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98章

草根奋斗记-第98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吴明德当然非常清楚。思考了半天才问道:“她的文笔到底是什么程度?能不能比上黄爱琴?”

    王元平笑笑道:“差不多,没有多大的距离,反正她写的材料我从来不用。开始时不知道因为这个挨了我多少此骂,也有长进,只是长进太慢。”

    吴明德听完,放心了,说道:“你啊,写材料到你这个水平的没有几个,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衡量。只要肯学习,应该可以的。”

    王元平一听有戏,赶紧说道:“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说实在的,在大阳厂办公室,材料相对来说也少,不比机关。这才长进的慢,如果到了机关,我相信以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应该很快就可以的。”

    听到这里,吴明德才有所动心,说道:“嗯,是这样啊,你认为的人选应该不错,我知道,你对人的要求比我还要高。这样,元平,你把长江叫过来,他是分管组织的领导,听听他的意见吧,我们这是在替他干活”。

    本书于看书辋

第152章 党政办主任人选() 
王元平“嗯”了一声,起身用吴明德的电话通知了程长江。

    程长江来了之后,王元平把杨丹的情况说了一遍。

    王元平介绍完了之后,吴明德把自己刚才和的讨论意见告诉了程长江。

    程长江管组织,对干部情况自然非常熟悉,他听完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在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吴、王二人也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他等待着。

    一会儿,程长江说道:“书记,元平,大阳厂的杨丹我了解一些。这个同志能力比较强,各方面也还可以。但有一点是个麻烦,她的身份不是干部,如果调整到党政办工作,那只能是以工代干。我是担心她在党政办时间久了,老是以工代干是否合适。现在的干部编制越来越难争取,如果到时转干不成,可怎么办?再回大阳厂还是继续以工代干,不管怎样都会很尴尬,再者,如果长时间转不了本人会不会闹情绪,工作会不会受影响,我想这都是问题。”

    吴明德听完点点头,说道:“嗯,长江工作很细啊,全乡的党员干部都在脑子装着,不管是谁都能了解清楚。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

    程长江“嘿嘿“一笑:“吴书记,您就别表扬我了。我每天翻来覆去就这点事,干了这么些年如果连这个也记不住,那才是不称职。”

    吴明德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径直说道:“长江,刚才你讲的不无道理。干部身份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不过,我倒是不担心这个,如果干的很好,我们可以去组织部给她争取嘛。再说现在的机会非常多,不一定非要通过争取这个途径,比如可以参加考试嘛,元平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干部是考上的,副乡长也是考上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自身的能力过硬,那就没问题。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她能否胜任党政办主任这个岗位,按元平的介绍,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程长江听了,还是有些忧虑:“可以倒是可以,但这个事是不是再慎重一些,毕竟,党政办这个岗位可不同其他岗位,是中枢啊,一旦选错了,到时想要再退回去可就没有退路了。”

    吴明德大手往下一按,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问题是我们手里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了,等下去不是办法。就这样吧,让她来试试,以借调的名义先试上那么几个月,不行到时再安排其它工作。你说呢?”

    程长江知道吴明德这也是无奈之举,大阳缺干部不是一天两天了,好多岗位都是以工代干,为了干部的问题,他多次和组织部协调,但县委组织部总说再等等。组织部衙门大,人家说等等那就只好等等了。

    但工作可不能等等,以前党政办就缺编,人手紧张。现在黄爱琴考到县里,党政办基本没人了,而且这个事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程长江当然明白此时的吴明德什么心情,见吴明德这样说,也就表示同意。

    吴明德见程长江没有意见,转头对王元平说:“那这个事就这样定了。你回去安排一下,让这位杨丹火速来党政办报到,具体的工作对接你再和长江讨论一下。总之,这个事情要快。”

    王元平点头答应,吴明德没有停,接着说道:“那咱们说下一个话题,经委主任的人选,长江,有合适的人选吗”?

    程长江想了想摇摇头,道:“经委这块一直是您亲自分管,我不太熟悉。没有合适的人选”。

    吴明德知道程长江说的是实情,经委工作自己一直没敢放手,别人也不知道谁合适。他转头看着王元平问道:“经委的副主任张忠诚怎样”?

    刚刚吴明德说这个问题的时候,王元平已经在考虑。确实没有比张忠诚更为合适的人选。但考虑到张忠诚是自己同学,还有他来的时间太短,而经委工作又是乡里的重头戏,恐怕张忠诚担不起来。因此,他摇摇头道:“这个人不太合适,一是调过来时间太短;二是对经委工作还很陌生。把他放到经委的岗位上太冒险了。”

    程长江心里暗暗对王元平赞许。这个机会要是搁在别人,一准会在书记面前大力推荐自己的同学,才不会管是不是能胜任呢,反正,干不好也不会免掉。混呗。而王元平这样做,显然是为工作考虑,就这一点,还真没有几个人做到。

    吴明德转而问程长江:“长江,你有合适人选吗”?

    程长江苦笑了一下,摇摇头。

    吴明德哭笑不得,气道:“诺大一个大阳,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经委主任人选,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

    沉默的程长江想了半天,说道:“书记,可不可以这样。元平仍然兼任经委主任,等到有了合适的人选之后我们再调整”。

    吴明德眉头一簇,道:“这个嘛恐怕不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刚才我还和元平讲不要陷入到具体工作中去,是希望他上任后,立马把经济工作抓起来,要知道经济工作不单单是工业经济,还有农村的经济工作。我们制定的行动计划,就是不能一条腿走路嘛。如果让元平兼任,那他一定会陷进去,真那样,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农村经济工作了。能力再强也分身乏术。”

    程长江一听明白了,说道:“那还是培养其他人吧,目前我们乡的情况人才奇缺,再不培养人才,后边就会越来越难。”

    “是啊,是啊,人才是个大问题,长江,有时间你还是要去组织部协调。”

    程长江苦笑一下:“好吧,我去组织不知道多少趟了,但效果不大。

    吴明德摇摇头,说道:“这些官老爷啊,什么时候能替我们这些干具体事的考虑考虑就好了。

    见自己一番话引起了吴明德的感概,程长江赶快跳转话题:“还是书记有远见,是要培养,否则,我们以后会越来越被动!经委目前的工作是乡里的重头戏,如果这个人没有相当的能力是无法胜任的。”

    吴明德反而笑了,看着程、王二人道:“这段时间我已经在暗暗考察了一个人选,我觉得培养一段时间应该可以。这个人就是刚才说的张忠诚。”

    王元平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书记已经老早在考察这个人了,但张忠诚的能力他很清楚,经委主任这个重任他是担不起来的。

    但既然书记已经明说这个话了,又是打着培养人才的旗号,如果自己再一味的不同意,那就是不讲政治了。

    该怎么说呢?他心里颇费思量。

    程长江可不管,他在吴明德面前向来都是有话直说的主,听吴明德说完后,他不无忧虑的说道:“书记,我知道您的意思是培养年轻干部,可是这个张忠诚据我所知担负经委主任的重担好像还差一些,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吴明德一摆手,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考虑了,就这样吧。张忠诚任经委第一副主任主持工作,至于大阳厂的领导班子就由元平考虑。党委会时长江提议吧”。

    程长江点头答应。但又有些忧虑的说道:“书记,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两个以工代干的干部了。组织部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吴明德一扬眉,郑重说道:“组织部肯定会有意见,长江,你去协调一下吧,说明白我们乡的情况,我想组织部会同意的。元平,你回大阳厂后找张忠诚和杨丹谈谈,让两个人做好准备,这几天开完党委会就调整,这个事情不能拖,好吧。那这事先到这里。长江,你先去忙吧。元平,你留一下”。

    程长江会意,起身离去。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罓

第153章 王莘的电话() 
这其中的变故吴明德肯定无法知道,因此,当他一听到这个决定时,像兜头泼了一桶凉水一样,从头凉到脚后跟。吴明德的心里感到万分委屈。怎么县委常委会决定的事还能再变,真他妈的见鬼了。

    整整一天,吴明德的脾气格外的大,见谁不顺眼立马开骂。弄得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见了他像见了阎王一样,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靠近他。

    见到下面这些干部的行为,吴明德开始慢慢冷静下来。心里也没那么焦躁了,想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偏激了。渐渐的也想明白了,既然是县委常委会的决定,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否决的。果真如此,那一级党委常委会的权威将不复存在,没有哪个领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背党章来推翻一级党委常委会的决定的。当然,如果这个决定确实是错误的那又另当别论了。可洪南县委常委会的这个决定没错,因此,推翻也就绝无可能。

    这么一想反而踏实了,也就不再感到困惑和不安了,火气当然也就没那么大了。

    对于大阳,吴明德感情很深,毕竟已经在这里待了六年,对于大阳的一草一木都有不同寻常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可以说没有他吴明德,大阳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经济指标年年排名末位的大阳,到去年年底评比,蹿升到全县前三名,这里洒满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

    今年全乡的经济指标上升的更加惊人,当然这全是大阳厂的贡献。根据财政所的报告,今年的大阳厂的产值将是去年的五到六倍。如果继续保持住这个发展态势,至年底有望上升到全县第一不是没有可能的。

    说来也怪,原来大阳经济指标很差的时候,其它各项工作也很差。而现在经济工作指标上来了,其它的各项工作也都紧随其后赶了上来。比如造纸厂,原先既定的盈利指标早已突破;而农业也有了可喜的进步,在吴明德的引导下,栗山村成功的模式,已经开始有其它村庄学习和复制。

    大阳制定的“以工养农,以工促农。”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正是这个正确的决策使得大阳的农村经济工作开始有了大的起色,这里面最大的成绩当然是栗山发展的模式,因为栗山发展成功,成为大阳“以工促农,以工养农”这个政策的先行者,为其他各村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因此,不但在洪南,即便是在滨海已经成为各地农村争相学习的榜样!

    有了大阳厂的工业经济大发展和栗山模式农业大发展的这两家马车,仅仅几年时间,大阳的各项经济指标从全县倒数第一跃升到全县第一名,这可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对于洪南甚至全滨海,不,应该是全河东来说,都是个奇迹,绝对的奇迹!

    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他吴明德,不客气的说,凭这些业绩,即便是提拔他为县长都不过分。

    等着吧,我倒要看看能拖到什么时候。吴明德在心里狠狠的说。

    正在这时,他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吴明德不紧不慢的接起来电话:“喂,哪位?”

    电话里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明德,是我。”

    吴明德一愣,说了声:“王部长,您好!”

    来电话的是洪南县委组织部部长王莘,这位王部长已经59岁了,按说早该退居二线了,但老头性格很倔强,就是不退,搞的县里没办法,只好由着他。

    这位王莘部长和吴明德的关系不是很好,原因就是上次王元平提任副股级时,吴明德找到了李克书记。

    王莘非常不高兴,事后无论吴明德怎样道歉赔不是,但老头始终对他有成见,大阳干部紧张的局面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吴明德明知道王莘卡自己,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

    王莘可从来没有给自己打过电话,这是什么意思?吴明德感到有些奇怪。

    只听王莘笑道:“明德,今天打这个电话呢,是想给你说一声,大阳之前报上来的干部需求计划,部里经过研究,批准了。这几天就会调整几名过去,你们做好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