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494章

盛世第一娇-第494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一想也能明白陛下的意思,匈奴迟迟不动,必然是有所动作,我们一去,定然会打破他们的计划。”邵老将军叹道,“陛下与先帝做法倒是全然不同,果真是年轻胆大,只是怕就怕我们一出事,这些百姓就……”

    “干等着也会有这一日,倒不如主动出击。”原本质疑的副将仿佛彻底点燃了血液中的热情,激动道,“兴许发生了什么急事,陛下连飞鸽传书都来不及传到。”

    “若是当真如此,那可等不得。”邵老将军再次看向烽烟台的位置,拿下腰间的号角吹了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人马已集结完毕,烽烟台传消息的令兵也已经赶了过来,道:“将军,京里的消息就是三长一短,没有错。”

    他也知晓,这时候传这种消息,守军未必肯听,便特意走了这一趟。

    攻打就是陛下的意思。

    “与其一日一日等着匈奴人上门,不如主动出击。”有站在最前头的官兵扬声道,“陛下虽是个女子,但这一声令下却比先帝好上太多了!”

    “胡说什么!”邵老将军瞟了乱糟糟叫好的兵马道,“我们主动出击正是为了弄清楚匈奴人到底要做什么,他们按兵不动是为了更大的阴谋,而我们要的就是打破这个阴谋。”

    说罢,他翻身上马,红色的斗篷在黄沙里高高扬起:“出发!”

    ……

    守在高塔上的匈奴武士打了个哈欠,耷拉着眼睛有气无力的看向四周。

    入目是满目的黄沙,这样昏暗的颜色让人看得委实打不起精神来,哪有中原大地那样的草绿花红、色彩斑斓,中原是个好地方啊!地大物博,人也生的细皮嫩肉,一副养尊处优惯了的模样,不似他们,年纪轻轻,便满身风霜。

    视线的尽头出现了一骑人马,匈奴武士愣了愣,第一眼见到时,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望去时,却见已经不是一骑了,他身后的人马逐渐壮大,远远向这边奔来。当先一人的手上执着一支高旗。

    匈奴武士不认识几个汉字,而“邵”、“黄”这两个汉字就属于为数不多的几个,那面大旗迎风招展,朝阳之下,“邵”这一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疯……疯了吧!匈奴武士一个趔趄,人也被吓醒了过来。今天,那群汉人居然主动跑过来了。

    他拾起许久没有用的号角,刚一碰到嘴唇,就吃了一口的灰,鼓足力气想要吹响号角,却发现许久不用的号角早已漏了风。

    匈奴武士翻下高塔,一路嘀咕着一句匈奴语,在沙地中狂奔而去。

    邵老将军勒住了马,目送着逃命般奔去的匈奴武士不语。

    有士兵问道:“将军,他在说什么呢?”

    “敌袭。”邵老将军说道,感慨了一声,“这两个字,我许久没有听到他们提过了。”顿了顿又道,“我们这些人马若是同他们硬碰硬,讨不了好。我们要的是逼退,明白了么?”

    一声“明白”响彻天地。

    邵老将军眯眼,从背后的箭囊中取下一支箭,将箭头点燃,弓如满月,一脱手,羽箭气势如虹的飞向百步开外的营帐。

    大清早的,一支来自汉人的飞箭射穿了匈奴昏黄的天空。

    “他们疯了?”被这个消息惊醒的智牙师从床上翻了下来,赤足踩在毛毯上,满脸的不可置信,“这些汉人……我们不动手,他们倒是赶来打我们了?”

    报讯的匈奴武士用匈奴话急道:“人已到营外了,正往营中射箭,我们要不要出去迎敌?”匈奴人的兵马远不是外头那群弱旅能比拟的,初时的慌乱之后,他们倒是不怕。

    智牙师闻言却沉默了片刻,狠狠地骂了一声,下令“撤退”!

    匈奴武士不解,正要说话,却见智牙师拔下腰间的佩刀,冷冷的瞪了他一眼。

    这如狼般阴冷的眼神激的武士一个寒噤,想起来他们这位匈奴单于是个何等的存在,忙退下去传令了。

    原本以为会有一场血战,没想到对方却拔营离开了。

    副将看着撤离的匈奴人,更是不解:“将军,你说这些匈奴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兵强马壮,为什么不出兵?”

    “必然是另有所图。”邵老将军道,“他们的兵马想来准备用在别处或者说这时候并不准备用。”顿了顿,他一声令下,旗帜在风中招展开来,“暂且在这里扎营。”

    目光所见,满目的物资,因仓促撤离,匈奴人不少物资都来不及带走,这次倒是便宜了他们。

    “且在这里等两日看看再说。”邵老将军说道叫来令使,“回去禀报这里的状况,匈奴人怕是有别的目的。”

    ……

    ……

    匈奴人围济南城的消息直到两天后才传到长安,王栩拿着信鸽上传来的消息火急火燎的来寻王老太爷,却对上了王老太爷一声冷哼。

    “老夫一早便知道了。”王老太爷道,“早知这个叶修远呆呆的,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就连传消息都比人慢了一步,真是没出息!”说着将茶杯重重的放在茶碟中,发出“嘭”一声的声响。

    王栩闻言,哭笑不得,道:“这也怪不得叶大人,飞鸽传书,已经够快了。”

    王老太爷翻了翻眼皮:“那她怎么传的?”

    王栩道:“这个……还不知晓。”

    “陛下怎么传的,他们就怎么传的。”王老太爷道。

    “可是这烟……”王栩迟疑道,“而且听说是有人半夜给陛下递了消息。”

    “你别忘了实际寺啊,你以为他真清高到不理外事?”王老太爷嗤笑一声,“若是实际寺没有情报网,当真靠几枚铜板算来算去,那真要拿着破碗去化缘了。只要长安城中有人读的懂实际寺传递的消息,自然就能传到陛下面前了。”

    王栩笑道:“祖父能看得懂自然也是高明的。”

    “少给老夫拍马屁!”王老太爷哼了一声,转头问他,“对了,你们带回来的几个江湖术士律法学的怎么样了?听说容易老先生也被带回来了?”

    毕竟在济南之行上合作过,王老太爷自然关注了一些。

    王栩脸上笑容不变道:“祖父,莫看崔璟那副样子,那日因着在临江城被围了一番,将几个人看的可紧了。至于容易老先生嘛,卫六,不,大天师说了一个都不放过,容易老先生自然不能免俗。”除了摊上人命的落耳先生,剩下的几个都被崔璟叫人看起来学律法了。

    先前在济南城事情没办完就甩手走人的事情,他可没忘记,拿了钱,事情收尾却未办好,这次正好借了“大天师”的命令,叫他们吃一吃苦头,一把年纪背一背律法也够呛的。

    王老太爷“哈哈”笑了起来,待到笑够了,将王栩叫到身边道:“看他们学的差不多了,就将人放了,顺带透露一番她在哪里……老夫想看热闹了。”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逃离(4K)() 
匈奴人在济南城集结兵力准备攻城的事情到底还是没有瞒住,随着济南府尹的急报传入长安,早朝之上,这件事也正式被百官提及了。

    “早说匈奴人狼子野心吧,冒犯我边境还不算,如今竟是连内陆之地也想染指了。竟敢口出狂言妄想屠城,此举……此举简直令人发指!”

    “匈奴人不是说想要请大天师嘛,大天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有官员讷讷道,“许是当真仰慕我汉人阴阳司的玄奇之术呢!”

    王老太爷瞟了眼出声的那个官员,素日里就是谨小慎微、息事宁人的性子,他哼声道:“不要犯傻了周大人,你要同匈奴讲君子之礼吗?就是让大天师跟着去了,他那些人当真会乖乖收兵走人?来都来了,不咬一口怎的会甘心?”

    “王司徒所言极是。”最上首龙椅上的女帝开口了,她目光扫向朝中争执的文武百官,“诸位的消息真是灵通,朕半个时辰前才收到的奏折,朕还未提及,诸位卿家倒是比朕还清楚。”

    轰乱的朝堂上蓦地一静,女帝在讽刺众人,这一点没有谁听不出来的,虽然有些事情是约定俗成的,但毕竟不合规矩,想到她当时派人拔除陈善爪牙的动作,百官只觉的浑身发凉,莫不会因此连他们都要动了吧!

    好在这一声讽刺之后,女帝并没有再在此事上纠结,只继续说起了此事:“这不是去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匈奴人围在济南城周围这件事本身就让朕觉得不可思议,今日能短时间之内纠结这么多人马围住济南城,明日就能围住长安城,匈奴人这件事不是想忽略便能忽略的了的。”

    有官员出列道:“匈奴人既敢深入我中原腹地,就是让他们在济南城得手了又能如何?这里毕竟是中原,就算他们能占一座城两座城,我们总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他们。相较而言,陈善才是大敌。暂且失了一两座城池也无妨,解决了陈善我们总能拿回来的。”

    “那依卿所言,百姓怎么办?你要让朕置大楚子民于不顾么?”女帝哼声道,“被陈善攻占与被匈奴攻占有什么区别?更遑论,以匈奴人过往所行来看,烧杀抢夺远比陈善更甚!”

    “叶修远已派人去临鲁关求救,临鲁关如今有多少兵马?”

    “五万人马。”这个人数比起一些重要关口的留守人数并不算多,却也不是最少的。

    “其中有精兵一万。”有人又道,虽然临鲁关人数不多,但是精兵却不算少,匈奴人当真要屠济南城,也不是没有一战之能。

    “好。”女帝道,“急传临鲁关主将,前往济南城迎敌。朕的子民,绝不能遭匈奴人的虐杀!”

    ……

    一场早朝散去,王老太爷捋着胡须同谢老太爷走在后头,突然道:“还算有骨气,比老夫想象的要好。”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谢老太爷却知道他说的是陛下,于是想了想,笑了:“到底年岁还小,有犯错的时候。”之前陛下确实做过不少蠢事,“今天这件事做的不错,年轻人嘛,还是要给个机会的。”若是一把年纪还是不改,那就是真的没救了,譬如说先帝。罢了,都故去之人了,总是揪着这件事也不好。

    “比起这个,老夫更在意的是邵老将军传回的消息。”王老太爷说道,“今日午时估摸着急奏就能出现在陛下面前了,也不知匈奴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会不会同济南城的事情有关。”

    谢老太爷也知道他说的是哪件事,闻言眉头也不由自主的拧了起来:“这种时候匈奴保兵不发定然另有所图,或许与陈善有关也说不定。”

    王老太爷冷哼一声:“你我在这里再如何也只能猜测,端看济南那边要如何应对了。”

    ……

    ……

    邵老将军出征,匈奴却保兵不发,似乎被她预料到了,卫瑶卿脸上却没有半点预料之中的喜悦,反而愁容更甚。

    “我不知道匈奴人要做什么,但我觉得里头定有阴谋。”卫瑶卿道,“只是什么阴谋我却猜不到。”

    叶修远忙在一旁道:“下官也不知道。”

    “知道你不知道了。”卫瑶卿翻了个白眼,转而问他,“临鲁关那里如何回的?”

    叶修远回道:“已点兵出发了,留一万兵马守在临鲁关,主将王大将军带四万兵马,包括精兵一万正往这边过来。”

    “这样啊……”女孩子脸上还是没有半点喜色,她支着下巴,手指无意识的一下一下敲着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兵马?”

    叶修远不解的向她望了过来:“兵马多不好吗?”

    卫瑶卿摇头:“当然不是不好。只是我原本以为匈奴人敢在这时候围城,定是算准了附近兵马不足。老实说我原先预料临鲁关最多也就两三万兵马,且无精兵,却不知他这里竟连精兵都有一万,这样的兵力,是我没有想到的。”

    四万兵马包含精兵一万,完全有与匈奴人一战之能,甚至若是主将指挥得当,说不准还能大胜。

    “人皆有擅长与不擅长,像打仗这种事情就不是我擅长的了。”女孩子叹了口气,语气中似乎对自己有些失望。

    叶修远干干的笑了两声,道:“大天师已经很厉害了。”谁还能处处都行的?比起大天师,他不会的不擅长的多了去了。

    “算算时间,临鲁关的人马明日正午就能到达济南城。”叶修远站了起来,说出这句话,如释重负一般,“济南城无碍,下官身为一地父母官也算放心了。”

    卫瑶卿点了点头,见他起身要退下去,心中算计了一番时间,忽地叫住他问道:“叶大人着急走是要去宽慰夫人么?”

    叶修远闻言先是一惊,直道“大天师果真料事如神”,赞了一句之后,便苦笑了起来:“岳父收到信了,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