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盛世第一娇 >

第243章

盛世第一娇-第243章

小说: 盛世第一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后辈,而他裴家却一下出了三个。

    裴行庭相信这是天佑裴家,裴家合该出世。

    “玩政有什么意思,玩老和尚才有意思呢!”裴季之撇了撇嘴,感慨道,“一定很有意思。”

    “放肆!”裴行庭呵斥了一声,脸上却没有太大的怒意,看向他,“我裴家因此得势,你大哥的存在让我裴家地位更上一层,若当真出了什么事,于我裴家有损,得不偿失,不得如此。”

    “只是说说而已。”裴季之摊了摊手,似是有些无聊,“更何况,大哥都那么麻烦了,那老和尚定然是个大麻烦,我才懒得招呼他呢!”

    “你能如此便好。”裴行庭略略点了点头,又问,“宗之呢?还住在裴园那里?”

    “应当是吧!”不等裴羡之回话,裴季之又抢了话头,“前些天,我看到他和那个没用的中年男人在街上瞎逛,要找他很简单,端午快到了,百胜楼开了小窗,卖裹了豆沙的甜粽子,他定然会去买,到时候去那里寻他就是了。”

    “算了!”裴行庭顿了顿,摆了摆手,“就让他留在长安吧,成日在城里逛逛,只要他不捣乱,便随他去了。而且天光大师在长安,我们真要让他再回一次江南,恐怕不好。”

    “回江南也没什么用,腿长在他身上,谁还能不让未来的国师大人乱走不成?”一旁的裴羡之总算抢到了话头,对裴宗之他从来就没有满意过,“先前在江南,时不时一连多天不回家,谁知道他是去游山玩水还是去干嘛了。没准走了一趟南疆都说不定!”

    “走南街村这件事太麻烦,他如此怕麻烦的人,未必会做这样的事情。”裴行庭不以为意,“不管怎么说,都是我裴家的人,就算不为我裴家考虑,站在实际寺的角度上,我裴家也是顺实际寺这趟势而为,并无不可,待这几日,我想办法见天光大师一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裴家出世也是顺势而为,顺国祚之势而为。”裴行庭看向漫不经心低头拽着他桌上花草的裴季之干咳了两声,“季之,这些天,不要弄出什么岔子来。”

    “是,”裴季之起身,顿了顿,嘴里嘟囔了一句什么便离开了。

    那一句嘟囔的话,裴羡之与裴行庭都听到了。

    他说“做棋子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三叔公,这……”裴羡之脸色有些凝重,作为与裴季之自由一起长大的二哥,裴羡之怎么可能不清楚裴季之的性子,正是因为清楚他性子古怪,脸色才变得凝重了起来。

    “看着他!”裴行庭开口道,渐渐敛了脸上的笑容,“他天生反骨,性子暴虐,这些年你看着好了不少,但终究没有改变,只是学会了在我等面前乖巧。”

    “你看着他,万一不听劝,可先行动手。”

    裴羡之脸色一白:“可那是……”。。

    “你跟他讲兄弟道义,但若真有了冲突,季之绝不会与你讲兄弟道义。”裴行庭说着眯了眯眼,“他在背后做的事情,你大抵是忙,还不曾与我说,与其让旁人发觉查到了,不如我们先行动手。”

    裴羡之连忙跪了下来:“三叔公,我……”他平素里帮着瞒了不少,只是没想到,三叔公都清楚。

    “起来吧!”裴行庭抬了抬手,示意裴羡之起来,“我裴家为何会由开国功臣之首退避江南,你也清楚,因为张家先人那一卦。”

    昔张家先人算出裴家有后辈将祸乱大楚国祚,裴家自此不得不退居江南。

    “三叔公,事到如今,您还信那一卦?”裴羡之有些不解,眼里有些不屑,“他们如此厉害,却算不到张家一族尽数被屠了个干净,可见这算的并不准。”

    “准与不准另说,老夫也不是那等仅仅因为几句故去之人算的卦,便开始猜疑后辈之人,否则也不会那么多年未出声了。”裴行庭叹了口气。

    姜还是老的辣,这么多年,兄弟二人的举动,一点都没有瞒过他的耳目。

    “我是从季之的行为中看到了危险,若稍有不慎,确有令我裴家一族送命的风险。”裴行庭说道,“你说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不管哪一件事捅到官府去,哪件不是死罪?”

    “他恶而不自知。”裴行庭说着叹了口气,看向准备离去的裴羡之,“等等,算了,此事,你不要插手了,由老夫来办吧!”

    “三叔公,这……”裴羡之不解。

    “你当真与他起了冲突,你会狠心下手?”裴行庭摇头,“老夫怕你站着去的,躺着回来了。”

    “到底是三弟……”

    “妇人之仁!”裴行庭呵斥了一声,说着起身,“你这好三弟还有不少事情都瞒着你,你不知道?”

    裴羡之愣住了:“三叔公,您是指?”

    裴行庭伸手摸向眼前长几的一角,摩挲了片刻,摸到了长几旁的凸起,转了转,从长几中弹出一个暗盒来,里头放了几份卷宗,他取出其中一份递了过去。

    “看看吧!看看他在暗中集结了多少江湖上的阴阳术士,你觉得他是要做什么?”

第四百九十九章 国祚() 
裴羡之捏着卷宗的手微微发抖,他明白三叔公的意思。三弟暗中与阴阳术士结交,瞒着众人,必然在暗地里有所动作,而且最近多事之秋,有不少事情确实与不少莫名其妙出现的阴阳术士有关。

    江湖人,一向是令官府头疼的存在。不好管,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管。再加上这些还都是阴阳术士,他想做的,绝对不是忧国忧民的正义之事,反而可能霍乱苍生。。。

    “大概是以为我老糊涂了。”裴行庭摇头,叹道,“怎么说家里的晚辈都是我看着长大的,老夫还不到老糊涂的年纪!”

    “这个家到底还是老夫在掌管,他时不时的消失不见,还有跟在他身边的两个暗卫记忆被动了手脚,当真以为老夫看不到?”裴行庭手指扣了扣茶几,看向眼前的年轻人叹了口气,“下去吧,没我的命令,不准动手。”

    年轻人心事重重的离开了。

    后辈如此出色,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便是裴家蒸蒸日上,合该兴盛,坏处便是厉害的人没有谁肯屈居他人之下,后辈相争不可避免。

    “三虎相争,必有一伤啊!”这不是为长者愿意看到的,但是裴行庭不是那等天真的以为此事靠管制便能止住的长辈,他是一位睿智的老者,知道此事是管不住的。唯有但愿最终活下来的是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位。

    ……

    ……

    一只信鸽飞过山林,一颗石子成功的打中了信鸽,信鸽被扰,这石子力道并不大,信鸽并未打落,是以信鸽转了两圈,似是在搜寻什么,最终向下俯冲而来,落到了路边一人的肩膀上。

    路边的人捏住信鸽的腿,取下信鸽脚下的纸条,看了眼便扔到了一旁:“好了,此事已说好了,陛下允了你半个月的假。”

    路旁另一人压了压头上的斗笠,在拿着草料喂马,闻言翻了个白眼:“我这俸禄领的真真轻松,朝中同领三品俸禄的大员都没有我这般轻松的,可会有人有意见?”

    声音悦耳,是个女子的声音。

    “陛下给的俸禄又不是他们给的,有什么意见?”抓住信鸽那人手里的信鸽扑棱了两下,似乎想要飞走,那人却没有放开,抬了抬头,露出一张无数人平生仅见的好相貌。

    是个男子,却有一头与那张看起来还很年轻的相貌截然不同的灰白长发,这种矛盾让人猜不透他的年纪。

    “裴宗之,你抓着那信鸽干嘛?”少女抬头,瞥了他一眼,正是卫瑶卿,她一边说话,一边手里动作利索的喂着马,“抓着信鸽干什么?”

    “饿了。”裴宗之看着这只扑棱着翅膀的信鸽,眼神有些挣扎,“好几天没吃到肉了。”

    少女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把草料放到地上,拍了拍两匹马,示意它们自己吃,便走了过来,目光落到了那只白白胖胖的信鸽上。

    “你这样好么?这信鸽……”

    “这信鸽白白胖胖生的可爱,所以吃不得?”裴宗之接过了话头,有些诧异的看着少女,“原来你也与那些女孩子一样,会时不时的发发善心。”

    “没有。”女孩子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只白白胖胖的信鸽,“我是想说留着它还有用么?没有用的话随你。”

    鸽子虽说听不懂人的话,却也能敏锐的感觉到危险的来临,连忙扑棱了一下翅膀,想要飞出去,裴宗之却并未松开,似乎想了一会儿,这才松开了手,把信鸽放走了:“前面就到集市了,忍忍吧!而且挺有用的,就是养的胖了点,飞的慢了点。”

    “那就去集市再说。”少女拍了拍手,看两匹马草料吃的差不多了,便翻身上马,裴宗之也跟着骑上了马,看了她片刻,却突然出声道,“陛下突然命你为安乐公主教习女官,是安乐公主求来的么?这不合祖制。”

    “两个小姑娘的事情,就算不合祖制,朝中官员也不会太过坚持。”卫瑶卿理了理手里的缰绳,说道,“陛下对安乐公主心有愧疚,太子故去还未多久,安乐公主与太子生的这般相似,足以勾起陛下思子之心了。这点小事,陛下自然乐的做个慈父。”

    “这可不一定是小事。”裴宗之看了过来,“有你的事情对我来说都不是小事。”

    女孩子看着他,眨了眨眼,没有说话。

    “怎么了?”这下轮到裴宗之不解了,“看着我做什么?”

    “你这话说的容易引人非议,以后不要乱说了。”

    “我没有乱说,我算国祚,你就是其中那一丝变数,所以,有你的事情对我来说都不是小事。”他坚持道,“我想同你说个故事。”

    “看你故事也不会说的多好听,我不想听。”女孩子摆了摆手,“有听你说故事的功夫,还不如去茶楼里喝一杯,听说书先生拍拍醒木来得好。”

    裴宗之抿了抿唇,开口了:“就几句话。”

    说罢,不等她反驳就开口了:“从前有个女孩子,她去了一趟南疆,带回了三个人,一个太子,一个公主,一个太后。太子是个好人,但是回来就死了,延禧太后还有两三个月的寿命,也不清楚会如何,但听说延礼太后在回京的路上;公主是长寿之相,平素看不出什么来,但我看出她的命数变了,这一段时间她只与你有过接触。”

    女孩子无奈的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眉心:“果然这故事难听的厉害,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三个人的归来,会影响到大楚国祚的走向。”裴宗之说罢,看了眼周围,眼下官道之上并没有什么人,他开口了,“从大楚建立之初,实际寺就一直在推算大楚的国祚。”

    “师尊推算到四百七十年,我便开始接手了。”

    “然后呢?”女孩子看着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算到,大楚国祚当四百七十五年而终。”

    “大楚最后一任帝王李明宗将死于战乱,下一任帝王……”裴宗之说着顿了顿,看向她,眼神有些古怪,“当为陈氏王朝。”

    “我等生活在改朝换代的节点之上。”

    “现在呢?”

    “不准了。”

第五百章 变数() 
其实粗略的推算前程,她也会,但往往只能算出短时间内的走向,要算出王朝百年的走向是一件劳心劳力,又极其难的事情。所以国祚会被从阴阳十三科的测算中分离出来,列为单独的一科。

    王朝的走向涉及无数人,动辄百年以上,就算有修习阴阳十三科的天才术士,专攻于国祚一道,也未必能算好,稍有不慎,便不准了。

    可以说,她与裴宗之代表了两种天赋异禀的阴阳术士,自然二人各有精通,一个精通家传点煞,一个精通师承国祚。但是她对于其他阴阳十三科多有涉猎,更在于所学之广,能将阴阳术中所有科术都学到不错;而他在于精,精于一道,所以能算好国祚,被天光大师选为传人。

    王朝百年的推算要算的准很难,但是但凡算的准的,必会为天下枭雄引为座上宾,实际寺最初的一任主人,并不是和尚,只是个带发修行的修士,就是因为作出了一本《国论》,预测出了其后两百年的事情而后名声大噪。实际寺由此出世。

    将天下形形色色的人都置于手中,就如以天下为棋,世间众生万物为棋子来预测其走向,这大概是一件需要终其一生来推算的事情。寻常人想想头都大了。

    “大楚国祚,师尊又推算了四百七十年以后的事情,得出的结论与我相同,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出岔子了。”裴宗之看着她道,一点都不以为在这等路边说这样的事情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国祚推衍,你成了最大的变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