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八零后咸鱼术士 >

第97章

八零后咸鱼术士-第97章

小说: 八零后咸鱼术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城外因为战乱而无法生产,以致逃到淮安城的周围流民数量越来越多,将近两三万,这还是因为连年战乱导致人口大减的缘故,而且北方本就人口稀疏地域广大,很多流民都是到就近的城市就食,能够一路走到淮北的不多。

    不然像崇祯年间北地人口还算充裕,一到大灾年的时候,到淮安这样的府城重地讨生活的流民至少也得十万以上。

    郑铭了解了局势,觉得对自己等人影响并不大,他们又不是打算在淮安定居,只是准备在这金国城池里趟趟水罢了。

    于是笑说:

    “方才倒是让玉坚你久等了,初次登门,我等准备了些礼物,耽误了一些时间。”

    “玄之兄太客气了,两位恩兄都是我的再造恩人,怎么用得着置办如此多的礼物?”

    “冒昧上门,若是礼数不周,家中长辈得知可要责罚为兄了!”

    罗岩本就是性情大方豪爽之辈,两家现在已经定下合作关系,又有刻意结交之心,听了也就不再客气,说道:

    “这宅子靠近城墙边,据说是百年前一位徽商所建,不知为何废弃了,早已住不得人,小弟也是儿时玩耍无意发现其中密道,不瞒玄之兄,这里传闻闹鬼,实是小弟派人做的手脚,不然这宅子早就被城里那些流民给占据了,但也不保十分安全,如今城里气氛紧张,你我行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一百六十六 郑大忽悠已上线() 
今天写的顺,二更完毕!

    现代史料记载,淮安古城池的始建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

    不过公元前就已存在这是能够肯定的,作为沟通长江淮河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虽然因为这个世界南北对立、漕运断绝而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是依旧是后金南部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尤其此地紧邻前线,虽然金国明令私通南国者斩,但是资本的力量是禁绝不了的,尤其是大金的贵人们也需要南方的白米绸缎和各种精巧货品,淮安府又湖河众多,水网密布,南面就是大泽洪泽湖与高邮湖,两座大湖连同周围水域面积数千平方公里,再加上东面海州紧邻大海,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上岸,这就让走私屡禁不绝,后金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世界虽然不同,但淮安府城的情况跟车晨在现代查的资料上差不多,大致情况还是如此,只是南门城墙因为前几年明军攻城而损毁,在去年就准备修建,受到上任徐州知府被刺杀一案的影响,导致今年才开始动工,如今还未修好三分之一。

    “如今城里比小弟离开时物价又涨,一石糙米已经涨到了四两银子,而且还往往有价无市,已是仅次于崇祯爷年间天灾人祸时候的物价了,再这样下去,估计等不到秋收,就会有不少百姓饿死了!”

    听到罗岩的感叹,车晨郑铭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虽然他们弄来几吨粮食分给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成问题,但是一旦他这么做,估计马上就会被突碌人派兵捉拿,只能放弃现有计划逃回现代时空去了!

    于是郑铭转而问起自己关心的问题。

    他们应该以什么身份入城露面?

    “玄之兄放心,小弟早有准备。”

    就见罗岩笑着拿过之前包袱里装的东西,展开了却是两件洗的发白的僧袍,说道:

    “这是我让仆人从宝华寺的和尚那里换来的僧袍,已经浆洗干净,两位恩兄将就着穿,充作一位出家人,免得你这一身装扮在县城行走破有些不便!”

    “玉坚倒是考虑的周全!”

    车晨点点头。古代和尚也不是完全剃光头的,有一些披发的头陀,也有髡发也就是现代寸头一样的短发的僧人。他们两个都是寸头,冒充和尚完全没问题。

    罗岩笑道:“若是南边朝廷治下,两位这打扮顶多算是特立独行,据说隆武帝当年为抗金下旨建立天枢府,广收天下修行高人,二位恩兄身为玄门高人,想要加入其中也是不难,倒是鞑子这边信奉萨满巫教和关外喇嘛教,对我汉人视为奴仆仇寇,和尚们还好些,道士打扮是绝无可能行走城里的,最近风声又紧,因此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两人谢了一声,接过僧袍。

    车晨在心里念叨:

    “为了安全,装和尚也就装和尚吧!事急从权,想必道祖他老人家不会怪罪我的……”虽然他不是正统道士,但是太阴派一只是以道门自居的。

    换好了衣服,将四个随从和大黄黑旋风都收进主牌空间,两人悄悄随着罗岩从废宅走出,不远的街巷里就看到几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流民挨着墙根坐着,不过现在天气还暖和,城里这些年因为战乱废弃的宅院也不少,所以流民乞丐不缺容身之处,都躲着传闻闹鬼的废宅远远地,一路上城内现在几乎到处都能看到流民的身影。

    车晨心里暗叹:“好在现在这个世界正值夏末,还没有入秋,不然天气冷了不知要冻死多少人呢!要知道明末可是有名的小冰河时期,最冷的时候就是广东福建那边都会下大雪,更不要说地处苏北的淮安府了。”

    一路行来,很多店铺都关门了,罗岩带着两人走了三四家都吃了闭门羹,最后才在一家钱庄门口停了下来。

    “我家铺子来往的以银子铜钱居多,玄之兄想要兑换黄金,还是需来这钱庄铺子。”

    罗岩小声道:

    “这家茂合盛钱庄据说是晋商的旗号,跟突虏朝廷有着关系,因此在淮安吞并了好几家本地钱庄,算是最大的一家了,如果不是其它铺子都因为金兵追查刺客殃及池鱼关了门,我也不愿带玄之兄你来这!”

    “无妨,管他奸商还是晋商,只要他正经做生意就行,我们进去吧。”

    郑昆说着就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茂合盛大堂,就见到摆在堂中的几个硕大的鬼见愁,锃明瓦亮的闪着银光。

    所谓鬼见愁,就是富豪人家为了保证银子的安全,将其铸成重达百斤以上的硕大银球、银疙瘩等形状,让偷盗者发愁如何窃走,因此外号鬼见愁。

    此物又有一说,名唤“没奈何”,传说南宋大将张俊贪婪刻薄,家中白银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人偷走,张俊便让人将其熔铸成大概五十公斤一个的大银球,起名为“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无法将其偷走,全都拿它没有办法。

    后世地主老财便学起精髓,将金银铸成大块,又称鬼见愁,意为无人可以偷走,连鬼见了都发愁。

    但将鬼见愁摆在前堂,令来往客户可见,以彰显商家实力的做法,却为晋商首创。

    见到这几个大银球,郑铭顿时两眼一亮,不过很快就被他遮掩下去,毕竟现在他扮演的是出家人,不可为名利所动。

    见到两位身材高大,面如白玉,气质不凡的僧人和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联袂走进来,茂合盛的掌柜立时就知道大客户来了。

    罗岩平时为人低调,家里明面上做的杂货生意,跟茂合盛不挨边,所以倒也不怕对方认出自己。

    打发了伙计去取茶水,就见这位胖的像球的中年人如滚一般迎接上来,笑面如花的作揖道:

    “不知两位大师和这位公子光临敝店,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小姓佟,添为本店掌柜。”

    “阿米豆腐!”

    郑铭上前抻长了嗓子,不顾自己浑身鸡皮疙瘩的打了一个佛号,双手合十道:

    “原来是佟掌柜,贫僧方才见眼前一道福光闪现,就知道佟掌柜面相不凡,定是宅心仁厚、慧根深种的大善人,想必前世必然大富大贵,行善积德,才有今生福报,将来更有一场大富贵!”

    郑大忽悠已上线,大明世界估计要有人倒霉了。

一百六十七 奸商佟掌柜() 
假和尚郑大忽悠一番话说得胖掌柜心里高兴,毕竟奉承话谁都爱听。

    不过佟某人做了几十年生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套路比谁都深,自然不会轻易就相信。

    “不知大师在那处名山宝刹出家,来敝店有何贵干啊?”

    “贫僧法号护佑,为五台山桃露寺僧人,此次与师弟云游在淮安,见城北百年古刹荒废可惜,欲翻修为佛祖重塑金身!”

    如果有现代人穿越过来听到郑铭说的定然会啐他一脸,什么护佑?不特么的就是忽悠吗?还有桃露,真是套路!

    可身为古人加土著的佟掌柜佟福佟祥宇却不知道有一个小品叫做卖拐,五台山山头众多、寺庙遍布,几乎数以百计,就算是本地人也很难一一记清楚,所以他也没有怀疑。

    奸商在心里喜道:“生意来了!”

    “大师好慈悲,真是功德一场,不过为佛祖塑金身至少需要几两金子,不知大师可出得起银子?”

    郑铭见对方上钩,当即信口胡诌道:“一尊金身怎么能够?禅林广大,至少供奉了七座佛祖菩萨金身法相,贫僧也只好竭尽全力,其它还要靠佟掌柜这样的善信多做功德才能功成啊!”

    嘴上说的响亮,但是真要他出钱可就难了,佟掌柜闻言讪笑着说道:“既然大师欲行此大功德,佟某也不好落于人后,就助捐一两银子作为孝敬佛祖的供奉吧!”

    看着佟掌柜一幅肉疼的样子,车晨和罗岩在后面心中鄙视:

    “果然奸商都是葛朗台属性,你这么大的买卖,一两银子也能肉疼成这样?”

    郑铭二话不说,就将怀里的绒布袋子取出来,露出了里面雪亮的银子。

    这些纪念收藏的银条和元宝上面一般除了吉祥图画与字语,都有出厂年月和含银量标记,都是英文和阿拉伯数字的小字,想必普通人也不认识,但是郑铭为求谨慎,还是把这些跨时代的记号都用小锉子磨平了。

    现代工艺铸造的银条银光闪闪,超出这时代大多数因为不纯和缺少抛光而外表有些灰扑扑的银锭几条街去,让这奸商佟福一眼盯上就挪不下来了。

    “这是?”

    “阿米豆腐!”郑铭叫了声佛号,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我为求重塑佛祖金身而精心打造的万福银,以纯银而造,经由佛前念诵百遍经文开光,带有我佛法力,能给凡人带来福气,不知这些能换多少金子?”

    佟掌柜赶紧双手接过,亲自称了这一袋银条银元宝的重量,跟郑铭估算的一样是十五两出头,因为是纯银,所以至少要按照普通纹银的十六两以上来算。

    佟掌柜爱不释手的把一根银条拿在手里,心中翻来覆去的思考着。

    片刻之后说道:“按理说这银子什么形制都是一样的价钱,不过大师你这万福银实在精巧雅致,我心中喜欢,就给你按市价提上两成换成金子如何?”

    罗岩听了佟掌柜的报价,在一旁轻咳一声开口道:

    “这万福银如此精美,又带有佛祖法力,佟掌柜这价格未免太低!”

    郑铭要维持高人形象不能亲自下场,接着罗岩就发挥他的嘴皮子开始跟奸商佟福讨价还价,最后把这批万福银的价格定在了十九两白银,加上佟掌柜捐助的一两正好凑个整数。这也是奸商的心理价位了。

    郑铭看来一眼罗岩,罗岩点点头表示可以。

    明朝时期因为沿海地区跟倭国和西方人的交易,大量来自倭国等地的白银流入,但是过去地主老财得到银子都是埋到地窖里藏着,所以大明向来是银贵金贱,曾经五六两银子就能换来一两黄金,而后金贵族和突虏官员可不讲这一套,他们每攻陷一座城池便烧杀抢掠,银钱来的容易,自然也就花的痛快,以至于这几年来市面上银价稍有下跌,一般也要八两白银才能兑换一两黄金。

    罗岩家虽然不经营钱庄生意,但是对于金价还是有所了解的,其实这个价格在他看来还是偏低的,不过在人家店里,而且茂合盛背景也是与突碌人的皇商有关,他也不好多说。

    但是这样的价格也让郑铭感到惊喜了。

    要知道他那边市面上一克白银收购价才三块多钱,而黄金虽然近年来大幅波动,先是下跌又上涨,但是目前金店的回收价一克至少也要二百几十块,这其中的差距几十倍之多。

    当然郑铭也明白这样精美的现代银质纪念品如果卖给这个世界那些有钱贵人,至少也要翻个一两倍甚至更多,这佟掌柜给的价,可以说还赚了至少十两以上,不愧是黑心奸商了。

    不过这价格也足以令他惊喜了,为了尽快套取黄金,只得装作不甚满意的点头答应。

    二十两白银佟掌柜按照八两银子换一两金的价格提了两成,大概六两四钱换一两金,给他凑了整兑换三两一钱多的黄金,也就是112克左右。

    一克黄金成交价以二百七十五元计算,112克就是三万零八百元,就算这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