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八零后咸鱼术士 >

第215章

八零后咸鱼术士-第215章

小说: 八零后咸鱼术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大家就退出总督府,在客栈汇合了混江龙,一行人同往位于海边的船厂走去。

三百七十五 古代版技术宅() 
昌隆船场就是混江龙为他们介绍的造船场,这个字号除了字面上的基业昌隆之外,也是取谐音苍龙、长龙的意思,以求海上平安。

    本地人都叫它刘家船场。因为船场就是由造船世家刘家开设的,据说其祖上是龙江船场的大匠。后来因为突虏入关,跟大家一起逃到舟山岛上,后来朝廷收复了江南,也就没回南京,而是在这定海县扎了根,在那位天象军总制张煌言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自家的船场,专门为天象军水师督造战船,如今已经是祖孙三代。

    刘家船场因为自家经营,材料什么的都精打细算,货真价实,远远比腐败的官船船场成本要低,而且造出的船质量也结实,很轻松的就能比官船的使用年限多出个三五年。

    所以在没有天象军的任务的时候,刘家船场也是十分繁忙,浙省一地甚至外省的客商都会来他们船场订货。

    到了船场外面,混江龙没有直接进去,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还算是海盗头子,在衙门外悬赏里榜上有名,万一有那种愣头青想要赚一把大的把他给举报了,你说官府那边是抓还是不抓?

    所以为了给拜把子的兄弟少惹麻烦,混江龙提前派人去打了招呼,不一会儿,一个念过四旬身材中等的干瘦汉子就快步走了出来。

    “大哥!”

    干瘦汉子见到混江龙的面激动的叫道。

    “二弟!一年没见你小子又瘦了,可是又整日泡在船场不回家?俺要代弟妹说说你了,喜爱造船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想想你家中妇人和未满三岁的孙子!”

    干瘦汉子听了不由脸色微红。

    “大哥教训的是,可是小弟一进了船坞就忘了时候,这毛病估计这辈子是改不掉了。”

    两人叙旧了几句,混江龙就过来介绍。

    这位干瘦汉子就是昌隆船场的现任东家,刘家昌。

    刘家昌身穿着一般工人的短衣,身上打理的也随意,别人看了也只会认为他是里面的匠人,根本看不出这是船场的东家。

    双方见过,混江龙是直脾气,直言道:“爵爷和几位法师老爷不要见怪,我这义弟为人心地不坏,就是喜欢琢磨造船,整天钻船场里不归家,明明还没到四十,看起来比俺老吴都老了几岁。”

    郑铭笑着态度和善的点头说:“刘东家这才是干一行爱一行,主人家如此上心,我等买船的也买的安心不是!”

    穿越者对这种人见得多了,不就是现代讲的技术宅吗?现场就有一个他们的同类赵铁柱,只不过一个是玩造船的,一个是玩金属加工的。远的还有大神杜科那个程序猿,有时候这些技术宅沉迷进去之后,确实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

    往往这样的人技术才是高超的,有这样的船场老板,穿越者们对于此次买船的预期收获在心里也提高了几分。

    于是在主人的带领下,一行人往船场内部走去。

    整个船场占地至少有数百亩,里面一排排民居,都是船场的工人匠户,看到东家带人过来,都热情的打着招呼。

    这个月开始正好是淡季,每年进入秋天之后一直到第二年正月之后,东海南洋一带就多有风暴,谁也摸不准什么时候遭遇,所以出海的人少了,船场的订单自然也就降低。

    有客人来了,说明要开工了,有活干自然就有了收入,因此船场的人大家都很开心。

    刘家昌虽然是技术宅,但能经营一家大船场,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之辈,场子里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少从他爷爷那辈就跟着船场做事,自然他这个东家也要为船匠的生活负责。

    所以刨除混江龙的关系,他对车晨等人的到来也是表示欢迎的。

    走进船场内部,可以看到很多造船用的工具和材料,铁匠在慢悠悠的打着船钉,妇女们在一边唠家常一边织渔网。

    一艘船可不光是主体建造就完事儿了,还有很多附属配件,属于劳动密集性作业。

    刘家昌带着大家来到一间宽敞的大屋,这是船场会客的地方。

    有学徒麻利的上了茶,大家就座之后,刘家昌命人揭开了眼前案子上的纱罩子。

    就见长一丈的实木案子上,相隔一尺,并排陈列着八艘大小不一的微型木帆船。

    这是船模啊!

    穿越者作为现代人自然见过,其中高朗这个二代还收藏了不少价值不菲的名家之作。

    不过这种中土样式的船模还是很少见的。

    刘家昌见到众人眼中透着惊讶,有些自得的说道:

    “这是从南洋那里的红毛番人的船场学来的,据说那里的大匠造船前都要先用同样的木料造一艘小的,试验之后才会开始动工,我天朝匠人心灵手巧,这种做法就是一层窗户纸,捅开了做起来也不难。”

    “几位贵客所见八艘样船分别是三种型号之福船,还有广船、沙船、鸟船,这边两个尺寸较小的为倭国的关船和内河漕船。”

    车晨打眼一看,最大的是大号福船,长有三尺,这是一艘商船样式,比一般福船宽大许多,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相对的在水上转向速度就比较迟缓,不如战船样式的灵活。

    另外两艘就是他们见过的一号福船和二号福船了,都是二尺左右长度的船模,做的十分精致,细节上也很完美,船帆绳索俱全,看起来栩栩如生。

    然后广船、沙船、鸟船这三者各有特色。其中鸟船属于浙省本地的特色,也可是称之为浙船,不过这刘家船厂虽然是江南人,又在浙省宁波府立足,但是却并不以鸟船作为主要船型。

    最后的两艘相对较小,关船和内河漕船长都只有一尺,只是后者让车晨有点意外。

    刘家昌见到车晨盯着最后一艘,特别介绍道:“这漕船与我大明一般采用沙船制的漕船不同,乃是刘某从濠境澳那边的西洋番人那里学得的浆船,此种船型其实咱们中土自古就有,汉末魏晋时期还兴盛一时,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被废弃不用,刘某发现此等西洋浆船船身要比中土浆船更狭长,如同一只蜈蚣,所以也有弗朗机蜈蚣船的别称,此船有帆有桨,不但适合内河多变的风向和水势,更是一种很好的战船,速度之快,就是顺风时的片帆舢板也多有不如,天象军水师已经采用几艘,明年就要往京城推广。可惜北地沦陷,漕运也大为衰落,不然光是这一种船型就足够我昌隆船场吃几十年的了!”

    听了刘家昌的话,车晨顿时想起来,这不就是历史上十六世纪最流行的葡萄牙桨帆战船吗?

三百七十六 仿制海神号() 
葡萄牙桨帆船因为身长多桨而形似蜈蚣,在大明朝时期被称为蜈蚣船。

    这是一种多桨快速战船,一般船长40米,竖二至三桅,两旁架橹40余枝,可装配多门佛朗机炮,并由多名橹手划船高速航行,可作为近海作战的快艇之用。

    蜈蚣船快速灵活又轻便。因船体狭长,两舷有橹极,下有炮口。主桅杆有风帆,既可顺风而行也可在逆风时由水手划浆。如遭敌人围攻,即使桨槽损坏,军士仍然可以利用流线型的修长船体及强力火炮的优势迅速突围。

    在巨舰大炮尚未发展起来之前,它是葡萄牙仗以称霸海上的船型。后来明清两代多有仿制,成为朝廷水师的战船。在嘉靖年间专门用来防御倭寇,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满清水师仍在使用。

    只不过刘家昌设计的桨帆船没有蜈蚣船那么长,可能是为了适应内河宽窄不同的水上环境,这船更像是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和地中海等地最流行的加列桨帆船样式。在十七世纪应该是属于比较复古的船型了。

    不过不论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只要适合的就是好东西。

    这种中小船型的桨帆船在车晨看来确实适合中土江南复杂的水面环境和沿海地区,用来巡逻缉私和内河水战无疑是很好的船型,相比福船在内河里庞大不方便转向的船身,这种桨帆船既不输灵活,有可以装备相对强大的火力,

    “这船不错,我们应该买两艘作为近海巡逻船。”

    听了车晨的话,郑铭就上前去跟刘家昌谈价钱。

    见到客人看中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刘家昌也心头欢喜,没有故意抬价,直接说了一个实惠的价格,财大气粗的穿越者自然也没有还价。

    两艘中西结合的桨帆船只是顺带,接下来穿越者们还是要购买大船作为主要船型。

    通过刘家昌一番介绍,首先东番岛领地并不缺少粮食木材等大体积的物质,所以沙船就首先被淘汰了。沙船适合用来运货,载货量比鸟船福船都大,缺点是平底船不适合远航。

    广船有点是质地坚固,以铁力木打造,使用年限比普通木船长出一倍,在海上相撞可以轻易撞坏福船鸟船等其它船型。缺点是造价高,不适合出远海航行,需要等材料才能开工,所以第二个被淘汰。

    剩下的大船就是福船和鸟船了,鸟船跟福船类似,都可以作为战船和货船两用,载货量虽然不多,但是却比沙船抗风浪更适合出海,可以远到日本朝鲜和南洋吕宋。

    不过车晨怎么看都不太满意。

    说实在的车晨有点看不上大明最流行的战船,不是中土的福船和鸟船不好,只是不适合这个时代,不论是水密隔舱,还是全方向的硬帆,亦或者是v字船底设计,不论哪个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这些船舶的设计方向,在现代二十一世纪,依然出现在那些高科技化的船只上,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只是,这些东西不太适合十七世纪这个时代,或者说是不适合大明世界这个时代的海战。

    此时的大明世界大航海时代虽然因为环境原因没有发展起来,美洲新大陆也没有沦为欧洲殖民者的花园。但是通过从其他人口中了解到的情况,车晨知道这时的西洋船已经是火炮开始代替接舷战跳帮战的初始时期,海战技术正在更新换代,大明这边的战术已经开始要被淘汰落伍了。

    福船载货量虽大,载人数也多,但其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内部的水密隔舱设计和v字型船底,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火炮位置和足够的抗震能力,若是在福船上装满火炮,在一次齐射炮击后,整条福船可能因为后坐力而倾倒或者被震散船体结构。

    因为福船先天就是不是为了装载火炮而设计的。

    只能说华夏人的老祖宗的智慧太超前了,他们的许多设计放在二十一世纪会是很好的技术,放在这个逐渐以火炮数量和航速为标志来判断船只战力的年代,西方盖伦船的u字形船底,大面积软帆以及横向船体肋骨才能提供足够的速度和坚固。

    西方大帆船,是船舶发展史上很怪异的一个船只类型,他们因大航海而生,只适合大航海这个时期,一旦这个时代过去,也就彻底过时了。

    而华夏的船,上面的智慧光辉,哪怕是到了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也一直在闪耀。

    因为以车晨为主的客户对这些个船型都不满意,刘家昌也没有办法,中土工匠就是这样,被儒家压制的很难有创新精神,像刘家昌这样家庭富裕有闲时间的是极少数,平常匠人每日为生计发愁,哪有功夫钻研创造新技术?

    最后还是车晨灵机一动,既然这位刘东家能够仿造葡萄牙人的蜈蚣船创造了一种新船型,那么是不是能仿造其它的?

    想罢车晨招呼一声,大家来到靠水边的船坞附近。

    “刘东家请看!”

    说着车晨一挥手,将卡牌化的海神号施放出来。

    “这……”

    第一次看到此等仙家手段,凭空变出这么大一艘西洋帆船来,刘家昌惊讶的脑袋都转不过弯儿来了。

    随后他就被这艘海神号那修长优雅的美丽船身所吸引住了,现代船舶设计的优美线条是十七世纪的傻大粗所比不了的。

    而且古代造船多数凭借船匠们的眼力经验,不像现代造船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分毫不差的规整,所以每造一艘船都跟上一艘有着一定的区别。

    还有因为尺寸的不均的缘故,一些船只虽然建好了,但是个别地方看起来却是比较别扭。

    因此这超越现今几个世纪的海神号可以说是刘家昌见过的最美的一艘船了,在外行眼里可能最多就是比别的船漂亮一些,大气一些,但是在刘家昌这个大明国内有数的造船大匠来看,绝对是仙家造物不类凡俗。

    郑铭按照车晨的要求说道:“怎么样?刘东家是否能仿造我们这艘海神号,不需要内部构造,只需要外形相似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