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华章-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言没顾得上再谦虚,因为他整个人都是懵着的,他向来没有怀疑过理论的正确性,尽管他本人涉猎算不上深,但理论毕竟流行那么多年,而这些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精英投入进去,去更正、完善,以至于被全世界的演员们奉为权威、标杆,结果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所谓的理论全是一些不懂表演的人闷在屋子里搞出来的,这让他一时间相当的难以接受,因为想着这个,以至于李名启说的其他的也给下意识的忽略了。
怔了好一会儿,他略显狐疑地问道:“听您的意思,理论没用了?”
李名启笑了笑,似是而非地道:“没听过那句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些东西,不过瞧着应该没有,不然也不能和我坐到这聊这些,但甭管别的怎么样,表演的时候千万不能有包袱,更不能在意外人的眼光,你就按你自个儿想的来,导演要是觉的不成,大不了再来一回呗,这还是拍电视剧,以后你要是接触了电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你更应该放开了的去演、去释放你自己,只有你来来回回的把不合适的尝试了个整儿,你才知道哪个是最合适的。”
吕言耳朵里听着,没一会儿就回过了味来,李名启特意绕开了他的问题也不是没有缘故,她资历深是一回事,但娱乐圈又不单单是论资排辈的地方,满打满算,认识他也不到两天,也不可能聊到太深去,万一他嘴不严实,哪天不小心给漏出去了,一准的要成众矢之的。
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前,她这话说了也就说了,谁也不会跟她较了真儿,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谁也不见得比谁多读了两本书,为了这个动肝火不值当。
但现在不成了,扒扒捡捡,圈子里清一水科班出身,近些年三大院校更是成了金字招牌,垄断的绝大部分的人才供给,质疑理论无疑就是质疑人家的出身有问题,可以说是一窝端了整个影视圈,纵然再树大根深也招架不住人家人多,三人成虎,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或许会有人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但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网里,谁也不能去点头,点了头,不仅仅是否定自身,师长、朋友再好的关系都得掰,到时候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开炮,大多数人,无论出干什么样的原因、目的,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得跟着摇旗呐喊。
吕言这么想着,心下突然凉了半截,如果哪天真的有人质疑理论不切实际,他该怎么办?纵然对方有十二成的道理,他能做的最多只有沉默,因为他周边所熟识的人全都是科班出身,他要是附和,就等于和所有的朋友、师长站在了对立面,相应的以往的经营都得付之东流。
想通透了其中的关键点,吕言也知道自己的话问的确实太过唐突,道:“李老师,既然您说来回尝试个遍,但转换的过程,不大好控制吧?”
这是表现派和体验派最大的区别,他以前未曾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根本没得考虑,自我的位置摆放到第几位,按照理论都是既定的,按照绝对角色来演,调整的心态自然也就调整的表现的状态,但是表现派的自我是摆在第一位的,时刻都处于绝对的冷静下,调整起来相应的难度也要大的多,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腾挪的空间。
李名启像是被吕言勾起了谈兴,裹了裹身上的大衣,身子也板正了一点,道:“你这句算是问到了点子上,有的人有天赋,人家正好就能摸到那个关键点,那咱们没办法,这是与生俱来的,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往远了看也不见得全是好处,你没尝试过,怎么知道不同的表现方式好不好?笨方法呢也不是没有,一呢还是积累,你年纪还小着,这些都是后话,要是有时间你可以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拍摄前多和编剧、导演沟通,再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去演,尝试并不是想法上的转变,而是通过表现方式的的调整,就比如说你刚刚那句,国师处事,果然公道,你压音不压音,听起来给人就是两种感觉,不过有一点,无论演什么,千万不能没了底气,要是没了底气,无论方法再好,技巧多娴熟,其他的都是白搭。”
吕言仍旧有点不大明白,因为李名启说的东西太碎,有点想到哪说到哪的意思,皱着眉头好一会儿,才道:“我的意思是,转换的时候很很容易卡壳,想法是固定的,就是有意识的去做出改变,心态上也肯定是没有多大的差异,甚至看上去刻意的痕迹太明显了。”
“你还是没听懂我的意思,主要还是你学的东西太杂了,我所说的自我,就是无论怎么演都不会差的勇气,这才是自我,才是底气,只要这个大方向不出错,就不会走上歪路子,这也是理论害人的地方,理论的自我太笼统,你怎么理解都行,到最后反而自己乱了阵脚”
吕言不住地点着头,尽管听上去很散乱,和他一开始想的有些出入,但总归是大方向,至于方法、技巧,就像李名启自己说的,恐怕还真得他自己摸索了。
对于李名启的话,他也没给一股脑的全接受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怕李名启演了几十年的戏,也不尽然全是对的,不过有一点他是完全赞同的,底气,要是自己都怀疑自己,再怎么努力,落在观众眼里难免显得畏手畏脚,大概这是体验派的长处,因为理论是不容置疑的。
李名启很心善,或许是看在他是晚辈、或许是“志同道合”的份上,有意或者无意地讲了很多陈保国此前从未提过的也不可能提的、大概也是她几十年来总结出来的觉得最有用的经验,但这其中,吕言始终不能忘怀是还有几个数字,十年二十年。
类似的话陈保国倒是讲过,当时他并没有过于当真,尽管陈保国在他的那条路上已经走了很远,但对于他的路子,陈保国自身的了解相当有限,再者,前三分之一的路程他走的太轻松,最起码现在回过头去看是这样,至于当时吃了多少苦头,在尝到甜头之后反而觉得都是应当的,都是获得之前所必须有的付出。
和他一般做了相同的选择,并且爬到了金字塔顶端的,在整个圈子里,可能只有李雪建和李宝田俩人,王学芹还在爬着,至干什么时候能上去,仍然还是个未知数,说起来李名启还是个可怜人,她用了更长的时间,而今已经两鬓斑白,只把这条路走了一半,剩下的恐怕没精力,也没时间去走了。
但无疑有一点,这几个人有一个可怕的共性,年纪都不小了,算起来,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也比吕振北要大上不少,吕言有点明白当初寇镇海为什么要改换门庭了,一个人走着,前后看不到人,没有参照,更没有可以交流的人,再强大的信心也得动摇。
如果有的选择,没人会选择庸碌,在自身所属行业里成为最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大概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但理想一向很美满,过程却又总是曲折到难以忍受。
尽管路子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以前吕言也羡慕过姜汶,当演员,各种奖项拿到手软,没事搞个电影,又是好评如潮,叫好叫座,荣誉、头衔纷沓至来,看上去很风光,但静下心来想想,转行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用一辈子最精彩、有梦想并且也具备实践能力的年龄里去打磨自身,是段相当煎熬甚至痛苦的过程,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整个社会渲染的更加浮躁,闷着头去做结果完全未知的、甚至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儿,只是想想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恐怖
第172章 矛盾()
纵然前边的路再坎坷,咬着牙,吕言也得走下去,这是他当初的抉择,从今天的结果来看,过去的选择还没那么糟糕。
相比于当你年的寇镇海,他多少幸运那么一点,在这条路上至少他还能看到几个脚印,这些深浅不一的脚印时刻能够提醒着他,路的终点绝不是万丈悬崖或者绝路,但就在刚刚那么一刹那的时间里,他的脑子里又蹦出这并不多值得庆幸的念头来,寇镇海还能回头,但他却没了这样的机会,除非他准备彻底放弃演员这条路。
但类似的想法转而就被抛却到脑后,无论怎样,眼下的情形比起当初当群演那会儿要好的太多太多,至少他不用再为中午一顿饭怎么能省下几毛钱去打算,而同时距离内心当初那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而又为了不被嘲笑而只能深埋的梦想终归近了点。
没有梦想不是最可怕的,安于现状,每天过的轻轻松松,同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可怕的是忘了理想,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东西,吕言曾经也有那么一段时间无奈又不得不屈服于现状,但大刘的背影如同耳边响起的炸雷,彻彻底底的将他惊醒,让他不得不想起自己还年轻,无论如何也得拼一把。
“那您看表演的最根本的实质是什么?”最终,吕言问出了一个仍旧迷迷糊糊的问题来。
“表演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你演别人,别人的感情、习惯,想要演好一个角色,你首先得能理解他,然后才能去想象,去表现,你做好了应该做的准备,剩下的就是考验功力的时候了,一个演员,站在镜头前,能以假当真地深入到剧情中去,通过理解去创造出来想象的形象,并且具备感染力,需要的不外乎是自我的信念,从自我出发,以丰富的想象力控制理解、控制生活积累得来的能转化角色应该有的情感,最终转化为表演的艺术。
表演里,老生常谈的是动作,也是最不能避开的,动作是观众看得见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你做什么?这是动作的实质,也可以说是拍戏的出发点,这个你要是弄不明白,其他的就没得说,第二就是为什么这么做?凡事总不能无缘无故吧,你看了剧本,但是观众可没看剧本,你还得能表现出你动作的目的,第三就是怎么做?这是最关键的,你想的是一回事,但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这是很多年轻人老犯的毛病,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能演的更好,其实实际上还是水平不够,台词也是一个道理。
动作呢,又不单单是你的表情怎么去表现、胳膊腿怎么动,还包括你的心理,用行话就是内在动作,姿态自不自然,情绪的表达上够不够细腻都是关键,其实也不是没窍门,首先你表现的生活里常见的动作要自然要流畅,这就需要你表演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浑身上下还不能绷着,就像开船上的舵手、踩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没有别的私心杂念,心里得明白演戏的初衷是啥。”
“那内在动作呢?”
“呵,瞅瞅,还是想找窍门,那我就说给你听听,不过,话先说好,捷径不见得就一定好走,吃了亏到时候可别怨我,想控制好内在的动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耳朵、鼻子、眼睛、乃至所有的能用到的都真正的支配起来,去真看、真听、真做、真想,把整个身心全神贯注地运用进去,使他们活动起来,给它们各种不同的运用,获得最准确的感觉,这些只要坐到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来,心里头有了数,才能以假乱真。
这里边又涉及到表现的真实性的问题,怎么去建立真实感?这又回到了我一开始给你说的,经验,直接的间接的,你自己的别人的都行,另外想象力和创造力,后者是最重要的,你想不出来,就演不出来。”
“为什么说对手戏才能看出高下来,这又涉及到交流和适应的问题,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因为你自身的感受和注意引发来的一系列的判断和反馈出来的态度,而后就是适应的变化,最终又会产生新的动作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和他人的交流,自己内心的活动、假想人或者物都会在你表演的过程中得到反馈,也就是我所说的不断的尝试,表演的过程里,你的理智与感情的交流,说白了就是一个想法否定另一个想法,一种思想对另一种思想的抑制、一种判断改变另一种判断,就像矛与盾,而矛与盾最终怎么解决,还是看你自己的阅历,就像你演的公孙止,总不能像一张白纸,每一个角色都是有多面性的,这是角色内心的矛盾,你也得去选择,另外还有角色身份所构成的矛盾”
“真的太谢谢李老师了,要不是您,恐怕我还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呢”天将将擦黑的时候,吕言结束了和李名启的聊天,他想站起来,但因为起的猛了,到了一半,又一屁股落在了地上,臀部与地面的碰撞,发出一声结实的闷响。
李名启就坐在紧跟前,只觉得眼跟前黑影一闪,一个活生生人“扑通”差些坐在她的脚上,心里陡的惊了一下,但立马的她就反应过来,吕言大概蹲的时间太久了,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