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6章

草根奋斗记-第6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歉意的冲他笑笑说:“从乡里到栗山是没有公车的,只能骑自行车,现在两个人加上这么多行李,只能走着回去了”。

    “没事,校长,我也是农村孩子,走路不愁”。

    见他如此说,潘黎明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把王元平的行李绑在自己的自行车上,招呼他一起离开乡政府,路上边走边向王元平介绍学校的情况,也了解他的情况,两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回到了栗山。

    看書王小说本書

第7章 救人1() 
栗山完小坐落在栗山大队的村东南一个叫“南岭”的位置,地势高出栗山大队不少,早年是一所寺庙。七十年代中期改建成学校,有三排三十多间房子,最前面的一排是教室,中排是办公室和教室宿舍和老师食堂,最后一排一半以上的房子已经坍塌,未倒掉的几间房学校用来当做了资料室、仓库等。墙壁已多处开裂,房顶用木头撑着才可以勉强可以使用,但瞧着令人揪心。

    教室西部是一个不完整的篮球场,球场的北侧塌陷一个大坑,连带着低矮的围墙也坍塌了一大片,可能怕学生掉进去吧,大坑周围用荆棘围起来。整个篮球场是用土和沙铺成的,操场上的孤零零的立着两个篮球架,筐网早就不知去向,木头球篮经风吹日晒已然枯朽,白漆面斑斑点点,只有铁球框乌黑锃亮,篮球架的蓝漆早已不见踪影,裸漏出的铁管与球框一样发出黑亮的暗光。操场最南侧有两个用水泥板和灰砖砌成的乒乓球桌,由于使用时间太久,水泥板亮亮的模模糊糊能映出人影。

    学校周围的围墙大部分已经坍塌,没有坍塌的也是摇摇欲坠,看起来很吓人。围墙外大片的农田,此时正值秋天,田里到处都是正在劳作的人们。学校靠西的方向是一个大坡,坡下有条小溪,溪水很浅但常年不断。小河对面就是栗山大队,队里到处是低矮、破旧的老屋。几支破败老屋烟囱开始冒出袅袅炊烟,空气中夹杂着一股股燃烧过的麦秸杆味道,偶尔传过来的几声牛羊叫声充满了凄凉。

    潘黎明和王元平回到栗山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与老牛的叫声一样,王元平的心里也有些凄凉。之前虽然多次听过很多人说大阳乡经济落后,他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但真正到了栗山之后,眼前的景象还是使他大吃一惊。

    潘黎明也看出他有点情绪,到学校放下行李帮他安顿好,回到办公室特意安排学校做饭的李大婶加做了两个菜,这在栗山完小是第一次,又嘱咐她与其他几位老师说一声,晚上一起给新来的小王老师接风。他想今晚他要晚点回家,和新分来的老师谈谈安抚一下他。这些工作做完后他感觉非常疲惫,往后一靠竟然在椅上睡了。

    王元平正在他的宿舍内发了一会呆后,起身打量了这间宿舍。这是一间大约有十五个平方左右的房子,屋顶是用蛇皮袋子拉起来的,前窗和门上的玻璃用报纸糊着,后窗外早已用砖头垒起来,整个屋子黑洞洞的,白天也需要开着灯。

    室内一张破木板床,一坐上去吱吱作响。一个旧写字台加一把椅子,除此之外,室内再无其它家具,屋内显得空荡荡的。

    靠窗的墙角处有个洞,王元平仔细一看。似乎是老鼠洞。“这里有老鼠”?一阵恶心感觉涌上来。他强忍着出去找了一个和洞口大小差不多的石头把洞堵上。

    难道真的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一辈子吗?能受得了这个环境吗?真在这个地方还不如回家跟着四叔跑供销那,王元平在心里这样跟自己说。

    “梆、梆”一阵敲门声响起来。

    王元平赶紧调整情绪,大声道:“请进”。

    进来的是潘黎明,他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小憩了一会,于是赶紧过来找刚分来的这个小老师。

    “小王老师,走吧,咱们去吃饭吧,我还叫了其它几个老师,你们认识一下,也便于今后开展工作”。

    栗山完小由于经费紧张,几位老师从没聚在一起喝过酒,今天是第一次,潘黎明把大家招呼齐了开始向大家介绍:“各位老师,这位是小王老师,刚分到我们学校,小王老师是咱们师范的毕业生,很有才华,在河东日报、东方报和滨海日报发过多篇文章的才子,到我们这里是屈就啊,欢迎小王老师加入我们校”。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眼睛往其他老师那扫了一圈,接着说:“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各位老师”。

    他指着身穿灰色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斑白的说:“这是薛成功老师,岭南人,他现在负责五年级的教学工作”。

    王元平在路上通过校长的介绍,大概了解了一些老师们的特征。从盘黎明的口中知道这个薛老师有些怪,平时沉默寡言,轻易不开口,好酒但教学非常好,至于怎么个来历,校长说他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是落实政策来到学校的,以前在哪里?做过什么无从知道。王元平站起来微微欠身:“薛老师好,今后还要跟薛老师好好学”。

    薛成功没有站,只是在椅上躬了一下身,微微点了一下头,便不再吱声。

    接着潘黎明又介绍了其他几位老师,除了两位老师是外地人外,其余的几位老师大都是是大阳本地人。王元平一一打了招呼。众人也都非常热情,对王元平称赞有加,这顿饭一直吃了两个小时方才散去。

    王元平路上疲惫加上喝了点酒,回到宿舍,铺开行李没顾上脱衣服,躺下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潘黎明向王元平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学校的情况。

    栗山完小始建于1903年,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历史上曾多次停开课,因此也算是大阳所有小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小学。

    栗山完小由于覆盖面积较大,整个栗山里13个自然村全部囊括在内。学生人数较多,现有12个教学班(每个年级两个班),8名老师,在校生500多人,没有寄宿学生。

    现在最需要老师的是四、五、六三个年级。潘黎明介绍完情况后,把王元平分到了五年级,负责五年级的语文课。紧接着,潘黎明开始逐渐安排他对教学工作进行观摩、学习。

    王元平毕竟是刚刚参加工作,新鲜感很强。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提高很快。试教过后不多久他渐渐地进入了情况,俨然是一名像模像样的老师了,只不过这个老师怎么看还像个大男孩。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网

第8章 救人2() 
又停电了!屡屡停电这让王元平很郁闷!

    自从他来到栗山完小之后,他发现这里没有一天是全天有电。每天都会停电一两次,最长的一次竟然停了三天。王元平的习惯是晚上批改作业,由于教学工作刚上手他丝毫不敢马虎。常常批改到晚间很晚方能批完。

    每次停电都会影响他的此项工作。刚报到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刚来不好意思,对此他只能忍着。到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便去找校长潘黎明反映情况。

    对此,潘黎明也没办法,停不停电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小学校长说了算的。

    由于学校装不起单独的变压器,电是从栗山村变电器接的。栗山村刚通上电不久,因电路不稳定,停电是家常便饭。潘黎明和变电所协调过多次,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现在王元平来问,他也没办法,只好告诉王元平现在没办法只能熬着。

    看王元平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潘黎明接着告诉他,学校知道老师们可能晚上会办公,于是从不多的经费当中备着几根蜡烛,我拿给你几根回去用。听校长这么说完后王元平目瞪口呆,再也想不出能说什么。于是,带着几根蜡烛默默的回去了。

    潘黎明看着他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他对王元平似乎没有来的时候那么热心了,因为他感觉这个小王老师的心思,似乎没有完全用在教学上。起初潘黎明以为他是不适应这里,心想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报到到现在都两个多月了,表面上看教学工作也马马虎虎,他负责教的课也没有说赶不上来。

    但不知道为什么,潘黎明总觉得王元平心思很重,似乎没有完全融入教学中,他这股心不在焉的劲,让敬业的潘校长心里感觉非常不舒服。

    看样子得空还要找他聊聊!潘黎明心里这样想。

    蜡烛领回来没有几天就用光了。无奈之下,王元平自己到村里供销合作社买几根蜡烛,不巧的是供销社没货了,售货员告诉他要等到下星期才能来。

    没蜡烛干不了活。借吧,学校住宿的老师一个是他,还有一个是薛老师,这老头态度似乎不是很友善,按说就他们两个人住宿,有时可以一起聊聊天什么的,但这老头脾气很古怪,从来不和其他人沟通,学生放学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也不知忙什么。王元平刚报到的时候曾经试图和他沟通,但每次老头都是冷冰冰的,几次三番下来,他也就没有兴趣聊了。想去跟老薛头借吧,想起老头那张冰冷的脸他就发憷!他心想,算了吧,还是睡觉吧。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回想这些天的情况。

    从报到到现在两个月,他也逐渐对栗山的情况基本掌握了。他虽然成长在农村,但大阳的贫穷和闭塞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的,也是他无法适应的,尽管报到之前大家跟他说过,他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真正到了这里开始工作和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阳比海崖差多了,而栗山比自己的家乡王庄更是差的没边!

    海崖地处滨海市郊,乡镇企业比较发达,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是严格的农村了,海崖农民的房子基本都是崭新的红瓦房,玻璃门窗,水泥地面,房子宽敞明亮。而栗山这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土坯房,房顶是麦秸秆草,窗是传统的木格子窗,冬天来了糊上封窗纸,即使是白天房子里光线也很暗。院子里一般都有猪舍、鸡舍,人畜混住,污水横流,家里臭烘烘的。据学校本村的老师说,栗山大队仅有有限的几家是瓦房。其落后程度可想而知了,别看同是一个县,栗山比海崖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王元平的家庭条件虽然算不上好,但起码家里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煤气灶什么的都有,整个海崖像他这样的家庭很多。反观栗山大队仅一两户有电视机还是黑白的,一到晚上有电视机的人家就成了电影院,大人小孩挤满院子,好不热闹!栗山人也从没有觉得这里的条件有多不好,因为他们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能够用上电已经很难得了,至于经常停电他们认为无所谓,反正不耽误吃喝,总不会吃饭吃到鼻子里去吧。

    但这是王元平之前从来没有遇到的情况!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想到自己可能以后的很多年都要面对这样的环境,他更加郁闷了。难道自己要终老于此吗,那以后怎么办,将来成家怎么办?

    成家?思绪又飘到另外一个地方了。师敏怎样了?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虽然对她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幻想,但想到她还是心里还是会有一些波澜。

    王明华怎样了?唉,也不知道她现在忙什么,两个多月了没有她的半点消息。她那天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听着好像是喜欢我,但她究竟是怎样想的天知道,俗语说:女人心似海针。她知道我现在的真实环境吗?知道她会怎么想?她的工作顺利吗?有没有人追她?她那么漂亮肯定有。想到这里他更加郁闷!一点睡意也没有了,在床上越躺心里越烦,越躺越感到气闷。他干脆起身下床出门透透气。

    刚入冬的山村夜里异常清冷,他打了寒战于是回屋披上了一件外衣,溜溜达达从自己的宿舍向着操场方向慢慢走,与他宿舍相隔几个房间是薛成功的宿舍,王元平见他的宿舍玻璃上透出微弱的光,似乎是蜡烛或者煤油灯的亮光,宿舍内隐隐约约传出声音,走近仔细一听,应该是收音机,山村的信号很差,收音机传出的声音很嘈杂,走到薛成功的宿舍门前,他停下脚步举手想敲门,犹豫了一下却又放下了,退回来向外走。

    就在这时,他看见自己的宿舍瞬间雪亮,心头狂喜:“来电了”。转身准备回宿舍。

    突然,他听见一声惨叫声从薛成功的宿舍传出来,吓了他一跳,定定神,意识到可能出事了,来不及细想,冲到薛成功宿舍门前急速敲门,一边敲一边喊:“薛老师、薛老师、怎么了?薛老师”。任凭他怎么喊,里面就是没声音答应,情急之下抬起脚来照着宿舍门“咣当”踹了一脚,门很结实没踹开将他弹后了几步,踹门的脚一阵剧痛。他顾不得脚上的疼痛,向后退了几步,借着小跑的冲力一脚踹开宿舍门。

    眼前的一幕令他大吃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