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171章

草根奋斗记-第171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哪敢有意见,哥,李总要去黄家庄的这个厂我打听过,好像不怎么样。相比其它厂家要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都有不小的差距,我刚才给李总说了,但他很执拗,好像对这个厂格外上心似的。”

    王元平脸色一沉:“元玲,你这话就不对了,怎么能随便怀疑别人呢。你没亲眼见到只是听说就否定一个副总的提议这是不对的。”

    王元平的话很严厉,元玲被批了一顿心里很是不服,但也不敢说什么。

    “元玲,凡事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好不好?李总跟我这么长时间,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吗,既然是他提出来要去,那肯定错不了,知道吧。不要老是疑神疑鬼,再说谁给你的权利背后去调查别人?”

    “我没有调查他,只是,问了问给咱们供货的供应商,他们告诉我那家厂不太好。“

    “他们告诉你你就信啊,这不是乱来嘛,还是那句话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情不要疑神疑鬼。”

    王元平的话说的很不客气,对这个堂妹他历来是不客气的。

    “嗯,我知道了。”

    “那就好,你去忙吧。”

    元玲被训了一顿,心里很委屈眼泪差点掉下来。

    心想:自己一心一意为了公司着想,却换来大哥的一顿训斥。这叫什么事啊,以后再也不管这闲事了,就算这个公司有人捣鬼也不管了。

    “元玲,你干嘛?”

    王元玲一愣!抬头一看,是大伯王可建。一见到王可建元玲的委屈一下子涌了出来,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掉了下来。

    王可建一皱眉,说道:“你这个妮子,哭什么,有事说事,是不是你大哥训你了。”

    王元玲点了点头,撇着嘴说道:“我以后再也不管公司的事了,省的大哥说我狗拿耗子。”

    “哈哈。,这叫什么话,公司是咱们家的,你不管谁管,你大哥不听你的,我听,说,是什么事?”

    王可建对这个侄女还是非常满意的,说实话,当初爱人李红莉把她弄进来,他是不看好的。但没想到的是,自从元玲进入公司到现在,做事认真、踏实,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把这个公司当成是自己的,从负责采购的那天开始,像疯了似的查资料、到处找人请教。没多久便掌握了专业知识。

    在原辅料采购环节,所有的谈判都是谈了再谈,谈了再谈。直到把价格压到了低的不能再低。单只这一项,就给公司节省了不少成本。

    也就是因为她这样做,才使得大伯王可建对她刮目相看!如今见她受委屈,那肯定要安慰两句。

    “元玲,你大哥这些天事情多,这些天你大哥压力太大了,这么多事全压住他一个人身上,情绪可能不太好,如果委屈着你了别怪他。好吧。”

    “大伯,没事,我刚才还有些委屈,听您刚才这样说,我赶紧好多了。”元玲擦了擦眼泪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元玲摇摇头破涕为笑,情绪比刚才好多了。

    王可建见侄女没事了,这才迈步要走,元玲却拦住了他,把他拉倒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和他讲了刚才和王元平汇报的事。

    王可建听完后看了侄女一眼,小声问道:“这个事还有谁知道?”

    “没人知道了,就您和大哥还有我知道。”

    “哦。”王可建眨巴了几下眼睛,小声吩咐元玲:“既然你大哥不相信你怀疑的事有问题,那这样好不好,你跟李总一起出去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注意一下看看是不是像你怀疑的那样,记住,千万不要声张,李总为这个公司出了大力的,如果一旦让他知道我们怀疑他,那就坏了。会伤人家的心的。”

    “放心吧,大伯,我会不动声色的既能把事办好,也能让他不知道我在调查他。”

    “那好,务必小心加小心,如果没有什么违规的事也就不要深究了。知道吗?我们不能让人说我们卸磨杀驴。再说你大哥的脾气你也知道,让他知道我们在悄悄做这个事,他还不把桌子掀了,所以,小心为妙。”

    “我明白。”

    看着元玲远去的背影,王可建心里暗暗嘀咕:这个李亮到底是找了一家什么工厂,引起元玲的怀疑呢?

    王可建知道这个侄女办事能力很强,脾气很刚烈也很泼辣,但骨子里却没什么心眼,属于直肠子有话就说,从不会拐弯抹角,如果说事情引起她的怀疑。那么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

    先让她调查看看吧,即便李亮有些私心搞点小动作,也无非是介绍个熟人厂家合作,还能有什么大事。

    这么一想,王可建心里宽松了不少。刚想去财务一趟,身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那,叫住他的是耿子明,耿子明由于连日加班,没工夫修边幅,满脸胡子拉碴头发乱蓬蓬的。

    王可建上下打量他几眼,笑道:“耿啊,你多少天没洗澡了,老远就闻到你身上的味道了。”

    耿子明大囧,一边抬起胳膊闻了闻,一边晒笑道:“这两天忙的脚不沾地,没工夫洗,等过去这阵再说吧。老王总,我刚要去找元平总,可他那里有客人,没敢打扰他。正好碰见您了,跟您汇报一声,搬迁弄的差不多了,按元平总的意思,我已经调用了溶剂厂二百多人来帮忙,现在忙完了,这部分人怎么安排?”

    王可建一怔!“元平没说怎么安排吗?”

    “那天他说了一嘴,让我考察考察这部分人里边有多少技工,我按他的意思摸了一遍,您猜怎么着,这里面拢共有三十来个技工,其他都是原溶剂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没什么技能,没法用。”

    “哦,这样啊。”王可建沉吟了半晌:“你还是和元平去商量商量吧,人事这块我不太懂,说了也起不了大的作用。”

    “可他那里有客人啊,我这会去不太好吧?”

    “没事。”

    耿子明便转身去了王元平那里,敲门进去之后不等王元平问把情况汇报了一遍。

    王元平问道:“也就是说你组织的这二百多人有一百七八十号人只能做零工?”

    “嗯。”

    王元平沉吟半晌,顾不上客气回头直接问王英:“王科长,您的看法这些人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刚才耿子明汇报时,王英听得清清楚楚,她想:既然自己答应要加盟公司,那就要有个态度,刚好碰上这个问题,又是原溶剂厂职工的问题,自己责无旁贷。要拿出一个方案来才行,而且这个方案要漂亮,全当自己进入建辉公司的第一炮,这一炮一定要打响!

    正在她积极思考如何应对时,王元平的问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说:“王总,我不知道这部分具体是谁,有没有名单,如果有名单我就大概其知道这些人都能干什么。”

    王元平道:“这好办,我让王怡送来这些人的名单。”说完,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了王怡。

    不一会儿,王怡过来了,手里拿着几张表格交给了王元平。王元平拿过来看了一眼,转手递给了王英。

    “王怡,你也听一听。”

    正要转身离开的王怡一听,便在耿子明一旁坐了下来。

    王英拿起桌上的笔对照着名字认真的一个个打着勾,一段时间之后这才把打好勾的表格递给了王元平。

    “王总,这些我已经打了对勾的人可以用,比如。”说到这里,她用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王元平一看这个名字“李楠”。

    “这个李楠原来是一车间的一个班长,人很干练也很敬业,电气焊都懂一些,虽然不是那么精但都会,人也很好学,找人带一个星期就没有问题。他现在就在外边接一些铁艺制作的活干。”

    “再如,这个叫陈佳的,别看是个女人,但机械制图这块很厉害的,最早她干过机修车间的技术员,后来因为生小孩才调离了岗位,去了二车间做了统计。还有。”

    王英一通解说下来,在场的几个人纷纷心里叹服,一个近千人工厂的劳资科长能够把基层职工情况说的头头是道,不简单。

    耿子明拿过表格一看,大部分都划了对勾,这样下来,剩下的不足百人了。他咧嘴笑道:“这样好哎,这样好哎。”

    王元平瞅了他一眼,接着问王英:“那剩下的人呢?”

    “让耿总抽出几个技术能手进行强化培训一个月,每星期考核一次,跟他们说明白,第一次考核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如果第二次考核不及格,那么对不起了,回厂里等安排。我想在这样的压力下,没人敢当儿戏。一个月下来应该大部分是能及格上岗使用的。”

    王元平一拍大腿,兴奋的说:“好!好!就这么定了,按王科长的建议来做吧,子明有问题吗?”

    “没有。”

    “很好,等王科长上班后,你们就按刚才说的,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我的意见这样,咱们索性把这个计划扩大化,把全公司所有的人员统一纳入进来一并考虑,这个事以王科长为主,子明、亮子和王怡为辅。好不好?”

    “好的。”

    众人齐声答应。

    本书源自看书罔

第277章 兼并 14() 
经过紧锣密鼓的搬迁工作,建辉公司全体已经顺利搬进了溶剂厂。

    三天后王英上班时,报到的地方已然是原溶剂厂现在建辉公司的人事部办公室了。

    走进这栋熟悉的办公楼,面对熟悉的环境,看到的却大部分是陌生的人员。王英有些百感交集,此刻她真正领略了什么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那种感觉。

    人事部办公室的门开着,王怡正在忙着弄材料,王英进来时她没有发觉,王英礼貌的敲了几下门。王怡抬头见是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材料,笑了笑对她说道:“王姐,您来了,王总一早就问您来了没有。我领您过去。”

    王英笑了笑点点头,轻声说道:“谢谢”。

    王怡领着她来到王元平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就是原来溶剂厂厂长办公室。

    一进门,王元平正在打电话,一见是她们俩,脸上浮现出笑容冲着他们点点头,指着对面的沙发让她坐,王怡则手脚麻利的冲上了茶水之后悄然退了出去。

    王元平打完电话之后,笑吟吟的来到王英面前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了她的对面。

    “王科长,终于把您盼来了。”

    “王总,千万别叫我王科长了,还是叫王英吧。”王英有些羞赧的说道。

    “呵呵,叫习惯了,改口,改口。”

    “嗯,这样才是一家人,要不我好像融入不进来似的。”

    “呵呵。”王元平一听这话,笑道:“你进入情况还真快,好啊。”

    玩笑开了几句宽阔的室内气氛似乎热烈了一些。

    “我不跟您客气了,既然来了咱们直接进入工作状况吧。今天咱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组织架构。这个活以前也没人帮我,都是我拍脑袋决定的,现在您来了,这个活就要您来主要负责了,我只是敲敲边鼓提提意见。”

    “好的,当仁不让,我一定不辜负您,只是组织架构这块可能需要您推进,否则,我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就调整组织架构,那会引起大家的不快的。”

    王元平一想也有道理,便说:“这样吧,组织架构设置由我来主抓,你辅助我,但是工作还是你们部门去做,你让我去做具体的人事工作,说实话我还真做不了。人事工作的技术性还是很强的。好了,不说废话了。这几天我又对组织架构仔细琢磨了琢磨,我的想法是这样。”王元平说到这里站起身到办公桌上拿了一张纸,在上面简单的勾勒了一会之后,递给了王英。

    “公司高层设董事长、副董事长各一名,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暂时设三名,总经历理设一名。”

    王英听了沉思了片刻,摇头道:“王总,请恕我直言,您这样设置高层的职数比国企还多,合适吗?”

    王元平解释道:“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设置是因为我父亲和我叔叔,我知道这样设置,在你们做人事的有个术语叫”

    王英抿嘴一笑:“您是不是想说因人设岗。”

    “对对对,就是因人设岗,还是您专业。言归正传,您知道,这个公司是我父亲和叔叔共同出资干起来的,现在我四叔又在南方办事处负责销售事宜,如果不安排个名分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虽然公司所有的管理全在我这里,他们老哥俩什么都不管,但不安排名分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对外。”

    “那倒是,必须有个名分。那总经理是您,副总经理又是哪几位呢?”

    “副总经理暂时只有一个,叫李亮,木工机械这块主要是他在负责。人很不错,聪明能干,原来是大阳厂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