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笑面虎贾蓉 >

第34章

红楼之笑面虎贾蓉-第34章

小说: 红楼之笑面虎贾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正跟着贾政一起,在外待客。

    此时的贾琏,已经展露出了他对外交的一种天分,来往交际的,他做的比贾政都还好好。这也让前来观礼的一众人,对贾琏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虽说这荣国府里,近些年来凋零,这第三代看着却还不错。前有贾珠这样的少年英才,这长房的贾琏看着也不错,虽小小年纪的,但在为人处世上面已是不错,来日里,倒也算是个人才的。日后这荣国府,便是比不得贾代善在的时候那般的辉煌荣耀但也还算是不错的。

    贾琏在外笑的脸都快要僵硬了,好容易等到花轿临门,他才有了片刻的歇息时间。

    昭儿捧了温热的毛巾,敷在贾琏的手背和脸上,语气委屈的说道:“老太太也忒过分了。二爷您在她跟前是如何的孝顺的,她居然让人在这冰天雪地的天气,在门外一站就是这么些时辰。宝二爷才是珠大爷的亲弟弟,何该他出来的。”

    “慎言。宝玉年纪还小,受不得苦,今日是珠大哥哥的大喜之日,不管是做为长房的嫡长子还是做为他的堂弟,都理应出来帮衬一些。”贾琏语气不轻不重的开口说道。

    昭儿听到这话,也不再说话,手脚麻利的把先前已经备好的姜茶水奉到贾琏的跟前,语气有些不忿,絮絮叨叨的说道:“说起这个,更是让人心寒了。二爷,并非是奴才闲着没事,在这里挑拨事故,只是您自己看看,这珠大爷成亲的场面,也太过了一些。竟是前些年珍大老爷的时候的场面,还要盛大几分。不知道的,还以为珠大爷才是我们荣国府的嫡长房的嫡长子呢。不是奴才说,怕是再过两年,您成亲的时候未必会有这样的场面的。”

    贾琏听着昭儿的念叨,端着碗,正在喝姜茶水的手,略停了一下,不过一直到出门却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只是昭儿在贾琏出门前,看到贾琏握紧的拳头,低头看着手中端着贾琏已经喝完的空碗,嘴角不其然的勾出一抹稍显阴厉的笑容。

    *****

    已经是接近亥时初刻,府里早已变得寂静下来,不问任何的声响。贾蓉这里刚洗过澡准备睡下,就听得外头一阵嘈杂吵闹的声音传来,仔细的听了听,贾蓉的面色当下便阴沉下来,随手的捞起一件披风,披在身上,而后走出房间里。

    但见贾珍面色通红,身体也是摇摇晃晃的,手中还拿着一个不小的酒坛子,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在他的周身,七八个小厮在周围,不过就是不敢上前去,只是出声说着‘老爷回去吧。’等之类的话语。而贾珍也是个不安分的,只要有小厮去碰他,就不管不顾的抬脚就去踹。

    一见这样的场景,贾蓉哪里还能不明白,贾珍这是喝醉酒,又在发酒疯呢!说起来贾珍是个酒色之徒,像是这样的酒醉的场面也不少,几乎三天五日的就要来上一次。而且他的酒品差到可以,每每醉酒,都是要闹上一场才算是了事。

    他所居住的清晖园刚好是在玉笙院的前面,要回玉笙院里,必定是要从他院门前经过的,所以这样的场景,他可是见了不少次的。

    他的继母尤氏也在一旁急的团团转,不过她一介女流,更不敢上前了,见贾蓉出来,立刻有些焦急的开口叫了一声:“蓉哥儿……”

    贾蓉侧头看着贾珍在那头还叫嚷大骂着要美人的贾珍,侧头对已经跟出来的知秋,冷声说:“去,给老爷扎上一针,让他静静。”

    知秋福了福身,应了一声是。而后从自己的腰间拿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银针,走到贾珍的身后,毫不犹豫的在他的脖颈间一扎。

    贾珍的身子,顿时软软的瘫下来,手中拿着的酒坛子,也掉落在地,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宁国府上下都知道,大爷身边的知秋自幼学医,乃是医女,平日里,府里的丫头婆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她看诊,她的医道颇为不错,两贴药下来也就好了,所以在府里很是有人缘。她第一次受贾蓉的命令,给醉酒的老爷扎针的时候,众人还吃惊了一番。但是几次下来,也就淡定了。

    到如今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所以在她下手扎针的那一刻,早已经有小厮也跟在她的身后,见她下手,便也快速的扶住贾珍往下掉落的身体,而后动作娴熟的驾着贾珍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去。

    “劳烦母亲照顾父亲了。”贾蓉对着尤氏开口说道。

    尤氏松了一口气,侧头看着一脸平静的贾蓉,也拿捏不准,他到底听到贾珍刚才所说的那些混话没有?良久,只开口说:“蓉哥儿,时辰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贾蓉点了点头,等到尤氏带着丫鬟离开后,贾蓉立刻冷声吩咐说:“知秋,去叫无涯过来。”

    “是。”

    *****

    贾珠成亲的第十日里,贾元春便被七皇子府里派来的一顶粉红色的小软轿,带着自己两个贴身心腹丫鬟抱琴和琴韵,带着三个大箱子,从角门,被抬进了七皇子府里。

    听说王夫人看着前来接贾元春的几个人,哭红了自己的双眼,口中直骂七皇子不守信用。

    要知道如果是皇子侧妃的话,那可是上了皇家玉牒的,虽不能像嫡妃一样,三媒六聘八抬大轿的抬进府里,但也是有媒人作保,也有四人的红花轿正正经经的从侧门抬进府,更能请亲戚朋友热闹上一场。

    但是现在,只三箱东西,两个丫鬟,一顶粉红色的软轿,抬进去了事。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时光如逝,很快的隆启三十年便过去了,转眼便进入到隆启三十一年。

    三月初一乃是三年一次的会试。今年贾珠也是要下场去考试的,贾家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就连常年不出府的贾母为了能让贾珠考个成绩,不但下了血本,在灵隐寺那边卷了六百两银子做为,还亲自到那里,为贾珠求了一个‘事业有成’的护身符。

    足足的在贡院里呆了九天的时间,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到可怜的屋子里。

    这不仅仅是考学子们的学识,还有心理素质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这三样缺了一样,都是不成的。

    历年以来,每次科举,其中不乏还不到时间,便被抬出来的。甚至还有因心理压力过大而猝死的。

    不是贾蓉乌鸦嘴,就贾珠那小身板,他之所以会早死,其最大的原因,怕就是这一场会试了。不过贾蓉可不会去劝说的,他早不早死的和自己也没有关系。甚至他如果敢就此事开口的话,贾母和王夫人那才是真的要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所以在会试结束的这一天,听到无期说,贾珠是面无血色,被人搀扶着出来,并且在一出门,才见到过来接他的周瑞和几个小厮后,便一头栽倒,就此昏死过去的消息后,贾蓉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的。

第40章 所谓巧借东风() 
贾珠前脚才出了贡院,后脚就昏厥过去,周瑞也算是个聪明的,更何况像是贾珠这样的一出贡院就昏厥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他倒也不惊慌,一边指挥着小厮把贾珠抬到马车上面,一边又使小厮先一步到府里去报信。

    王夫人听了消息,自然是焦心不已的,二话没说,立刻让人拿了帖子,去请太医院的太医过来。

    是以,等周瑞带着昏厥的贾珠回来的时候,太医已经在府里恭候了。

    本来只是以为,贾珠只是过于劳累,这才昏厥过去的,毕竟每年都有这样的事情的。所以尽管是焦心,但再多的情绪却是没有了。只是不想太医在诊过脉后,却是一脸凝重的告诉王夫人和已经做了三个月珠大奶奶的王熙韵。

    贾珠这身子怕是有些不好了,虚耗过度,怕是对日后的寿数有碍。

    他这话一出口,贾母和王夫人像是天塌了一般,勉强扶住身后的丫鬟,这才稳住了自己的身子,但还算是在新婚燕尔里的珠大奶奶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了,双眼一翻,便昏了过去。

    不过她这一昏厥,倒是诊出了有了两个多月的喜脉。

    珠大奶奶本诊出有两个多月的喜脉,这对于荣国府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而贾珠的病情也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也在慢慢的好转起来,虽然还有些下不来床,但不可否认的,他的身子在慢慢的好转。这让王夫人和贾母直夸珠大奶奶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荣国府里本来阴霾的气氛,也随着贾珠身子的好转,也慢慢的晴朗起来。

    四月杏榜发布,贾珠没有任何意外的名落孙山。

    贾母和王夫人自然心中是极为失望的,只是这个时候贾珠的身子还没好,加上他也还不大,才十八,大可三年后苦读后再考的。所以两个人失望归失望,倒也没有多说其他的。但一直对贾珠抱有极大希望的贾政却就不一样的,听到贾珠落榜的消息,自己在书房里独坐了一天的时间,随后的一个月里,每次过去看贾珠的时候,也都是一副唉声叹息的样子。

    贾珠对自己落榜,本就是失望的,本来在王夫人和贾母以及珠大奶奶的接连安慰劝说之中,他的心才略宽了一点。现下被贾政这么一弄,他的心情顿时郁郁寡欢起来,病情也开始加重起来,甚至不顾王夫人和珠大奶奶的劝说,开始苦读起来。

    贾母为此不知道责骂了贾政多少次,但却没有一点用。

    到了六月里的时候,贾珠再一次病的起不来床了。到了八月上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的陷入昏迷之中,只用独参汤吊着一口气。

    荣国府里的气氛就不用说了,乌云密布,王夫人和贾母整日的掉泪。成婚还不到一年的珠大奶奶也一样,此时珠大奶奶已经有了七个多月的身孕,整日郁郁寡欢的,不但对她的身子不好,也会累及她腹内的孩子。

    此时贾珠只剩下一口气了。不管是王夫人还是贾母,都不敢再让她出一点的事故了。说一句不当的,这万一贾珠有个好歹的话,她肚子里可就是贾珠唯一的骨血了。

    王夫人把嫂子史氏请了过来,让她好生的开解开解她。

    史氏自接到贾珠病重的消息后,也是日夜祈祷,每日上香礼佛,祈求佛祖能让贾珠早日的好起来。不然如今年纪轻轻的就要守寡,这一辈子可就毁了,一想到这里,史氏心中就止不住的后悔,本以为贾珠不错,又是在自己的跟前,他们表兄妹的,感情也深厚,但没想到他的命运却如此的多舛,身子也虚弱至此。只是如今木已成舟,女儿更是已经有了身孕。

    许是有了生母的陪伴和开导,珠大奶奶郁郁寡欢的情绪好了许多。这让王夫人和贾母看着倒也放心了不少的。转眼间便已是临盆的时候。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挣扎,在十月初的一日清晨里,珠大奶奶母子均安的生下了荣国府的第四代重长孙。

    不知道是不是新生孩子真的是个有福气的,在他出生的当天里,一直昏迷不醒,只用独参汤吊命的贾珠忽而醒了过来,在这个孩子的出生后,贾珠本来病重的身子,似乎也开始慢慢的好转起来。这让王夫人和贾母惊喜莫名,直夸这孩子真真是有福气的。

    转眼间就又到了年节里。

    宁国府里,不管是贾蓉贾蔷还是贾瑛,亦或者贾珍和尤氏,都是一个样子,除了年纪之外,其余的依旧。

    很快的就迎来了隆启三十二年。

    春暖花开的三月里,贾蓉这里正在练剑,这才收了剑势,正拿帕子擦汗珠子,忽而便听到了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了四声。这让他的神色愣了愣,很快的便想起,这是报丧的讯号。

    看来贾珠还是没了。

    果然须臾时间,便有知文匆匆而来,福身回话道:“西府珠大爷没了。”

    听到这个消息,贾蓉的脸上没有半分的意外之色,贾珠注定是个早夭的,话本里有说过的,他二十岁不到便娶妻生子,一病死了。他现如今娶妻生子俱都已经完成,死了也不意外的。

    “行了,我知道了。让人准备起来吧。”贾蓉如是的开口说道。

    贾珠死了。

    贾蓉做为五服内的侄子,自然是要服丧的,这和贾珠成亲时候不同,贾蓉可以寻了借口不过去。别说是他身子好好的,就是他真的身有不适的话,便是托着病体,也要到那灵堂前走上一遭的。

    到自己的院子里,换了衣服,贾蓉便和已经得了消息的贾珍尤氏,贾蔷贾瑛等一起到那西府里过去。

    此时荣国府的正门已经开了,门上面本来挂着的两个红灯笼此时也变成了白灯笼,门匾上也挂起了白布。

    尤氏和贾瑛自然是要到内院里去的。

    贾蓉贾蔷和贾珍又到了灵堂去,此时,贾氏一族在京的八房族人,也都已经得了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