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上-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他就辞了出来,快步往四方茶楼去了。
他起身走了,旁边桌上的一人也结了账,跟了上去,只是临到了四方楼,那人却抄了近道急急往四方楼后门去了。
四方楼晚间不说书,人群才稍微散了些。
泥人郭进了门找了一处空闲坐下,抬手招了伙计过来,点了壶茶,问道:“听说你们家有京味点心,可否地道啊?”
那伙计一听客官提到他们四方楼的招牌点心,赶紧应道:“绝对地道,客官放心好了。我们家的点心师傅可是东家韩老爷亲自找的,还专门尝了他做的点心,才重金聘回来的。”
“噫!韩老爷倒是知道京味点心地不地道?”泥人郭见这小厮说话有破绽,反问道。
“我们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点小事还能不知道?”那小厮昂着头夸道。
泥人郭暗笑不已,这小厮都把韩先生当神仙崇拜了,可见也是个不知事的。
不过,这样看来,他说韩先生亲自尝了点心才聘的人的事情,应当不是假话,这点事情,他一个小伙计,完全没必要说假话。
那么,这位韩老爷真的去过京城吗,而且还能品得出京味点心地道与否?
这个与他明面上的出身经历可不相符啊。
泥人郭心里疑鼓阵阵,他有一种直觉,觉得韩家绝对有问题。
那伙计的介绍一番,泥人郭便点了两盘京味点心准备好好尝一尝。
而那伙计却在走向后厨的路上,吩咐了别人去通知厨房,自家倒是进了后院的一间小屋里,朝着里面站着的男子行礼道:“小人幸不辱命。”
那男子正是忙的脚不沾地的李二叔,他点了点头,赏了伙计银钱,让他下去了。
疑问的种子埋在了泥人郭的心里,随着四方楼的点心一口一口地吃进他的嘴里,这颗种子快速地生根发芽了。
而这一切,尽在韩先生的掌握之中。
元姐听完一个劲儿地点头,抬头看着韩先生的眼神里,满满地都是信服,不由自主地赞道:“舅舅当真诸葛再世!”
“我们家元儿也不错呢,有了你,舅舅如虎添翼。”
舅甥二人相互恭维,皆哈哈大笑。
“舅舅接下来怎么办,仔细跟我说说呗。”元姐眼睛亮晶晶的。
韩先生自是不会瞒她,轻声道:“今日太过仓促,他定会再次求证,到时候让人把我对吴王颇有微辞的说法放出去。再找人跟他说说于行那本《徽商传》里对黎王的描写,是出自我的授意,他定会忍不住联系楚王的。”
“到时候,楚王定会派人来查探我们真实身份,我们再见机行事,露出欲投靠楚王之意,楚王八成会接纳的。”
“我们当真要让他们知道底细吗?”元姐禁不住问道。
“虚虚实实吧,等到楚王真的接纳了我们,再抛出这个也不迟。”韩先生眯了眯眼睛,摸了摸元姐的头发,想着以后的事情。
第八十二章 捡漏()
韩先生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徐纪文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嘴里也上火起了泡,喝口水都疼。
他总觉得,皇上如今很有日薄西山之势,而且楚王也开始出手对付吴王了,距离皇权更替好似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自己此时还不能尽快和楚王搭上线,将来楚王登上大宝,自己何谈从龙之功。
他急得不得了,偏偏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若是给家里传信,这来回两个月的时日,他可等不起。然而他每日东转西转地,想打听点消息,却始终也毫无音信。
他的急迫都被别人看在眼里。
之前的无所事事,此时的焦躁不安,连这些楚王手下的人都觉得,若不是他们出手引诱,这位徐四爷只怕一时还想不到归顺楚王,更别说他早有预谋了。
其实,徐四爷着急,他们也忙的不轻。这大半年闲来无事的泥人郭突然找上了他们,说是又扯进来一位可疑之人,而且这个人偏偏还和徐四爷相识。
他们又分出人手往庙山村跑去了,因而只能让徐四爷等了两天,才又给他透了消息。
徐纪文嘴里的泡,疼得他连饭都吃不好,再加上暑热难耐,他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又减了下去。
没了办法,只能往铺子里抓药去了。
坐堂的大夫瞧了他一眼便道:“小伙子燥的吧,去街上买几个苦瓜,或炒或炖,吃上几天就行了。”
“没个药丸么?”徐纪文一想到苦瓜的苦味,打了个哆嗦,脱口而出。
“噫,口角起疮就吃药丸,你以为这是武昌城呢,没有,没有。”大夫不耐烦了,暼了他一眼,又朝着刚进门的人说起话来。
那倒也是,光化小地界哪来的小病的药丸,就是有,以他目前的身份,也不能买得起,难道他还敢上街去喊:“我是徐四爷,我有钱,给我药丸!”
自是不能的,徐纪文也知道自己问错了话,转了身要走。
却看见两个身穿同样短褐,打扮得干净利落地人迎面走进大堂来。
“小五小六来了?”那大夫去了不耐,乐呵呵地跟来人打招呼。
“是啊,吴大夫,武馆里的跌打药都用完了,师傅让我们再来取呢。”左边一人回道。
“行啊,姬师傅最近给你们几个小子练得挺勤呀,不是前几日刚拿的药么?”
右边一身笑嘻嘻地道:“正是呢,武昌那边最近在挑侍卫,想跟我们师傅要四个人,可是师父看来看去就我们三个勉强够格,师父就说,人少不要紧,贵在精嘛,是以日日督促我们呢。”
徐纪文一听,眉毛一挑,放慢了脚步。
“哎呦,是楚王爷府上?你们几个小子要发达呀!”那大夫两眼放光。
“还行,还行。”右边那人挠头笑道,说着跟着左边那位上前拿药去了。
“回头我就等着小六请我下馆子了!”大夫打趣道。
那小六连声应了。
徐纪文出了医馆,根本没走,站在屋檐下阴凉处等着那二人出来。
楚王府招侍卫,而且还是三缺一,虽然自己不是姬氏武馆的人,可机不可失,若能趁此机会进了王府,后边的事可就好办了。
其实,他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前去武昌亲自去找楚王。可楚王却是深居简出的做派,而自己的身份又不好透给别人知晓,正值一筹莫展之际,就来了此事,可谓天助吾也。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两位武馆弟子就出来了,徐纪文看着连忙走上前去,拱手问道:“二位可是姬氏武馆的弟子?”
“正是,阁下有何事?”一人问道,徐纪文琢磨着他应该是大夫口中的小五。
“是这样,方才在医馆里不意听到几位说话,说到武昌来招侍卫,可是真的?在下也有些拳脚功夫,不知能不能算上一个?”徐纪文开门见山。
那二人吓了一跳,仔细打量起徐纪文一番,见他气宇不凡,身强体壮,倒像是个练家子。
小六扯了扯小五的衣服,朝他眨巴眨巴眼,那小五皱眉看了他一眼,又对徐纪文说道:“实话不瞒阁下,这个楚王府对侍卫的要求颇为高,因而在各地也是挑顶尖武馆的弟子,不是一般的拳脚功夫就可以的。”
他这话虽是拒绝,可徐纪文却觉得正是门路,连忙将方才想好的话倒出来:“是这样的,在下原也在武馆学过好些年,不过这二年家中越发艰难了,家中大哥还摔断了腿等着治病,我便舍了武学,跑起生意了。”
他说要这话,庆幸今日没穿了直裰上街,不然哪里有跑生意的样子。后又想起方才不意咒了大哥,在心里默默念叨起来:“大哥莫要责怪,小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改日定上三炷香,求菩萨保佑大哥平安康泰。”
而远在京城的忠勤伯世子却实打实地打了个喷嚏。
那小五见这人还缠上来了,似是不悦,刚要开口再次拒绝,却见一旁小六却急急道:“我们做不了主的,阁下若是有意,不如随我们去找了师父便是,若是师父说行,那便行了。”
他刚说完,小五就狠狠暼了小六一眼,不过也没说什么。
然后徐纪文就听到那小六嘀咕道:“要他也比要胡家武馆那小子强,我就是看不上那小子。”
原来竟被自己捡了个漏,徐纪文欣喜若狂,连声应好,当下就跟着这二人去了,还帮着他们拿了些重物,以示诚意。
姬氏武馆离得不远,不过一刻钟就到了。
徐纪文一路上都问了二人平日里学什么,学到各种程度,自己也在心里掂量着,到时候展示多少。
宝丫的事情以后,他又专门将姬氏武馆的情况打听了一番。
说这姬氏武馆的馆主是这家武馆第五代传人,祖上确实出自武当山,颇有些实力。
用小六的话说,楚王府隔上几年就会在他们这儿招些弟子去武昌,姬氏武馆名声大的很,在湖广也是排的上号的。
而这位当家的姬馆主也是武艺高强,经营有道,不光能和楚王府搭上话,门下弟子里还出了一位武举人。
姬馆主侠肝义胆,不拘小节,道上人说到他,谁不赞声好。徐纪文越发觉得,这正是他的机缘了。
第八十三章 故人()
徐纪文随着小五小六一同去了武馆。
大堂里,正进门的地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八卦图,气势恢宏,彰显着武当功夫的传承。
堂内四处器材摆放整齐,地面整洁,人人精神抖擞,让人一看就知道此武馆正值鼎盛,不容小觑。
一群不过七八岁的小子们在偏堂对练拳法,井然有序,见着小五小六进了门,都转了头叫师叔。
他们又往前走了几步,穿过大堂进了院子,就有别的小弟子过来帮着拿东西。小五吩咐了他们几句,便领了徐纪文往后边去了。
姬馆主刚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可看起来却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虎背熊腰,容光焕发。
小五上前交了命令,又将徐纪文引荐给他,便同小六一起站到了一旁。
“这位壮士毛遂自荐?”姬馆主侧了头打量徐纪文,问道。
楚王的人让他配合演这出戏的时候,说是路遇拳脚不凡的壮士,有意拉他过来,又怕把人家吓跑了,因而让他们试探一番。
可姬馆主搭眼看了徐纪文一下,便知道这哪里是什么拳脚不凡的壮士,定是武艺高强之辈。姬馆主见过的高手犹如过江之鲫,武功深浅,他还是能辨出一二的。
不过这会儿也容不得他说别的,便只好道:“自然是技高者得之,壮士不如和我这位弟子比试一二,若一百招以内不输于他,老夫便将壮士的名号报上去。”
他说着,点了点小五。
徐纪文点头应了,拱手道谢。
二人徒手对战,很快分出了胜负,小五在八十二招上败给了徐纪文。
小六难掩满脸震惊,要知道,今年选中的三人里,也就小五武艺最强了,居然没到一百招便输给了眼前这人,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徐纪文其实三十招便可制服小五,可他无意显摆身手,才将战局拖了又拖。
姬馆主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知道徐纪文小心谨慎,不禁又对他刮目相看,小小年纪有此功力,还懂得深藏不露,将来必成大器。
当下,姬馆主便拱手对徐纪文恭贺了一番,留了他在馆里用饭,让小五小六作陪,自家换了衣裳,出门报信去了。
徐纪文见自己拿捏得刚好,既抓住了机会,又不至于得罪了人,也心下欢喜,和对他敬佩不已的小五小六攀谈起来。
小五小六是一对堂兄弟,姓旁,在家中分别行五和行六。他们是姬馆主路过他们村的时候发现的,觉得二人资质不差,当时又正是练武的好年纪,便把他们带回了姬氏武馆,成了姬馆主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位嫡传弟子。
旁小五由馆主起了大名,唤作旁汉方,小六则是旁汉圆,兄弟俩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岁,练功十二年了,很得姬馆主器重,此次一并推选给楚王作王府侍卫。
二人和徐纪文相谈甚欢,还凑着饭前相互指教了一番。徐纪文见他们武功虽不及自己,好在勤恳好学,倒也诚心相交。
一顿饭下来,混了个称兄道弟。
不过,用过饭姬馆主还未回来,徐纪文等了一会,便觉得也不便久留,留了住址,回去了。
徐纪文的事情终于走上了正轨,楚王的几个手下都稍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位徐四爷安顿好了。可他们却得到了关于韩先生的不为人知的事情:那本红透半边天的《徽商传》里,关于黎王意有所指的描写竟是出自这位韩先生的授意。
韩家疑点重重,他们只能将所查一五一十地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