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61章

草根奋斗记-第61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就表示书记对张忠诚的事情会努力去协调。不知道这个小子愿不愿意来啊。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进来的是黄爱琴,她现在已是党政办主任了,王元平赶忙站起身打招呼。黄爱琴笑容可掬的冲着他微微一点头,向吴明德请示道:“吴书记,下午的会按您的通知了下去,范围是乡里各站所和各村的书记村长,时间是下午两点。”

    吴明德点点头,道:“这次会很重要。通知参会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许缺席。另外,组织部什么人来?了解了吗”?

    “已经打过电话,说是组织部李副部长来”。

    “哦,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吴明德若有所思的说道。

    黄爱琴答应了一声,冲着王元平又微微点了一下头出去了。

    王元平听到他们的谈话,心道,组织部要来?那么应该是干部变动了吧。吴明德这时道:“元平,先这样吧。你也去忙吧”。

    王元平答应着告辞出来,走到党政办黄爱琴的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敲敲门进去了。黄爱琴正在忙着弄材料,一见他进来,热情的招呼他坐,并起身要给他泡茶,王元平连忙拦住了。告诉她厂里还有事,不能久留。进来就是看看老领导黄主任的。

    黄爱琴听了这话很舒服,对于王元平她还是有些嫉妒。不过现在他已经调到经委了,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了。以前的种种防范和嫉妒心理也好了很多。她告诉王元平肖俊被纪委传唤了,估计是和经委李主任的事有牵连。下午组织部来人可能就是这个事。

    肖俊被传唤这个消息令王元平大吃一惊!

    他心想:看来下午县委组织部来人是关于乡长的任命了,那么谁会被任命乡长呢?大脑中像过电影一样,把乡里的干部转了一圈。好像没有合适的。

    不由得摇摇头,诺大一个大阳乡竟然找不出一个乡长的人选来,岂不是笑话。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摇摇头,但瞬间笑容立即凝固了!他的脑海一下子冒出来另一个念头:县里是不是会派下来一位,如果真那样,那么自己可要小心了,因为经委的工作直接汇报对象是乡长而非书记。如果下派这位乡长很强势,和吴明德势必会水火不容,那时自己夹在中间可就难受了。

    王元平一阵心烦:妈的,怎么老是有这种事,烦死了!

    但瞬间这个念头立即摁了下去: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不信活人能让尿憋死。不管他了,到经委去报上到吧,自己担任副主任职务以来还没有到经委去过呢。

    本書于看書蛧

第93章 调查报告() 
大阳乡经委办公室在乡政府大院的第二排房子里。别看王元平在党政办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但经委还真是一次都没有来过。

    来到此地,王元平敲敲门进去后发现,这是一间很简陋的办公室。三张旧式写字台靠在窗边。

    一个小伙子正伏在案头写着什么,这个小伙子王元平没见过不太认识。见他进门,小伙子问他有什么事。王元平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一听他就是王元平时,小伙子脸上的神色有些尴尬。赶忙拉过椅子让座倒茶,一通忙乎。王元平坐下后,问了问小伙子的情况,得知他叫于康,是去年分来的大学生,毕业于河东师大,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

    听他介绍完后,王元平点点头。问了问最近经委的工作情况,于康详细的向他汇报了一些工作情况。末了。王元平告诉于康,自己因为兼着大阳厂的工作,近段时间可能会大部分时间在大阳厂。如果有事,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

    大阳乡的干部大会在王元平返回大阳的第三天召开,县委组织部李副部长宣读了大阳乡乡长的任命:吴明德同志暂时兼任大阳乡长职务。

    这个消息令王元平既感到意外又很开心。

    回到厂里后,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中思考班子厂里的班子问题。

    按正常的配置,机械厂应该是一名党总支书记、一名厂长、三到四名副厂长,这是最低配置。如果工厂规模大,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再添加。

    目前的大阳厂算上自己,仅有两名高层管理人员。工厂规模这么大,事情这么多。照此下去,两个人即使忙死也忙不过来。

    最让他担心的还是南方办事处,别看河西办事处出事,但河西办终究还不成气候,再说郭大年应该能应付。但南方办事处的意义可就不同了,那可是大阳厂赖以生存的根啊。一旦有闪失,大阳厂的根可就断了。因此,在南方办事处的事情上,王元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对李大海他始终不太放心,这个人确实有能力,但胆子也确实太大。王元平生怕自己不在跟前他会惹出什么大祸来。

    突然,他的念头一转。干脆,把李大海调起来提起来做副厂长,不就解决问题了嘛。让他回到厂里来主抓业务和采购,在大阳有自己看着他,也不用担心他会惹出什么乱子来了。

    嗯,就这么定了,让李大海回来。隋勇接任南方办事初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就是了。

    李大海进入厂级领导班子,加上自己和老谢,还缺两位,可眼下自己对厂里的中层干部们不太熟悉,也就谈不上了解,如果贸然把一个不称职的干部提起来,风险是很大的。虽说吴明德给了他充分的自主权,但王元平不敢贸然决定。

    昨天的会议给他提了醒,让他认识到现在的中层整合,可能比高层配置更为急迫。对于机械厂的架构设置他有些了解,但不是很深刻。加之在南方的时间太长,早已对厂里的架构设置忘的差不多了。

    实际上,李平早已把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报给了王元平,就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只是由于抽不出时间来,他还没来得及看。

    此时有了调整中层的这个念头,王元平便拿起桌上的这份架构资料认真、仔细看起来。

    从机械厂设立的科室来看非常全面,财务、供销、生产、技术、动力、机电、计量、检验、劳资、办公室、行政、保卫十几个职能部门,再加上翻砂、机加工、安装等等六个生产车间构成了整个机械厂的架构。

    盯着这些机构,他的大脑中浮现出南方镇木器公司的架构。王元平的心中一动,何不采用镇木器公司的架构呢。

    “当当当。”几声敲门声传了过来,把他从深思中拉回来,王元平头也没抬:“进来”

    进来的厂办主任李平。手里拿着一份材料,一见王元平,微笑着递给他一份对此次河西事故调查报告。王元平抬头见李平还在站着,便笑了笑道:“坐啊,以后到我这里来不用站,坐就行了。我这个人没那么多规矩。”

    李平偷偷吐了一下舌头,心想:您还没有规矩啊,开会时的严厉劲头可把大阳厂的人吓坏了。

    趁着王元平看报告的时候,李平细心的观察了一下书记办公室的情况,见办公设备设施没有异常这才放心,一年多的办公室主任经历已经让他变得心思极其细微。

    王元平的眼睛一直盯着调查报告,报告写的很详细,他看罢半天没有说话,报告上有两条使他感到有些疑惑。

    1、外采配件现在由供销科采购组负责,圆锯片是外采于滨海一家实木锯片厂,质量不过关。因为是周厂长定下的供应方,所以一直没有更换。

    2、货品进厂检验和出厂检验均有大阳厂检验科的检验标记,进、出厂检验员都是一个叫孙士超的检验员。

    孙士超?是不是跟随自己到南方开拓市场的那个人,不是说把他下放到车间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检验科?此人和孙士超同名同姓吗?检验科为何进出厂检验是一个人?缺人还是故意如此?周厂长出事这么长时间了,为何还不更换供应厂家?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一连串的疑问使得王元平有些头晕。

    他放下报告,把身子深埋在圈椅里,右手揉了揉生疼的太阳穴。

    看着在办公桌前规规矩矩坐着的李平,轻声问道:“这个孙士超是不是南方办回来的孙士超?他不是被下放到车间了吗?”

    听到这话的李平表情有些激动,说道:“王书记,不说这个事我们不上火!本来上次机器故意使坏的事,已经上会研究定了要把此人开了,可不知道为何,当时主持工作的卫副乡长就是不发话,文件拟好了给他后再无声息。拖了一段时间,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个事在厂里的影响太坏了!”

    说到这里,李平偷偷看了王元平一眼,后者的态度非常认真。见自己停了,抬眼看他:“怎么不说了,继续。”

    李平咽了一口唾沫,继续说道:“当时,厂里好多干部职工议论纷纷。都说大阳厂没有制度,也没有规矩,出了那么大的事,都没人追究,这个厂完了。更令人气愤的是,此事过去没有多长时间,孙士超竟然又被调到检验科当起了检验组长了。我当时还提醒过卫副乡长,没想到卫副乡长竟不以为然。您想。公然带头组织破坏厂里的产品那么大的事情,都能安然过关。厂里的人能不反应吗?据说后来这事都举报到县里去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下文。再后来,卫副乡长调走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王元平点点头“哦”了一声,他也只是知道卫副乡长被调走,但不知道是为什么,据说好像被降职了,看来与此事有关。

    李平的一声轻声咳嗽把他从思考中拉出来,王元平盯着李平看来好一会,问道:“李主任,这事你认为该怎么处理?”

    李平一听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王书记和孙士超什么关系,说深了说浅了都不好。他咧嘴苦笑了一下小心试探着说道:“王书记,您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王元平眼睛盯着李平,认真一字一顿的说道:“当然是真话,要不我还问你干嘛?”

    看着王元平平静的面孔,平稳的语调。李平心里没了底:到底该不该说呢。电光火石之间念头一转,把心一横:管他呢,直说吧。

    于是,他认真的看着王元平回道:“王书记,真心话说这个孙士超要从重处罚!他给大阳厂造成的损失不但光是故意破坏,还起到很坏的榜样作用,自从他的事出了之后,没人当厂规厂纪是回事,本来已经缓和偷盗、破坏等风气又卷土重来。所以,我个人认为,必须严肃处理,否则,这些歪风邪气没法刹住!”

    “嗯?偷盗?怎么,又有这种现象了?”王元平严肃的问道。

    李平摇摇头,脸上透着一股无可奈何的神情,话音里带着气愤的味道:“王书记,我都不好意思说,从打孙士超这个事发生了没多久,厂里陆续开始发现偷盗,而且愈演愈烈。不信,您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到厂门口突查,保证能查到这种人”。

    “啊,这么严重?”王元平眉头一皱。

    “王书记,之前我提醒了好几次领导们,但好像没人听我的话。”李平似乎已经下了决心,把他的心里话竹筒倒豆子全部说出来:“王书记,这个厂要是再这样下去又回到以前的路上去了,真要到那时候,这个厂也就真的完蛋了”

    听着李平的话,王元平感到肩上责任重大,看来孙士超事件在大阳厂形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叮铃铃”。一阵电话声响起来,王元平伸手接起电话,李平见状,忙站起身,指了指门外,王元平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李平悄无声息的撤了出去。

    电话是栗山老支书打来的,老支书听说他回来很高兴,特意邀请他晚上一起聚一聚,对于老支书的热情邀请,王元平是没法拒绝的,因此,也就答应了他。刚刚放下电话不多久。

    本书源自看书网

第94章 这是人才() 
“当当当”。一阵敲门声又响起来,王元平应了声“进来”。

    还是李平,这次他的手里拿着一大沓单子。

    进门后一脸笑容的道:“书记,这有一些单子需要您的签字”。

    王元平没有吱声,接过来单子翻了翻,最后的一张引起他的注意。

    这是一张采购物品报销单,部门为行政科。采购的是笤帚,数量写的100把,每把的金额为10元。王元平看着单子有些奇怪,再一翻底下附着一联请购单,上面有谢副厂长的签字。

    王元平一皱眉,看了看李平,问道:“笤帚10元一把?什么笤帚这么贵”?

    李平摇摇头,道:“这些东西都是行政科负责的生活用品,一般月底提出请购计划,各部门收集上来后,由谢副厂长签批同意,由行政科自行采购。价格什么的我们都不知道,只有报销的时候统一汇总到办公室,由我们报给厂领导签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