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117章

草根奋斗记-第117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容易,但真要做可就难了,产能在那里摆着,再提高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宋建苦思冥想了好多天没有结果。眼看着自己空有抱负不能实施,他很苦恼!

    便给自己的远在县城的几个哥们打了几个电话咨询,这种情况怎么办。

    别说,人多就是力量大智慧多,其中有个人就给宋建出了个这么个主意。借壳下蛋。

    所谓借壳下蛋就是让他去别的小工厂、小作坊直接购买成品机器,回来后打上大阳厂的标识,如此以来既解决了产能问题,又能节省不少用工成本。

    宋建一听这主意连声较好,连夜组织开会讨论,但很遗憾,与会众人一听均不赞成这样做,理由是,这样做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紧急提货的要求,但质量无法保证。不符合大阳厂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

    宋建一听火大了,站起身,大声训斥道:“都在强调质量、质量,这些天我的耳朵里整天嗡嗡着这个词,灌满了,也灌饱了,不想再听了。我就问大家一句,你们天天强调加强质量管理是为了客户,可我怎么听到的是很多提货的客户的抱怨声呢?如果这样的抱怨任其发展,以后客户还敢要咱们的货吗?不是一样会失去客户嘛。”

    这时,会上有人说话了,这个人就是九车间的钱大状,他现在是九车间主任。钱大壮忽的一下站起身,气冲冲的说道:“宋厂长,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吗?就是因为我们厂的质量求生存的这条赢得了这些客户的爱戴。您不知道吧,自打王书记来咱们厂后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一直存在,为什么王书记他们仍然要坚持质量为主呢,就是怕把大阳这个牌子搞砸了!而这些客户虽有抱怨,但从没有听说过那个客户不要大阳厂的产品,也没有听说那个客户因为不耐烦中断和大阳厂的合作。您听到的是哪些司机的抱怨,而不是客户的抱怨,客户的要求我们从没有失信过。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您现在如果要这样改,我个人是坚决反对的,我相信如果王书记在,他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决定的。是不是,同志们?”

    “是的,是的。”会场上众人一起赞同。

    钱大壮的一番话引起了宋建的严重不满,他“啪”的拍了一下桌子,会场上的人见他发火,便都不再吱声。宋建扫了与会人员一眼,严厉的说道:“我现在是大阳厂书记兼厂长,我说了就算数。从现在开始,采购部的人要分别到各个加工厂去考察,争取在这两天内定下几家。让他们开始供货。以后所有的订单干不了就要分流,缓解目前尴尬的状况。”说完,他故意停了停,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便接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大家按要求分头行动吧。王主任,你监督一下,如果不按我的意见办的,那就先停职反省,然后研究怎么处理。”

    宋建说的这位王主任,当然是原来先任劳资科后在机构改革中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的王科长。自打宋建来到大阳厂之后,这位王科长总算是看到了希望,对宋建是百般巴结,自然也就获得了宋建的好感。不久,就宣布让任厂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

    有了宋建的恩宠,夹着尾巴做人的王主任开始趾高气扬了起来,见谁都是扬着鼻孔说话。对于宋建的命令,那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大阳厂在宋建的高压下,采购部不敢不听,于是,按照他的指令,选择了几个小型加工厂,开始整机设备进厂换标后,满足客户。

    此举一出,没有多长时间大阳厂的发货压力大大缓解,客户抱怨提不到货的投诉越来越少了。一段时间内,由于发货量加大,大阳厂的效益迅速提升,宋建主持工作的第一个月内效益竟然蹿升到去年同期的两倍还多。

    这下,宋建的威信在很短时间内在大阳厂迅速建立起来。大家虽对王元平念念不忘,但对这位新来的宋厂长也颇为佩服。大阳厂的政令开始畅通起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宋建自然很为得意,因为这个举措使得自己不但使得自己在大阳厂的威信空前提高,也为下一步继续消除王元平在这里的影响打好了基础。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还获得几笔不菲的厚礼!这些采购的小工厂为了能拿到大阳厂的单子,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意思”。

    对于这些外来的收入,宋建也不客气,一一笑纳。宋建的心里非常美,既能把自己在大阳厂的威信建立起来,也能满足腰包。嘿嘿,这才叫智者。宋建对自己越来越自信了。

    本书源自看书網

第188章 大阳厂来麻烦了() 
就在宋建春风得意,渐渐在大阳厂站稳脚跟时。

    问题开始出现了,大阳厂发到东吴的纺机整机装好后,开机主机壁板竟然断裂!这可令大阳厂东吴销售公司总经理隋勇大吃一惊!在他的心里对本厂产品的质量还是颇为自信的,听安装队汇报还不太相信,但等到他亲自到了现场一看,顿时傻在那里。

    现场横七竖八的摆着好多台断裂的织机壁板!隋勇蒙了,这种现象可是从未有过的,自己也从没碰到过。但他知道,必须赶快应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隋勇严令安装队,已经运往现场的机器不要再拆封,赶快运回销售公司仓库。一面又让安装队撤下几个人回到销售公司,将厂里发来的货全部打开原地进行组装实验,结果,全部机器都出了问题,紧固螺栓基本不敢使劲拧,只要一拧,主机壁板必然断裂!

    这是典型的质量问题了,把隋勇气的差点背过气去,这么多机器出现问题,一旦被客户发现或听到风声,那可就麻烦了!因此,他严厉叮嘱安装队长,让他严格管束手下人,一定不要把风声漏出去。

    隋勇想的太简单了,这毕竟是大事,怎么可能捂住!东吴的客户听到他现场人的汇报时,当时就急了,找到隋勇,要求验证机器。

    任凭隋勇磨破了嘴皮子,对方毫不妥协,无奈之下,隋勇只好编了个理由,说这次的货是自己外购的,不是厂里生产的。客户瞪着眼睛让隋勇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隋勇告诉他,是由于客户催的太紧,而厂里又生产不出来那么多,只好外购。请对方无比原谅!

    客户哪里能听的进去这些,冲隋勇嚷嚷着全部退货,否则,这事不会罢休!

    任凭隋勇怎么央求,也没有用,对方坚持退货赔钱!无奈之下,隋勇只好把事情打电话和厂里汇报了,得到的答复是可以退货,没关系。听到厂里的安排时,隋勇楞住了。

    隋勇明白,这一来回折腾,利润基本没了,如果客户再索要赔偿还不知道是多少呢。更重要的是,这个秘密是一定保不住的,用不了多久,全东吴的纺织企业都会知道这件事,那可就糟糕了。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果通过口口相传把这件事宣扬开来,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想到这里,隋勇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于是,几次给厂里打电话要求厂里赶快发出一批质量上乘的货,至于客户的工作,隋勇说我只能尽量做,做到什么程度却不敢想。

    令隋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厂长宋建却丝毫不拿这件事当回事,给他的指令是不要小题大做,这么大的厂有问题很正常。不要拿着这事太当回事。客户要求索赔,没关系,赔给他就是,至于客户的挽回宋建却指示说这样不理解我们的客户不要也罢。隋勇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补充问了一句,等得到的答复却是依旧如此时,隋勇拿着听筒愣在那里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当发往东吴的产品被提回来之后,大家开箱一看,这些纺机均是采购的柜镇小作坊的整机!这让大家非常的不满,但又不敢吱声,毕竟,那位宋厂长一点表示都没有。谁还敢说话呀,于是,大家只好把这件事压下,耐心的等这位厂长处理!

    令大家没有料到的是,这批货的处理还没有开始,发往南方和河西地区的木工机械设备也陆续被退了回来。紧接着,几批发往其它地区的设备都给退了回来,总价值竟然达到了二百多万!

    这可是大阳厂建厂以来从没有有过的事情。最为可怕的是,作为厂长兼书记的宋建竟然完全没有意识。还在洋洋自得的过着当领导的瘾!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很在意。指示采购把损失压倒那些小厂身上,让他们把货提回去重新做。至于厂里生产的,重新组织生产即可。

    宋建认为,二百多万对于大阳厂来说并不是大数目,所以没必要担心太多。他不明白,市场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瞬息万变。有时甚至容不得你思考就会变的很陌生。有时又是最无情的,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快速反应,那就立马回影响信誉,而信誉一旦有问题,它能将一家企业在很短时间拖死!

    因此,对于工厂运营管理,产品质量关乎到在市场上的生存,任何工厂都不敢轻视!这也就是为何一直以来,王元平对于大阳厂的质量近乎苛刻的要求所在,也是大阳厂为何宁愿被客户抱怨而不敢轻易提高产能的原因所在。

    可宋建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当他看到发货量一下子提升了这么多时,高兴的直拍脑袋!他被大阳厂的大好形势一下子冲昏了头脑,自认为找到了解决了提高的产能的办法,让大阳厂再上一个台阶呢。

    宋建只顾高兴了,却忘记了一件事,如果工厂管理可以这么简单的话,那么为什么王元平、李平和李大海这些市场和工厂管理经验丰富的一群人不这样做?

    得意就容易忘形,宋建就属于这样的人。此时的他,可以说没有任何风险意识,对出现的退货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这是小问题,不足为患!

    他不重视,不代表市场也不重视。很快,整个行业内疯传,大阳厂的设备质量不好,不敢用。大阳厂的信誉度一下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这可苦了销售公司和办事处了,原来很好做的销售工作现在怎么做,客户就的脑袋就像拨浪鼓似的,怎么说都不要。隋勇和郭大年以及杨文只好硬撑着亲自上阵,使出浑身解数这才好不容易在自己的防区里挽留住了几个大客户。但订单已经下滑到最低点。

    随着退货增多和产品挤压,大阳厂的仓库、厂里的空闲地方堆满了生产出来的木工机械和纺织机械。

    看書惘小说本書

第189章 怎么办?() 
被调离的李平这天下午接到了东吴销售公司总经理隋勇、南方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大年的电话。两人气急败坏的和他详细的说了情况。

    李平一听大吃一惊!大阳厂的事情令他感到心急如焚。顾不上手里的事,扔下工作去到文化站办公室找到了张忠诚和李大海。

    从两人阴沉的表情上,李平明白了。看来他们已经知道了大阳厂的情况。

    没等到坐下,李平着急忙慌的问道:“看来你们听说了厂里的事情了。”

    李大海的神情显然很愤怒!但又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自己已经被调离了。一想到这里,大海自然很懊丧:“也是刚刚听隋勇打电话说了,这不正和张书记商量怎么办呢?”

    “还商量个屁,直接去找那个宋建吧,咱们这才离开几天啊,就搞得这么乱,我听隋勇告诉我,现在咱厂的信誉在业内已经下降到最低点了,这样下去用不了半年就会垮掉!妈的,这个狗东西,真该打死他。”李平气急败坏的骂道。

    李大海跺着脚恨恨的说道:“是啊,这样下去用不了半年,最多四五个月,所有的销售渠道就会堵塞。真到那时,大阳厂可就完了。做强一个企业不容易,做大一个企业更不容易,但做跨一个企业太容易了。这个姓宋的啊,我真恨不得掐死他!怎么办啊?”说完这番话,他有意看着张忠诚。

    张忠诚知道李大海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但他没有想好该怎么办,所有,也就没有吱声,只是默默的看着窗外叹气!

    脾气耿直的李大海看着张忠诚叹气,一股怒火从心底一下子窜到了脑门,蹭的一下子站起身,怒道:“你不敢管是不是?好,好,那我和李平去找那个姓宋的,我们不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厂就这么完蛋了。李平,咱们走!”说罢,拉着李平就要向外走。

    “站住!”张忠诚站起身怒喝一声。李大海一愣,转过身吃惊的看着他,自打认识这位领导,还从没有听到他这么大声的和自己说话!

    张忠诚几步跨到李大海的面前,表情严肃、紧皱着眉头训斥李大海道:“你疯什么疯?就你们着急啊,难道我就不急?”

    张忠诚很少冲李平和李大海发火,二李也没有见过他发火。现在一看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