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进化之眼 >

第773章

进化之眼-第773章

小说: 进化之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干想到这里,索性明确表态道:“显奕放心,若舅父真问起我,我必然照实述说,支持立你为嗣。”

    白晓文笑着点头。

    许给高干尊位,也是鉴于三国时代的趋势,这就是任人唯亲的年代,再加上民智尚未普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比寒门子弟更为优秀。

    此外,三国时代的人物,对于亲族、同僚比较注重承诺,高干既然明确表态了,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前,一般不会改口。

    在这番交谈之后,高干顿时觉得和二表弟的关系更亲近了一层,隐隐有种同盟的意味。

    后面又谈儒论道,正说得兴起,忽然从者报称,冀州有信使至。

    高干吩咐请进来。

    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官渡战场上赶回来的李淑仪!

    李淑仪(队伍频道):“晓文,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袁绍死啦!不过袁尚应该还活着,神庭觉醒者发现我了,还说要把袁尚放回来。你觉得可能吗?”

    白晓文(队伍频道):“哈哈,他们还真做得出来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不过,我筹划已定,袁尚就算活着,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的。淑仪,你酝酿一下情绪,旁边坐着的是我的便宜表兄,你要斟酌一下,再把这个消息说出来。”

    李淑仪低头,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尘。

    此时,高干已经发问:“你是冀州来的使者?是大将军……哦不,大司马派你来的吗,可有书信?”

    白晓文给李淑仪搭了个桥:“兄长,这位是我的部将,名为李淑。虽是女子,却颇有勇略,巾帼不让须眉。当日攻破许都之时,便是她第一个登上城头。”

    三国演义里很少有女将,不过灵界位面,并没有性别方面的歧视,厉害的女将比比皆是,所以高干对于李淑仪的性别并不奇怪,反倒有种敬佩的意味:

    “原来是李将军。”

    白晓文随后道:“我攻破许都之后,便派她前往官渡传诏。李将军,你应该是从官渡战场上赶回来的吧?有何情报,父亲是否已经占据河南了?”

    李淑仪此时已经酝酿好了情绪,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公子,主公,主公他兵败官渡,殒身于曹贼之手了!”

    这一消息,几乎如晴天霹雳。

    当然被吓到的只有高干,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白晓文也霍地站起:“不可能!李淑,你可知这一消息何等重大,绝不可有半句虚言!”

    李淑仪心里默默吐槽,伴着灰黑的小脸上,一脸悲切:“公子,事关重大,就算借给末将十个胆子,也不敢说谎。曹军狡诈,焚烧乌巢粮草,害我军心浮动,然后又用诈术骗我军分兵,最后决战之时,我军一触即溃,数十万大军失散……”

    李淑仪简略说了一下官渡之战的经过,此时高干已经信了。

    信了,并不代表能够接受并消化这一消息,高干仍然是呆若木鸡。

    白晓文猛然拍翻了桌案:“曹贼!我誓杀你!”

    然后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像一根木头一样,直挺挺倒下。

    高干惊呼道:“显奕!”急忙伸手去扶,总算没让白晓文后脑勺着地。

    然后一阵乱掐人中,白晓文“悠悠醒转”。

    高干原本心乱如麻,但看到白晓文晕倒在自己面前,却是镇定了下来,赶忙劝道:“显奕,节哀啊。现在河南河北形势纷乱,正需要你来主持大局。如果你再倒下,就真的没希望了!”

    白晓文心说,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表兄,请为我准备孝服。”

    白晓文第一句话说完,高干赶紧吩咐旁人去办。

    白晓文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若不报复,我岂为人子?不过我军新败,要想向曹贼复仇,必须先稳固冀州,徐图缓进。好在,曹贼许都被破,天下英雄尽皆奉诏讨贼,他忙于安定河南诸州的形势,没有精力北进,我们还有重新整军的时间。”

    高干深以为然,点头道:“显奕之言是也。”

    白晓文又道:“父亲留下的基业,不可无主。”

    高干再次点头道:“没错,必须先有个主心骨,我们兄弟几个才能共举大事。显奕,这一重担非你莫属,你万万不要推辞!”

    白晓文点头,握住高干的手道:“孔子曾有云,当仁,不让吾师。现在非常之时,弟断然不会谦让。还望兄助我。”

    高干道:“显奕勿忧,愚兄必然举并州之众,鼎力相助。”

    白晓文有一种久违的激动感觉。现在袁绍已死,阻挡他成为势力之主的最大障碍已经除去!

    接下来承继大业,尽可能消化袁绍留下的“遗产”,和群雄争锋,一匡天下,岂不快哉!

    白晓文立刻召集帐下文武,升帐议事。

    现在他的班底已经初具规模,文有荀彧、娄圭、董昭、司马懿;武有焦触、张南。另外还要算上幽州、辽东的一班人才,对于一个割据军阀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但想要问鼎天下,还是不够的。

    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必须尽快收拢为己用,才有资格争夺天下。

    荀彧等人,见到白晓文浑身缟素,头缠白巾,都露出惊容。

    白晓文将官渡事变说出,众人表情各不相同。

    董昭似有懊悔之意,不过掩饰得很好,不是白晓文这种观察力根本看不出来;荀彧脸上仍是波澜不惊,与娄圭相似。而司马懿却是眼珠微微转动,也不知在想什么心思。

    众人先劝白晓文节哀,白晓文也发誓报仇,自不必说。

    场面话交代过之后,白晓文转入正题:“如今父亲薨逝,河北四州危如累卵。各位是第一批知道消息的人,不知有何良策可教我?”

第1260章 天子诏书,大封百官!() 
荀彧拱手道:

    “承蒙公子垂询。以在下看来,大司马新丧,冀州民心纷乱,必须尽快确定新主。在此危难之际,能成大事者,舍公子其谁?且公子正随天子在外巡狩,此乃天授其时!

    “当请天子发诏,将大司马尊位、冀州牧授予公子,封赏冀州文武官员,以安其心。公子奉诏入邺,必能平定。若平邺城,则得冀州;既得冀州,则四州归附,自不待言。”

    荀彧果真言而有信。在不涉及和曹操对敌的事务上,他便不再缄默。

    “不涉及和曹操对敌的事务”指的是对战曹操时,荀彧不会帮忙出谋划策。千万不要抬杠,说帮白晓文统一河北,就是在和曹操为敌……

    董昭也迅速镇定了下来。袁绍已死,袁曹强弱之势互易。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跟着袁熙,一条道走到黑。好在,袁熙看上去雄才大略,倒是可堪辅佐之主。

    董昭进言道:“冀州有人口五百万,民殷国富,乃是河北根基,昔日大司马的基业,就是凭此而成。荀令君所言极是,主公宜尽快入冀州,迟则生变。”

    直呼“主公”,董昭表态非常明确。

    高干醒悟,立刻出列,拱手说道:“主公,并州也有军兵数万。只消主公一声令下,我便杀入冀州,助主公继承大业!”

    高干既是表忠,又是改口。既然袁绍已死,众人要尊奉“袁熙”继承大业,那么原本的“公子”称呼自然要升格为“主公”。

    李淑仪低声嘀咕了一句,她觉得还是公子好听一些。不过白晓文却是欣然受之。

    荀彧等文武众人听了高干的表忠,对于白晓文的钦佩,更深了一层。

    没想到“袁熙公子”已经收服了这位并州刺史!有了高干的支持,就算动用武力,平定冀州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白晓文对高干的态度,仍然颇为礼敬,说道:“兄长镇守并州,尚需防备司州钟繇和北面鲜卑,不可轻动。只需命郭援率领一万军,随我东进冀州即可。”

    郭援率一万并州军,和白晓文的幽州军同时护送天子入冀州,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足够明确的表态了。

    袁尚、袁谭从这一万并州军,就能看出并州刺史高干的态度。

    接下来,白晓文拜见天子,又是一番声泪俱下的表演,自不必说。

    皇帝刘协也有点懵逼。

    这啥情况啊,我刚封的大司马呢?刚刚还在那儿的,这么大一坨,说没就没了?

    懵逼过后,就是一阵惶恐。

    原本以为曹操吃枣药丸,没想到先蹬腿的是袁绍,这样一来曹操很有可能消灭袁氏!

    到时候自己还得落入曹操手里啊。

    一想到自己发过的讨贼诏书,皇帝心里就是阵阵发虚。

    只能寄希望于袁熙,力挽狂澜了!

    这个袁熙一路以来的韬略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

    想要继承父职,可以!冀州牧?可以!

    皇帝非常慷慨地发诏,除了哀悼已故大司马袁绍之外,重点就是封白晓文继承大司马之位,有开府建牙之权(没写错),领冀州牧,兼管冀、青、幽、并四州!

    从征北将军到大司马,三级跳都不足以形容。不过这是特殊时期,当然不能和正常情况相比。

    此外,基于荀彧的建议,白晓文又奏请皇帝,对冀州的重要文武官员,不论贤愚,包括田丰、沮授、审配、张郃、高览、蒋义渠、韩猛等等,尽数加官进爵,全部封为关内侯。

    这里说一下,关内侯和其他县侯、乡侯、亭侯不同,没有食邑,只是一张资格证,代表进入了贵族圈子。

    汉朝曾经有过“非军功不得封侯”的规矩,不过现在也名存实亡了。

    对于田丰,白晓文当然很想额外加封,但现在不宜轻动,显示出有所偏私,所以只能一视同仁,押后再说。

    除了冀州官员之外,对于青州的官员,也有擢升。白晓文此举,意在消解袁尚、袁谭部下文武的反抗意志,以求权力平稳过渡。

    就连逢纪、郭图这两人,都得到了封赏。现在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刻,君主对于小人也必须容忍。

    小人也许不能帮你成事,但足以坏事。

    逢纪、郭图分别辅佐袁尚、袁谭,如果不封赏两人,势必让两人意识到,二公子袁熙对他们心存恨意。

    两人会怎么做?当然是极力鼓动袁尚、袁谭争权了。

    袁氏官渡战败,但曹操也无力进取扩大战果,所以河北四州,实力犹存。但如果爆发内战,产生严重的内耗的话,肯定会影响白晓文接下来的战略进程。

    当然,即便封了这两人,也未必能做到平稳过渡,但是白晓文做肯定要这么做的。

    这就是有天子在手的好处,就像是开银行,手里有印钞权一样,官职不要钱地发,其他“银行”只能仰我之鼻息,何谈相争。

    白晓文给高干的三公承诺,先兑现了一半,封高干为骠骑将军,领并州牧。这是三公之下,仅次于大将军的官职了。

    至于两个便宜兄弟,白晓文还是要做到明面上的和睦,封袁谭为前将军,袁尚为右将军,位比九卿。

    但是青州、冀州这两州,万万不可交到这两兄弟手里,诏命两兄弟觐见天子谢恩。

    得了这封诏书之后,白晓文顿时感觉腰杆一壮。

    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并没有授予官职。不过,这些文臣武将并没有失望,他们眼光不差,当然看不上朝廷官职了。

    袁熙作为大司马,开府建牙!

    成为大司马府的属官,才是真正的亲信!不论是职权还是前途,都远超没落朝廷的官爵。

    幽州军休整一夜之后,次日东进,护持皇帝銮驾,赶赴邺城。

    冀州土地广阔,但邺城的位置却比较微妙,位于冀州西南的魏郡,距离白晓文出发之地——屯留城,直线距离不超过两百里。

    当然具体路程不能以直线来算,有些地方多山,需要绕路而行。

    清晨出发,经过壶关、潞城之后,白晓文率军进入冀州魏郡境内。

第1261章 入邺城,定冀州!() 
进入魏郡之后,先经过涉县,城内官吏伏道迎接。

    白晓文问涉县县令,冀州情况如何?

    那县令答道:“大司马薨逝之后,三公子袁尚与军师逢纪到了黎阳,口传大司马遗命,立三公子为嗣,承袭大位。冀州诸城官吏都得到了遗命,不过大多犹豫迟疑,未知真假。”

    白晓文脸上露出了一丝微微的讥嘲,道:“我那三弟,真以为自己深得人望?假传遗命,妄想窃据父亲尊位,可笑之至。”

    现在的情形,和三国演义之中又有不同。

    原本袁尚仗着一身好皮囊,还有二流武将的实力,还能以一个“立贤”的名头,继承袁绍的基业。

    但现在,有袁熙横空杀出,立贤也根本轮不到袁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