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486章

盛世第一娇-第486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合么?或许有,但是舱里没有人相信这种巧合。

    “听起来好像在找什么地方一般。”有人默默出声了,“那几个地方可发生过‘河神’这等事情了?”

    “没有,调任接手的县令没有禀报过此事。”卫瑶卿摇了摇头,谢家送来的消息她都记得,“可偏偏临江城却发生了。”

    有人惊咦了一声,放佛想到了什么一般,问道:“这林世同是哪里人?可是临江城人士?”

    “不是。”卫瑶卿想了想道,“谢家给的消息说不是。”

    王诩皱了皱眉,想了想,叫进来一个船工打扮的暗卫,低声吩咐了几句,那暗卫转身离去。

    一盏茶之后,暗卫带着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走了进来。

    那掌柜进门之后,先是一愣,而后连忙向众人施礼问好。

    “礼就免了。”王诩敲着折扇道,“你在这临江城经营茶馆生意数十载,想来对当地的事情也算了如指掌。”

    卫瑶卿听罢,看向王诩道:“这是你家的人?”

    王诩摇头道:“谢家的,谢老太爷喜欢听说书。”

    她拿到的消息资料自然也是这个人给的。

    既然是自己人,卫瑶卿当然不觉得他会隐瞒什么消息,只是微一思忖,问道:“林世同当真不是本地人?”

    茶馆老板摇头:“不曾听说过。”

    “那姓林的大族有么?”有官员问道。

    茶馆老板仔细想了片刻,还是摇头道:“姓林的倒是有不少,但大族没有。”

    “同河神或者祭祀有关的事情有么?”卫瑶卿想了想问道。

    茶馆老板还是摇头:“不曾听闻……”

    “那县志记载四十年前临江城暴雨连绵,落雨不止,以致临江河水上涨,水漫了大半临江城,眼看整个临江城即将毁于一旦,县志上只说当时的县令大人请来一个‘先生’,终于解决了水患,解决法子上头却没有说。”卫瑶卿道,“有没有这件事?”

    茶馆老板怔了怔,半晌之后,脸色微变,蓦地想了起来,结结巴巴的开口道:“好像……好像是有这么件事情。”

    “那么这件事里头,那个请来的‘先生’是怎么解决临江城的水患的?”女孩子问道。百;镀;一;下;“;天师上位记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九百七十四章 当年() 
当时的县令显然并没有同普通人一样修堤坝、开槽治水患,而是请了个“先生”,特意提到请“先生”,想来用的也不是一般的方法。

    “那年临江城水患,县令大人请了个当地小有名气的‘先生’,那‘先生’道要祭祀河神,整个临江城当即便准备了丰厚的祭品,猪牛羊等物都被扔入临江河中,祭祀延续了七天七夜,扔入了数不清的祭品,到了第七天夜里,连绵不绝的大雨终于停了,河水退去,整个临江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那茶馆老板连忙将此事说了出来,而后悻悻然施礼道歉道,“原先没有想到此事,是属下的疏忽,只是这件事发生的太久,又再没生出过什么意外,便没有想起来。”

    “是茶馆里从不说此事,所以你没有想起来吧!”卫瑶卿在一旁道,“毕竟这件事太顺利了,不够精彩,又不一波三折,没什么可取之处,听客想来也不爱听罢了。”

    那茶馆老板脸色讪讪的点了点头,道:“确实……确实如此。”

    “谢家将你派到这里开茶馆,可不是当真让你做生意的。”王诩摇了摇头,道,“茶馆生意比起老祥泰这种可不值钱,为的是什么你很清楚,莫要颠倒了主次,怎的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那老板连连点头认错。

    卫瑶卿也不是来听他认错的,闻言,只是若有所思了片刻,又道:“这件事里可有什么人死去了?”

    “水患死了人也是有的。”茶馆老板想了想道,“哦,对了,好像确实发生过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众人听着他说下去。

    当时临江城有个姓于的家族,家里是开书坊起家的,有了些钱财又开起了私塾,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是书香门第,风评甚好。

    请来的“先生”说要祭祀河神,这于家的主人不知怎的竟带头反对了起来,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什么的,说“若是真有神明,那也当是保佑百姓的,而不会索取”,时逢水患,物资紧缺,有人已经饿死了,还要扔下大片大片的物资,这是作孽。

    有官员听到这里,出声道:“这于家的人心还是不错的,只是人未免有些太直了。”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他自然不敢在大天师面前提及。

    不过,这位年轻的大天师显然并不以为意,闻言还点了点头,道:“若真是神明,那也确实应当是庇佑百姓的,而不是索取,这句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茶馆老板又道:“这个于家的主人性格确实直了,官府不理睬之下,他竟在祭祀当日冲出来以头撞地,当场身亡了。”

    “这真是……过刚易折。”王诩晃了晃手里的折扇评判道。

    “不仅这个于家主人,就连这于家上下还都是一根筋的,每一日祭祀都来闹,直到第七日祭祀过后,水患得以解决,全城都在庆祝,偏这个时候于家又跳了出来驳斥众人,百姓对于家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

    “觉得于家瞎闹腾?”卫瑶卿挑眉道。

    茶馆老板点头:“是啊,事情都解决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求个究竟的,偏于家还在闹,城里的百姓便开始疏远起于家人来,结果半个月以后,便有人看到于家上下跳了临江河,等救起来时,人都死光了,后来也没发生什么事,便就此不了了之了。”

    “于家这一家子的性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什么讨喜的吧!”有官员感慨。

    茶馆老板道:”不错,这样的人不讨喜,过后也没什么事,是以这件事很快便平息了。”

    卫瑶卿又道:“你知道这于家的私塾、书坊在城里哪个位置么?”

    茶馆老板摇头:“不知道,不过想来应当是不错的地段,毕竟要读私塾、书坊的都是有些钱财可以送孩子读书的家里。”

    “譬如说衙门旁?”卫瑶卿道。

    茶馆老板吓的脸色一白,结结巴巴道:“可……可能吧!”

    舱内其他官员们不解,卫瑶卿便笑着解释了一句:“林大人并没有住在府衙,而是买下了府衙旁的空地,建了宅子。”

    “那府衙旁的空地原来是做什么的?”有人问道。

    “县志里没提,也未找到几十年前的临江城地物志……”

    毕竟只是个小城,一般人不会在一座小城上多做留意。

    “水患得解后,全城怎么庆祝的?”卫瑶卿又问那个茶馆老板道。

    茶馆老板有些错愕,半晌之后道:“估摸着也是如节日一般放放鞭炮挂挂灯笼什么的吧!”这问题也问的太细了,这庆祝还能怎么庆祝?谁会在消息里记这些?

    “就像现在城里这样?”卫瑶卿指向舱外。

    茶馆老板脸色一下惨白如纸。

    众人见他神情不对,挤到舱口的小窗前向舱外望去。

    方才他们进舱时天还未全黑,此时天色却已完全黑了,虽然舱外雨还在下着,以至于外头朦朦胧胧的一片,可越是如此,那些高悬的红灯笼越发显眼,一眼望去,如同火焰一般,点燃了全城。

    热闹、喜庆、如节日一般。

    明明是在聊天说事,舱里更有一位大天师,一位实际寺的传人在,按理说有这两个人在,什么妖魔鬼怪也不敢上前,可偏偏如此,还是让众人生出了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于家的族谱可还能找到?”沉默了片刻,崔璟出声。

    王诩看了他一眼,道:“若当真同这个林大人有关,那么就算原本县里有,也应当没有了。”

    “上一任的县令兴许会知道一些。”崔璟想了想道。

    王诩迟疑了片刻,看向他:“那也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县令又鸡毛蒜皮的事情一大堆,不是每个人都能记得县志里的事情的。”

    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

    “算了,再说下去也是无意。”卫瑶卿说着站了起来,理了理衣袍道,“明早若是能见一见这位林大人就更好了。”

    她还记得那位住在阴宅中的“厉害”人物,这一点就连她都自愧不如。百;镀;一;下;“;天师上位记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九百七十五章 所言() 
第二日一大早,卫瑶卿是被舱外激烈的争执声吵醒的。

    “不是说今日走么?怎么又不走了?”

    船老大二莽没好气的声音响了起来:“闹什么闹?官府办案,人家老祥泰都没说什么呢,你们闹什么?损失能比得过老祥泰不成?”

    “损失当然比不过老祥泰,可你以为我们这些人能比的过谢氏家大业大能抗?再耽搁下去扛不住啊!”

    “烦死了,那一会儿老子去替你们问问大人们,他们若是准许,你们便坐别的船离开吧!”

    零零碎碎的争执声渐渐平息,船老大二莽给出了最大的让步,客商们也多是八面玲珑的主,知晓再逼下去也无济于事,也不再逼迫了。

    客商们还能稍加安抚,可船工就不是那么容易安抚的了。早饭过后,船工们就将船老大二莽围了起来。

    “老大,巨阙号今日又停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开船。隔壁入江号午时出发,缺些人手,你看我们跟着入江号走一趟可行?”

    外表看起来凶神恶煞不太好惹的二莽却没有发怒,只是沉思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道:“我去问问大人们……总要吃饭不是么?”

    他如此大度,几个船工更不好意思了,面红耳赤的解释了好一通才退了下去。

    待到船工离开后,二莽抬头,看向站在甲板上撑着油纸伞看着河面的女孩子,走了过去。

    还未想好怎么开口,便听女孩子开口了:“船工可以走,我准了。”

    船老大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冲她一抱拳,转身大步离开了。

    给了回信之后,大半船工都跟着那入江号走了,除却穿上负责做饭的厨娘,便只剩两个船工了。

    卫瑶卿扫了一眼那两个正在认真绑旗的船工收回了目光。

    站在甲板上对着雨中的临江河发了一个上午的呆,临近中午的时候,几顶软轿并着不少衙门官差向这边过来了。软轿在码头上停了下来,不再做客商打扮,换上官袍的几个官员从软轿上走了下来。

    这里的动静引得不少停靠在码头的船上人望了过来,卫瑶卿和裴宗之并十几个客商站在巨阙号的船头朝这边看了过来。

    只一眼,她便从昨日见到的那群官员中找到了一张陌生的面孔:年纪四十上下,面容白净,蓄着长须,五官样貌平凡,通身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同常人印象中的文人官员形象很是吻合。

    王栩朝他们这边望了一眼,见他们正在看向自己这边,突然扬声喊了声“林大人”,那个中年男子应了一声“是”,更是印证了卫瑶卿的猜测。

    “看着挺文弱的一个人。”卫瑶卿道,“不像什么恶人。”

    “恶人又不会写在脸上。”裴宗之说着,突然顿了顿,对她道,“晚一点我们去城里走走。”

    卫瑶卿随口应了一声,却听裴宗之在一旁说道:“突然想起来,临江城有个实际寺的探子,六十多了,应当知道不少事情。”

    “怎的不早说?”卫瑶卿白了他一眼道。

    裴宗之看了过来,眼神有些微妙:“你只问了世族,却没问我。”

    卫瑶卿怔了一怔,还没说什么,听他又道:“下次你不妨先问我,我实际寺的探子不比他们差。”说罢便将手里的伞往她手中一送。

    这是不高兴了吧!连伞都不帮她撑了。卫瑶卿接过伞,举高了一些,油纸伞面不大,却足够替两人遮去风雨。卫瑶卿也不在意,他替她撑伞或者她替他撑伞,总要选一个的嘛!

    都是些大人,自然不会淋雨,有官差在一旁帮忙撑着伞,林世同被王栩叫了过去,正在解释:“都说是河神……可下官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听完解释,王栩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巨阙号。

    林世同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巨阙号不少客商正站在船头朝这边望来,想了想便道:“大人是觉得巨阙号的事情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