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297章

盛世第一娇-第297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凉话咯!”顿了顿,她又道,“这不是很正常么?我和二姐姐看到她坠楼,不去说两句风凉话才不正常吧!”

    看着面前的女孩子,王栩想到了年少时读书,学堂里最不听话顽劣的那种孩童。老夫子骂他们“德行败坏”,那种孩童会笑嘻嘻不以为意的来一句,“我就是德行败坏你又能奈我何?”真真叫老夫子们气的够呛。

    眼下的女孩子不就是如此嘛!坦言自己“德行未修到家”,能拿她如何?

    还真不能拿她怎么样,而且这等作为确实是普通人的人之常情,又非人人皆圣贤,见仇者不为所动,那才奇怪呢!

    王栩干咳了两声,话题一转:“还有一事……”

    她认真的看着他。

    王栩道:“鉴于卫六小姐时常出现在各种出事的地方,本官怀疑……”

    怀疑?怀疑她什么,卫瑶卿坐在他面前,神色坦然。

    “咳!”王栩咳了两声,“本官怀疑你可能冲撞了什么东西,该驱驱邪,少在各种事发的地方出没,本官相信府衙、吏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不会乐意见到你的。”

    安乐公主笑的双眼都快眯成了一条缝,见一旁的女孩子正色道:“是呢!我也是这般认为的,正巧,听说清河长公主府里在请道婆驱邪。确实最近的注意力都在旁人身上,忽略了自己,下一回,该为自己贴个驱邪咒在身上了。多谢王大人提醒了。”

    王栩点头,目光掠过眼前的三个女孩子,看到一个吏部笔录官员正在朝他使眼色,便开口放她们离开了,而后走过去,问笔录官员:“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这个官员好似是为薛二小姐做笔录的官员,昨日薛二小姐昏倒在小楼里,所以吏部特地找了个笔录官员去寻她问话。

第六百二十章 定论() 
矮几上放着一盆名贵兰花,剪子伸过去剪去了有些焦黄的叶子,老怀国公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洒水,边洒边叹气:“我这般精心照顾,怎的还是焦了?娴姐儿,你说这是为什么?”

    薛大小姐跪了下来:“祖父,孙女错了。”

    老怀国公叹气:“当年若非不得已,也不会暂且将偌大的家业交到你爹那个糊涂人手里,眼下倒是好了,整个长安城都在看我怀国公府的笑话!”

    薛大小姐跪在地上,并未辩解。

    “笑话什么的,我薛家倒是不惧,长安城哪一家没有被说过?只要有旁的事,此事要盖过也简单的很。”老怀国公叹气,“老夫是心痛你掺和进去做什么?”

    薛大小姐苦笑,不是她想掺和进去,而是两个妹妹不肯放过她,若非先下手,麻烦的就是她了。但这些事,偏偏不能在祖父面前讲。

    “老夫问你,这帖子谁动的手脚?”

    薛大小姐沉默了片刻:“是我。”

    “二丫头表演的东西三丫头怎么知道的?”

    薛大小姐抿唇,再次沉默了片刻:“二妹妹跟道婆走得近,我想办法从那道婆口中套出来的,又告诉了三妹妹,但是没想到三妹妹会……我原本只以为她会做些手脚,没想到她直接去抢了二妹妹准备的贺礼。”

    “你的意思是老三活该是不是?”老怀国公扔了手里的剪子,坐了下来,“你们这些孩子再怎么闹,哪怕是下了大狱,老夫都能将你们弄出来。这下倒是好了,根本不用老夫插手,她自己把自己弄成这样,怪谁?”

    薛大小姐低头:“是我的错。”

    老怀国公摇头,手抚在胸口,脸色发白。

    “祖父。”薛大小姐见状连忙站了起来,走过去扶住老怀国公,“哪里不舒服么?”

    老怀国公喘了几口气,似乎渐渐恢复了过来,推开了她:“好了,老夫没事,老毛病了。这件事我会跟吏部打招呼的,我薛家不追究了,这也是三丫头的命。安康侯那边动了不少手脚,毕竟丢了独子,知味园的事情交给你了,必要时就把三丫头舍了吧!”

    薛大小姐应了一声,正想跟上去送一送老怀国公,老怀国公已经摆手拒绝了:“老夫还有事,莫要跟来。”

    ……

    怀国公府的三小姐坠楼的事情薛家不追究了。王栩在案卷的最后落上了自己的名字,吹了吹,这才收了起来。这件事确实像一件意外,至于薛家为什么不追究帖子的事,想来跟姐妹间的龃龉有关,既然他们不追究了,王栩也懒得追究,这件事至此盖章定论了。。。

    “对了,三小姐怎么样了?醒来了么?”王栩走入案房的时候,几个官员正在整理那几条手抄的长卷佛经,感慨道“这字写的还真不错,颇有几分味道。”

    “但是再好看,也没有人来看这些。”官员卷着佛经卷到染血手印的一片感慨,“这佛经染血,煞气重啊!”

    有官员见王栩过来连忙喊了一声“王大人”,而后道:“听说情况不大好,虽说都是坠楼,但三小姐受了好几次重击,背部那一大块伤的也不轻,据说还发着高烧,老说胡话,说什么不想活了。”

    “话说回来啊,”一旁打下手的官员想了想道,“薛三小姐也真够倒霉的。按理说这四层的高度可比前不久卫家那位小姐要低一些,但伤的却比那位小姐重,据说很可能整个人都要瘫了呢!”

    “那个道婆有问过么?”有人道。

    王栩见他们在说此事,便回了过去:“问过了,那道婆也是个爽利人,直接说了,就是给二小姐出个主意,让二小姐出个风头而已,原本以为是个骗子,没想到她脑子清楚的很,反问本官‘薛二小姐那般漂亮,大人又怎知我说的不是实情?’问了一点,她既未偷蒙拐骗,便放她回去了。”

    “像这种人也挺又意思的。”有人在一旁笑道。

    王栩“嗯”了一声,又道:“不管怎么说。薛三小姐这件事是意外,只是知味园的那件事,薛三小姐却是逃不了干系,今儿早上薛大小姐又来了一趟,说了不少,薛三小姐多半逃不了干系。”

    “所以是说薛三小姐害人坠了楼,自己却也跟着坠了楼么?”有官员摇头,嘀咕了几句“难道还真有报应一说?”

    报应么?王栩眯眼,作为亲眼目睹的宾客中的其中一位自然忘不了当时的情形,明明是极为惨烈的一幕,但庆祝的烟花却在夜空里绽放,佛经上满是血迹,确实有些微妙。而当时那位坐在推椅上的卫二小姐神情平静的那一句“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套成了一个环,回到起点,圆满了一般。

    他不知道有没有报应一说,但这一次,薛三小姐确实为了害人付出了代价。当时,他劝卫六不要继续追查下去怕的是就算查到了也不能拿薛三如何,但这一次倒是好,这叫什么?先斩后奏么?别说一块免死金牌了,就算有十块,人都出事了,又有什么用?而且,王栩心里清楚,这样的薛三小姐等同废了,怀国公府自然也不会再在她身上下什么功夫了,知味园的事情自然也不必担心后头有人左右阻挠了,一个废人,还不值得花心力这么做。所以,大概最后也能够水落石出了吧!

    这其中赢家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最大的赢家还是卫家。在老牌权贵林立的长安城,以根基不稳的身份求来了一个真正的公平,不管是案卷上还是最后的凶手上。就算对方有免死金牌又如何?无处可施啊!总不能去阎王爷那边施展吧!

    所以,这一次,卫六还是一如既往的运气好呢!纵使不相信这样的巧合又如何?事实就是如此啊!

    到家的时候照例先去见了祖父,老人家盘腿而坐,手里摇着一旁戏班主唱戏的羽扇唱到:“我就是那孔明,足不出户,算尽那天下事……”

    等王老太爷唱过瘾了,王栩才上前行了一礼:“祖父。”

    王老太爷似是心情不错,一旁的小几上摆着三样事物:一座黑玉福禄寿,一座白玉千手观音,一座翡翠佛雕,成色俱是极品。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为止() 
“祖父,您心情不错啊!”王栩接过一旁小厮递来的茶水递到了王老太爷面前。

    王老太爷接过,轻啜了一口,放下茶盏,去摸面前的三尊玉器,“老夫拿这黑玉福禄寿作赌,赢回来一座崔家的白玉千手观音,一座谢家的翡翠佛雕,这两样事物可都是崔远道、谢纠那两个老儿的藏品,以后留给你们了。”

    王栩在一旁笑道:“那孙儿就先替族中兄弟姐妹谢过祖父了。”这三样事物可谓是老人家藏品中首屈一指的极品,价值连城,他自然知晓其中有多贵重。

    “公平?也不是那么难以求得嘛!”王老太爷摇头笑了两声,似是自嘲,“不过倒是提醒了我等,与其想着怎么去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先斩后奏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只是多数人没有这样大的胆量罢了。”

    王栩应了一声。

    王老太爷摇着羽扇,想了想又道:“改日有空替祖父也去寒山寺求两卷佛经吧!”

    王栩有些诧异的抬头看王老太爷。祖父不信佛,这其中的缘故跟崔远道崔司空也有几分关系,崔司空眉间自带朱砂痣,生的慈眉善目,同佛家传说里的菩萨似的,又颇有美名,百姓都称其为“崔菩萨”,都是同辈人,祖父自然不想信佛,屈居菩萨之下的。

    所以王家祠堂里修的是三清道德天尊,属于天师那一茬的。但这一次不知怎的,祖父竟然想要去请经书了?

    “听说清河别苑出事的时候,那佛经上染了不少血,怎么抓都抓不住?”王老太爷摇头低笑了两声,“可见佛祖还是灵验的,所以去请两卷吧!”

    王栩低低应了一声是。

    王老太爷叹了口气,想了想又道:“你们这些孩子的事算是了了两桩了,我等这些大人的事情却是还未了。”

    王栩了然:“祖父说的是西南侯的事情?”

    王老太爷点头:“不错。最近陛下性子颇有几分古怪,在朝堂上会突然大发雷霆,有个御史因此挨了二十杖,险些丢了性命。”

    王栩有些诧异:“陛下……陛下不是一向仁善……”

    “是啊,陛下一向仁善。”王老太爷手里的羽扇摇着摇着停了下来,“突然不仁善了,说不准要把积了几十年的脾气一下子都发作了出来,这才叫可怕。”

    眼下朝堂局势紧张,偏偏陛下这时候开始“任性”起来,这不是一件好兆头,而且太子亡故,国无储君,三位皇子没有哪一个能看出几分雄才大略的样子,更是人心惶惶。

    王栩低头沉思了片刻:“前些时日,听闻西南府发生内乱,前朝余孽于其中作乱。可见陛下即便性子有些变了,但还是有几分办法的。只是不曾告诉我等。”

    “那可不是陛下想的。”王老太爷闻言却是笑了,“老夫打听过了,据说是安乐公主出的主意。有些事,虽说老夫不大清楚陛下在其中做了什么?但是孤身独闯南疆,一个人再厉害,要救出三个人来,其中两个还有伤在身,这怎么可能?所以,里头定然有接应,陛下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南疆那边除了西南侯府、前朝余孽便只剩南疆的苗人了,是哪个显然已经可以猜测到了。而知晓这件事的,除了陛下,便只有太子、安乐公主、延禧太后和那个丫头四个人了。太子已故、延禧太后彼时重病加身,便只余两个人了。不管这主意是不是她出的,敢提这一点便不错,不过到底还是个小姑娘,眼下倒是不足为虑。”

    王栩在一旁道:“卫六也是个小姑娘。”

    “她那种这天下也没几个。”王老太爷道,“而且我听说,她虽年纪轻轻当上了五位天师之一,但事实上阴阳司服她的人很少,而且天师天师,再厉害上头还有个大天师坐镇呢!李修缘不用她,据说阴阳司的人,就只她一人每日闲的发慌。如此下去,估摸着也就当个天师当到头了。”

    王栩在一旁拢了一下衣袍,换了副坐姿道:“如果我是李修缘,定然不会让她闲着,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得让她做。我只知道让她闲着,没准是要同我捣乱的。”

    王老太爷闻言放声大笑了起来:“七郎此言甚为有理啊!”

    王栩也跟着笑了会儿,又道:“话说回来,祖父还记得当初为何会对她刮目相看?”

    “是因为七安先生。”王老太爷笑容淡了几分,“但现在谁还管那什么劳什子七安先生,”结缘是因为那个古怪的江湖术士七安先生而起,但最终七安先生早已淡化在相交之中了,原本是看中她背后的七安先生,但后来早就慢慢演变成看中她了,“就是哪一天有人同我说,她就是七安先生,老夫也不觉得奇怪了。”

    一个不知其来历,也不知其要往何处去的江湖术士,或许曾名动一时,但当他不再出现之后,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