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缘尽隋尘 >

第75章

缘尽隋尘-第75章

小说: 缘尽隋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砚舒低着头,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晦暗不明:“不用了,没什么特别想的。”

    闻言,杨言沉默的看着她一会儿,才道:“也好,那我就不打扰了,你早些休息。”

    “嗯。”

    送走杨言,文砚舒突然觉得身心俱疲,唤来婢女洗漱后上了床。

    谁知梦中也睡不安稳,陈年旧事纷至沓来,画面凌乱的让人心烦。最后只定格在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草原少女的倔强的脸上,简陋的茅草屋前,她目光温柔的摇着摇篮,红艳的嘴唇一张一翕。

    “他说他要在这里等着,等你来看他,那我也在这里守着,守着孩子长大,守着孩子长大,我会告诉他,他的爹爹是个非常英勇的大英雄。”

    那个孩子,转眼应该有三岁了吧,不知道跟他爹长得像不像。

    那一处打理的非常干净的坟茔,静静的,寂然的躺在那片桃林里。青青的桃叶飘落在四周,像无帆的小船,没有方向的在风中飘荡。

    “姑娘,姑娘,你快醒醒。”耳边传来洗颜焦急的呼唤声。

    文砚舒听得清清楚楚,很想要醒过来,可是眼皮却好像有千斤重,怎么也睁不开。身上也像被大石头压住一般,无法动弹。

    洗颜叫唤了许久,不见文砚舒醒来,却见她越皱越紧的眉头上汗珠滚滚,赶紧打水过来给她擦洗。

    杨言睡得院子离这里不远,这边院中灯一亮,那边紧接着就亮了起来。

    “怎么回事?”杨言一边穿衣,一边询问。

    跟着杨言的小厮,手脚利落的伺候他穿上衣服,一边脆生生的答道:“梅香园的洗颜姐姐派人来说,文姑娘病了。”

    杨言一惊,“可找了大夫没?”他们的带来的御医被他给了文智鸿,当时没觉得不妥,这会儿却感到有些棘手。

    “宋侍卫已经去了,只是这会儿外面下着大雪,一时半会儿怕是到不了。”小厮道,心中却在想那个什么文姑娘究竟是什么人,让王爷这么紧张。

    “下雪了。”杨言披上狐裘大氅就往外走,走之前沉吟了一下道:“去青帽巷请一位姓夏的大夫过来,告诉他多备些药材,一人拿不了就两人拿。”

    “是。”

    “驾本王的车马去。”

    小厮闻言一惊,不敢怠慢,赶紧去办。

    文砚舒醒来时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外面非常冷,但是屋子里炭火烧的正旺,感觉不到一丝寒意。

    “你醒啦。”又软又嫩的童声在她耳边轻轻道。

    文砚舒转头,正好看到一双黑白分明清澈的大眼睛,她的床头正趴着一个粉嫩嫩的小正太。

    “你是……”

    “我去喊夏叔叔。”小正太看见她醒了,开心的跳起来,不等她说话,就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小正太充满活力的举止让文砚舒疲惫的心感到一热,期待着他在过来,可以逗他说上几句话。

    可是小正太却没有在进来,洗颜说是因为带小家伙来的大夫赶着去另一户人家,所以知道她醒了后,留下了一副方子就离开了。

    “这大夫真是有趣,开的方子不让抓药,却是给姑娘看的。”洗颜手中拿着一张叠的方方正正的纸,递给她。

    文砚舒好奇的展开,纸上没有一连串的药名,只有一句话:往事如烟已风散,岁月静好方是福。

    笔迹清雅,还带着淡淡的药香。文砚舒心中一动,泪盈于睫。眼前又看到那个只有三四岁大的小男孩儿,漆黑明亮的眼睛,笑起来熟悉的轮廓,天真无邪的模样,亲热的喊着“夏叔叔”。

    看来他过得很好,有个坚强的母亲,还有故人的照拂。他爹那么聪明,他将来也定非池中物。文砚舒的泪水一下子就下来了,哭着哭着却又笑了起来。

    “洗颜,你去跟六王爷说一声,我想去灵光寺上柱香。”

    “姑娘,大夫说你需要休养,不宜劳动。”洗颜是个忠心的丫头,不然杨言也不会放心将她放在文砚舒身边。

第一百一十二章() 
    从灵光寺回来后,文砚舒的气色就一天比一天好,精神也好了许多,偶尔还会跟洗颜开两句玩笑。这让洗颜一个劲的惊讶,直说“灵光寺的菩萨灵验,她也要去拜拜。”

    后来,她还真趁着他们还在扬州的时候,跟文砚舒请了假,与几个同来的婢女一起去上香。回来的时候,眼睛晶亮,脸蛋嫣红,不胜喜意。

    他们在扬州一直待了半个月,才再次启程,因为要赶在年关之前回京。路上不再做停留,而是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十五的这天到了京城。

    京城繁华依旧,只是走的面孔的却是陌生。文砚舒看了一眼窗外,就没有了再看的兴致。

    洗颜出去了一下,过了一会儿进来,道:“王爷让奴婢来问一声,姑娘是住客栈还是住王府,王爷还说王府一切方便,不必担心。”

    “还是住客栈吧。”文砚舒道,王府一切是都方便,但对于她一个罪臣之女却不是很方便。

    “是。”洗颜偷看了她一眼,不敢多言,转身出去了。

    洗颜出去没多久,前面突然传来一个尖细声音:“前方可是越王爷的车驾?”

    “是,敢问公公有何贵干?”走在最前方的侍卫高声回答。

    “皇上听说越王爷回京了,请王爷进宫一趟。”

    文砚舒心中一惊,这是要直接进宫,转念又一想,又自嘲起来,杨箴让那个进宫的是杨言,又不是她,她惊什么。

    “咦,公公。”马车外传来洗颜惊讶的声音,“这里面不是王爷,王爷的马车在前面。”

    “杂家知道,反正都是越王爷的马车,就一起去吧。”说完,这个半路杀出的内侍不由分说的就拉着缰绳往前走。

    洗颜“哎哎哎”的跟在马车后面小跑。

    这是有人想见她,故意在此截道,此刻的文砚舒反倒冷静下来,就是不知道是谁这么想见她。说起来,这皇城中仇人的数量可远远胜过朋友,多的是人想要看她落魄的样子。

    马车在皇城外,换了一的一番话,迄今还是不大理解文智鸿的想法。

    “什么?”独孤姮听了文砚舒的话,大吃一惊,“你说他去了西北。”

    “是,说是皇上钦点的参谋将军,还派了一名御医同行。”

    “没给你留话吗?”

    “有,他说有生之年,愿为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叫什么话,兄妹分别连一面都见不上,就匆匆跑去上战场,还是为仇人家卖命,文砚舒真想撬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的什么。

    独孤姮却笑了:“不愧是我们四大家族的人,你不要怪他,没有军中的力量,一个家族想要快速的翻身实在是太难了。”

    “荣华富贵岂是那么好享的,我宁愿做个普通的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能过一天是一天。”

    “那是你的想法。”独孤姮眼睛晶亮,似乎做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一样。

    文砚舒暂时就在这里住下了,杨言送来了许多她常用的器具,还将洗颜也派了过来。

    不几日,小院里接到圣旨,直言:文氏有女,贤敏淑德,堪为越王妃,赐择日完婚。

    这桩圣旨几乎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的,杨言前一位未婚妻崔氏女当年还没来得及穿上嫁衣就暴毙于家中。如今他亲自去岭南将文砚舒接回,又将她一切都打点妥帖,怀的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接过圣旨后的第二天,文砚舒和独孤凌在城外的十里亭为独孤姮践行。没想到独孤姮最后居然决定去西北,独孤凌苦劝不听,文砚舒也不好说什么,独孤姮的心思已经不是一日两日,少女情怀谁也阻挡不了。

    “你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自己保重。”文砚舒握着她的手道。

    独孤姮展颜笑道:“想回来自然就可以回来了,还是我哥要麻烦你多照顾了。”

    独孤凌相当于是被圈禁在京城内,即使今日出门给独孤姮送行,身后都还跟着两位禁军侍卫。

    “放心吧。”文砚舒促狭的笑道,“我哥抢走了他妹子,我自然要替兄长弥补的。”

    独孤姮也笑了起来,道:“我觉得你那个开书院的法子甚好,说不定过几年朝中就又会出现故旧门生了。”

    这也是独孤凌愿意振作起来的原因,文智鸿双腿都断了,还愿意去拼一把。元家根都被断了,元文博出家去了相国寺还不忘与祖辈故交来往,为的是什么。李昉表面上放弃政途,转而从商,却严格要求族中子弟读书游学。那么他还有什么理由不扛起独孤家的未来呢?

    杨悯以为快刀斩乱麻就能将四大家族一举捣毁,可是树大根深的家族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完全倒下。杨箴心软念旧情,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也就给了他们翻身的机会。

    他们这一辈的人是没有了仕途的希望,可是他们的后辈,他们的族人依旧还在。

    “我跟王爷商量过了,他把南郊枫山脚下的百亩地给我,用来建造书院,另外还每年给书院补贴一笔费用来奖励读书有成的学子。房屋建造的格局设计我不懂,表哥,你近日若是有空,就多去走走看看。”其实也是顺便让他出来散散心,对身体也有好处。

    独孤凌笑道:“杨言虽然也是杨家人,倒是与旁人不同,他能这么事事依你,我们也就放心了。”

    “他很好。”文砚舒也笑了起来。

    就像杨言自己说的那样,很多时候,缘分这种东西不过就是彼此觉得时机刚刚好罢了。

    青梅竹马又如何,父母之命又能怎样,一见钟情总比不上权利浮云,走到路的尽头才知道一切都是刚刚好,刚刚好你路过这里,刚刚好让我看见你,刚刚好你我彼此都需要寻找一个同伴,刚刚好我们都符合彼此的眼缘。

    正元四年五月,年已二十五的越王在众人举目下终于大婚。十里长街轻红绸,鲜衣怒马,多少年后都有人津津乐道。

    正元四年八月,京城南郊青风书院正式招收弟子,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贫民,只要愿意读书,青风书院都敞开大门接受。

    书院中有位女扮男装的女夫子,学子们都尊称她石夫子。是大隋第一位女夫子,开创了女子教学的先河,并创办了女子学堂。女子学堂很少教导传统的《女戒》《女则》,多是与男子一样,讲经读史,学习经济算术。

    多年后,大隋迎来第一个盛世,许多闻名后世的名臣都是出身青风书院,并且从中走出了史上第一位女相,大大提高了隋朝女子的地位。

    青风书院几经朝代更迭却始终屹立不倒,传承数百年。书院有一石碑林,专门记载各朝各代的名人轶事,其中最大的一方石碑,上面画着一位凤冠霞披的贵妇人,是石碑林中唯一一块字画齐全的石碑。

    记载的是书院创始人——越王妃的事迹:越王妃,闺名文砚舒,宇文氏族女。少遭家变,流放岭南。正元三年回京,次年五月归越王府。德帝怜其才,赐号华芳,世称华芳夫人。通文理,知经济,创书院并女子学堂,享年五十八岁。

    (全文完)
77863 。
7786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