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悟玄记 >

第59章

悟玄记-第59章

小说: 悟玄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不够?”

    那伙计一见那锭银子足有十两,马上脸上堆笑对孔瑞道:“够了,够了,客官想点什么戏?我马上给你安排。”

    孔瑞这才明白这个茶馆实际上也是一个戏院,先来的人有优先点戏的权利,当然付的钱也多,只要戏一开场,便马上有茶客们赶来,可以少付钱多看戏。只是现在时间太早,还没到普通百姓消遣的时候,孔瑞就糊里糊涂的进来做了冤大头。

    孔瑞哪里知道点什么戏,现在钱也付了,只好对伙计道:“就演你们最拿手的吧!”

    伙计一见碰到一个不怎么内行的,心中暗喜,就想坑着他一下,连忙道:“客官您不知,现在戏班的人都还没有准备好。小的马上给您安排,要劳您多先等一会儿。”

    孔瑞当然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也并不在乎这些钱,便对伙计道:“点戏我不在行,你也不要他们准备了,我只问你几个问题便可。”

    伙计见有这等便宜事情,心中大喜,正要说话,却听见旁边有人说道:“就点一个呼家将罢。”

    孔瑞回头一看,见边上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正目光关切地看着他,但他却并不认识这位老人。

    那伙计一见到老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道:“老王头,怎么又是你!”连忙又对孔瑞道:“客官您不用管他,有什么问题您尽管问便是。”

    孔瑞觉得好奇,便问伙计道:“这位是?”

    伙计不满地瞟了一眼老人,还是恭恭敬敬地对孔瑞道:“这个老王头就是整天想着蹭别人看戏的人,自己又没钱点戏,还尽瞎点,这呼家将哪里是现在敢唱的戏?”他是想尽快给孔瑞解释清楚,也就多说了这么一句。

    一听到这么说,孔瑞却一下来了兴趣,问道:“这呼家将是什么戏?为何现在不敢唱?”

    “这呼家将是说前朝忠臣的事情,现在这个世道,哪里还敢唱前朝忠臣的戏?”

    孔瑞心中一动,对伙计道:“你去先给我们倒些茶来。”他是想着与其问伙计一些事情,还不如问这个老王头,便先将伙计打发走,然后对那个老王头道:“王老伯,来这里坐。”

    伙计愣了一下,瞪了老王头一眼,只能先请他们坐到最前面正中间的上座,然后就去给他们倒茶。

    原来这老王头是个大戏迷,就在隔壁做些小本生意,给那些前来看戏的人卖些消遣用的东西,平日里也都是蹭别人的戏来看,每次一见有人进了戏院,他便马上将生意交给老伴,自己跑过来掺和一番,希望能点到自己喜欢的戏。

    这一次,老王头是没想到这次却碰到的孔瑞居然不会点戏,当下就将自己最喜欢的,但多年没有看过的呼家将喊出了口。

    虽然老王头马上就被伙计抢白了一番,却让他没想到的是,孔瑞居然请他一起入座,他虽然看孔瑞的衣着破旧,也不知道孔瑞付了多少钱,但他却清楚地知道既然能点得起戏,那肯定也算是有钱的主了,当下就惴惴地坐在旁边。

    孔瑞问老王头道:“王老伯,平日里喜欢看些什么戏?”

    老王头也精明,这下自然不能尽点自己喜欢的了,见孔瑞年纪轻轻,想到他肯定喜欢些什么英雄美人的东西,又不敢点那些不合时势的东西,当下就建议点一个太白醉写。

    太白醉写这戏是说那大唐王朝李太白的故事,那李太白乘着唐明皇和杨贵妃饮酒赏花开心之时,也借着酒性大发之际,让高力士给他铺纸磨墨、宽衣脱靴,尽情戏弄高力士的故事,算是为孔瑞讨个彩头,而且也毫无任何于当下时局相关的东西。

    孔瑞虽然读了些书,却大都是修炼相关,对着历朝历代什么事情不是很明白,当然也不知道这太白醉写是说些什么,只好也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见到伙计送茶过来,孔瑞便对他道:“伙计,那我们就点一个太白醉写罢。”

    那伙计见孔瑞最终还是点了戏,对老王头多少有些心中不满,现在也只好答应下来,又赔笑对孔瑞道:“客官,戏班还没有准备好,还请客官多等一阵子。”孔瑞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就和老王头闲聊些其他事情。

    果然,那戏班开场的锣声一响起,院子里很快就来了不少人,其余桌子也都占满了,只是大家都知道坐在那最前面正中的桌子上的人的情况,也不会去和孔瑞挤一张桌子,一时间院子里马上就热闹起来。

    孔瑞并不懂什么戏曲,只是听着那音律颇为不错,似乎在重现那大唐的盛世;老王头见孔瑞好像并不懂戏,连忙给孔瑞解释了一些这太白醉写的背景,生怕这人一不开心走掉后,自己就只能站在走廊上去看戏了。

    不想那老王头也是触景伤情,想到那大唐盛世之时,猊訇人尚未完全开化,派了无数遣唐使来我大炎国学习,不想现在朝廷无能,竟让这大好河山沦陷于猊訇人之手,讲话间也不禁带出些自己的想法来。

    想到这出戏中的唐明皇、杨贵妃,老王头对孔瑞道:“老弟,我大炎国前朝中就数大唐最为盛世,疆域广阔,政通人和,国富民强,四方来朝。这么个大唐王朝也算是误在这杨玉环身上。”

    孔瑞哪里懂什么杨玉环误国?便有些纳闷,正要问他,却听到旁边有人说道:“老人家差矣,这杨玉环一介女流,如何能够误国?大唐的衰败,正是由于这唐朝皇帝不思进取造成的。”原来这大炎国国民自古传统上都认为皇帝都是好皇帝,国家衰败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如奸臣佞党、祸国红颜等,所以这老王头也将这大唐王朝的衰败起源推到杨贵妃头上,不想被别人一语道破。孔瑞和老王头回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气宇不凡,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也看不出什么来路。

    孔瑞虽然不懂什么政治,但他没有受到太多传统思想的影响,也知道若要是致国家衰败,肯定是皇帝出了问题,听那中年人如此说,心中也颇有些同感,对他道:“先生见解不凡,我们一起坐下看戏如何?”

    那人也不客气,便坐在孔瑞旁边,也不招呼后面的两名随从,就对孔瑞道:“老夫筱义,不知这位小友如何称呼?”

    孔瑞心想在这尘世中,也不必使用假名骗人,便道:“小子孔瑞。”

    “原来是孔老弟。老弟让老夫入座,想必也是认可老夫刚才所言了?”筱义也是十分爽快。

    “小子确实认为筱老伯言之有理。”孔瑞本来也有这个意思,也就应了他。

    那老王头在旁,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忍住没有说话,在一旁坐着安安静静地看戏去了。

第110章 震惊() 
没有人想到孔瑞面前的这个筱义居然就是猊訇驻大炎国占领军第二战区最高长官。

    孔瑞自然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肖毅、萧逸还是什么,而且他也不知道猊訇驻大炎国占领军第二战区最高长官就叫筱义。

    原来,这个筱义得知在山察州魔修灵徒伤亡巨大,便亲自赶来督战,他早一天就到了勉原城,同柳生一起商讨了下一步作战计划,又要等候潜伏在山察军中奸细的回报。筱义平日里军务繁忙,这次在勉原城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事情办完后,便想到走出来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筱义出生猊訇国贵族,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当年大炎国大唐盛世的文化也颇为神往;而且他也是兵部科班出身,还在海外派驻多年,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这次侵入大炎国,每到一个地方,筱义都想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也好为他的军事进攻和以后的长期占领做准备,可惜他平时都非常忙碌,正好这次有半下午的时间可以供他出来查访,也就是这天下午,当他带着两名随从从街边走过时,就听到这个茶楼里正在上演大唐盛世的戏,筱义对大唐音律也有些了解,便也想到这茶楼中去看看,也顺便了解一些当地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筱义走在哪里都是地位尊崇,即使去看戏也都是坐最好的座位,便很自然地走到了孔瑞所在的那一桌,正好听见老王头在给孔瑞说杨玉环的事情,也就顺口接了一句,没想到孔瑞却十分认可他的说法,也请他入座,筱义就顺便坐下,和孔瑞攀谈起来。

    筱义自然不会流露出自己是猊訇人,便对孔瑞道:“想来孔老弟你还是认可‘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的。”

    此语出自古时道德经,虽然几经演变,但其意义广为流传,孔瑞自然知道,当下便点头道:“小子也确实认为此话有些道理。”

    筱义试探着问道:“若当下朝廷无能,百姓失安,孔老弟会如何做?”

    孔瑞想了想,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便含含糊糊地道:“小子于国事了解不多,但确实认可‘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

    筱义和孔瑞继续聊了下去,筱义是想了解这里百姓的想法,谈话中多少有些关于国事的试探;而孔瑞却于传统思想理解不多,又受到刘百胜、郑平等人的影响,少不得有些背经叛道的想法,自然流露出一些极其积极向前的思想。

    筱义并不知道在这种极其低档的戏院中排位也要花费大钱,以为在座的都是些底层百姓,又见孔瑞衣着普通,谈吐却如此不凡,不禁暗暗心惊,心想:“若等到此辈大炎国青年人长成,我猊訇国万万不是大炎国的对手。”当下便问孔瑞道:“孔老弟对当前朝廷有什么看法?”

    孔瑞因为对方也是大炎国国民,便道:“当前猊訇人侵占我大炎国,自当奋起抵抗,驱尽猊訇人之后,朝廷的事情以后再说。”

    筱义身后的两名随从脸色一变,很快便平静下来,筱义打了个哈哈,道:“老弟不是还认可‘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句话的吗?”

    “我大炎国的天下自然是由我大炎国的有德者才能居之,那猊訇人毕竟是外人;而且猊訇人多是失德,我等普通百姓自然要奋起抵抗了。”孔瑞义正言辞地说道。

    筱义一听孔瑞这么说,也不想再多谈,便起身告辞道:“老弟见识不凡,希望他日有缘再会。老夫还有些事情,这就先告辞了。”

    孔瑞见对方长者,也不好挽留,便道:“筱老伯请自便。”筱义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出门而去。

    那筱义老奸巨猾,和孔瑞谈了半天也没有流露出半点自己的来历和想法;那老王头见二人都在谈论时事,也有一些听上去大逆不道的话,心中害怕,早早就躲到一边去了;孔瑞见筱义和老王头都走了,自己在这里呆了半下午却是什么消息也没有打探到,只好悻悻回到客栈里养精蓄锐,准备晚上动手。

    筱义回到住所,也在考虑和孔瑞交谈的内容,心想这大炎国地广人稠,青年人中如果个个都像孔瑞这样,猊訇国失败也只是早晚的事情。筱义作为一名军人当然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只能想着如何击败对手,但他也多少受到一些刺激,暗自觉得大炎国绝对不是那么好征服的。

    晚上时分,柳生终于收到潜伏在山察军中奸细的回报,说那阵亡的二十来名猊訇魔修灵徒似乎是先后被一个人所杀,也就是说在某些战斗中,此人能够同时对付六名后期魔修灵徒,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柳生听到如此报告后也是大吃一惊,但他们都想到潜伏在山察军中的奸细也只是外围人员,并没有直接看到双方交手过程,而且双方军队均有夸大战果的习惯,可能是对方故意如此宣传,说只有一人,只是此人极其神通广大,如此宣传不过就是用来鼓舞士气、混淆视听罢了。柳生对此虽然有所怀疑,但还是将这些情报如实汇报给了筱义。

    筱义听了这些汇报,心中也不平静,他是贵族出身,对恶儒道等这些修炼宗门的情况也还是了解一些,也知道一般情况下很难有灵师等以上的高手介入普通人的争斗,便认定斩杀这二十多魔修灵徒的对手应该是一批灵徒,而不是一个人,同柳生讲完他的想法后就先让柳生回去,他自己再想想如何对策。

    筱义一想到大炎国宗门势力如此强大,而且如果大炎国中有更多的和这批人一样的灵徒一旦失去宗门约束,也像他们的魔修灵徒一样随意斩杀普通人的话,那猊訇军队的损失就将是他也无法承受的;左思右想之后,筱义也没有其他好办法,看样子也只能求助于本国的宗门势力了。

    想到了这里,筱义便马上传令手下,准备给恶儒道发去讯息,请他们派人前来协助,结果喊了两声却都没有听到回应,筱义正觉得奇怪,突然间,房门被人一把推开,一个人手提宝剑走了进来。只见来人身穿黑袍,黑布蒙面,只露出两只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