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149章

草根奋斗记-第149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不管你的破事了。你也别光在家忙乎,单位的事现在到底怎么考虑的,不行找找他们想想办法吧,老这么冷着也不是个办法。你看人家长征和王明华都是正科了。你再这么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王元平别他戳到了痛处,心里一紧,摇头叹了一口气道:“这个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现在也懒得想它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大不了老子回家自己干!”

    “你能这么想就好,按你的能力在单位干真是委屈你了。自己干也好。”

    张忠诚的这话听得出来是在安慰王元平。

    王元平晒然一笑,道:“行了,忠诚,我这里很多事,今天先说到这里,有时间见面聊吧。我先挂了。”

    本书源自看书辋

第244章 外协代加工() 
张忠诚的外包建议提醒了王元平,这要是搁在以前,他一定不会采纳这个建议,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对这种叫做“外包代加工”的方式是有严重抵触的。他一直认为只要是外包加工肯定是不靠谱的,因为质量什么的自己不一定能控制住,大阳厂以次充好的事件对他的影响很大,那次事件的冲击至今他心有余悸。

    这要是搁在以前打死他也不会同意,但现在不同了,自己已经火烧眉毛了,其他的办法又解决不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王元平无奈的摇头:看来只好按这个方法试一试了。但究竟怎么试,他没有任何经验也无从下手。

    王元平燃着一根烟,看着袅袅升起青烟,脑子里把这事从头至尾仔细想了一遍。张忠诚的这个建议对现阶段的建辉公司还是很有用的。如果将订单发包出去,可以有几个好处。

    一、 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原辅料采购资金,使得建辉公司捉襟见肘的资金不至于那么困难;

    二、 可以节省管理成本,没有那么多工人,管理难度也会减低不少;

    三、 可以节省巨大的精力,不用在生产上花费那么多心思;

    四、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可以减少目前公司厂房紧张的压力。

    王元平想到这里有些兴奋,站起身,往烟灰缸里掸了掸烟灰。蓦地,一个念头涌上了脑际:别老想着好处,坏处呢?就在不久前大阳厂的外加工可是做的一塌糊涂。就是因为外加工才使一个如日中天的大阳厂差点完蛋。那么,自己这么干,会不会有这样的风险?别忘了,哈尼卡公司是国外客户,如果做砸了,建辉公司所面临的将不光是声誉的问题,还有巨额索赔啊。

    而且建辉公司和大阳厂没有可比性,大阳厂之所以能度过难关,是因为市县两级政府出面,各方面的资源都调动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把那次风波压住,而建辉公司是没有这些方面的资源的。

    所以,如果要外包,必须要把住质量关才行。而如果要严格把住质量关,以自己对洪南周围企业的了解,能够揽下哈尼克订单的企业似乎不太多。如果找不到那么多企业外包,这个想法就是空的。

    王元平想到这里心里没底了。感觉心里有些燥热,便把手里的烟屁股一扔,开开办公室的门走了出去。

    办公室外风凉凉的,使得王元平发热的头脑渐渐凉了下来,他想:既然自己憋不出办法来,还是采用自己的拿手戏——集体智慧,开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吧。

    半小时后,建辉公司的所有中高层全部集中在公司会议室。由于开会之前王元平已经让行政人事部通知了议题。所以,大家坐下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一会,王元平进来了,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王元平没有看大家,坐下后径直问:“人到齐了吗?”

    李亮答道:“到齐了。”

    “那好,今天的会议议题已经在开会之前和大家说过了,都谈谈吧。”王元平坐下后说道。

    会场上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吱声。

    好半天之后,王元平眉头一皱,脸色一沉道:“不用我挨个点名说吧?”

    建辉公司上上下下好几百口子人,谁都不怕唯独怕王元平,这个年龄不大的老总身上似乎透出某些渗人的煞尾!

    见他有些不高兴,李亮首先说道:“这个问题我没有接触过,但我可以谈谈我的看法,说的对不对的,大家多谅解”

    王元平眉头皱的越发紧了,不客气的打断道:“别那么多废话,啰嗦什么,有话直说。”

    李亮见状不敢怠慢,说道:“在满足我们自己订单的基础上把剩余的包出去,这个做法是可以的,我同意。但是,我们要吸取大阳厂的教训,还记得大阳厂的事情吧,其实,那就是代加工没有做好的结果。因此,我想,在质量验收这一关要把住。”

    王元平听罢,脸色有所缓和。心想:亮子究竟是老油条,一语中的。说的正是自己担心的点。他点点头,眼睛看向了耿子明。

    不待王元平说话,耿子明赶紧道:“李总所说也是我担心的,包出去好是好,但质量能不能控制住是个问题。还有一点我想说,就是咱们洪南有那些厂子可以接下这些订单,大家都知道,哈尼克公司的验收近乎苛刻,上次的订单我们做的那么好,但对方仍然提出不少问题。以我的经验能够做到我们公司这样的水平的,周边似乎没有。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包给谁?”

    没等王元平接话,质检部经理邱慧接过话来:“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据我的了解,洪南虽然没有,但离我们不远的洪州就有两家铁艺加工厂,他们专门做铁质栅栏,接我们这个活应该可以。但质量我有些担心。”

    “哦?”王元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问道:“邱经理,这两个厂你熟悉吗?说说他们的情况。”

    邱慧不疾不徐:“熟悉,我在海崖厂时,这两个厂都和海崖厂有过合作,去过多次。一个叫瞭望铁器加工厂,坐落在离我们不远的洪州五龙镇,另一个叫华春铸造厂,坐落在柜镇西边的洪州十里堡镇。规模都不大,瞭望是乡镇企业,华春是民营企业,产品质量都还可以。”

    听到这里,耿子明插话问道:“邱经理,瞭望这个厂好像我去过吧。厂长姓杨吧?”

    邱慧笑道:“是啊,我们一起去的,那天杨厂长还把你给灌醉了。”

    会场上众人哈哈大笑,王元平跟着也乐了,道:“怎么,子明这酒量也能被喝趴下?哈哈”

    耿子明大囧,不满的白了邱慧一眼。

    王元平双手招了招,会场恢复了寂静。

    “邱经理,你说的这信息太重要了,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订单的量很大,他们能接下来吗?”王元平紧接着追问道。

    “这个嘛。”邱慧略略沉吟,摇摇头道:“这都好几年没去了,他们还生产不生产,量有多大,我真的不太好说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瞭望接单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过”

    “不过什么?”王元平追问了一句。

    “如果按咱们的订单,我想他们大概够呛。”

    “那根据你的了解,洪州还有类似的厂吗?”王元平问道。

    “没有了。我记得好像是没有了。”邱慧还是边思考边说:“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这几年又有这样的加工厂的。”

    这时,坐在邱慧边上的元玲插话了:“其实,我们不必舍近求远,王总,王庄不就有个机械厂吗?据我的了解,他们可以做啊。”

    元玲的这话一出口,众人全都看向了她。王元平如梦初醒,笑了笑道:“嗨!我到忘记这个茬了。”

    王庄机械厂是自己带着大阳厂的部下帮助搞起来的,这个厂的情况自己可以说最熟悉了。确实如元玲所言,他们就可以帮自己消化一部分,如果再加上邱慧所说的两家,现在基本就能确定,哈尼克公司的订单基本可以解决了。

    王元平脸有喜色,说道:“今天的会就到这里,亮子、子明、周经理、邱经理和元玲留一下,其余人散会。”

    本书源自看书網

第245章 三务谈判() 
等到其余人散了之后,王元平语速很快的说道:“各位,把你们留下来的目的是我们商量一下刚才会上定的事。我的想法既然这几个厂都可以做代加工,那么要赶快进入情况,不能等更不能拖。我布置一下任务。”

    众人一听纷纷拿起笔做好记录的准备,王元平继续说道:“这第一个任务请财务周经理负责弄一个招投标小组工作机制。我的设想是这样,这个小组的成员由财务、法务和业务人员组成,成员呢大概是五人,每次谈判的组长由你们几个轮换任组长。今后凡是涉及到对外发包事宜都由这个小组去谈。周经理,明白我的意思吧。”

    周铁生脸现迷茫,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王元平见他的样子,知道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自己的意思,他笑了笑,回头问李亮:“亮子,还记得大阳厂的三务谈判机制吧?”

    “您是说采购的那个三务谈判吗?记得,记得。”李亮点头应道,但又些迷惑问道:“领导,大阳厂的三务谈判是针对采购的,我们现在说的是外包,这俩个事一样吗?”

    “嗯,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涉及到对外谈判,所不同的是那个是针对外采的谈判,这个是外包的谈判。内容不一样,但形势都一样。你把那个制度从大海那里要过来给周经理,如果所料不错,今后类似这样的外包可能量不会太少,所以,我的意见周经理你要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借鉴一下大阳厂的,赶快以制度的形势草拟出来,今后这个机制要固化。”

    “好嘞。”周铁生本来似懂非懂,听他这样一解释顿时醒悟,愉快的答应了。

    “第二。”王元平看向了邱慧和元玲:“元玲负责对外发布消息,最好能搜罗十几家工厂,可以最大限度供我们挑选加工厂。完了之后,你和子明和邱经理组成考察组,对这些报名的工厂进行详细的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声誉、规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等,要像哈尼克公司对我们的验厂一样严格。”

    元玲、邱慧和耿子明一齐点头答应。

    王元平接着道:“第三,谈判小组一旦确定了合作工厂,后续生产的过程监督由邱经理派人跟踪。我们不能光对结果检验,要对整个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这样才可能不出问题。对于产品质量,邱经理,不用我多说废话了吧。”

    邱慧笑笑,说道:“这个您尽管放心,但是我有个问题,本来我们人手就紧张,如果要是再外派,那就更没有人了。”

    “这个问题由亮子和子明统筹调配给你们解决,不行就从生产厂抽调技术过硬的骨干人员充实质检部。”

    周铁生一听摇摇头,道:“这个我反对,本来我们公司的用工成本就比一般厂要多,再添这么多人成本会增加不少。”

    “你,没人我怎么干活,周经理,不带你们这样的,光叫马儿跑不让马吃草,质检部的人现在加班加点都成了常态了,还好现在大家没有怨言。但再这么下去,迟早会顶不住的。”邱慧一脸不高兴的冲着周铁生嚷嚷。

    周铁生刚要反唇相讥,王元平笑了笑道:“周经理,派出去的人的费用由对方负责,这个我们要在之前的合同中定下来。”

    周铁生这才不争了,嘟囔道:“这还差不多,要不然这么多费用我心疼死了。”

    尽管是笑声嘟囔,但大家都听到了,耿子明指着周铁生笑道:“你这个周经理啊,我看改叫周扒皮算了。”

    这话一出,大家笑作一团。王元平也跟着笑,不过他心里明白,这个周铁生当真是管家的好手,从他手里弄分钱真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王元平对他的信任有增无减。

    王元平替周铁生解围道:“好了,好了,周经理这样做也是为了公司好,大家要配合,该花的钱要花,但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能乱花。”

    王元平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周铁生的尴尬给化解掉了。周铁生顺着他的话继续嘟囔道:“就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王元平抬手止住大家的笑声:“刚才说了三条,还有最后一条,也是关于质检的,邱经理,这些外加工的产品除了要严格把住质量关之外,另外,我建议你们考虑一下把他们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分开,且要做个明显的记号,不然将来真要是出了问题就没法追踪了。周经理,对外加工的合作工厂一旦确定之后,要根据外包的数量收取他们的保证金,具体的数额有你们财务来定吧。”

    “好的。”

    “那好,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对了,虽然哈尼克的订单还没有下来,但我的意见,子明、邱经理和元玲现在开始就要进入到情况,开始考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