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264章

盛世第一娇-第264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妙真说着手里丹方一甩,准确无误的落到了卫瑶卿与裴宗之的面前。扫了一遍丹方,这个丹方并不晦涩难懂,几乎是一眼,卫瑶卿就记住了,而后上前捡起丹方无比配合的递还给梁妙真:“梁天师,你的东西掉了。”

    “没偷看吧?”

    “没有。”卫瑶卿很少碰到这般性子别扭的人,但还是顺着她的意配合了下来。

    ……

    ……

    夕阳西下,三三两两的官员走在皇城的官道上,下值离开皇城。少女悠悠的踱着步在路上走着,看起来分外惬意。

    起死回生,又是起死回生!这四个字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在她察觉到这四个字可能与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有关之后,这四个字还在不断的出现。这一次,直接与祖父有关了。

    没有想到祖父比她更早接触到了这四个字,若是梁妙真没有说谎的话,那祖父定然是知道些什么的。可惜,至此,无从查起,因为祖父不在了。若是祖父建在,这样的事情,想必她只需问一问就知道了吧!

    一路检查放行出了皇城,枣糕和赶车的老蔡一早便等候在外了,见到她出来,枣糕疾步上前,贴心的为她取下官帽,抱在手中,而后眼神一滞,看向她的身后。

    “怎么了?”卫瑶卿见枣糕神情有异,便跟着回头望去,便见裴宗之正跟在她的身后。

    “跟着我作甚?”

    “同路。”

    卫瑶卿想了想:“黄石先生呢?”他不是跟黄石先生做伴么?一天没见黄石先生了。

    “在国子监教书,听说国子监的学生对他很是欢迎。”裴宗之说着顿了顿,指向前方,解释道,“是真的同路,我往前走。”

    卫瑶卿和枣糕站到一旁让路,裴宗之走了两步,在堪堪要超过她二人时,忽然停住了脚步,猛地朝她看来:“卫瑶卿。”

    “有事么?”

    “算人者不算己,所以我今天闲着无事算了你一天。”

    这该有多闲?

    “用的是什么生辰八字?”卫瑶卿挑眉,似是打趣挪瑜玩笑,又有些明显的不以为然,她情况特殊,算她的话,到底是要用她张明珠的生辰八字还是卫瑶卿的?

    两者都可以是她,但两者又都不是她。

    “不管什么生辰八字,结果都差不多。”

    卫瑶卿一哂:“国祚……如此,”她眨了眨眼,作为知晓实际寺国祚已经不准的知情者,不以为意也是正常的,“你还能算的准么?”

    他抿了抿唇,没有回答这句话,只是双目犀利的看着她:“我不知道。卦象显示你身边亲人,最近有血光之灾。”

    卫瑶卿脸上笑容凝滞,枣糕当下便变了脸色,小奴婢“呸呸呸”了几声:“乌鸦嘴乌鸦嘴,坏的不灵好的灵,好的不灵坏的灵,不对不对,是坏的灵好的不灵……”

    相比寻常人似信非信的唠叨,少女表情则有些复杂,半晌之后看了他一眼:“我先回去了。”

    裴宗之点了点头,离开了。

    今天路上没有什么耽搁,他们到家的时候,天还很亮,卫瑶卿直接回了自己的小院。

    等到枣糕端着厨房做的晚饭过来的时候,正看到女孩子手边一盏美人灯,整个人官袍未换,长发如云一般垂到腰间,肃恭的官袍,慵懒的披发竟然意外的和谐。

    圆形绣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纤细白皙的手指捏着笔低着头认真的写着什么。美人灯下,少女的影子被拉长,投在了身后的山水屏风上,此情此景,当真是好一幅灯下美人图。

    枣糕端着饭菜站在门口,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生出了迟疑的情绪,总觉得自己若是踏入其中,便乱了这幅美人图。

    但迟疑的情绪也不过一刹那,枣糕甩了甩脑袋,走了进去,轻声道:“小姐,饭菜来了。”

    桌上有些零乱,白纸黑字,写了不少。枣糕这一年也跟着小姐学了不少字,能磕磕巴巴连看带猜看懂一些。

    纸上的东西写的有些凌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有时辰生肖,还有生辰八字,杂乱却又符合小姐会做的事情。灯下美人影不是在风雅的吟诗作画,而是在算,在算阴阳,知天地,晓乾坤。虽然没有吟诗作画那般风雅,却自有一股骨子里带来的诡谲莫测。

    除了奋笔疾书的白纸黑字,还有时不时翻着写过字的纸张,口中嘀嘀咕咕的。枣糕没有说话,安静的等着小姐做完事情。

    “怎么会这样?”暗自嘀咕的声音拔高了不少,紧接着“啪”一声,笔被扔到了纸上,笔尖在纸上晕开了一团黑漆漆的污点,随意、杂乱却又显眼。

    把演算过的的纸张随意的推到了一边,大抵是终于有些饿了,少女将托盘拉近,吃了起来,清粥小菜,一勺一勺的送入口中。

    “对了,枣糕。”吃到一半的少女看了看暗下来的天色,夏天这等天色便是不早了,“去看看家里人都回来了么?”

    枣糕应声而去。

    清粥小菜吃完,将托盘推到一旁,少女拿起算的满满当当的纸,眉头紧锁。

    耳边响起了一阵闷雷声,先是一道,而后便接连而至。夏天雷阵雨的天总是多的,来的突然,停的也快。窗户开着,她享受着雷雨前舒适的凉风。

    闷雷滚滚而来,一道响过一道,女孩子胆子比常人大的多,自然没有半点惧色,听着雷鸣看着雷电闪过,惊起一道道惨白的光芒开始收拾起了一桌子乱七八糟的演算纸。。。

    大雨夹杂着电闪雷鸣倾盆而下,手边的美人灯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她整理了一下稿纸,将摊在纸上的笔拿了起来。

    来人匆匆而来,到廊下收了伞,放在屋外,急急的进了屋,方才坐在自己身边清秀乖巧的婢女枣糕发髻被大雨浇湿了一半,雷电闪过的一瞬间,那张小脸苍白而狼狈:“小姐,老爷出事了。”

    手里一松,笔落到了桌上的一堆演算纸上,笔尖那一团墨染的污迹在白纸的唰唰作响中越染越大,再也看不清那纸上原本写的东西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塌方() 
卫瑶卿的心跳猛地一滞,枣糕被大雨浇了半身,湿漉漉的显得无比狼狈,在电闪雷鸣中更显得六神无主。

    “发生什么事了?”卫瑶卿听到自己说,声音中除了轻微的颤音,依旧十分冷静,与其说是冷静,不如说是茫然,这一句询问也出自本能。

    “这些天长安多雨,所以皇陵那边很赶。白天没有下雨,便赶了进度,匠作监的人刚建好了主墓室的轮廓,便都下了主墓道。不久前一行人进屋验收的时候,里头塌方了,皇陵那边的人赶紧传来的消息。”

    赶到荣泰苑的时候,一家老小已经尽数赶到了,李氏捂着脸在低低的哭,长房的小周氏在安慰她。屋里传来了咳嗽声,周老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当场便倒了下去,眼下刚刚醒来。

    “别哭了!”周老夫人听到哭声,爬了起来,“现在情况还不知晓呢,你哭什么哭?”

    李氏被骂了一通,整个人懵了,眼泪簌簌地往下掉,不敢出声。

    卫同知已经穿上了蓑衣:“我跟他们去看看,你们在家里等着。”

    脸色煞白的卫瑶玉和卫君宁正要说话,卫同知再次出声了:“都听我的!”到底是侵淫官场的人,这一声带了三分威严,一下子把两个小辈吓在了原地。

    在国子监读书的卫君临素日里住在国子监,除了休沐日回来,平日里都不在家,眼下还不知道此事。卫同知叫住长房的卫瑶宛和卫瑶静,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安抚住卫瑶玉和卫君宁两姐弟,正要出门。

    卫瑶卿进门时,就是这等虽说没有慌乱成一片,但人心惶惶的时候。

    “父亲的事情怎的不告诉我?”卫瑶卿说道,若非枣糕来问,她还不知道此事。

    “你有你要做的事情,”卫同知接过小厮递来的伞,一脚跨出了房门,“此事,有我来做。”

    卫家的孩子多半时候是很听话,就算是其中再不听话的卫君宁,在这位长房大伯面前还是乖觉的,他说一声,即便不服,也会乖乖的站着。

    只是这一回,少女伸手拿过了枣糕递来的伞,边走边穿上了蓑衣:“大伯,同去。”

    “你……”卫同知蹙了蹙眉,正想劝诫一二,便对上了少女的眼神,明亮却又坚定。他不由的一愣,许是这段时日没什么动静,他都快忘了面前的女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若非心志坚定,也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这样一个心志坚定的孩子,你让她乖乖在家等着?劝不了,也浪费了。她跟着也好,有什么状况可以及时应对。卫同知想了想,跨出了房门:“走!”

    二人匆匆赶入雨帘,赶车的老蔡早已套好了马车,一路紧赶慢赶,虽然雨天厌恶出行,但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心系被埋在里头的匠人安危的亲人们了。

    闻讯而来的家人纷纷赶至,调来的官兵正在想办法挖出一条通道。

    卫瑶卿同卫同知分开人群上前。

    “有杨公在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杨公呢?”

    “今早好端端的出门,现在,现在……你们这些天杀的!”

    “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挖出道来?”

    “你们这些官兵是做什么吃的?”

    ……

    心急如焚、愤怒之下的亲人们很难保持理智,伸手与官兵推搡、苛骂了起来。

    而侥幸逃过一劫的皇陵监工正狼狈不堪的被亲人们推搡着、咒骂着,磕磕巴巴的回道:“不是这样的,你们听我说……”

    “杨公擅长的是风水,这塌方杨公也料不到。”

    “杨公与匠作监的人都在里头。”

    “一出事,我们就开始挖了,挖到现在还未停。”

    ……

    “好了,现在不是责怪的时候,我等帮忙挖出一条道来才是正经的。”卫同知见情况不对,当下便站了出来,“本官卫同知乃任朝中中书令一职,家弟也被埋在其中。诸位若是信的过本官,便暂且先过去帮忙,早一些挖出洞来,救出人来,总是好的。”

    不过,眼下并不清楚下面的状况,甚至连人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但不管如何,总要抱着人还活着的想法的。

    眼看人们快要被说动了,这时候,有人出声了:“别听他们的,官官相护,谁晓得他们是不是一伙的,我看他们就是推卸责任,好趁着这等时候一逃了事,我们不能放开他们!”

    话音刚落,便听一声轻呼,人群中有一人被推出了人群,摔到了地上,听他痛呼的声音,不是方才出声的那个又是哪个?

    出手的人扔了手里的伞,一身蓑衣,屈着一条腿,以膝盖抵住那人,把人拉了起来:“想装死大呼小叫大可试试。”

    听声音,是个女子的声音,而且还很年轻,甚至连年轻都说不上,可以算的上年少,像个半大的孩子。

    灯光昏暗,大雨之下,看不清那少女的长相,只听她又说道:“家父就被埋在下头,有据可查。倒是你,大呼小叫,阻挠我等帮忙救人,到底是何企图?”

    “不错,这塌方一事到底如何还未弄清楚,若是天灾也就罢了,若是人为呢?你鬼鬼祟祟出现在这里,本官有理由怀疑,你与此事有关,且将他拿下!”

    那人惊呼一声,正要出声,只觉下巴一痛,而后听少女的声音再次响起:“未免你妖言惑众,且将你下巴卸了,待公堂之上,再与我等辨说。”

    这少女与那官员一人一句,一言一行间,便已作出了决定,听言语是个有理之人,众人虽心急如焚,但还能辨得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这做事的手段恁地透出几分霸道来,几乎没有给人讨价还价的余地。

    若放在平时,这样的做法,或许会引来微词,但现在,不得不说,还当真需要这样霸道有理,说一不二的人来稳住场面。

    这到底不仅仅是官兵的事了,还是自家亲人的事情,于是,前来问询的人都自发上前帮忙挖了起来。

    卫同知上前帮忙挖了两铲子,他是个文人,手头并没有多少力气,但也上前跟着动手了。便在此时,听到一旁的女孩子低声同他说:“伯父,我肚子不舒服,离开一会儿。”。。

    卫同知摆了摆手,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也懒得注意。

第五百四十九章 听说() 
大雨下的长安城,没有往日里的热闹,商铺早早打烊了,只余路杖上灯笼照亮夜路。对常人来说,这样的路,昏暗的看不清晰,但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几个时辰前,她还坐在皇城的阴阳司里,翘着二郎腿,无聊的打瞌睡,嫌时间过得太慢,等下值的时间。一点都没有想到几个时辰后,她会在雨夜里发急狂奔,踩着屋顶,借力跃起,在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