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风起宸歌 >

第17章

风起宸歌-第17章

小说: 风起宸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宸儿,你怎么到处乱走,害我好找,我怎么看到刚好像有人和你在一起?”

    “没有啦,哥哥你眼花了……”

    苏以宸笑着离去,她知道在身后不远处,有一道明亮的身影,就像她知道,每隔几天,望月楼的箫声就会响起。

    6//天蚕土豆改编的3d浮空炫斗手游《全民大主宰》公测啦,想玩的书友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下载安装 ( 手游开服大全 搜索 sykfdq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三十一章 战事起() 
开春,万物复苏,耕牧繁忙,一片祥和安乐之境。大周国三年一度的秀女征选也随着柳树枝头悄悄绽裂的嫩芽一起,焕然拉开了序幕。本次征选,宣帝一改旧制,颁布了但凡大周身家清白、对兴邦定国有杰出贡献的商贾之女,也可送选。此令一出,天下哗然,朝堂上更是争吵了几日不休,不但大臣们联书上奏,据说太后也怒斥荒唐,但丝毫没有动摇到宣帝改制的决心。

    晚上用膳,李氏闻听此事也诸多抱怨:“皇上居然会把那些庸俗奸诈的商人之女也选进宫去,这样一来,真是贬了后宫娘娘们的身份。可怜我家霜儿,以后进了宫,还要面对这些粗俗不堪的市井女人,也不知道她们会使弄什么样坑害手段,唉,她又自小是个没心机的孩子,可如何应付得来……”

    沈从云始终不发一言,沈宁轩嘟囔:“当初你们要把她送进宫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她应付不来。”

    “你给我住嘴!”沈从云一掌拍在桌面上,震得碗碟哐啷直响,沈宁轩拧脾气也一下上来了,腾的站起身来就要走,李氏和苏以宸赶紧拉住他坐下。

    苏以宸偷偷瞥了一眼舅父,舅父一脸阴沉,显然很是气恼,她试探着开口:“其实宸儿倒觉得不必太过忧虑。”

    “不必忧虑?你说的真是轻巧……”舅母冷笑着一脸鄙夷。

    “你也给我住嘴!”沈从云喝住李氏,然后问她道:“宸儿你说下你的见解。”

    苏以宸看了舅母一眼,低下头细细声说道:“天下钱财,莫不流通于商贾之手,但自古以来,为君之道皆重农抑商,致使商贾虽财通天下,却地位卑微。皇上收贡,商贾逐名,不过是各取所需,意在安抚。更何况后宫有太后和皇后把持,她们更不会容许商贾女儿的位置,越过世家的。”

    沈从云深深的盯着她,然后摇头惋叹:“可惜呀可惜,轩儿和霜儿若是有你这般心思剔透,我就不用忧心沈家明日的衰荣了。”

    李氏冷冷一笑,扭头走了出去。苏以宸有些尴尬,舅父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在意:“轩儿你有领兵之能,却逊于谋略,若假以时日,不失为护国良将。只是当今皇上为奸人所惑,对我沈家早有猜忌,若非如此,也不会留为父在京城当个闲散侯爷。战场虽刀剑无眼,但朝堂人心难测,更凶险于刀剑,我沈家荣辱,全凭皇上一念之间。霜儿进宫,的确有我一力促成,轩儿你怨为父心狠,为父又何尝不疼惜她,只是我沈氏一族上上下下百余人,一朝厦倾,焉有完卵?总需要有人做出牺牲。宸儿你是绛云唯一的骨血,你母亲一生坎坷,我有责任替她照顾好你,所以,只能是霜儿进宫。未曾想突生出宁王求娶一事,令霜儿将一腔怒火尽数倾泻于你身上,也令你受了委屈。”

    沈从云一番话真情流露。苏以宸早已是泪容满面,无语凝噎,唯有迈步行至他身侧,向他跪首言谢。沈从云和沈宁轩大惊,一起搀扶她,她挣扎着不愿起来,向舅父泣语:“宸儿不委屈,舅父为了家族殚精竭虑,宸儿非但不能帮您,还要您处处护我周全。相比姐姐的牺牲,我这点算是什么委屈?宸儿只恨自己人小力薄,又生就女儿之身,既不能上阵杀敌为家族争光,又不能朝堂之上为舅父分忧,是宸儿添累您了。”

    沈从云扶起她,替她拭去眼角滚如断珠的泪水:“傻孩子,怎么能叫添累呢?当年你母亲受难,我这个做兄长的无力护她,才致她流落异乡,香消玉殒,是我愧对于她。如果再令你有一丁点的闪失,若干年以后,我又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她?!以后可不能再对舅父说什么添累不添累的话了。”

    她噙住眼泪,勉力的笑着点了点头,沈从云又牵过来儿子的手,将他和以宸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如今你们祖父已经不在,皇室对沈氏一族的恩宠,也随着皇权的更替逐渐殆尽。我不愿先祖以血汗创下的基业在我手中没落,只能送霜儿入宫,可纵然殚精竭虑,也无法确保能护你们一世周全,更遑论我百年之后。轩儿你骁勇有余,但过于直率刚硬,不善权谋,他日必将遭人妒算。而宸儿虽是闺阁,却聪慧隐忍,更难得有这般见识。我希望你们兄妹今后无论发生何事,都能够同心协力,互相扶持,这样方能共度难关,护沈氏百年基业。你们记住了吗?”

    沈宁轩和她皆重重的点了点头,齐声回应:“孩儿记下了。”

    然而秀女进宫的钟鼓还未敲响,北方就吹起了铁蹄铮铮的号角。北元连年遭遇雪灾,畜牧耕种深受影响,因此屡屡越过边境,来大周境内掠夺粮食牲畜,滋扰生事。疆城驻守的朱孝通将军,原是随沈寅征战沙场的副将,沈寅病逝,他告请回京奔丧,丞相杨开化趁机递了折子,以朱将军年事渐高,多年征战伤痛,宜颐养天年以慰皇恩为由,奏请将自己的外侄杨林调任驻防。皇上准奏,朱将军一怒之下果真告病还乡。杨林本是纨绔子弟,不过是想着边疆多年驻守固若姜汤,朱将军走了,还有一众将领可堪调用,自己过去也就待个三五年,混些功勋再回京来好谋个前程,哪曾真受得了那严寒枯燥之苦。动辄颐气指使,竟从京城带了一班歌妓过去终日在军中饮酒作乐,更以护防为名搜刮驻防一带的百姓商贩。将领如有拦阻,不是刑责就是降免,一年不到,士气低下,百姓一个个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北元早就觊觎大周草丰水沃,朱将军一走,不时就有小股的北元兵越境作乱,却从不正面冲突,迎面遇上大周士兵,虚晃一枪便走。杨林对此嗤之以鼻,曰北元兵胆小如鼠,不足为惧,继续寻欢作乐。不想时日渐长,北元终寻得隙机,大举攻城,杨林犹在睡梦中,吓得外袍都没来得及穿就骑上马带头跑了。

    疆城失守,防线一溃数里,杨林请朝廷派兵增援,宣帝气得差点下旨砍了他脑袋,杨开化也没想到自己的外侄如此窝囊混蛋,只央得女儿荣妃极力劝说皇上保了他一命,又举荐了自己的门生富光领兵前去增援,将功补过。沈从云也上书请求亲自带兵,夺回城池。遭拒。

    开春三月,富光领兵八万,从京城出发,奔赴北疆战场。首战即告捷,北元退守疆城,圣上大悦,命富光率众将领乘胜追击,务必夺回北疆主城,将敌军一举赶出疆外。

    沈从云抚须不语,回府后却经常一个人待书房里几个时辰都不见出来。书房很大,他是武将出身,书房的布置不同一般文人的书卷气浓厚。书房的一侧挂着一整幅牛皮绘制的大周疆域图,图上详细的标记了版图内的山川、河流与要塞。图的旁边是他以前疆场作战时所穿的乌金盔甲,盔甲为他21岁那年带兵奇袭突厥,力斩突厥二王子呼里哈赤,大败突厥5万精兵强将时先皇御赐。在他和外祖父的统领下,突厥最终往北溃败数百里,退回漠北大草原,并自愿归顺于大周朝,称臣纳贡。十多年过去了,这套乌金盔甲依然闪耀着冷冷寒光,令人望而生怖。盔甲旁竖立着他的神威烈水枪,枪头看上去银光闪耀、锐利无比,显是时常擦拭的缘故。

    苏以宸伸手轻轻抚过烈水枪,随意道:“舅父想必更喜欢热血黄沙的十里疆场吧。”

    沈从云扔下手中的作阵图,面上微笑:“知舅父者,倒是莫若宸儿。”

    她嫣然一笑:“宸儿哪里敢和舅父比齐,只是看您的盔甲和长枪铮亮,胡乱猜测罢。舅父在为北疆战事提前做准备?”

    “哦,你希望此战我军能赢吗?”舅父倒不否认,只是反过来问她。

    “赢!不过,要在舅父手中赢方好。”她狡黠的回答。

    沈从云朗朗大笑:“宸儿果然心思透彻。走,陪舅父去杀两盘棋。”

    苏以宸无奈的两手一摊:“宸儿要让舅父失望了,宸儿还不曾学过下棋。”

    沈从云仍是十分兴致:“无妨,舅父教你,待到北疆战事平息时,你再陪舅父好好杀个几回。”

    “舅父欺负宸儿,那么短的时间,宸儿就算是学会了,又哪里能赢得过舅父。”她撒娇不依,脚步却欣然跟了上去。、、重庆大学巨。乳校花自拍,真正的童颜巨。乳照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美女( 美女岛 搜索 meinvdao123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三十二章 圣命如棋() 
一个月后,战事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富光数次进攻,都遇北元守将熊策激烈抵抗。北疆城地势险要,本是易守难攻,此番大意被北元夺去,想要再拿下,着实不易。兵马粮草接连着源源不断的运送,耗损巨大,时间一长,大周已稍显颓势而渐有旷日持久之相。宣帝命相邻的附属国东晋和突厥派兵增援,东晋老国主年迈久病,国事早已落入大王子萧定手中,接到诏令,萧定也不管自己入大周国为质子的弟弟萧桓死活,一纸国贫兵弱、国父病危,须留守晋城,直接抗旨。宣帝气得七窍生烟,东晋和北元、突厥在先帝统治期间,莫不友邻或归顺于大周。近年来,先是北元撕毁盟约,派兵侵犯,现又有东晋阳奉阴违,隐有作壁上观之态,若北疆战事继续悬而不决,只恐其它狼子野心如突厥也会蠢蠢欲动。

    形势危急,朝堂上渐出现纷争两派。一派主战,认为贼寇不容姑息,应迎头痛击,还以颜色,震慑他国。一派主和,认为邻国虎视眈眈,应先稳定局势,不给东晋和突厥可乘之机,而后再养兵蓄锐,逐一还击。更有甚者,上书力斥东晋之卑劣可耻,劝皇上将东晋质子五王子萧桓问以抗旨谋逆之罪,斩首示众。两派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当场便在朝堂上唇枪舌战起来,宣帝大怒之下拂袖而去,第二日便召了两个人进宫面圣,一个人是东晋质子萧桓,另一个是沈从云。

    很多人猜测,萧桓这次只怕是凶多吉少,皇上为了震慑东晋,少不得杀鸡儆猴。然而,萧桓并没有受到人们臆想中的处决,他与沈从云一前一后进入朝安宫,最后一骑一轿,又双双出了朱雀门,直奔质子府而去。

    沈从云在质子府,一呆就是一天一夜,回府时,满脸都带着兴奋,匆匆扒了几口饭,又一头钻进了他的书房,翌日天不亮就再次进宫。待他还未从宫里回来,传旨的公公就已经踏进了府里,明黄色的金龙祥云圣旨卷轴一展,阖府上下齐刷刷的跪拜在它的脚下,白胖的太监尖声细气的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国侯之女沈如霜惠雅端庄、诚孝仁爱,才德兼备,是为良女,封婉仪,即日进宫。其父沈丛云,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特任定北行军大元帅,择日开拔,平定北疆。钦此。谢恩。”

    一阵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叩恩声响彻定国侯府,李氏喜笑颜开的再三挽留常公公不果,这才毕恭毕敬的亲自送了常公公出门,又打发了沈叔往常公公外宅里送去一份厚礼。这厢,宫里来的女官已经扶着沈如霜回了后院,皇上的旨意让她次日就进宫,因此专门派了女官前来讲解进宫后的一切注意事宜,并负责打点好她进宫的仪容以及陪同指引。沈如霜眉眼淡淡,那女官也不以为意,仍旧耐心的一一提点。

    晚间,沈从云回府,又专程与李氏请见了沈如霜,这或许是他们的女儿在定国侯府居住的最后一晚了。苏以宸不敢入内,在院外听着他们断断续续的絮语,有舅母嘤咛的哭声,有舅父深沉的嘱咐声,如霜姐姐依旧无言,安静得仿佛没有存在。

    文宣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本月里上上的黄道吉日,沈如霜进宫的日子。五更时分,定国侯府一片灯火通明,沈如霜携秋静与素玥,拜别了母亲李氏,由父亲沈从云和兄长沈宁轩亲自驾车,送抵西华门,换上宫里边派出来迎驾的玉辇,驶入那深深沉沉、肃穆神秘的朝安皇宫。从今以后,虽然只是隔了一道高高的城墙,却也如同天各一方,终其一生,也难得相见。

    话说当今皇上宇文成泰,是先帝的第四位皇子,与宁王同为当年最受他宠爱的淑妃所出。传说淑妃温柔贤淑,是先帝还未登基前就已情投意合、青梅竹马的恋人,怎奈红颜薄命,正值花信年华,却在与先帝同去雅园行宫避暑途中突染恶疾,竟一命呜呼了。先帝痛失至爱,其后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