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62章

草根奋斗记-第62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只有报销的时候统一汇总到办公室,由我们报给厂领导签批”。

    “哦,是这样啊。那好,这个单子暂时不签,请行政科给我具体说明后再签”。王元平果断的说道。

    “好的,书记。那我出去了”。李平微微一躬身说道。

    “等会,李主任。所有非生产资料的请购计划审批由谁负责”?

    “书记,原来都是周厂长批,后来工作组卫副乡长亲自披,工作组撤离后开始由谢副厂长批”。

    “那报销呢”?

    “工作组撤离后,临时由谢副厂长批,现在您来了当然由您批”。

    “哦,这样,我知道了”。

    王元平似有所悟的点点头,抬头一看李平还站着,心中一动。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李平似乎不错,处事谨慎、心思细微,也懂管理。最重要的是言谈话语之间,这个人对这个厂有种责任感!

    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这么想着,王元平便有了一种和李平进一步沟通的想法。于是,他微笑着对李平道:“李主任,你请坐,若你有时间,我想和你聊聊”。

    李平一听,心里有些紧张,暗暗想:是不是刚才的谈话自己过于直接了,这么一想,心里没了底。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安起来,看着王元平忐忑不安的坐下。

    “李主任,说说你的个人情况吧”。王元平一边问,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上一支。

    李平有些狐疑:怎么又突然问起我的个人情况了?

    他忐忑的看着王元平道:“书记,我今年30岁,是大阳本地人,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去滨海干过几年木匠活。五年前,碰上咱们厂招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考试。没想到竟然考了进来的。一开始被分配在机加工一车间。干了三年的技术工人,由于咱厂工人普遍学历较低,看不懂图纸。我比较爱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很快就能看懂图纸,并指导其他工人作业。因此不久便被提拔为班长、副主任。两年前又被调到计量科任副科长,再后来又调到厂办任厂办主任”。

    “哦”王元平听了李平的经历若有所思:从李平的介绍中,王元平感觉到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一个考试进来的工人,从一个普通工人几年时间干到厂办主任。他的背后一定有些背景。

    他想试试看能不能试探出来他的背景,于是便道:“李主任,几年时间能从一个普通工人进步到厂办主任,看起来你很有能力啊”。

    李平听出来他的话外之音,作为办公室主任,如果不能得到主要领导的信任,那就意味着这个职位干到头了。

    李平飞快的在心里权衡了一下,抬起眼睛看着王元平老老实实道:“书记,不敢当,我当时进到这个位置确实没想到。我有个亲戚在乡里工作,您能认识,是财政所长。我估计可能是他的作用吧。”

    王元平点点头,心说怪不得提升这么快。原来是马所长起了作用。不过,通过这两天的相处,应该承认,李平的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王元平接着问道:“李主任,刚才的调查是你牵头搞得,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李平一怔!心说这个书记的思维太跳跃了,怎么说着又说到这上边去了。这种问题似乎不太好回答。

    于是,他想了想小心的应道:“我来这个厂已经五年了,对这个厂的感情非常深。周厂长时代确实有些问题。我曾经提醒过他,但他置若罔闻。比如”。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一下,偷眼查看王元平的神色,似乎没什么不对。便接着道:“采购这块,我们当时用的就是这个厂的货,供销那边返回的信息是这个厂的一些产品有质量问题,也有过伤人事件。但都处理的较为及时。也没有引起什么风波来。在厂长办公会上我曾经提过更换这个供货厂家,但周厂长却不同意,理由是已经和他们合作这么多年了,没有大问题不能随意更换。

    但我知道的真正原因,是肖乡长和那家工厂关系太密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方才肆无忌惮,次品都敢当成正品卖给我们厂。还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河西的这次大事故。

    说实话,书记,如果不是肖俊出事,我们也不敢说出这个原因。谁敢得罪乡长呢,除非不想干了。至于那个孙士超,也是因为他和肖俊、卫副乡长的关系不一般才敢这么跋扈的。当时他刚调回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您发电报的内容是把他下放到车间工作,明明开会时卫副乡长发火说要处理,可却悄无声息。这还不算,最奇怪的是没过两天,孙士超竟然调到检验科了。我真他妈的服了!他的情况让厂里很多人都有看法。这种安排对让工人对厂里的信任度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王元平听后心里涌起一股凉意。是啊,工厂管佬一个小小的细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挫伤工人对工厂的感情。

    他没有评论,而是接着李平的话道:“你认为孙的这个事和供应厂家的事怎么处理合适”?

    李平道:“这个我就不太好说了,如果按照制度,那么孙应该开除并赔偿经济损失。至于那个供应厂家我想应该追索赔偿,毕竟是他们给我们造成了损失”。

    “嗯,不错,非常好!”不知何时起,王元平也学会这样说了。

    “李主任,第二个问题,我们厂的架构设置感觉如何?”王元平继续问道。

    “架构,什么架构?”李平有些迷惑。

    王元平拿起桌子上的那份组织架构图,冲着扬了扬:“就这这个。”

    “哦,这个嘛。”李平沉思了一会,有些难为情:“书记,我我不像您那样见多识广,自打进入厂里就没离开过,也不知道其它工厂都是怎么回事。具体这个架构到底好还是不好,我真的说不好。”

    “呵呵,没事,这是闲聊。那好咱们聊点别的。”王元平见状,明白李平对此确实发表不出更好的意见。

    便转了一个话题道:“你是搞生产的出身,觉得咱们现在的生产管理的状况如何?生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又是怎样的?”

    “生产嘛。”李平沉思了一会,缓缓道:“书记,先说生产情况吧,我是一线出来的,尽管两年不在一线了,但还是多少了解一些情况的。”

    说到这里他喝了口水,偷眼用余光瞄了王元平一眼,见他正襟危坐,拿着笔正在写着什么,便知道领导这是利用和自己聊天来了解厂里的情况。

    放下水杯,李平接着说道:“王书记,咱厂的生产任务增幅非常大,这样一来,对生产管理和设备的加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觉得咱厂现在的生产管理能力可能还有一些差距,需要赶紧补充力量,然后加强学习。如果一个工厂的生产管理能力和生产实际长期不相匹配,早晚非出大问题。

    您知道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制造厂家的标志。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的信誉度。我觉得,目前针对木工机械市场需求量大的实际,除了以上的措施,我们还应该迅速跟上几个措施。第一是扩大生产能力适应市场;第二是强化监督和服务消除影响;第三是加大技改投入适应生产需要;第四是培养技术能手保证加工精度。”

    王元平赞许的笑着点头,暗暗叹了一口气,都说人才难寻难找,眼前的这个李平不就是个人才吗。不愧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说出的话一针见血。

    从王元平的表情来看,显然对自己很欣赏。他的笑容大大鼓励了李平。

    李平接着说道:“书记,说到生产人才,我觉得恐怕需要两方面考虑,一是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利用他们的力量发展壮大咱们厂。第二,可能需要把一些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提拔起来,利用他们来带动内部发展。”

    王元平听罢大喜!他实在没想到这个李平肚里这么有货。他说的和自己思考的正好和在一个思路上!

    这个人不能放在办公室,应该去主管生产合适!王元平心里开始有了这么个想法。

    李平接着说道:“书记,我还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王元平一听一愣,旋即明白,连声道:“当说,当说。说吧”。说着他打开笔记本,一本正经的看着他等待下文。

    “书记,我们现在形势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产销两旺。但我认为即便如此,也要居安思危。毕竟,木工机械对一个综合性的加工类机械厂来说,产品种类还是过于单一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有不利,我个人的建议是不是抽调人手,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一下生产结构。比如像橡胶机械、纺织机械等等。当然,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不对的地方还请领导多多批评。”

    本書于看書網

第95章 整顿纪律() 
听完他的话,王元平有些激动!他没有想到李平会想的这么远;目标定的这么高。

    也许李平没有意识,他这短短的一番话,在王元平的印象中一下子拔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也就是这一番话,使得李平的职业之路从此开始有了新的转机!

    王元平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一个念头:把他放到生产去!大阳厂班子现在缺乏的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掌控生产全局的人才。

    而李平就是这样的人才!

    王元平带着欣赏的表情,看着李平一会,微笑着打趣的问道:“李主任,这些想法都是你自己的?”

    李平疑惑的看着王元平,点点头:“都是我自己没事时瞎琢磨的,说错了领导别介意。”

    “没错!没错!李主任,你说的正是我在想的问题。说得好啊,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把大阳厂搞好。”说到这里,王元平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李主任,你觉得办公室和生产管理你更适合哪一个?”

    虽然刚刚当了一年多的办公室主任,但李平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训练出来了,见王元平这样问,他心里已经猜到下一步可能自己的工作要变动了。看来书记已经看好自己了。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刚才还在担心领导对自己有看法呢,现在看来刚才的担心纯粹多余!

    李平拼命压抑住内心的兴奋,语调生动、认真的说道:“王书记,要说按我本人的意愿,我还是喜欢搞生产。毕竟我在生产那块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还是喜欢热火朝天的工作。”

    “好,有这个想法就好啊,我还担心你不愿意去。现在看这个顾虑没有了。呵呵,下一步你的任务就是去生产把这块工作抓起来,但是”王元平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有些威严的继续说道:“李平,我先给你敲个警钟,一定不要步前人后尘,在我这里是不允许犯那样的错误的,你应该能明白吧?”

    李平忙不迭的表白道“王书记,您放心,我一旦去负责,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王元平摆摆手,道:“李平,辜负我没事,别辜负大阳厂的一千多干部职工就行。我先和你打个招呼,这些天你会很忙,在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办公室主任之前,除了要抓生产,还要继续把办公室管好。好吧。”

    李平连声道:“没问题,没问题,书记,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嗯,那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去准备一下,待会开个会。你主持,所有中层参加,议题就是关于责任人的处理问题,把调查报告在会上宣读一下,让大家共同拿个意见”。

    似乎有些意外,李平没有反应过来,有些迟疑。王元平诧异的看着他,问道:“怎么,我说的不够明确吗?”

    李平不好意思的嘿嘿干笑了两声,连忙站起身道:“明确,明确。王书记,我刚才走神了,没听进去”。

    大阳厂中层会于晚上六点钟正式开始,很多离家近的中层一堆怨言,怎么上班时间不开会,下了班却开会,还让活不活了。有的直接问李平,李平没有怎么解释,只是说这是工作需要。如果大家不珍惜大阳厂的这份工作,连会都不愿意开回家就是。

    问的人被噎住了,纷纷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恰在此时,王元平推门进来了。众人连忙收住话,悄悄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王元平脸阴沉沉的,坐下后,向身旁的李平询问:“人齐了吗”?

    李平道:“都到了”。

    王元平道:“那开始吧”。

    李平扫了一眼会场,声音不高不低道:“现在开会,同志们知道,前段时间我们厂发往河西市场的几十台机器出了问题,此事对我们大阳厂的影响可以说是极为恶劣的!现在谢厂长正在那里和河西办事处的同志一起在那里做善后处理。按王书记的要求,厂里组成调查组这几天对此事做了一个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