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草根奋斗记 >

第111章

草根奋斗记-第111章

小说: 草根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来王庄学习的越来越多。王庄出名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山村一下子变为改革模范村,在河东几乎妇孺皆知。

    自从报纸和电视台的采访后,等于给王庄做了无形的广告,而且这个广告的效应之大,令王庄措手不及。王庄的经济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几个工厂的订单像雪片一样,效益好的不得了。今年的五六月,甚至拉货的车都挤满了村子,搞的王可凡没辙了,把全村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去指挥车辆。

    王庄的钱越赚越多,集体财力越来越雄厚。今年的这个软广告一出去之后,到目前为止,给村里带来两千多万的收入。

    两千多万!一个惊天的数字,甚至可以与几个乡镇财政收入比拟。

    王庄的村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王元平多少知道一些情况。村里办木工机械厂的时候,三叔曾经找过他,这个事情让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很多事情王可凡都会和这个侄子商量,他知道经过几年的商海遨游,侄子的商海预见性和前瞻性比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因此,凡是遇见大事,王可凡都会无一例外的和侄子通电话商量。

    对于家乡的快速发展王元平也感到高兴,因此,竭尽所能帮助三叔。甚至王庄搞木工机械厂时,王元平曾经抽调精兵强将帮助王庄木工机械厂在一个月内运作起来,除此之外,王元平还把一些大阳厂无法做的小订单统统转交给王庄来做,为此,吴明德曾经严厉的批评过他,说他公私不分。但王元平对此却是没往心里去,在他心里,家乡父老如果能够过上好日子,即使再挨十次骂也值,再说自己除了把一些厂里实在干不出来的订单匀给王庄外,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王可凡的计划是,今年到年底,整个村子的建设结束,王庄村民全部搬到新别墅过年。

    王元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他哪能知道短短不到一年的工夫,村子竟然会有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看着这个到处是废旧门窗和瓦砾的村庄,王元平心里不由得对三叔敬佩起来,别看三叔平时少言寡语的,但就是这个少言寡语的人带领着王庄人向致富之路飞奔。

    看書网小说本書

第176章 家乡巨变 2() 
就在他看着这些破瓦砾出神时,正巧他的三叔从不远处的村委会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王可成和王元平。快一年没见到这个侄子了,王可凡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伸长脖子喊道:“二哥,元平,你们在那发什么愣!快过来吧。”

    一边喊,一边大步流星朝着两人迎面走了过来。

    王可凡拉着王元平上下打量了几眼,笑呵呵的说道:“小子,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人倒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你这还有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王元平耳朵根子有些发烧,咧了咧嘴,苦笑道:“三叔,我倒是想回来,但没走不开啊,您也知道,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做呢。”

    王可成没下车,在车上和王可凡说了声:“老三,你们聊着吧,我回去了。晚上去大哥家吃饭是不是?”

    “嗯,大嫂说了,晚上去她家吃。”

    “嗯,我知道了,你们聊吧,我走了。”

    目送王可成离去,王可凡这才转身亲亲热热拉着王元平的胳膊来到村委会。

    村委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十几间瓦房,虽说年头不太久远,但被新盖的别墅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看着这些旧房子,王元平奇怪的问道:“三叔,村委不拆吗?”

    “拆,但是要等到村里房子、路面和花园什么的建起来再说。”

    “三叔,我真佩服您,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要给全村人都盖这样的房子?”

    “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村集体有钱了,该给大家办点事就得办点。不能光把钱看的那么重。我上任时就说过,让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王元平听罢,由衷的翘起大拇指,笑道:“还是我三叔的政治觉悟高,您是我党的优秀干部啊。”

    “去,你小子,都当副乡长了,还没个正行。寻你三叔的开心,看我不打你。”说着,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做出要打的样子。

    王元平假装一躲,嘿嘿笑道:“不敢了,不敢了。”

    王可凡也笑了,笑容很灿烂也很舒心。他对这个侄子那是非常疼爱和欣赏的。

    王元平收起笑容,问道:“三叔,你在电话中和我说,回来后咱们聊聊。”

    王可凡见他这样说,脸色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说道:“是啊,是啊,我总想找个机会和你深谈一次。三叔遇到问题了。”

    “问题?什么问题?”

    “人啊,是人的事,你看见了,咱们村发展的这么快,可现在真的没有几个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些工厂,现在倒是效益好,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放心。你看看这些企业管的,就和过去的工头差不多,我都不愿意去,看着憋气!”

    听他这么说,王元平明白了,三叔是发愁没有人才。现在村里扩张的很迅速。这么多企业,原来用的村里那帮泥腿子已经完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式,如果再这样干下去,势必会出大问题。王可凡早就发了愁了,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主意。

    他曾经去过滨海和洪南县城,想招几个人才过来,但人家一听是村办企业,根本不搭理他。

    究竟用什么方法能招进人才来,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

    其实不但王庄,即便是大阳厂现在也是一样。人才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缺乏的。

    王元平想了想,告诉三叔,如果想要引进人才,一要不怕花钱,采用高薪的形式公开招聘,只要价钱合理都可以引入。二是不能在家等靠,要主动走出去,派人到南方去公开招聘。南方的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只要薪水合理公道。相信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王可凡一听,也告诉王元平,高薪招聘这个招用过,但在滨海,人们比较守旧,城市人对于农村的认可程度很差。即使再高的薪水,也很难吸引过来。这个招不太好用。

    但王元平说的去南方招聘,这可是王可凡从来没有考虑到的。王可凡听完后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心里暗暗称赞:元平到底是眼光独到,自己就没有想到这块。

    王元平现在的家在村子的正南最先建起的五十户别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界。当初分房子时,王可凡特意公权私用了一回,给大哥分了最好的地方。起初,王可建不想要这个地方,他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三弟难做,但架不住王可凡和村委的一帮人再三劝阻,村主任告诉他,王可建分到任何地方都不过分,村里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就冲着元平把村里的木工机械厂一个月内搞起来也该享受这个待遇。

    一听三弟这样说,王可建和李红莉这才勉强答应搬了进去。

    之所以说这个地方好,是因为这几十户别墅的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这个湖是原来的一个大坝,今年年初进行了整修和改造。人工湖里建设有一条长长的堤岸,岸边栽种两排高大的垂柳。堤岸的尽头是一个巨大观景亭,很有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湖里面栽种了好多荷花,湖边建有宽阔的汉白玉石栈道,到夏天时,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乘凉,观景和赏荷。

    湖边的这排别墅站在二楼都可以看到湖里的风景。能够住在这排别墅里,那绝对是王庄的功臣或者最年长者。王元平就是王庄的功臣,虽然他的户口不在王庄,可他的父母跟着沾光了。

    当王元平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收拾屋子。

    这个小别墅有二百多平米,带着一个几十平米的小院。红瓦起脊,造型别致。再加上院子里李红莉栽种的花草,整个小别墅显得格外的上档次。

    王元平过完年后就没有回家,屈指算来已经整整八个月没有进家门了,连自家搬家都不知道。看到久别的儿子,李红莉的眼泪婆娑。一边赶紧做饭,一边喊着在二楼的王可建。

    王元平实在是饿了,母亲做的饭当然是最好吃的。他吃的格外香甜。

    看着吃饭狼吞虎咽的儿子,李红莉心里当然不舒服,儿子这是遭了多少罪,别看现在当着个副乡长,也算是王庄第一个国家干部,但李红莉还真没瞧得上副乡长这个位置,她在想,这孩子还真不如在家呢。

    李红莉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儿子现在的能力越来越得到村里父老乡亲的称赞,李红莉不知道儿子有多大本事,但能够得到村里这么多人的赞赏,那肯定是错不了的。

    毕竟现在王庄的变化太大了,老两口现在钱发的不少,王可建退休工资三百多元,退休后,架不住三弟的劝说,又到建筑公司管后勤。每月又发五百多,李红莉则在村纸箱厂做会计。

    现在两口子加在一起,每月都要一千三四块,这还不算。到年底村里分红时,一口人能分上接近一万块。这笔钱在当时可是惊人的数字。

    虽然王元平每年的奖金也能拿到两三万块,但李红莉明白,这个钱现在可以拿是因为儿子兼着大阳厂的书记,哪天不兼任厂里的职务了,奖金也就没有了。那将来儿子发的那点工资可是不够花的。

    这几年老两口赚着,加上村里的分红和王元平的奖金,李红莉攒了大概有十几万块钱。这笔钱九十年代初是巨款。她舍不得花,全部都存了起来。好给以后儿子娶媳妇用。

    说到娶媳妇的问题,这可是李红莉的最大的心事了。对于婚事,儿子似乎从来都不急。

    李红莉提过几次,但都被王元平给顶了回来,即使这样,李红莉还是要问。这似乎成为惯例了。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

第177章 母亲的心事() 
等到王元平吃完后,休息了片刻,李红莉照例老话重提,问道:“元平,妈可又要念叨了,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总是这样一个人啊,也该找个媳妇了。咱家的门槛都快被提亲的踏破了。”

    王元平苦笑了一下,做了个鬼脸说道:“妈,好妈妈,不是说了这个事不让您管了吗,我再给您保证一次,我三十五之前一定把一个漂亮的儿媳妇给您领回来。”

    李红莉扬了扬胳膊,作势要打的样子,虎着脸说道:“怎么又变成三十五了,上次不是说三十吗?等你三十五,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怎么看我孙子。”

    “妈妈,您那时也很年轻啊,没事,不用您看孙子,到时请人看就行了。”

    “不行,必须弄回来看,这个我可先和你说好了,你听着,到时有了孙子那里也别想去,回家,回咱王庄,我看着,你看咱们这里多好,比城里不是强多了。我可听说了,现在想嫁过来咱村的闺女可多了。”

    李红莉的话音刚落地,一向不怎么表态的王可建也表示同意。

    “好吧,好吧,听您的还不行嘛,我的好妈妈,您别唠叨了,让我安静一会吧。我回房间休息一会。”王元平无可奈何的应付了一句,随即起身往二楼自己的房间。

    “晚上你几个叔和婶过来吃饭,你不陪着啊?”李红莉嚷嚷道。

    王元平头也没回,挥挥手道:“晚上再说吧。”

    “这个孩子,你”李红莉看着王可建无奈的说道。

    王可建嘿嘿乐道:“行了,没见他累的那样吗。让他睡吧,可成他们来了再叫他吧。”

    李红莉刚要收拾东西,突然想起来儿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房间在哪。便赶紧跟着儿子来到二楼。

    来到二楼的王元平也愣住了,他不知道自己的房间在哪。

    刚要下楼,母亲上来了。引着他来到给他预备好的房间,

    这是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套间,外间是个书房,王元平打量了几眼,自己的书籍整整齐齐的按原样摆在上面,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张枣红色的书桌,看样子价格不菲。套间里面卧房,地毯铺砌的地面,墙面全部软包到顶,整个房间装潢的甚为考究。

    王元平有些咂舌回头问道:“妈,这房子装修是村里给弄得还是我们自己弄的?”

    李红莉道:“你这傻孩子,村里能盖起这个房子就很不错了,那可能再给装修呢。都是自己装的。”

    “啊,那这么装修得花多少钱?”

    “不到四万吧,咱们那个房子拆的时候,村里还给补贴了三万多,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全部装修都用上了。”

    王元平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四万多,这可不是小数,怪不得装修的这么高档呢。

    李红莉见儿子吃惊,便解释道:“这个钱也不是光装修,还有一些家具的置办什么的,我和你爸说了,这辈子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