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会是说回去之后就想搞这个吧?”冯啸辰有些惊愕地问道。
杨海帆微微一笑,说道:“怎么不行?咱们算是为子弟兵做点贡献,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这中间涉及到的技术环节可就太多了。张老是机械专家,咱们过去也一直都是在搞机械,对电子这方面不熟悉啊。如果要搞机器人,最起码也得搭一个电子方面的班子,人从哪来呢?”
“我们为子弟兵做贡献,请军方和我们共同攻关不就行了?军队里搞电子的人才就太多了,比地方上的技术要强得多。”杨海帆想当然地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冯啸辰话说了一半,便哈哈笑了起来。他用手指着杨海帆,说道:“海帆,你真的变坏了,我还真的以为你是爱国心爆棚,想帮军队做些贡献,谁知道你的真实用意是在这呢。”
杨海帆被冯啸辰揭穿了心思,也不禁有点窘,他争辩道:“我本来就是想帮部队做点事,后来才发现这件事对我们也有好处,这算不算你总说的那种……双赢?”
杨海帆还真没说谎。他一开始提出可以帮军方研制排雷机器人,的确是存着一些为军队做点贡献的心思,这也算是一个生在红旗下的年轻人的本能想法吧。但这个想法萌生出来之后,他突然发现这件事对于自己未来的工程机械公司也是有好处的,甚至自己得到的好处,还远远大于军方的所得。
辰宇公司要开发工程机械,电子方面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机械一般是用液压元件来实现控制和信息传递,但现代机械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设备来实现这些功能了。要开发像机器人那样的智能设备当然只是一种远景规划,但最起码的一些电子传感、电子控制之类的功能,在辰宇公司未来的产品中还是必须具备的。
杨海帆是一个实干家,自从冯啸辰和他谈起生产工程机械的设想之后,他就在全面地考虑需要解决的障碍问题。张国栋的加盟,使辰宇公司的机械技术方面有了足够的保障,但张国栋只是一名机械专家,不是电子专家,电子技术方面的瓶颈,依然困扰着杨海帆。
如果能够借帮助军方开发排雷机器人的契机,与军方的电子技术人员取得联系,那么公司就相当于在电子技术方面拥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在各项工业技术中,电子技术恐怕是中国最大的短板,与国外的差距远比其他方面更大。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民用领域,军方拥有的技术还是非常强大的。
这就有点像前苏联的一个笑话说的那样,电子工程师们能够在莫斯科接收到远在南太平洋的电子信号,却收看不到莫斯科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究其根源,就是国家把技术力量都投入到了军事领域,民用领域则被忽视了。
80年代初,中国在雷达、无线电通信等方面技术水平都很不错,国防科大研制的银河计算机也能跻身于世界超级计算机的行列。可在民用电子技术方面,就非常尴尬了,各地的电视机厂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各种元器件也严重依赖进口。好不容易有几条集成电路生产线,还是从日本引进的二手设备,水平落后于国外好几代。
在这种情况下,找一个帮部队开发设备的理由,从军方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支持,的确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这样一想,似乎杨海帆最初提出这个想法,就是存着要占军方便宜的心思,这如何不让杨海帆觉得难堪。
冯啸辰对杨海帆的为人还是挺了解的,多少能够还原得出杨海帆的心路历程,知道他的初衷是好的,由一个很好的初衷,又引出了更好的结果。他不禁在心里感慨,浦江人的确是精明过人,这么一点事情,杨海帆就能够想出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结果,也实在是难得了。
“这件事,还得和军方谈一谈,人家不见得愿意和我们合作呢。”冯啸辰说道。
杨海帆笑道:“啸辰,我相信你有这个办法的。”
冯啸辰笑而不语,心里则在盘算着如何才能和军方搭上关系。军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集中了国家的相当一部分工业制造能力,而且还是最尖端的那一批能力。他在重装办工作的时候,就考虑过如何把军工系统的一部分能力借用过来,促进民用工业的发展,只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这个时期,国家还没有开始提出军工转民用的政策,军工企业一直被认为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单位,不太与地方上发生联系。不过,以冯啸辰的先知先觉,知道过不了多久,国家就会提出让军队暂时忍耐的政策,军工系统的日子也会变得非常难过,届时将有大量的军工企业转向民品生产。到那时候,恐怕就不是冯啸辰去求军工企业帮忙,而是军工企业上赶着求冯啸辰给他们找碗饭吃了。
在那一段军工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人才、技术方面的流失,事后想来也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一次,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至少可以保留住一些人才,等国家经济状况好转之后,这些人才都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
既然命运把自己送回到这个时代,不就是要让自己去改变这段历史的吗?看来,自己即便是到社科院去读研究生,还是得花一些精力在工业管理方面,想必罗翔飞也不会拒绝的吧?
这段小插曲就这样过去了。在随后的若干天里,在佩曼的陪同下,冯啸辰、杨海帆他们又走访了其他的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看到了许多让他们大开眼界的东西。
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他们参观了机械制造系设计教研室,看到学生们在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机械设计,计算机不但能够在操作者的控制下画出图形,还能同步求出零件加工所需要的工时和成本,并提出效费比最优的零件结构建议。
在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他们参观了精密机械及调节技术研究所,看到专家们如何研究半导体设备中的掩膜装置以及精密仪器中使用的快速动作小阀门,等等。
杨海帆如饥似渴地记录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在脑子里盘算着哪些是未来的辰宇公司应当做的,哪些是需要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的。在这方面,冯啸辰的心态更为平和,他所见过的技术远要比这些天参观到的多得多,他想得更多的是目前西方国家的技术还有哪些不足,自己是否可以用一名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在这其中获得一些好处。
“冯先生,杨先生,这是咱们今天要参考的企业,普迈公司。它是德国最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在整个欧洲市场上也是很有名气的。它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就是混凝土泵车,上个月,它们刚刚交付了一台62米臂架的泵车,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臂架最长的泵车。因为泵车的长臂很像是大象的鼻子,所以业界都把普迈公司叫作‘大象’。”
佩曼领着冯啸辰他们走进一座规模宏大的工厂时,不无艳羡地向他们介绍着这家工厂的盛名。
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
有着“大象”之称的普迈公司正如它的绰号一样,有着庞大的体魄。在会客室登记之后,佩曼带着冯啸辰二人走进了工厂的大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四幢足有七八层楼高,长度两三百米的巨大厂房。据佩曼介绍,这就是普迈公司的产品组装车间。大量的零部件并不在这几个车间里生产,而是由分布在各处的分厂以及外包供应商制造,再运输到这里来,装配成最终的成品。
普迈公司年产几万台各式工程机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型机械。佩曼在此前介绍过的臂架长达62米的大型混凝土泵车在普迈公司还算不上是“巨无霸”一级的产品,它生产的混凝土地泵能够把混凝土垂直输送300米以上,这样庞大的设备根本无法通过道路运输,只能先做成若干个分段,再运到现场去进行组装。
“请问,您是菲洛公司的佩曼先生吗?”
一名穿着普迈公司工作服的德国人走过来,向佩曼问道。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把德国人的刻板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的,请问您是海因茨尔先生吗?”佩曼反问道。他们这一趟来普迈公司参观,事先自然是与普迈公司联系过的,普迈公司表示将由公司的技术员海因茨尔给他们当向导,佩曼因此而知道对方的名字。
对方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冯啸辰和杨海帆。见二人都是一副东方面孔,海因茨尔皱了皱眉头,脸上现出一些不悦的神色。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中国老板,冯先生,我就职的菲洛公司便是冯先生的产业。这位是杨先生,他是菲洛公司在中国办的合资企业的总经理。今天要参观普迈公司的,就是他们二位。”佩曼向海因茨尔介绍道,他注意到了海因茨尔刚才表现出来的那个神情,因此刻意地提及了冯啸辰的背景,希望这个背景能够让海因茨尔对冯啸辰多几分尊重。
“非常荣幸能够为二位服务。”海因茨尔礼节性地向冯啸辰和杨海帆打了个招呼,他嘴里说得好听,脸上却依然是那副赚人欠钱不还一般的神气,让冯啸辰颇有一些恼火。
“我的老板正准备在中国新建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因为知道普迈公司在工程机械上的成就,因此希望能够参观一下普迈公司的生产线,以便获得一些启示。”佩曼说道。他无法去指责海因茨尔的傲慢,毕竟普迈公司是一家大企业,远非佩曼供职的菲洛公司可比。即便是破产之前的那个老菲洛公司,在普迈公司面前也是没什么地位的,如果不是冯华通过一些关系与普迈公司取得了联系,仅凭佩曼的面子,或者是冯啸辰的面子,都不可能走进这家工厂,更不可能请海因茨尔给他们当向导。
海因茨尔听完这个介绍,再一次打量了冯啸辰与杨海帆一番,眼神里多了几分奇怪的神色,说不上是揶揄,还是鄙视。冯啸辰看到了这个眼神,但也不便说什么了,人家并没有直接冒犯自己,只是露出一些不礼貌的表情,自己还真没办法拿这事来与对方理论。再说,对方能够接待自己,也是看在冯华的面子上,自己要向对方发难,对方根本就不会在乎。
“走吧,你们想看什么,我就带你们去看什么。”海因茨尔说道。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看吗?”杨海帆觉得有些诧异。前两天,他们去参观过另外一家工厂,虽然也是事先约好的,但去了之后,对方给他们列了个约法三章,规定有一些车间和设备等是允许参观的,理由就不用说了,当然是涉及到商业机密,不宜向同行透露了。
普迈公司是做工程机械的,虽然产品与冯啸辰他们要建的新公司不一定相同,但必要的商业保密意识还是应当有的吧?海因茨尔直接表示他们想看什么,他就会带他们去看什么,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满了呢?
听到杨海帆的话,海因茨尔冷冷地说道:“当然,只要二位有兴趣的内容,你们都可以看。”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拍一些照片呢?”杨海帆晃了一下手里的照相机,问道。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海因茨尔答道。
“那……那实在是太感谢了。”杨海帆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觉得眼前这个德国人虽然看起来让人生厌,心地却是很不错的,对于他们这样的同行居然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堪称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了。
有了海因茨尔的这个承诺,杨海帆也就不客气了。他提出要从生产线的最开头看起,对于每个细节都不错过。同时,他还表示要对各个环节都进行拍照,以便回去之后能够向其他技术人员展示普迈公司的生产情况,让大家都能够得到启示。
至于胶卷,杨海帆就顾不上心疼了,与这些重要的技术档案相比,购买胶卷的那点钱算得上什么呢?冯啸辰一向是个大手大脚的人,到德国之后就买了几十卷胶卷,这次到普迈公司来,他们俩一共背了20卷,按每卷拍摄36张计算,足够拍下700多张照片了。
海因茨尔在前,冯啸辰一行三人在后,走进了第一个车间。与从外面观看相比,站在车间里面的感觉更加让人震撼。一台台正在装配的机械排列在车间两侧,每台机械的四周都围着一堆各式各样的设备,有些是由工人操纵的,有些则是自动运行的。头顶上的行车吊与在车间里往来穿梭的自动小车不断地把零部件送到组装现场,工人们则在设备的帮助下,把这些部件准确安装到位。拧螺丝之类的工作都是利用机械臂瞬间完成的,相比传统企业里工人拿着扳手操作,效率提高了十倍也不止。
一台机械简直就像延时摄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