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逆流黄金时代 >

第44章

逆流黄金时代-第44章

小说: 逆流黄金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嗽两声……

    韩枫这个晕啊,“爸,你进来吧,我和秋歌正聊着烤肉串店的事情,正好来一起说。”

    心里却这个捉急——您老这么紧张,把我们搞的好像有了什么事情似!

    而韩立国,却是带着白玉霜大姨子的话来的——刚才在厨房,她提起了苏玲花和韩枫的事情,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等韩枫高考完,按家里的规矩,先订了亲。以后也省的家里外面的闲话多。

    韩立国当然清楚,在老家、草原上,订了亲就等于一只脚过了门,这事儿……他不敢做主。而他也不太相信儿子和他一起长大的表姐会成为夫妻……这一点儿,韩立国自信的很,知子莫若父。

    没想到一腿踏进来,就?也不对啊,现在这个小王八蛋的任务是高考!

    高考!

    想着儿子可能谈上了,心里这个着急……

    上大学才是正道,能考上体育大学也一样。

    他最恨自己的就是七七年恢复高考,没去摸一个回来,按当年高中的成绩最次也能摸一个师专……可人生没有后悔药。所以,他不想儿子以后步自己后尘——人生有多少过时不候,那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屋子太小,外面太冷,三人去了正屋。

    烤肉店,已经有了位置,连协议都签了,韩立国看着儿子拿出来的协议书,感觉像变戏法,这小子出去半天,这得办了多少事?

    韩立国要做的就是置办电焊设备这些,制造韩枫画在图上,标有尺寸的玩艺儿,好在时间够长。

    孟秋歌的任务很意外,从明天去肯德基店、东三顺店观摩……主要是服务员、管理人员的各种处理、待人、用语,仪态,等等,要记下来,学会了,二十天后还能教别人!当然,若有本事能把记出账,传接单,采购、后勤等全方面都学会了,更好。

    安排好了明天二弟他们来的住处,韩枫发现这个大院里所有自制小板间都已经满了……

    第二天一早,接回韩华、韩成,还有韩立军、韩立民和韩素梅,一下子,大院子被韩家人占了一半。分工很简单,会点电气焊的韩立民跟着韩立国去做东西,会泥水活计的韩立军和韩素梅则由韩成带上去跑市场摸材料,跑肯德基店偷看偷学人家的材料和施工法子。估计柳诗雅那儿要的人肯定不是他们,所以韩枫在决定销售独立出来之后,用自家人占地盘的心思也就改成了现在这样,做下游的服务,先拿要开起来的至少一家烤肉店,一个专卖点的小装修练手。

    至于怎么干好这些活儿,韩枫就一拍屁股,闪人了。

    给领头的每人一万做经费,装修费用十万交给阿爸,玲花的两万学费拿出去,三年的租金再一出——手里的二十万,只剩下不到一万,手头的钱放空,立即想起了那一万来张皮,还有没有考证股票的事情,而改制也迫在眉睫,开学在即……似乎还是没悠闲成啊?

    中午,带着乌云达来,跑去带上叶璇姐,接上一身黑西装,头发盘成卷丸子型,鼻子上架黑框眼镜,变得知性和高冷于一体的柳诗雅。果然是性格分裂属性里最强大的那种,韩枫前生也见过这种人,个个都是怪才,昨个还和你谈笑风生,今天就可以情同陌路。

    先路过小三层楼,柳诗雅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没问下边两层做什么。

    然后,认真汇报修改案。两人一边合计一边开车到了三元里桥附近,见着了叶的两个同学,一间国营冷库,一间私人公司,东西城各一个,租用合同人家都备好了,寒暄之后,有叶璇这个中间人在,一切都不是问题。等两位被乌云达来和韩枫给喝到桌子底下后,连租金都可以后付,都是自己人,啥事都好办——其实,韩枫知道,叶璇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

    冷鲜肉类的仓储解决,四个人在车上研究了半下午,决定折中柳、韩两人的方案。销售公司由蒙羊公司持全资股份,在京城就地注册,经营范围除肉类外,加上米面油水酱料咸菜等等,按柳诗雅的说法,买肉的时在,顺便把别的食品也买上,她甚至想直接复制罗森模式,可韩枫绝不松口。要不,你就自己去做便利店好了……吵了十分钟,柳诗雅差点儿踹车门子走人。

    “一个人,一家人不可能天天吃牛羊肉,他们可能天天吃菜,经常买猪肉,可是消费种类规模上不去,你的专卖模式一旦铺开布进小区,就算你拥有成本优势,也会败在大众的饮食习惯,败在过度扩张后的成本增长上,因为你改不了的是人们的消费惯性。过年节才会吃一吃羊肉、牛肉的人家占大多数,这个,你改不了。”

    韩枫摇头,“除了生理排斥外,消费习惯是靠培养的!知道为什么国人吃猪肉多,那是因为没有更多的羊——事在人为。我没有否掉你的a方案,而是储备起来,以后我们站稳了脚跟,完全可以在c方案的基础上扩张,现在,我不但要建销售网,更得建养殖基地,完成加工基地改造,所以瘦身后的c计划更合适我们当前马上要开始的事业。”

    后世几十年,什么各种薯片、膨化食品、地沟油榨麻辣烫等等这些,年轻人吃了多少?有我韩枫在,未来,你们就吃干干净净的肉串、肉粉、肉汤、喝放心的奶粉好了。

    柳诗雅别无选择,因为韩枫才是老板。

    只能接受。

    “你别忘了你可以借力,特别是在松峰市,该要风要雨千万别手软。方案就这到定了,剩下的内部装修、构成,人员构架,你还管不管?”

    “不管……”韩枫立即嘻嘻一笑,“剩下的,我都听你的,哦,对了——装修队伍建议用我哥哥韩成他们,都是成手师傅,你怎么设计,他们怎么造。至于借力的事情,这个得打赢第一仗之后才有本钱下重注。”

    “你这如果不是扣门,就是家族主义——短视会导致你未来遇到分崩离析,资产解体的麻烦。”

    韩枫笑道,“这个你放心,真有那一天,那至少大家都富了,呵呵。现在打虎还需亲兄弟,我哥干活,我可以不给钱。”

    柳诗雅没想到会这样,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78章 两条腿走路() 
“资本家!果然把工人们的血汗都算计进了骨头里,连自家兄弟都不放过!”

    柳诗雅气得一嘟嘴。

    很想打造国内第一支便利连锁店的想法,被韩枫给切掉了一半,虽然这是出于品牌建立和成本不得不这么考虑的,可仍然心里不舒服,在rb她最喜欢的就是罗森等几种便利店模式,标准统一,售价透明,几乎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在国内模仿一个,以后买东西不出小区圈儿,多美?

    ——不过,这家伙这么小……先是空手套了第一桶金,接着这近百万的投资,竟然连和玩似的,还能提出质量是生命线的原则——真想撬开他的小脑袋,看看是不是里头藏了个人?

    “家族怎么啦,米国、rb、韩国的多少家族企业?”韩枫笑了,“兄弟合力,其力断金,我们韩家人举族创业,这在南方一点儿都不稀奇。就算以后不相为谋,那分家就是了。”

    这个是真话,后世知道的举家创业,兄弟共同发大财的书福三兄弟,车企成了之后又分家各干各的。

    韩枫从没想过吃独食,能拉就拉出来,能干就干啥,踩对了点儿,发财发家顺水顺风……毕竟,自己手指头缝里掉出去的先机都可以拿来用,阿爸和二哥装修的活,干两年有了本钱人马是不是可以当建筑商、开发商?九二年的南风马上就要吹遍神州大地,建筑行业的黄金二十年就要开启,对上辈子憋十年在京城都买不上房的韩枫来说,就是一块不可能放过的肥肉——还得往死里掏!

    事情定下来,柳诗雅在这边酬备第一家被韩枫说成为旗舰门店的店面,以及各种公司手续之类的准备工作,加上冷储设备采购、寻找除肉类以外质优产品的供应商等等事务。

    旗舰店年前就已经选好了位置,就在玲花演出的地方,按韩枫说法,那是梦开始的地方。动物园北口对向的气象小区东南侧的主街街角,租金一年一万五,乌云达来节前就把合同拿到手,十年期,两年一付租金,随行就市涨租金均价。

    装修的标准定在五万,这还是把门店选在略偏离人流方向几十米的位置上的定价。

    柳诗雅实在不明白,如此折腾,为什么不上大量的小商品百货,好在韩枫同意,到初夏时节,新鲜进场蔬菜,秋季之后时令水果进场,和在国外见过的沃尔玛比起来,这到底算什么……生冷鲜食超市?

    而韩枫的想法里,后续一年内一定要忽悠房东把这个旗舰店的地皮买过来……肯德鸡能干的,我蒙羊羊为什么不能。

    况且,在韩枫的整个棋局里,支撑蒙羊销售环节的是两条腿。

    门店零售只是其中的一条小细腿,是放在面上的,让它面向大众,成为一块招牌,立在街边让人人都能看见。作用就是用一张张的门店销售,迅速点亮蒙羊的品牌,做口碑用的。而实际上,韩枫早就让王长顺和乌云达来在这边借了叶方华的东风,把之前与各个政府、企业采购处的人打交道的策略都整了个通透,特别是鬼精的王长顺,年前早把各个关键人物的家庭住址拿到,乌云达来为了完成任务过年都没回松城……所以,乌云达来这个公司的销售科长,和新组建的这一模块,根本不冲突,一明一暗,一分一总,一个零售一个批发,各弄各的。柳诗雅知道这个安排,也不介入这一块,只不过乌云达来初期要和她将来找的人对接一下。

    在这个万事都要东风起,战鼓擂的时代,现在有那么多的大型企业食堂,部队采购,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人吃饭,一周吃两次和猪肉价差不多的羊肉,这个没问题吧……这才是大粗腿。而这条腿的走法,和门店完全不一样,不用拿到台面儿上来说,在底下做好做实就完了。

    在得到韩枫首肯,菜、果类食品可以视情况提早上架的承诺之后,柳诗雅恢复了生机,满心打包票,这边儿的事她一力能应,十天内,第一批肉摆上货架,当然这也取决于韩枫的哥哥韩成的装修进度。

    所以,一回到大院,韩枫只能给韩成七天。跑了一天材料的韩成连声答应下来,打电话叫人明天就到,村子里有现成的建筑队,小装修的水电、泥水、木工活,这点小活玩似的就整完了,对他来说这个活最关键的是选材用材,把设备弄齐,施工没难度,反正这两个月也没活,韩成也乐意和大哥三弟在一起呆着,还有事干,最主要的是手里掐上了一万块的经费,还能支配四叔,组个队,这不就是当个小包工了吗?一定得把三弟这两地儿的活干好,不然我这本来就没啥能耐的,这个小活再干吐鲁了,回家脸哪搁?

    初七晚上,约到了何苗和于老师。

    于老师——是她!

    小妹妹我坐船头,哥哥你在岸上走……这首歌,太熟悉了,这个时候不知唱出来没有!

    韩枫很热情,于老师以为这是弟弟对姐姐的关心对老师的尊敬,也很照顾韩枫,席间其乐融融。

    她是中样歌舞团歌唱演员,她也不是开启蒙班的老师,而是业余时间代给学院那边培养优质苗子,在她看来,玲花的声线条件太好了,而且极有地域特点,不管是民歌,还是通俗,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加上两人特投缘,长玲花九岁的于老师直接就收了。一起学的还有另一个女孩叫谭什么,吃饭没业。玲花的计划是,这两年里,一起练,一起学,有机会,六个月声乐基础过了之后,可以在小剧场或者舞台去演出锻炼,两年后考中院业余班,如果有可能,中院的正式班也可以试试。

    何苗何记者对韩枫更感兴趣——因为年前的一场羊肉大戏,这个刚成年的小家伙是幕后的导演,几个大报道、文章递上去,成绩斐然,听说有一篇几乎没动就刊上了明光日报……年后台里专门建了一个经济频道,自己过去当副组长已经众望所归,怎么说这事都得感谢这个年轻人。席间略一打听,蒙羊公司要推开的事很从,松市的就不提了,在京城这边要开个“旗见店”这是什么店……到时开业来看看。

    初八下午,王长顺的消息来了,喜多忧少——按预料,二食品公司的改制果然出了问题。

    

第79章 一个字;“钱”() 
【收藏进入负增长状态。在无尽黑暗的果奔岁月里,支撑这本书继续下去的,是能让我感受到关心、温度的读者朋友,不管是意见还是吐槽,还是鼓励和鼓舞。书写的不好,还时有跳脱式的情节出现,老朋友们没有离弃,谢谢您们。写这本书,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