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

第379章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第379章

小说: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魂理论,即无法给人满意的解释,犯驳之处又多,更无法亲证。连印度外道也比不上,更何况博大精深的佛教呢?!”尊默德越听越入神,正在沉思,细味其言。

第四百四十五章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那二帮也忍不住积极插言道:”我也想说两句。“

    看着众人都把目光也聚集到了自己这里,那二帮内心甚感得意,但是表面又不好意思显露出来,也学着那个柏克森说话时的表情神态说道:”我虽然说不清你们西方人到底是怎么来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东方人的祖先皆是女娲娘娘所造,为什么要造人,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也是为了众生能够在大自然中长期的生存,因为人们的鬼魂还在混沌世界时就已经生成了,可以说那些精灵的形成也是蒙大自然所赐,因为有水有空气就是促使他们生成的主要原因。

    比如说,在地球上不论在何种地方挖上一个池塘,要不了多久,这个池塘里就会有形形色色的几乎不知名的新物体诞生,可以说这是个不容置辩的事实。“众人又是面面相觑,可以说二帮举的这个例子那是充分说明了很多问题的。

    那二帮又说道:”刚才那位博士说人为什么会记不住自己前世里的事情,在我们东方的幽冥界为了便于地上人间的管理,在他们投胎转世之时,都是特意让他们喝了一碗孟婆汤的,关于这里面的详情反正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我还是那句话,请大家有空就到阅文集团的起点中文网去点击阅读我发布的那部长篇关于年的荒唐故事,有可能也会给你们很多的重要启示的。“

    众人还是沉默不语,低头深思。

    但是柏克森可能是悲心切切,也接着继续劝导:“诸位博士,佛法的道理,非常殊胜,最真最美,最实最善,教义圆满而彻底,无可反驳。除非你不接触,只要稍微进入,其无懈可击的教义,必定使你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今日回来与诸君同聚,绝非偶然,是有大因缘的。希望诸位捐除己见,以开放而客观的态度,相信佛法、接受佛法、修证佛法,以达无上真正之道。固执己见、固执所学,图增烦恼。”

    这时就有些博士表示:“我们决不能放弃所学,改而跟你学。多少年来,我们所修所学,已成定见,已成习性,如何能舍?”

    柏克森比丘云:“今有一喻,可去你执:一智一愚两人,由荒地各担一担麻骨回家。中途,又见一堆麻绳。智者弃麻骨,取一担麻绳。愚者却说:‘这麻骨我担了这么远,又扎得这么牢固,我不能舍弃。’还是担着他的麻骨,继续前行。智者又以麻绳换成麻布,再以麻布换为毛毡,用毛毡换成白银,又换成黄金,最后换成红宝石。

    愚人则始终固执不换。智者带着红宝石回到家乡,亲族欢喜奉迎,终身安乐;而无智愚人的一担麻骨,则相形见绌,真是天壤之别,家乡亲族不悦不迎,且讥讽责骂,愚者徒增苦恼。”

    柏克森比丘顿了一下,续道:“博士们,不应执着下劣的见解,坚牢不舍,自甘下愚。一生勤劳,到头来不免增加烦恼忧苦。”

    那二帮也附和道:”人挪活,树挪死,在我们中国就是三岁的小孩也懂得这个道理。“

    又有些博士说:“我们已是生徒遍天下的,而且世人都知道我们向来反对鬼神迷信,破除鬼神迷信的。我们都是唯物论者,正在享着大名誉、大利养,不允许我们去改变啊!”

    柏克森比丘正色道:“朋友们,为人师表,应该以真理、善法授人,使他们得到真实的利益。不应追求虚幻不实、对人生没有实质意义的东西,不应轻信不合真理、站不住脚的理论,更不应以此去误人子弟,自误误人。”

    此时,有人愤然大叫:“柏克森,你不近人情,我们自有见识,绝不改变。你强行相谏,只会造成对你的不满!”

    说完,有些人跟着他一哄而散,离开学术中心。

    柏克森叹曰:“可怜悯的人呀!为什么这么冲动呢?真是众生难度啊!博士们,不要像他这般狂妄、愚蠢,请你们自作深思熟虑,再作抉择。何者为善?何者为恶?舍恶从善,才是道理。”

    这时会中还有96位博士,见柏克森侃侃而谈、谆谆善诱、言词巧妙、意义深长,在遭到顶撞时,仍然一本初衷、心平气和,不禁倾倒,纷纷礼拜,诚心皈依。

    柏克森为他们授皈依毕,说:“诸位发此胜心,皆因宿世有大善根,难得!难得!但须知道,不是皈依我,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也不须学我出家,还是如常工作、如常生活。

    但依佛理,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用其心,毋令放逸。这样便是一个很好的在家佛弟子了。”

    众博士踊跃欢喜,信受奉行,并商请柏克森长住伦敦,广度群迷。

    柏克森说:“如果你们能够将我所说的佛法,身体力行去做,又能展转流布、劝人信受,那么佛法就常在你心。又须发长远心,自己深信不退,劝人深信不退。我即使不住伦敦,也会用我的禅定神通,鉴察你们的心行的。”

    是时,诸博士又争相邀请柏克森住在自己家里,以便亲近请益。那邵医生也只好带着二帮向柏克森告辞回去了。

    次日,伦敦各大报章,详载发生在学术中心的事,轰动一时。各界人士闻风蜂涌而来,车马盈门,拥挤得很。但柏克森似乎早有预知,已经遍寻不获,不知去向了!

    ”李先生,你这几天似乎有点闷闷不乐,是不是身体有什么地方感到不适呀?“

    在那回行的客机之上,刚一坐定,那邵医生就对二帮无比关切的问道。

    ”唉,不是自身身体的原因,而是心情的问题,这次伦敦之行,不仅让我长了见识,也让我感到了自身深深的不足之处,本来以为自己这么多年已经算功成名就了,可是与那个柏克森比起来,自己连井底之蛙都算不上,就是在佛学道路上也只能算是个爱好者门外汉而已,如此长此以往,又怎么能够担当起弘扬佛法的大任,更何况还有宣传玉历宝钞的任务,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那二帮有点很忧心忡忡地说道。

第四百四十六章不得就不难() 
在首都北京的寺庙,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乞者,他经常来往于北京几大寺院道场间,时而居士林,时而通教寺,时而广化寺你说不清他有什么不一样,他白天黑夜睡在街头,他没钱,他吃饭、喝水多靠寺院、道场接济,也从不存钱(有时别人多给时,就接济给别的更为困苦的人),他一心只念阿弥陀佛。但他说话平和,甚至有些震透力。你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不错,此人正是那二帮,从英国伦敦回来之后,那二帮就向邵医生提出告辞了,那邵医生也没有阻拦和强求,而是尊重了二帮的决定。

    究竟二帮为什么要选择做乞丐,其中的原因可能谁也说不清,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二帮在街头与一些好奇者的对答吧,也许会让我们从中也能有所领悟呢。

    有人问: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力去吃饭,干嘛在这里乞讨?

    二帮答:我跪在这里,是让自己的虚荣一败涂地。是让自己的面子,无地自容。是让自己的虚假,彻底崩溃。我不是因为吃饭而做乞丐,也不是因为乞丐而去吃饭。若我放不下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虚假,纵然我有多么好的工作,多么高的待遇,多么令人羡慕的生活,我,依旧生活在虚荣当中,我依旧被我的虚假所操纵,我活着,还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可言?

    又有人问:你们这些乞丐,靠别人的施舍来过日子,这么年轻,就来这里乞讨,你感觉羞愧不羞愧?

    二帮答:我若羞愧,就一定不会来这里乞讨。我若抱着我的虚假面子不放,我绝不会来这里乞讨。别人施舍给我的东西,正是我需要反省自己的东西。我感谢施舍给我东西的人,也感谢用任何言语来评价我的人,因为你们,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真实。

    有人问:你是乞讨钱呢?还是乞讨饭呢?

    那二帮又答:当我彻底放下自己的虚假时,我的乞讨就是成功的。当我彻底不再抱着面子来勉强过日子时,我的乞讨是成功的。当我彻底不再因为自己的虚荣而左右蹒跚时,我的乞讨是成功的。我不是因为钱来乞讨的,也不是因为饭来乞讨的。我是因为自己的虚荣,自己的虚假,自己的面子,而来乞讨的。

    有人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乞丐?

    二帮答:我的虚假,我的虚荣,我的面子。没有它们,我还需要乞讨吗?我感谢它们,使我有了做乞讨的机会。

    有人问:你天天在这里乞讨吗?

    二帮答:我不天天在这里,我到处乱跑,走到那里,我就乞讨在那里。

    有人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穿一双单鞋?你乞讨来的钱,足够你买一双棉鞋了。

    二帮答:脚冷了,是可以随便用任何东西保暖的。可人心一旦冷了,纵然有多么充足的钱,多么厚实的棉鞋,也是徒劳的。虽然我的脚是很冷,但是,我得真实去感受,我也并不因为脚的冷,而不再乞讨。因为,我的心,总是灼热的,她,可以溶解我的一切烦恼,何况一个微不足道的脚呢。世人总是呵护外在的东西,却不知去呵护内在的东西。纵然外在再多么漂亮,而内在,已经是破旧不堪了啊。

    又有人问:我看你就不是乞丐,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二帮微笑着答:纵然我告诉了你,我是什么人,但是,对于你,依旧是陌生的啊。为什么世人总喜欢去了解别人,而不真正地去认识自己。纵然你再如何了解别人,可对于你自己,依旧是陌生的啊。

    又有人问:我给你扔了一块钱,你怎么不说谢谢呢?

    那二帮答:当我看见您的慈悲之心时,我已经不在乎什么一块钱了。您的慈悲心,是无法用谢谢二字概括的。我只能把您的慈悲之行,深深地装在自己心里,慢慢来品尝。

    有人问:当乞丐的滋味怎么样?

    那二帮答答:如人烧香,各自心明。

    又有人说:乞丐都是骗子,我见得多了。

    那二帮不答反问道:人人都是乞丐。或乞讨情感、或乞讨权利、或乞讨物质财富、或乞讨名义地位、或乞讨健康、或乞讨快乐幸福。这种乞丐,您见过吗?

    那人说:我怎么不知道啊?

    二帮又答曰:因为在您心中,乞丐都是骗子,您总是执着在这一处,犹如总是执着地看一个地方,纵然外界多么精彩,你依旧是无法看得见啊。若一个人,总是执着地断然一个固定的答案,那么,您总是停留在这一处地方。犹如您自己拿镜子去照他人,却忘记了照自己啊。

    又有人说:原来做乞丐,还没那么简单啊。

    那二帮解释道:乞丐是人来做的。不是乞丐自己去做乞丐。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乞丐。一个心邪的人,做乞丐,他会污染一大片的。一个心正的人,做乞丐,他会感染一大片的。犹如一个乞丐,把自己乞讨来的钱,无私地捐献给慈善机构或灾区人们,这种乞丐,是何等地伟大。而这种伟大的行为,却出自一个乞丐之手,可以让更多的人,甚至记忆一辈子。

    所以,我们不能以点带面地否定所有做乞丐的人,恰恰相反,我们要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乞丐。

    虽然有的乞丐确实让人厌弃和憎恨,但是,他们能够长时间跪着,长时间躺着,这种行为,也会让人产生怜悯心,生起慈悲心。必定,他们没有去做杀人放火的事情,更没有象某些人,冠冕堂皇地,在人背后,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祸害善良的人,用极其邪恶的心来达到自己邪恶的目的。

    就凭这一点,乞丐,还是善良的。

    人心要放大点,放宽点,那么,你眼前的路,就好走些。某些人,一顿饭能挥霍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难道面对一个乞丐,仅仅需要你随便扔几粒钱,您难道就那么的吝啬吗?

    有人不服气的反驳:照你这样说,难道我们就滋养那些好吃懒坐的人,让他们什么也不做了吗?

    那二帮又答道:人,迟早都会觉悟的。人,不能一辈子总当乞丐。

    但是,正因为他们曾经当乞丐,看到很多善良的人给予他们的施舍,在他们心里,早已经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当因缘有所成熟时,他们心中的善良种子,就会发芽。而且,纵然这个乞丐是无动于衷的,但是,有很多人施舍时,也同样有很多人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不也是在给大众种善根吗?

    有时候,一个无心的举动,会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