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594章

大国重工-第594章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对于未来轧机设计的思想,这就是他当时画下的草图。”

    “您说的,难道是崔永峰老师吗?不对,他不是一直都在秦重工作吗?”简建平有些懵。这些草图居然不是胥文良画的,而这些技术却出现在胥文良和崔永峰写的文章里,那么就只能是崔永峰的贡献了。可是,这又不合理啊,简建平是认识崔永峰的,知道崔永峰一直都在秦重工作,从来没有在国家经委工作过,而胥文良分明说,这是一位国家经委的干部给他画的。

    “不是永峰。”胥文良说,“这位给我画图的同志,当时只有20岁,而且只有初中学历……”

    “您是说……”简建平的眼睛瞪得滚圆,他再木讷,也听出胥文良所指的是谁了。这一刻,他只觉得心里羊驼狂奔,想像帕瓦罗蒂那样高歌一曲“我的太阳”,还有,他的膝盖有点软,想跪……

    赵健也听明白了,甚至比简建平反应得更快一拍,他凑上前去,认真地审视着这几张图纸,不敢相信地问道“胥老,您是说,这就是冯啸辰同志画的?而且是在1981年?”

    “正是如此。”胥文良用矜持的口吻说。

    “那,我们……,我们可以拍几张照片吗?”王丰硕结结巴巴地请示道。

    “完全可以。”胥文良应道。

    王丰硕取出随身带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下了这些图纸。图纸上有冯啸辰写的注释,未来只要做一下笔迹鉴定,就可以判断胥文良的话是否属实。一个人的笔迹是有特征的,而且不同年龄段的笔迹也会有差异。原经委的档案馆里能够找到冯啸辰当年写的报告、填的履历表之类,上面有他在1981年前后的笔迹,纪律部门做这种鉴定工作是非常专业的。

    简建平此时也从惊愕中恢复过来了,他向胥文良问道“胥老,您的意思是说,这些思想其实是冯总提供的,您和崔老师只是……呃,我是说……”

    他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后面的话真有些不太中听。胥文良替他说了出来“你说得没错,这些思想的原创者就是小冯,我和永峰不过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完善了而已,贡献最大的并不是我们,而是小冯。但是,在发表文章的时候,小冯坚决不同意我们把他的名字写在前面,甚至不愿意把名字写在作者名单里。你可以去找找当年的文章,我们只在鸣谢的地方,写到了他的名字。唉,说起来,我们两个人都是占了小冯的便宜啊。”

    “可这是为什么呢?”简建平有些想不通。学术机构里,署名从来都是要争破头的事情。为了某个想法到底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几十年的老朋友都可以反目成仇。胥文良和崔永峰的那篇文章,引用率高得惊人,如果放在今天,凭这一篇文章就可以评上教授了。冯啸辰既然是这些思想的原创者,为什么拒绝署名呢?

    “这就是冯总的高风亮节啊。”赵健感慨地说。简建平想不明白的事情,他是能够想明白的。这些年,冯啸辰甘当无名英雄的事情多得很,外人不知道,纪律部门是看在眼里的。许多在别人看来是极大荣誉的事,冯啸辰会随意地让给同事、同僚。几万、几十万的费用,冯啸辰也会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家族的企业掏出来,白白为国家做贡献。

    一篇文章的署名权,对于简建平,或者胥文良、崔永峰他们,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冯啸辰当年是经委的干部,并不准备走技术路线,所以在文章中署名没什么意义,还不如把署名权让给胥文良。当然,说没什么意义,也只是相对而言,有一个知名学者的头衔,对于机关干部也是很有用的,只是冯啸辰不屑于追求罢了。

    赵健一直都知道冯啸辰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但他有一种想法,觉得冯啸辰现在如此,并不意味着在20多年前也是如此。毕竟,那时候冯啸辰只有20岁,世界观还未成型。可结合胥文良说的这段往事,赵健可以确定,冯啸辰从年轻时候开始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胥文良卖了半天关子,就是为了引出赵健的这句话。听到赵健这样说,他用一种倚老卖老的姿态对众人说道“你们觉得一套弯辊串联装置很了不起,但对于小冯来说,不过是一个小发明而已。我们那十五项专利,每一项的价值都在千万美元以上,我们用那十五套专利从三立和克林兹手里换来的技术,价值上亿美元。你们想想看,如果小冯是一个贪财的人,他会把这样的技术无偿贡献出来吗?”

    “我明白了。”赵健拼命地点着头,“冯总的觉悟,真是值得我们仰望的,我们不能用对待常人的眼光来看待他。”

    胥文良意犹未尽,继续说道“还有,你们如果觉得他把弯辊串联装置这样的技术卖给外国人,会对国家造成损失,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你们错了。这项技术,在当年对咱们国家的轧机制造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后来,我们学习了三立和克林兹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小冯专门找过我和永峰,给我们讲了几种新的弯棍串联技术,远比他卖给外国企业的技术要高明得多。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发明出了好几种技术,结果把最差的技术卖给了外国人,把最好的技术留下来了,分文不取,直接送给了秦重。”

    。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我当年的确是把手头的一些落后技术卖给了外国公司。”

    在装备公司的办公室里,刚从京郊开会回来的冯啸辰,接受了赵健和王丰硕的问话。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真相。

    赵健和王丰硕此次找冯啸辰谈话,基本上就是一个程序性的操作了。胥文良拿出来的证据,直接解决了关于冯啸辰所出售图纸的技术来源问题。大家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能够指点胥文良、崔永峰写出经典论文的年轻人,发明一套弯辊串联装置是不在话下的,他或许在经验上还有欠缺,但构思有了,加上王伟龙的协助,完成设计并不困难。

    所谓觉悟不够的指责,也是不成立的。他把小发明卖给外国人,把大发明无偿献给国家,这样的觉悟还不够高吗?这些发明都是属于他个人的,卖给谁,国家根本无权干预。

    至于说作为国家干部,偷偷地把自己发明的技术卖给外国人,是否违反规定,在当年或许是有问题的,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无所谓了,甚至可以说是敢于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算是改革先驱的那一类,是可以拿到报纸上去公开宣传的。

    经过此前的调查,赵健和王丰硕对冯啸辰的崇拜已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虽然作为纪律部门的官员,是不应当对自己的调查对象产生这种感觉的。

    冯啸辰在京郊开完会,收回自己的手机,一开机就收到了一大堆短信,全都是“通讯小秘书”的留言,说某某号码某日某时给他打了电话云云,认真一看,有些电话可谓是锲而不舍,前后给他打了数十遍之多。

    王伟龙这些人不敢直接给冯啸辰发短信,因为担心万一冯啸辰真的出了事,纪律部门会通过这些短信追究他们的泄密责任。不能发短信,打个电话直接说总是可以的,但电话打过来,就转到秘书台去了,所以冯啸辰会收到一大堆未接来电的通知。

    冯啸辰不明就里,挑其中的几个电话回过去,一打听,才知道是当年的事情被人揭出来了,纪律部门正在对他进行调查。结合这几天发改委让他参加封闭会议的事情,冯啸辰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知道这些,但他心里没鬼,自然也不用怕。此外,纪律部门的人没有收缴他的手机,而且放任他在结束封闭之后自由地与朋友联系,这就说明这件事情并不严重。

    果然,在他回到办公室之后,赵健和王丰硕就来了,一见面就开诚布公地说了举报信和对他进行调查的事情,最后的问题就是请冯啸辰确认当年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作为当事人,他的陈述也是非常重要的。

    冯啸辰的回答,与胥文良的猜测如出一辙。他声称当时国家鼓励搞多种所有制,所以他想让父亲和弟弟办个企业,却缺乏足够的资金。无奈之下,他便挑了几项自己早年的发明,都是一些濒临淘汰的旧技术,通过在德国的婶子卖给了外国企业。嗯嗯,这件事没有向国家报备,似乎还涉嫌逃税,自己会让辰宇公司的法务去税务局走一趟,把什么税金、滞纳金之类的都交上。

    至于说自己为什么能够发明出这么多技术,当然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很牛的爷爷啦。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学技术,经常和爷爷一起推敲技术思路,所以形成了无数的奇思妙想。当然,自己的经验不足,能够贡献出来的也只是一些想法罢了,就像胥文良他们那篇文章,自己的贡献真的只有一点点,一点点点,一点点点点……,主要的技术成果都是胥老和崔总工他们做出来的。

    这番话,让赵健他们又感慨了一回。冯啸辰说到的什么逃税的事情,对于纪律部门来说,根本就不关心。当年的税法好像也没那么严格吧,这种事情,不过是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小瑕疵罢了。

    整条证据链到此彻底完成了。果如纪律部门经常说的那样,调查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错误,有时候也是为了发现成绩。经过这次检查,纪律部门发现了一名当代干部的楷模,值得披红挂彩予以表彰。

    因为涉及到一名局级干部,而且举报的事项也非常严重,这次的调查报告,直接送到了最高层。与此同时,孟凡泽、罗翔飞也以离休老干部的身份,向高层反应了有关情况。这样一来,关于霍源地铁工程设备招标以及后来国外媒体炒作、国内某专家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事情,也进入了最高层领导的视野。

    “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和一些学者,非但丧失了最起码的党性,连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起码觉悟都丧失殆尽了!这样的干部,以及这样的学者,留在我们的体制内,到底是在为体制服务,还是在与国外势力里应外合,拆国家的墙角,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某领导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拍案痛斥道。

    王者一怒,血流漂杵。

    老领导的电话再次打到了韩南彬的桌上,第一句话便是:“南彬啊,你有什么病没有?”

    “病?没有啊。”韩南彬下意识地回答道。

    “你还是尽量得个什么病吧,这样对你更好。”老领导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韩南彬又往外打了几个电话,了解到一些情况,这才明白了老领导的意思。他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人民医院的。不久,他拿着一份疾病诊断书,向组织部提出了病退的申请,并秒获批准,这已经是老领导为他做的最大努力了。如果没有后面那些折腾,他的结果会比现在好出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真的是有病。

    一位新的总经理被空降到河铁公司,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了霍源地铁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总监,重启了盾构机招标工作。经过严格评议,辰宇盾构机以优异的性价比中标,普迈出局。

    辰宇公司中标之后,邀请了国内十几家正在研发盾构机的企业共同参加霍源地铁盾构机的建造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开发技术和盘托出,相关专利则以非常低的授权费交给各家企业使用。各家企业原本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研发工作,得到辰宇转让的技术之后,迅速开发出了自有品牌的盾构机,一时间,国内盾构机产业蓬勃发展,国产盾构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占据了国内三成多的市场。

    辰宇公司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有些吃亏的,但实际上对辰宇公司却是有利无害。

    国内正在兴建地铁的城市很多,还有铁路、市政等方面的隧道工程,需要使用的盾构机多达上千台,辰宇公司根本就吃不下去。与其把这个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公司,还不如辰宇公司把技术拿出来与国内同行分享,让国内同行能够迅速掌握关键技术,把外国公司从中国市场上挤出去。

    当今世界,盾构机的主要市场就在中国,全球一半以上的盾构机需求都集中在中国。如普迈这样的国际大公司,技术水平比辰宇高,如果能够获得中国市场的支持,他们就能够不断改进技术,始终把辰宇公司压在下面。反之,如果辰宇公司能够联合国内其他企业把普迈挤出去,普迈技术再高,得不到市场也是白搭。没有了市场需求,普迈就不可能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假以时日,它的技术就会落到辰宇的后面。

    这其实就是古代的合纵战略,面对一个强敌,你需要联合弱者,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