳,笔走龙蛇记得飞快。按照惯例,会后韩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