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她。”
琼华园是东郊行宫,位于皇宫后头,乃皇室一族避暑之地。园中建水域,名叫夜烁河。圣上年年端午大兴龙舟赛,邀众官员连同家眷参与,为的是图个热闹。
不过,这赛事越往后就变了味道,几乎快成了朝中官员为子女相亲的地儿。
一到那日,公子们油头粉面,小姐们更是涂脂抹粉争娇俏。
赵氏这是准备领她去转一圈,为她往后的婚事着想呢。
“原是如此,那祁瑶便收下了。”去了就当玩一转,从前可没凑过这种热闹。
赵氏满面春风的,瞅着心情也不错:“都是时兴的款式,你戴着肯定好看。”
三娘可没忘了来时的目的,于是高兴之余又故作伤感:“母亲待祁瑶真好,不像在河洝那会儿……”
赵氏没料到她会想起傅家的日子,赶忙安慰:“都是过去的事了,往后我们会好好照顾你的。”
“嗯…”三娘伤心的啜泣两声:“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父亲他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
她是故意提起傅老爷的,要将赵氏往她设定的圈里带。
赵氏自然知道傅老爷的事情,接着是一阵嘘希:“心术不正无怪他有那样的结局,他待你并不好,往后就不用去念他了。”
三娘才不是念他呢,她这是变着法提醒赵氏罢了。
见赵氏并没有往那一面想,三娘又续道:“好,祁瑶知晓了,祁瑶定当引以为戒,往后寻夫君定不要那种模样的。”
她是直接论起婚嫁来了。
赵氏一天愣了愣,没想到她竟毫不避讳这个话题。
第九十二章 不安好心()
赵氏一愣,没料到她会突然说这样的话,嗔怪道:“你这孩子也是口无遮拦,小小年纪说这个面不红气不喘的,倒让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三娘无奈:“祁瑶只是说句心里话,母亲勿怪。”
“不过你说得也是,万万不能找那样的人,你放心,我会给你好好把关的。”赵氏这般说道。
三娘就顺杆子往上爬:“还有长姊,母亲也得好好给她把把关。”
赵氏又是一惊:“你今日说话怪怪的,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有,没有。。。。。。”三娘摇头:“就是跟您闲聊几句,没有别的意思。”
若换成旁人,如此反常她定然不会信,可三娘在她眼里还是个小丫头,她就不怎么在意。
三娘是急啊,这样拐外抹角的提醒,估计是不成事了。
“夫人,二夫人来了。”门前有丫鬟进屋通报一声,紧接着便看见乔氏徐徐而来。
“大嫂。。。。。。”乔氏隔着老远就亲热的喊道,走近后才又说:“今儿天不错,咱们去东市转转如何?”
乔氏何曾对赵氏如此殷勤过,赵氏疑惑问道:“怎么突然想去东市?”
“许久没去了,所以想去转转呗,哪有什么突不突然的。”
正因为乔氏少有如此,赵氏才不好拒绝,只得道:“那好,你等我收拾收拾。”看着三娘还在一旁杵着,赵氏说:“你先回吧,那些头面儿拿回去放好。”
三娘应是,收拾了那些东西便要出赵氏的房门儿。
刚迈出去一步,就听见乔氏又说了一句:“永安侯夫人正在我那院子里,咱们三人一同前往。”
“她怎么也来了?”
“嫂子真不省事,人家三番四次的过来,意思不也明摆着么?她也同我说了,中意咱们莲姐儿,可她又不好当您的面儿提,就让我来做中间人了。。。。。。”
有意思,坊间大把的媒婆子不找,非找你?乔氏真能编,估摸着永安侯家能起这样的心思,就有她一份功劳。
赵氏没觉得哪里不对,只是想起王文胥那晚的态度,她也为难:“她家那孩子瞅着还行,就是。。。。。。唉,我就同你直说了,你大哥他不同意。。。。。。”
王文胥不同意?
怪哉了,那前世为何又将王祁莲嫁过去了呢?
洛云姑姑此时正好进了院子,三娘便没再听下去,从容的走下台阶,准备出去。
同洛云擦身而过之时,洛云恭恭敬敬的唤了声:“五小姐”
三娘瞥了她一眼:“嗯。。。。。。”朝院门外走。
“流苏那丫头。。。。。。”洛云见她要走了,赶忙开口:“那丫头太粗笨,老奴听夫人说五小姐缺个使唤的人,要不让老奴给您调两个好使的。至于流苏,就让她去别处吧。”
“姑姑何出此言?流苏并不粗苯,你看我今儿这头,还是那丫头给梳的。总之我很满意,就不劳姑姑多费心了。”
洛云姑姑见她这般,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笑着点头:“五小姐满意就好,满意就好。。。。。。”
回了夜阑居,头一件事情就是到侧边的厢房去看看沈嬷嬷。
还没进去,就听见沈嬷嬷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其中还穿插着柳儿的声音。
“要不请大夫瞧瞧,总咳着多难受?”
沈嬷嬷的声音显得有气无力:“费那神作甚?从前也有发过这种时候,切几片姜煎水喝下去,没两日就好了。”
柳儿不信:“您这都咳了好几日了,姜水不也喝了几盅,怎么不见效?”
好几日了?三娘自责自己居然没察觉到。
“可能是放少了。。。。。。”沈嬷嬷被柳儿堵得没话说,只能这般解释道。
三娘轻轻推开了门,出言道:“是病就得治,熬可熬不好的。”
沈嬷嬷侧身观望,见是三娘,略显惊讶:“小姐。。。。。。”
三娘皱着眉:“嬷嬷如此不爱惜自己,当心我将你撵回河洝去,省得累赘。”
沈嬷嬷却是笑了起来:“小姐这铁定不是真话,真要把我撵回去,还会同我说么?”
柳儿则在一旁搭腔:“五小姐别惯着她,撵回去得了。”
“你这死丫头。。。。。。”
“柳儿,去请个大夫来给沈嬷嬷瞧瞧。”三娘朝她吩咐道。
“欸!”柳儿应着,起身风风火火的出门去了。
望着屋门,三娘若有所思:“这丫头灵气,收了做女儿应该不错。。。。。。”
沈嬷嬷摇摇头:“不成不成,我这把老骨头了,不是连累人家么?况且,人家姑娘也不一定愿意。”
“柳儿无父无母的,指不定她也是情愿的。您若是有这个心思,就好生处着,往后自然是水到渠成。”
沈嬷嬷点点头,一口气堵在喉咙上,又止不住咳了起来。
三娘就给她拍拍背,顺气。
“老奴这一辈子服侍过不少人,到了晚年能遇上您这样的主子,算是福分吧。”
“傅老太太从前待你也不错啊。”
沈嬷嬷却摇头:“那是小姐有所不知,老太太心眼儿多,不会真的信任谁的。跟了她十多年,她该瞒着的照样瞒着。而且小气得紧,逢年过节,赏个一两银子也算不错的了。”
听着沈嬷嬷像那帮小丫鬟一样抱怨主子小气,三娘憋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这傅老夫人也太抠了些,所谓物极必反,何氏被她压榨了这么些年,最后谋财害命也不难理解。
“那在您心里头,谁是最好的?”三娘也就是玩笑的问,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沈嬷嬷当然知道,她老老实实的说:“现在自然是您最好了。”
“哦?现在?意思是从前还有好的?”
“有啊”沈嬷嬷笑了起来,似是回忆一般说道:“她跟您很像,待下人和善,处事也极有主见。可惜啊,命不好,东逃西窜了好些年,染了一身的病,最后死于非命。。。。。。”
她说着,声音竟有些哽咽,那一定是她留在傅家老宅的原因吧?祭奠那位主子。
两人也不知说了多久的话,柳儿便将大夫找了来。
等那大夫给沈嬷嬷看了诊,开了药方,三娘才回屋。
推开房门刚坐到榻边上,院子里就来了一阵响动。
三娘喂的那两只鸽子被吓得不停的“咕咕”叫唤。
第九十三章 定国公大寿(二更)()
三娘匆忙出去看,却见是许久没来的那只信鸽。
这会儿已是夕阳西下,从前它不都是午时左右来的么?
那家伙全然当三娘养的这两鸽子是自己人了,一来就往窝里钻。可惜门关着,它怎么挤也挤不进去,急得在外头直叫唤。
哼!瞧它那猴急模样,跟那些臭男人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它现在已经不惧怕三娘了,况且它的心思全跑小黑、小白身上去了。
三娘将它捞到手里,如往常一样去取它脚上的信卷,结果却愣住了。
若是不仔细看,是绝对发现不了这个细节的,那包着信卷的竹筒外面上了一层蜡。
如此一来,这信是不能看了。
若是执意拆看,那么蜡就会被破坏,泛起一层白屑,立马就会被发现。再上一层也会被察觉,因为不同时间上的蜡会有分层。刮掉再上蜡更不实际,因为这竹筒子泛绿,一看就是新的,怎么都会留下刮弄的痕迹。
三娘心里扑通直跳,这类手法绝对不是寻常人家会用的。而且此人相当谨慎,先让这鸽子带着寻常信件来回飞上几次,也不怕它飞错或者走丢。等到它完全熟识了,再派上正用。
竹筒子也用新的,可见其心细如尘。若她所料不差,这个人应该往后的每一次都会用新的竹筒子。
如此费神,想必这里头的信,问题很大。。。。。。
三娘想要看里头的东西,只能等下次了,得去买些新的竹筒子回来,才好偷梁换柱。
“想娶媳妇儿下次再来,聘礼得带上!”三娘冲那鸽子说道,看着它脚上捆着的竹筒子,她心痒痒得很。
鸽子哪听得懂她的话,“咕咕”的叫两声,头还不安分的摆来摆去。
“走吧。。。。。。”三娘手往上一抛,让它飞走了。
那家伙心也痒痒,在夜阑居上头飞了两圈才离开。
回屋,三娘理了理望仙楼的帐,上月盈利不大,除去楼里的日常开销和月钱,就剩下不到一千两的样子。
当初拿了五千两去盘望仙楼那块地,再到望仙楼开起来,早已花得干干净净了。
她这里除去先前花出去的,也就剩下五千两了,加上望仙楼上月的帐,总共剩下六千两。
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可是还不够,望仙楼那边还得再加把劲儿。
睡前也是流苏过来伺候的,她不像沈嬷嬷一样爱说话,活却真做得不错,细致入微。
“行了,回去歇息吧,我这里不用守夜。”三娘对她说道,取了本书就到榻上躺着去了。
“是。。。。。。”流苏应着,躬身退出了屋子。
奈何今日三娘看不进去东西,满脑子都是那只鸽子,愣是盯着烛火发了半天的呆。最后看的上下眼皮直打架,实在撑不住了便睡下了。
如今正当四月,王家姑娘们不能偷闲了,每日辰时到午时之间,得跟着女教研习礼仪。
先生是个年长的妇人,矮矮胖胖的,平日里不苟言笑,授业时也一视同仁,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听说是宫里出来的,近三十岁才嫁了人,之后便在世家中往返,专门教世家女子德行礼仪,在京城口碑也还不错。
她姓金,姑娘们都直呼先生,不带前缀。
学得无外乎是些居家处事的道理,以及女红。
道理三娘都明白,至于女红。。。。。。实在是难以启齿,她似乎没这天分。从上辈子到这辈子,能绣好的只有她名字里那个瑶字。
先生也不说她什么,委婉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也。”
三娘权当先生是在安慰她,心安理得的受之。
还有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儿,那便是定国公家的老夫人七十大寿,尹家准备大兴宴筵。
老定国公死了好些年了,尹家就只得这一位老人。如今的定国公与淑妃兄妹二人,对老母亲也是孝敬得很,故而由此一举。
大邺百年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自太祖皇帝之后,权贵世家不得行奢靡之事,更别说大办寿宴了。
定国公府此次是得圣上恩准兴办的,当是无上荣耀。
据说那日,圣上会给定国公府赐膳,可见其对定国公家的宠爱程度。
说穿了,爱屋及乌罢了,淑妃一人得道,定国公一家鸡犬升天。
不过说来也稀奇,此等场合由诸位家主前往即可,定国公家非得让大伙儿都把家眷都带上,总让人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
幸好定国公邀的多为三品及以上官员,否则定国公府再大也落不下脚。
事发突然,日子就定在三日后,请柬送至各家府上皆让人措手不及。导致东街绣坊、西街首饰铺子皆是热闹非凡,都想赶着在定国公寿宴前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