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173章

草根奋斗记-第173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子明笑道:“您真能说啊,才五十来多岁就老了。那六七十的怎么办?”

    “人活七十古来希,你见几个活到七十开外的,五十以后就是老人了。”王可建感叹道。

    “老王总,别感叹了,那边还等着咱们开会呢。”

    “哦,瞧我,老糊涂了,刚才元平才和我说了这档子事呢。走吧。”说罢,王可建拿起挂在衣架上的外套,迈步出了办公室。

    看众人都齐了,王元平开口道:“大家都到齐了,现在开会,今天开会的议题两个。一、组织架构和职责讨论;二、关于中层干部人选的讨论。请王怡做好记录。”

    王英第一次参加建辉公司的会,本以为这个公司的会议和原来自己在溶剂厂一样开会要长篇大论,但没想到王元平直接开宗明义,一上来直接点出会议议题,这可是自己之前参加会议的时候从未遇见过的。

    “好,下面请人事部王部长把组织架构图发给大家人手一份,大家看一看,有问题就提,没问题就过。”

    王英起身把早已准备的架构图发给了与会众人,大家拿到手之后低头认真的看了起来。

    几分钟之后,李亮抬头问道:“制造一部和二部是不是指机械制造部和车辆制造部?”

    没等王元平答话,王英答道:“李总,组织架构图下边有注释,上面又详细的说明。”

    李亮的眼睛挪到组织架构图的下面,这才注意到有几行小字,上面清清楚楚的标明:制造一部即原机械制造部;制造二部即原车辆制造部。

    李亮的脸“唰”的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不好意思的偷眼看了看王元平,这才低头继续看组织架构图。

    王元平心里有些不高兴:这个亮子怎么搞得,不弄明白就瞎问,这让人家王英看看我们这些人都是什么水平,连个材料都看不明白。

    有了李亮的这个小插曲之后,众人生怕看不明白再闹出同样的笑话惹的王元平不高兴,因此一个个大气不敢出看的分外认真。

    十几分钟之后,见差不多了。

    王元平问道:“怎么样?”

    王可建道:“元平,这个架构图其它的我没有异议,但副董事长这一块为何要设?”

    “这个岗位是给我四叔留的。”王元平答道。

    “哦,副董事长副。”王可建念叨了几遍。又说:“干脆,别要这个副董事长了,让他干董事长吧。我干顾问就行了。”

    王元平白了父亲一眼,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是按出资比例来的,不是谁想干就可以干的。按正理说,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应该是由股东们选举产生,但我们公司现在就你们两位股东没法选举。所以,只好这样做了。严格说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不过,有个职衔便于工作,不然你们以后出去怎么介绍?”

    王可建听了儿子的一番话之后,想了想:“也是,就按这个来吧。”

    王元平没有接父亲的茬,而是径直问大家:“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意见?”

    耿子明见大家都在摇头,没人说什么,便粗声大嗓的说道:“我有个问题。”

    众人的目光焦点一下子聚焦在了他身上。

    耿子明道:“王总,计量好像没有,那以后车间的核算归哪个部门来管,要知道我们现在可是有这块职能。”

    王英不慌不忙道:“耿总,这一块我们考虑把这个部门作为二级部门,放到设备动力部。”

    “放到设备动力部,也就是说这个部门是和车间平行的是不是?”耿子明继续问道。

    “是的。”

    “这。”耿子明略一沉吟,摇头道:“好像不太行。”

    本書于看書惘

第279章 兼并 16() 
王元平一愣!看着耿子明认真的问道:“哦,不太行?说说道理。”

    “王总,我是这样想的,计量这块目前对咱公司所有的水、电、气以及所有能源能耗进行单独管控,他们现在的汇报上级是我和李总,按架构来说应该是部门级别,这样管控有些部分还不太服气经常打架呢,如果按新设立的架构他们成了二级部门,那以后管控难度可能会更大。他们管控的这块涉及到车间工人的计件工资,如果要是出了问题,工人还不炸了庙了。因此,我觉得他们这个部门的格不能降,个人建议还是按以前的汇报方式比较好。”

    没等王元平答话,王英说道:“作为一个监督稽核部门,按耿总说这样划分没错,但我们之所以这样设立其目的是不希望公司设置部门太多。大家知道,部门越多,壁垒越多,越容易造成扯皮推诿,效率自然也就下来了。所以,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基础上,部门越少越好。况且,这个部门的工作量也不大,单独设立的意义不大。”

    王元平看着架构图思考了一会抬头说道:“应该如此,我赞成王部长的意见,不要设立太多的部门,可以采用一个折中的办法,计量作为稽核部门仍单独设立,但职级是二级部门,不隶属设备,直接向亮子和子明汇报,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王英听了略略一沉吟,问道:“那这个部门叫什么呢?如果叫计量部容易引起混淆。”众人一听,眼光齐齐看向了王元平。

    王元平想了想,眉梢一挑,说道:“这样,叫计量室吧,其部门负责人称计量室主任。好吧!”

    众人一听,均点头称是。

    王元平又问道:“还有问题吗?”

    大家相互看了看,均摇头表示没有。

    王元平见大家没有异议,便道:“那好,第一个议题就这样定下来,职责那块如果讨论可能要占用大家很长时间,现在生产任务这么紧,没有时间集中讨论。我的看法请人事部王部长会后把职责发到参会人那里人手一份,三天之后,大家把修改意见写在初稿报给人事部,请王部长组织人员根据大家的意见再修改一遍,然后按程序报批执行就行。大家看这样行不行?”

    参会众人没人提出异议。王元平挨个看了一遍,见无人提意见。便拍板道:“那好,第一个议题就过了,接下来第二个议题,中层干部的人选问题。这个议题呢比较敏感,我想强调一下纪律。今天只是讨论,在没定下来之前,谁也没有义务对外宣传,如果出了这个门除了在坐的再有任何人知道那便是我们当中的人出了问题了,到时我要严肃追究他的责任。”

    众人心下打了一个寒战,默默点头答应。

    王元平目光锐利扫了大家一眼,接着说道:“这件事比较敏感,之前我谁也没有商量,自己草拟的一个名单,大家讨论一下。”

    说完,他从笔记本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叠着的几张纸挨个发给了大家。

    建辉公司的中层任命向来是王元平独断专行,过去只要他看好这个人就连他的父亲一般也都很少商量,生产部门还能象征性的问问李亮,职能部门的则从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直接就让行政人事部发文任命。

    而今天他这样做,有点不合常规。他的这种反常的态度让在场的人感到有些陌生和不适应。

    这个名单上高层没有写,只写了中层,众人打开一看,里面这样写的。

    拟任中层正职:市场营销一部部长王可辉(兼)、二部部长王元平(兼)、总经办主任赵胜刚、财务部长周铁生、人事部长王英、采购部长王元玲、质检部长邱慧、制造一部部长李亮(兼)、二部部长耿子明(兼)、设备动力部长庞世玉。副职:制造一部副部长云长生、总经办副主任王怡、技术部副部长陈立国(主持工作)。二级部门:市场营销一部南方办事处主任管建、二部南越办事处主任孙世文;保卫科长齐林;制造一部铸造车间主任陈大斌、机加工车间主任刘飞、安装车间主任岳杰;制造二部供料车间主任王同、焊修车间主任张克、总装车间主任赵一平。

    这次李亮吸取了教训,仔细看完后问道:“领导,刚才说的计量室好像没有?”

    “嗯,开始没有这个部门,大伙看完后议一议看谁合适担任。”

    按照一般程序,类似这样的事情应该由人事部提出几个人选来供大家选择,但此时的王英刚刚进入公司,对公司总体情况不是非常熟悉。所以人事部自然提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

    对这一节,王元平自然很清楚,因此,直接他没有问王英,而是直接询问大家的意见,让大家提几个人选。

    这种人事任命不管在任何单位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参会的众人工作多年,对其中厉害自然知晓,因此,当王元平问起的时候,没人愿意回答均沉默不语。

    王可建看了大家一眼,咳嗽了一声道:“计量室的人选我看就让原来管计量的小夏继续干吧。”

    王元平没再征求大家的意见,直接点头认可:“如果大家没什么意见,我觉得可以,就让小夏来干这个计量室主任吧。”

    王可建接着问道:“元平,设两个市场部是为什么?刚才王部长不是说了嘛,部门越多扯皮推诿的事情越多,市场部设一个让你四叔一下管着不就行了吗?何必多次一举再设一个?”

    众人一听这话也觉得有理,目光投向了王元平。

    王元平笑了:“南越那块业务离他太远,再有南越的业务方式和南方办事处的大不一样,昨天晚上我和他通过电话,他的意思这块还是暂时不要交给他。否则,非给弄乱了不可。等等吧,等到南方办事处能够彻底交到管建手里,四叔完全抽身离开回来再把两个市场部合并吧。”

    王可建点点头道:“哎,也只有如此了,从现在南越的发展趋势来看,用不了多久就会超过南方办事处。如此大的业务量确实不能轻视,你这样做也对。”

    “爸,这样设立并不光是因为这个,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您瞧见没有,南越办事处成立这才多长时间,但其业务量是多少?是南方办事处的两倍多了吧?而且还在呈几何方式增长,我预计,不用再等到年底,估计他们的销售额和市场占用率还有很大的提高。世文提出的这种发展经销商的模式这个路子,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所以,我想等到合适的时机,把南越办事处的模式稳固下来之后,再行复制到其它地方,利用经销商战略打天下,其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

    “所以,我想明年可能要成立销售公司才行,如果成立销售公司,那再属于销售部门是不妥的。”

    本文来自看书辋小说

第280章 兼并 17() 
几天后,建辉公司人事部以公司的名义下发了确定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以及部分岗位职责。

    王元平也没闲着,按照既定计划和所有的中层干部进行任职之前的谈话。这个工作议程持续了整整两天,把他累的头晕目眩。谈完最后一名之后,竟然一歪脑袋睡在了沙发上。

    刚刚睡着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王元平努力睁开眼睛,咽了口唾沫,费劲的喊了一声:“进来。”

    推门而入的是李亮,见是他来,王元平没动身,用下颚微微点点了沙发,示意他坐,自己仍然在沙发上半躺着。

    李亮看王元平的状态不对,便关切的问道:“领导,身体不舒服?要不明天我再来和您汇报吧?”

    王元平勉强的笑了笑:“我没事,有事你说吧。”

    说罢挣扎着坐了起来。

    “真没事?”李亮将信将疑的坐了下来,看着王元平问道。

    “没事。”王元平摆摆手。

    “哦,是这样的,前些天您不是让我去考察柜镇的几个工厂吗?我和元玲去看了看并对中意的厂家进行了严格的审验,初步确定了几家入围的工厂。这是材料。”说着,李亮转身从挎包里掏出一沓子材料放到了王元平的对面。

    “领导,您再审核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也好按流程进行。”

    王元平听了没答话,拿起材料大约翻了翻。

    眉毛一挑道:“这事你们不是全权负责吗?就不要再向我汇报了,你和元玲看着定就行,这个事要快一些,流程虽然要讲,但也别为了流程而走流程,那会耽误事的。南越的订单很急啊。”

    “嘿嘿。。。”李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明白,您放心吧。”

    “亮子,经过这几年的企业锻炼和摸索,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现代企业管理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这些特点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叫做合理授权。所谓合理授权就是合理的分权,这种分权有利于调动下属在领导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激发下属的工作情绪,增长才干,培养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