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83章

草根奋斗记-第83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成功听后,眉头皱了起来,摇摇头道:“这个事恐怕比较难办,据我所知,他们在河东考察的时间是六天,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不用别的,单就时间可能也来不及,再说考察团行程都制定好了,哪能轻易改啊。”

    王元平听了很心里落到了冰点,心说难不成这一趟白跑了。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热情冲着薛成功道:“老师,这个事就是个顺便的事,如果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天不早了,我在外面定了一桌饭。我这个学生也该请个谢师宴了”。

    薛成功呵呵一笑,推辞不去,但架不住王元平一再央求。

    别看他和王元平待在栗山不到两年,但两个人的感情不亚于父子。碍于几年没见面的关系,薛成功勉强答应了。

    这是一个很干净也很僻静的优雅餐馆。离薛成功家不是很远,装修的风格完全是岭南建筑格调。薛成功本就是岭南人,他本人又特别偏爱岭南菜,在栗山时,言谈之间往往流露出对岭南菜的向往,这一幕在像是刻在王元平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因此,刚才他特意嘱咐司机找一个岭南餐馆。

    师生二人坐下后,薛成功问起了王元平这几年的情况,王元平原原本本的向老师讲了这几年的经历。

    薛成功听完唏嘘不已,正说着,菜上来了。有白切鸡、梅菜扣肉、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等,菜肴做的甚是精致。连一向对吃不怎么在意的王元平也看的有些眼晕。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见识所谓粤菜,要不是以前听老师说过爱吃,自己可能吃不到这么精致的菜肴。

    薛成功的哈喇子快流下来了,由于自己不善厨艺,他这几年一直在省府机关食堂吃,虽说经常陪着省领导外出,但吃到如此地道的粤菜那还是第一次。

    王元平看出显然老师对菜很满意,于是,赶快拾起筷子,热情的对薛成功道:“老师,您吃啊。”说着夹了一块白斩鸡放到薛成功面前的小碟子里。

    虽然在王元平面前不怎么拘谨,但刚才的失态薛成功明白显然是瞒不过王元平的。他老脸一红嘲笑起自己:“呵呵,元平,让你见笑了,不过,真是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地道的粤菜了。”说着,拿起筷子夹了碟子里的那块白斩鸡放到嘴里,半晌,点点头,赞道:“地道,真不错。元平,你可真会找地方。”

    “老师,好吃就多吃点。”王元平顾不上自己吃,又给他夹了几筷子菜。

    “呜,你别光顾着给我夹菜,你也吃啊。”薛成功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

    王元平夹了一筷子放到嘴里,心里暗赞:这菜做的真好吃,怪不得老师吃相不雅呢,呵呵。

    等到薛成功吃的差不多了,王元平端起倒好的酒,敬道:“老师,本应该来看看您,但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望老师谅解!元平先自罚一杯。”说着,一杯酒已经倒了下去。薛成功待要阻拦已来不及了。

    他皱了皱眉,道:“都当领导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稳重,咱们喝酒那么冲干嘛?”

    王元平陪着笑脸连声道:“老师,我是高兴的,您可能不知道,这些年我时时念着您,从南方回来时,我来找过您,可没找到。这次好不容易见到了您,我不知道有多么高兴!”

    被王元平的热烈的情绪感染,薛成功叹息一声:“是啊,是啊,一晃这都好几年了。这几年你的进步不小啊。我感到很欣慰。来,元平,咱们再喝一个。”

    两人喝着说着,气氛很好,师生俩很高兴。

    谈着谈着就说到这次来昌南的事上来了,薛成功喝了口茶,拧着眉毛想了半天,还是叹了口气:“元平,这个事的难度太大了,这个忙恐怕真的够呛能帮的上。不过,你既然是专为此事来的,这样吧,我想想办法。”

    王元平其实也没能指望老师能改变考察团的行程,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拜会一下,能帮上忙就帮,帮不上就算了。

    因此,见老师这么说,王元平反而不好意思了:“老师,您也别为难。我来就是为了看望看望您,至于这个事,我再想其它办法。您放心,难不倒我的。呵呵。”

    对于王元平的能力,薛成功可说是了如指掌了,又听他介绍了过往的事情,对王元平更为认可了。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王元平。

    这段饭直到晚上九点方结束。王元平把老师送回去之后,急忙赶回到旅馆。此时的李平、李大海他们已经等了他很长时间了。

    本书源自看书惘

第124章 西征 2() 
王元平马不停蹄,刚刚回到旅馆便马上组织会议收集情况。

    从大家带回来的情况来看,把考察团拉倒洪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王元平的心里憋了一股火,他的个性就是这样,越是难办越能激起他的斗志,因此,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办成!

    看着大家束手无策的样子,王元平摇摇头,静下心来思索了片刻。

    他做出了几个决定。一是自己带着李平住进西郊宾馆,实地考察一下,利用近距离的机会想办法接触上考察团;二是明天一早田鹏负责在西郊宾馆的附近找个合适的位置,把租用的飞艇升到空中,争取让考察团和全昌南的市民都能看到这一景象。制造的舆论效应越大越好,有了飞艇的效应,相信河东电视台和河东日报等媒体很快就会盯上这里;具体的媒体接待由李大海负责。

    几个决定宣布完毕之后,见大家没有异议,王元平嘱咐大家赶快休息,明天一早各自分头行动。

    这边李平去西郊宾馆定房间时得知,由于考察团入住的原因,西郊宾馆暂时不对外开放。这可急坏了王元平,他明白。要近距离的接触到考察团,只有住进去方可能有机会,现在不让住这可怎么办?急的他在房间里团团转!

    李平出主意道:“领导,要不我再去找找我那个亲戚吧,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王元平看了他一眼,心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李平拿起电话,王元平见状眉头皱成一个疙瘩,上前“啪”的一声拍下了电话拨叉,看着李平冷声问道:“你干什么?这么大的事在电话里哪能说清楚?开什么玩笑?你脑子是不是被猪拱了?”

    李平被骂的有些懵,抬头看了王元平好一阵,这才会意过来,连声笑道:“对不起,对不起,领导,我这就去跑一趟。”一边说着一边穿好衣服,穿好衣服急匆匆的出门,临出去时,向着身后咧了一下嘴!

    王元平脸上的神色依然着急而又冷峻!

    两个小时后,已经午夜十二点多了。李平急匆匆的回来了,向王元平汇报道:“已经办好了,可以住在一楼,但不能随意走动。”

    “那就好,那就好!赶快收拾一下,现在就住进去。”

    “现在?是不是晚点了?”

    “顾不上那么多了,连夜住进去。”王元平吩咐道。

    李平无奈的收拾了一下,两人趁着夜色急匆匆的住了进去。

    昌南西郊宾馆建于六十年代,坐落在市中心靠东南的位置,东接昌山,南邻昌河,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宾馆占地面积很大,是河东省接待省级和国家级宾客的重要场所,素有“河东钓鱼台”之称。

    王元平和李平住进西郊宾馆一楼的标准间。李平心思细微,进门登记时,他发现宾馆大厅的设置可以摆放东西。于是灵机一动,回到房间对王元平说出他的想法,在一楼宾客进出的地方摆上大阳厂的宣传资料。

    王元平也想到了这一节,但他觉得可能效果不是很大。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惹眼的办法。

    王元平想了想,又补充道:“这是省府接待宾馆,能不能做通宾馆的工作还是个未知数,如能做通,可以把从栗山带来的熟栗子、黄芩和丹参摆上一些。如做不通我们再想他法。”

    李平叹了口气,道:“原来预想见领导难!没想到难倒这个份上。真要命。”

    王元平瞅着李平愁眉苦脸的样子,深有同感的感叹道:“是啊,我今天在省政府门前溜溜的等了一下午,眼瞅着大楼就在眼前,可就是进不去。”

    “唉,领导,以后您要是当了大官,是不是我们也见不到?”李平半是玩笑的问道。

    王元平想了想,道:“不知道,按我的性情一般不会。可要是组织上有规定,那也没办法。只能尊重规定了,是不是。”

    李平只是摇头叹息,没有说话。

    看着他出神的样子,王元平道:“好了,别想这些没边的事了,还是做好当下的事情吧。行了,明天还要早起,赶快睡吧。”

    第二天一大早,王元平吩咐李平去看看李大海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他自己则走出房间溜溜达达来到大厅,找到一个服务员和她聊了起来。

    到底是省级接待宾馆,服务员的警惕性很高,任他说的天花乱坠,就是不肯透漏考察团的消息。

    无奈,王元平从兜里掏出工作证,告诉他自己的身份也是政府工作人员,这次出差到省府,得知了考察团的消息。领导让他打听一下是否去自己那里,也好做个准备。

    一边说着一边和服务员套近乎,从衣兜里掏出几包巧合力和一块电子表递给服务员。有了这些小手段,再加上当时的电子表在河东是见不到的,这可是开眼的东西,服务员哪见过这阵势,被王元平彻底弄晕了!

    四周看看没人时,那服务员悄悄告诉王元平,考察团的成员住在六楼。晚上一般有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

    得知这个重要消息后,王元平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试着问服务员:“我敢不敢偷偷去六楼瞅瞅?“

    服务员大吃一惊,两忙摇头摆手,脸色煞白的说道:“你可不敢,那里全都是武警,不等你上去就会被抓起来。到时我也跟着倒霉。你别害我啊!这个你拿回去吧,我不敢要了。”

    说完,服务员急着摘下已经带在手腕上的电子表。

    王元平赶紧拦住道:“你这是干嘛,我开玩笑的,我哪有那个胆子。好吧,别生气,当我没说,当我没说。”

    服务员见他说的真诚,这才放下心来,又郑重其事的嘱咐他切不可有任何的擅自行动,否则,武警不会客气的。

    王元平点点头,心想:是啊,省级考察团尤其是省长还在其内,估计六楼的保卫工作很严密,如果硬闯搞不好会被当成嫌疑分子控制起来。到时别说计划落空,恐怕还得背个处分。还是算了吧。可是在这里挺着那也不是个事啊,考察团就这么几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谁能接触上考察团呢?

    本文来自看書惘小说

第125章 西征 3() 
西郊宾馆的上空,一艘巨大的彩色飞艇摇曳在半空,飞艇两侧垂下两条长长的竖幅。上书“滨海第二机械厂,向省城人民问好。”巨大飞艇和条幅随着烈烈劲风,飘荡在省城上空,隔得很远,亦能看的非常清晰。

    这样的广告形势在当时没人能够想的出来,因此,飞艇升空之后。顿时,整个省城沸腾了。看热闹的人群一群接一群的跑到西郊宾馆,争先恐后一睹奇观!

    王元平和李平随着人群跑出宾馆,手搭凉棚一看,果然是自己从滨海租借的巨大飞艇飘在半空。

    看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人们,王元平得意的冲着李平一笑,小声道:“大海做事够利索的,这么快就弄上去了。”

    李平点头赞叹:“真没有想到,这个东西看着不起眼,升到空中这么扎眼!我想用不了半天,这个消息就会传遍整个省城。领导,我简直有些崇拜您了,这种形式的广告再加上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广告,相信这个冲击力是巨大的。”

    王元平听了摇摇头,悄悄的指了指西郊宾馆楼上,道:“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我估计,此刻的考察团也应该在窗前观看吧。对别人形没形成冲击力我没有兴趣,我关心的有没有触动他们。”

    “呵呵,领导,放心吧,这么热闹。他们不会无动于衷的,肯定在观望。”

    “那就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两人看了一阵,王元平冲着李平一扭嘴,转身快步走到,宾馆门口。

    刚刚走到门口,就见门口驶来一亮面包车,“嘎”的一声停住了,车上下来了穿着整齐的一群人,互相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王元平竖起耳朵,仔细一听,似乎是东吴口音,他心里一激灵:莫非?这些人就是考车团的?

    下车的一群人显然也被看热闹的人群吸引,纷纷驻足看着半空的景象议论。

    王元平瞪大眼睛,仔细打量了这帮人,看对方人的穿着,搞不好就是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