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解禁 >

第161章

解禁-第161章

小说: 解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这故宫,也不该让朝廷中人踏足。”

    王故从善如流,再次抱拳道:“见过墨离前辈,晚辈甚少出游,藉着今日出来,便想到处走走看看。”

    “走也走过,看也看过,你也该回去了。这故宫本是江湖帮派,没有道理让你现在的身份踏足。”二长老墨离依旧冷冷答道,言辞坚硬,不给王故商量的余地。

    “既如此,晚辈这便回了。”王故也不再多恳求,目光扫了一圈四周,看着周围无数张熟悉的面庞,轻笑一声又抱了抱拳道:“各位,保重。”

    说完又朝周围兴笑,转身走了。

    ……

    长夜漫漫,月朗星稀。观望天象便知明日是个晴天,近三日宜登位,宜婚嫁。

    在各位朝廷大臣家中,许多人心中百感交集,一夜难以入眠。

    而礼部尚书,已经有一个月未归家了。这位朝中少有未遭波及的老臣,在许多人眼中,成了继毕大学士和厉太尉之下,仅有的第三位幸运儿。

    三年前,自国母天丧之后,皇上亦无心朝政,彻底放权于太子。不得不说这一变化使许多人暗中窃喜不已。那时的太子在众臣眼中,不过是一个喜爱戎马的莽夫,十数年间多沉迷于边陲与蛮族的厮杀里,即便早立为监国,也不大管朝中之事,多与武官亲近。

    这样一个太子,从没有显现过什么高超的政治手段,甚至对掌权也没有表现出太多喜好。这就造成许多人的误解,以为太子尚显年幼,初掌朝政对许多事许是茫然不知的▲不喜掌权也意味着,无数私下的东西便可以更加放心的施展了。

    太多人不似毕大学士和厉太尉那样早有察觉,也不似礼部尚书那样愚忠,这些曾经窃喜的人,三年之后的今天,无非三条路子,或是免职,或是蜂充军,或是抄家诛九族。

    三年之中,太子令实在让满朝文武浑身战栗。太子令一出,意味又将有一位朝中大臣大厦将倾■上免职或是充军的谕令,就已经让这位大臣欣喜若狂,大呼“谢太子鸿恩!”;若是遇到斩立决,亦是让人大呼一口气,暗呼庆幸,坦然叩拜道“谢太子鸿恩!”;而那抄家诛九族的谕令一出,几可让大臣瞬间躺倒朝堂,面若死灰,只能喃喃“谢太子鸿恩”了。

    也有气急败坏者,但凡遇到这种情形,整个朝堂上静可闻针,其余臣等皆是噤若寒蝉。

    第一位敢于起身大骂者,是内大臣李撩疆,他也是第一个领了诛九族的人。因夜宿烟花柳巷而领了太子令,罢免官职,回家养老。

    这李撩疆实在是个莽夫,大字不识几个,唯有用兵一道犹如神助,一辈子甚少百战,杀得边疆外蛮族闻风丧胆,十数年不敢大肆入境掠夺,一路晋升为一品内大臣,实在劳苦功高。

    仗着自己有戎马半生,为龙灵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一闻太子令,便倏然挣脱两名侍卫,虎目睁圆朝龙三喝道:“我为朝廷争南抢北,你岂可因此便废我前程?”

    龙三闻言冷笑一声,从嘴角里挤出几个字。

    “呼喝朝堂,不称太子,藐视皇权,斩立决。”

    李撩疆喝问声乍然而止,好似被人捏住了脖子的寒鸦。见两名侍卫制不住武功高强的李内大臣,虚空里骤然闪过两道黑影,猛力扣住了李撩疆的膀子,竟然他挣扎不开,动弹不得。

    那时众臣呼啦啦跪倒一片,言辞恳切道:“求太子开恩!”

    龙三却是沉着脸,再不言语。

    被人强制着,李大臣已是满脸涨红,旋即憋成了酱紫色。满脸迷茫散退,暴怒道:“小儿!我要求面圣!我要面见皇上!我不听劳什子太子令……”

    龙三又再冷旋声,在李撩疆的咆哮声里也是格外清晰,让朝下众臣皆是浑身泛寒。但听他冷声道:“诛九族。”

    三个字一出,朝堂上森寒弥漫。连李撩疆亦不再咆哮,朝下大臣亦不敢再呼求太子开恩。

    那李撩疆黑红大脸上一脸灰败,嗫嚅着:“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他也不再挣扎,任由那两名影子拖着,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当日,朝廷旺族李家,当真一朝倾倒。

    至此之后,再迟钝的大臣也反应过来,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已经在培养自己的朝中势力。只是太子的手段,委实有些过于狠辣,让老臣子们胆寒。

    第二日早朝上,十数文臣武将纷纷上奏,告老还乡,龙三脸上不露喜怒,一应允了。

    新上任的多是些解禁者,这些天下解禁里的幸运儿也不是傻瓜。只觉得太子比之皇上,真是血性重了,威势严了,更有野心了。

    一位有野心的掌权者,对下面的人来说,实在让他们做事情都有些战战兢兢之感。人们这才知道,太子哪里是不喜朝政,哪里是没有高明手段,这一手太子令虽过于血腥,换届却是异样的迅速快捷。

    而小心翼翼过了三年的朝臣们,也说不清今夜是何感想,他们神色复杂,不时将目光投向皇宫天坛处,在那里礼部尚书为了这天大的事情,已经盟整整一个月,甚至忙得不敢归家。

    这位朝中有数的老臣,这位许多人眼里的第三位幸运者,他能幸免的唯一仰仗,恐怕就是他的愚忠。

    他似乎从没有想过皇上为何无心朝政,也不去深思太子何以掌朝,他只尽心尽力的做着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毫不去管是何人执政一般。偏偏就是这种尽职,让他不仅在三年之后毫发无损,他的家族更有一种皇恩日隆的兴盛。

    究其原因,就是他这忠,不是对着皇上一人而去。他始终忠诚着的,只会是坐在朝堂正中的那一人,或者说他只会对那把椅子忠诚。这里面,隐隐有若愚般的大智慧。

    国母三年丧期已过,第二日便会是吉日,所以礼部尚书得了太子的准信,便早早开始筹划这件大事,或者说是两件大事。

    礼部尚书从不去质询什么,他为了上面的召旨,闷着头辛苦奔忙着,只是觉着时间颇有些紧迫。

    而其余大臣们只知道一件事情,监国摄政了三年的太子,明日将会正名。

    太子龙三,就要登基了。

    ''

正文 第六节 朝廷两大事

    守孝三年,不宜喜闹,不宜婚嫁,不宜兴兵,不宜换位,真有许多顾忌。

    没了喜庆的大红色入眼,没了呼啸升空的烟花绽放,没了集会游园,昨日的春节便显得格外沉闷。幸好这也是最后一年,明年过来,又该是个热闹的春节了。人们压抑着也期望着,日子早些过去。

    第二日清晨,果然是个良辰吉日。晨雾弥漫着,日头将将升起,便散去无踪。空气是湿润的,阳光倾洒又暖到人心窝子里去。些许薄云在高空散漫的飘着,隐隐显出龙形。

    今日龙城的街头巷尾,鸡鸣三省之后,便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这些三教九流的臣民们,此刻都穿着自己最华贵的衣服,兴奋的交头接耳,不时朝皇宫方向翘首以盼。

    皇宫里又传出钟响,这时的钟声是洪亮而厚重的,一声接着一声,足足响了四十五响,有九五至尊的寓意。

    一个尖锐有些年轻,又有些激动的公鸭嗓子喊了一声,声音竟让龙城内人人可闻。

    “宣圣旨!”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朕不忘皇后,无心理朝,幸太子龙三文武韬略,皆尽人极。即日起,江湖纪元6722年1月29日,朕退位归于皇隐观,不问朝政,太子龙三继位,称龙玄帝。”

    一个尖锐又沧桑的声音,语气沉稳的宣读了圣旨。两位一少一老的公公相互搭腔,也隐隐象征着朝权的更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整一城的人早已纷纷跪倒,待圣旨宣完,才齐声唱道。足有百万人齐声呼喝,声音汇集在一起,像成了巨浪,打得整个龙城像是地震一般,瑟瑟微颤。

    此后数个时辰,皇宫里再没传出什么消息。

    而此时正是早八时八分,天坛下文武百官也是拜倒着,唯有一身龙袍额带皇冠的龙三稳稳站着。待那老太监宣读完,圣旨已被随太子龙三长大的小太监躬身双手接过,龙三目不斜视,冠帘下眯着眼,冷冷看着升起的那轮红日。

    他前方是上天台的九道石阶,他抬脚一步步走了上去。小太监弓着身子双手捧着圣旨,等他上了两道石阶,才小心翼翼地跟着上去。

    上了七道,年轻公公不敢再上,把涨得通红的脸狠狠低下,倒把双手捧着的圣旨,尽力地高高捧起。片刻之后,圣旨便脱离了他的手。他悄悄轻舒了一口气,一步步倒退下来,在天坛下方也跪了下去。

    龙三第一次回头,不用弯腰便接过了那道圣旨,双手拿着。他此时背对了红日,从高处向下望去,俯视他身下的无数人』有什么高处不胜寒,也没有什么窃喜,这本就该是他的,他淡然接受了这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没有人再能让他下跪,只有一个个人在他面前跪倒。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再看那些如虫子般显示卑微的人们。转过身来,对着东方升起的旭日,他缓步走到天坛中央,那里有张紫金色的桌子。他将圣旨展开来,平整的放在桌上。

    “朕,生于江湖纪元6689年冬至,那年12月1日。出生即为太子,早早注定了今日∞生于世,自小享尽父母疼爱。至二十岁时入伍,自发镇守边疆,十年时间,杀过南夷,斩过北蛮,立功可升四品偏将。至三十岁,母后撒手人寰,父皇哀念母后无心朝政,朕接任监国摄政之位,替父皇监理天下事,三年操守,朝臣几乎换尽。至三十三岁,为母后守孝三年,终继位称皇,得称龙玄帝。”

    龙三此时沉声言语,声音低沉又不缺洪亮,淡淡简述自己半生历程。

    他忽然转过身去,俯视天坛下文武百官,冷笑一声沉声喝道:“朕接任监国摄政,三年时间,斩过刑部尚书,屠过内大臣满门,手下大臣阴魂无数,鲜血如流。人人私下称我嗜杀如魔,屠夫太子。此刻朕便问一声,屠夫继位,何人有异?”

    群臣里数十人身形微颤,朝着地的脸悚然动容。这一段本不该在出现,偏偏这龙三太子继位,竟如此问了出来。

    三年太子令,闻者皆变容。三年时间,让朝臣们很是了解这位的脾性,如此关键之时,又有何人敢接话?何人敢有异议?

    于是文武百官齐声唱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三在天坛之上,哈哈大笑。这才转身拿过祭坛上三根龙香,点燃后插在香炉中,朝着东方跪下,脊梁却是笔直着。

    “敬告列祖列宗,皇家龙三今日继位,替父执掌江山社稷,帝位龙玄!”

    ……

    龙城大街上依旧是人满为患,中间被御林军拦出八马宽的长道,空等了数个时辰的人们也不以为意,依旧兴奋的交头接耳。

    此时已到了中午十时,估算着时间,新皇巡行也该开始了,人们愈发兴奋起来。

    一声轻乐的钟鸣,皇宫南天门轰然大开,八匹洁白无暇的高头大马漫步踏出,拉着的正是皇上的銮轿。离南天门近些的民众遥遥见到那金色的轿子,便是一声欢呼,旋又齐齐跪下,高声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样的呼喊一声接着一声,龙城的子民们也是跪下了一批又一批。谁也不知这兴奋从何而来,也没人敢抬头偷瞄一眼皇上的模样,也没人敢妄议些什么,更无人不跪不喊万岁,偏偏跪下去的人,均是一脸荣幸和欢喜的。

    绕着两条环城路行了一遍,便用去了四五个小时。庞大的随行队伍这才洋洋洒洒又不失威仪的回了宫,留下一城犹自兴奋着的子民。

    满朝文武早回了朝堂之上,见龙玄帝龙三返回,正正坐上那五爪金龙穿云笼雾的龙椅上。折腾了数个时辰的龙三,丝毫不显乒,依旧一脸威仪。

    众朝臣跪下又一次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三兴笑,首次和颜悦色地道:“众卿平身。”

    见文武百官都爬了起来,他宏声道:“明日,皇妹云依公主与朕兄弟成婚,与朕登基可称是双喜临门△日无早朝,大庆三日,宵禁取消三日,以示皇恩。”

    文武百官闻言一惊,竟不知皇上何时多出一个兄弟来,这问题只能押后慢慢琢磨,此时又一次拜倒喊道:“恭喜吾皇!恭喜公主!”

    龙三罕见地满脸笑意,摆摆手起身折回宫里【已一脸乒的小太监,此时连忙打起精神,高声叫道:“退朝!”

    唱腔稍嫌短促,一朝得道的年轻公公略显得些许局促。单他一人,还没有独自面对台下百人的气场,只得草草收尾,尾随龙玄帝而去。

    龙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