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名门纪事 >

第441章

名门纪事-第441章

小说: 名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娘连忙点头。紫鸢吩咐道:“行了,过去抱抱三公子吧。”

任奶娘赶紧过去把孩子小心翼翼的抱起来,这位夫人这种规矩,自己占了个大便宜。省得自己的娃没得吃,她看着襁褓中露出来粉嫩的小脸儿,笑道:“三公子跟您长得真像,尤其是这张嘴,简直跟您一模一样。”

孩子忽然哭了起来,奶娘赶忙把他抱好。轻轻的摇着、拍着,不一会儿,孩子便睡着了。奶娘把孩子轻轻的放在涵因身边。

涵因笑道:“看来你还是挺有经验的。往后好好照顾三公子。”说着又冲兰儿点了点头。兰儿走到柜子前。打开匣子,拿出了一吊钱,交给奶娘,说道这是夫人赏你的。”奶娘千恩万谢的接了。

这时候,太夫人过来看孙子。涵因便让丫鬟、婆子们退下。

奶娘退下去的时候轻声问紫鸢:“紫鸢姑娘,那我能不能把儿子带进府里来?”

紫鸢说道:“这怕是不成。没有这样的规矩,只能在公子满七岁了之后,让你儿子到外书房当伴读,不过,你们这些近身伺候的,夫人都在后街给你们安排了处所,可以把家里人接到那去。”

奶娘不是不清楚大府的规矩,只是舍不得自己儿子没有奶吃,不过确定了儿子的前程跟之前打听来的传言一样,也是跟着小公子,她便很是知足了。

太夫人实际上并不喜欢涵因外面柔和,骨子里头不让人半分的性子。说来惭愧,她这个做婆婆的也没有制得住这个儿媳妇,反倒吃了几个软钉子,还没什么办法。但这个儿媳妇已经生了三个儿子,说话有底气,她也觉得是理所应当了。

因此她对涵因的态度也分外柔和:“你好好歇着吧,我本来想让厨房给你炖补汤,让你好好补补身子。不过想着,你自己有小厨房,你就按照你自己的口味让她们做吧。”

“多谢母亲。”涵因笑道。不管是出于挑嘴,还是出于安全的原因,涵因回来之后,就又把一品居大厨的老婆请进府给自己料理饮食了。

太夫人既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又表示不干涉涵因的态度,是相当的给面子了。

“只是还有一件事怕是要麻烦母亲。”涵因说道。

太夫人眼中闪过一道光,又黯了下去,面沉如水,说道:“你说的是娴丫头吧,哎……这事闹得……”

“她这一个多月已经闹了好几次自杀了,虽说有婆子、丫鬟昼夜看护,可这么盯着终归不是个事。还是要有人开导她才行。只是这丫头完全听不进去我的话……媳妇无能,母亲恕罪……”涵因半带着忧虑半带着无奈,做足一个嫡母该做的姿态。

李令娴因为吴王忽然反悔,没有办法成为世子妾,成了众人的笑柄。之前,涵因把她关着,她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也不至于这样。

因为太夫人觉得涵因关着她不对,涵因又让她过问李令娴的婚事,她就让李令娴搬到她的院子里。李令娴从前脾气就骄横,常和其他姐妹拌嘴,这两年,她愈觉得自己委屈,愈怨恨嫡母,因此,脾气有增无减。其他几房的姐妹们也越不喜欢她。

这次,太夫人告诉她,她可以成为吴王世子妾,一进府就有七品诰封,这让她又升起了希望,结果,吴王竟然大张旗鼓的否了王妃的决定,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心情大起大落,她又不会忍耐,脾气也很毛躁。为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姐妹们又起了冲突。

偏二房六姑娘最是牙尖嘴利,也是个不肯饶人的性子,便嘲讽她:“给人家倒贴做妾,人家都不要。”

李令娴听了这话,便向疯一样,扯着六姑娘的头打。六姑娘也是个泼辣性子,就是不肯认错,还说道:“你就是我们唐国公府的笑柄,我们姐妹们每次去宴席上,听见你的名字,都羞得无地自容!跟你生在同宗同门,我们真是背到家了。”

这话是火上浇油,李令娴跟她打得更凶了,六姑娘的头都被扯下来一撮,最后两个人被拉开。太夫人大怒,让她们各自挨了家法。李令娴又被送回了涵因的院子来。

涵因很清楚李令娴是遇到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也知道这需要有针对性的慢慢疏导。不过她却丝毫没有这么做的意思。她嫁给李湛是为了争权夺利的,又不是来当贤妻良母的。她是觉得让李令娴为自己所用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太高,还未必能达到效果,在她眼里投资李令娴一定是亏本的买卖,因此她才没心情去迁就安抚李令娴。而古人则是完全没有尊重个体的概念,因此她的做法在别人眼里很正常。他们只会怪李令娴不识抬举,咎由自取。

太夫人眉头皱了皱,她也听说了这些日子李令娴一直在折腾,面色很是难看,说道:“我看她已经完全魔障了,这些事情你也该早点告诉我,你临产这一个月,她这么一遍遍的折腾,存着什么心,从前只当她不更事,现在长大了,心思倒歪了。”

“母亲莫气,她也倒未必想到那么多,只是小时候被娇惯坏了,什么事情都只想着自己,不考虑别人。”涵因的笑容有些冷,这个婆婆不对自己指指点点,心里就不舒服啊,这话看着是帮自己说话,但什么叫长大了心思歪了,这些年她是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小时候没事,由她这个嫡母教导反而坏了。涵因怎么可能接这种话,当即反击回去,我没来的时候,你这个孙女就这样了,别混赖在旁人身上。

太夫人看了涵因一眼,就知道她一点亏都不肯认下来,冷笑了两声,说道:“不管怎么样,不能再这样纵着她了。你原来说她嫁不了人就让她修行。我看她再找个像样的婆家也难了,这样吧,把后山的那个废院子休整一遍,让她在那里出家吧。我也打听个可靠的师傅来引她修行。”

涵因笑道:“全凭太夫人做主。”

李湛接到家里的来信,里面说涵因又生了个儿子,他高兴的不得了,这几个月来他一直担心涵因的身体,而且这次他不能够陪在她身边,心里也总是惴惴不安。因此即使这已经是第三个嫡子,一听说母子平安的消息,他仍然像得了头生子一样兴奋。头天晚上就开始睡不着,查八字,算时辰,看孩子五行,翻书想找个好字。第二天一大早便把贾先生、竹心先生全叫来,问他们该怎么给这个孩子取名字。

犹豫了数日,名字找了好几个,拿不定取哪一个,犹豫来,犹豫去,最后终于定下了一个“晖”字。

VIP卷 第五百九十七章 办砸

李令娴出家的事情完全由太夫人安排,涵因也省的亲自做恶`了。听说李令娴着实折腾了一番。最终还是被关进了后面的院子。那里起名“静心观”,这是太夫人亲自起的名字,意思是让李令娴静修其心。李令娴是否真的能够修身养性,涵因并不知道,但总归,她这个三房的院子总算安静下来了。

比起李令娴,涵因更关心郑钦的仕途,他在同谷县已经任满了,按照一般的习惯,他卸任之后就可以回长安,按照资序安排一个新的职位。他在同谷县政绩不错,尤其是在大疫的时候表现出色,又是科举出身,在翰林院待过,回长安后,也有资格补个好缺。

但就他补什么缺,却在吏部引起了争论。本来陆宪投桃报李,想着郑钦是涵因的哥哥,正好拉拢过来,就跟吏部的人打了招呼,让给他们把郑钦安排在秘书省,做一个秘书郎,这样能在皇帝身边行走,自然前程也不同。

而且,皇帝虽然对李湛有意见,对郑钦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他是皇帝真正手握大权之后的第一批科举出身的士子,在皇帝眼里,他们是真正的天子门生。这样安排皇帝也不会反感。

但是,王通却不同意,他想给郑钦安排到鸿胪寺这种丝毫不接触实务的衙门去,不让他有机会积累资序。吏部的两个侍郎因为这件事又起了纷争。最后商议的结果是陇右大乱之后,民生尚不安稳,正好需要这样的能臣治理百姓,郑钦继续留任同谷县。

其实皇帝还是很想调郑钦回来的,因为他是涵因的哥哥,皇帝对他很有好感。不过吏部让他留任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皇帝想想也不在这一两年,等过一阵再说。

涵因知道这个结果还是有些失望的,她本来是希望有人能在皇帝跟前说话,王通却丝毫不给她这个机会。没想到被皇帝刚刚那用吴王一篇上疏敲打完之后·王通仍然可以这样霸道。而陆宪显然不会为郑钦下死力。所以,涵因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一年的夏天格外闷热,日头毒辣,让人懒得动弹。出了月子·涵因也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这样闷热的日子,坐月子还不能够开窗通风,让她难受得要死。

不知道是因为酷暑,大家都懒得动弹,还是因为皇帝给皇子们分派差事,的确起到了良性竞争的作用,朝中倒是安静了不少·群臣之间的气氛也有所缓和。

少了一些毫无必要的争吵,皇帝的日子也颇为舒心,他到长安西边的九成宫避暑,留下几个皇子在长安办差,让这些日子被皇子和朝臣们搅的颇为疲惫的身心休憩一下。

“又生了个儿子······哼,李湛还真是好福气······才二十出头,就生了四个了,身子不会出问题吗……”皇帝嘴里嘟嘟囔囔的·连一旁的刘公公也只能断断续续的听到。不过语气里面带着那股酸溜溜的味道,刘公公闻都能闻得到。

皇帝这两年临幸的嫔妃宫人不少,间或也有怀孕的·但是要么流产,要么出生几天还未序齿就夭折了。因此,他每每听说哪个大臣家喜添贵子,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涵因给李湛又生了儿子,他自然心里更不痛快。

除了这件事对皇帝心情稍有影响,总体来说在九成宫避暑期间,皇帝还是很轻松愉悦的。到了七月,暑热有所消退,皇帝也回宫了。

皇帝回宫之后最先做的,就是验收儿子们的成绩。皇子们已经写好了奏疏和条陈·总结自己办差的成果,各部官员也写了奏折评价皇子们的表现。

晋王去刑部整理冤狱,做得相当有声有色,被大臣们一阵吹捧,说什么“秉公直断”“兼顾仁爱”。梁王去工部,核查了几项皇家园林的修缮项目·提出了俭省开支的建议,也得到了工部官员的认可。官员的评语自然是极力吹捧,一分说成十分,反正夸皇帝的儿子,只要不说有帝王资质,怎么都不会过分,皇帝长面子,大家都开心。

偏只有楚王的评语不冷不热的。楚王被派去了户部,皇帝派给他的任务是核查户部几项开支。但户部官员根本就不想配合,这东西牵三带四,查出一样,未免就揪出另外一样。

涵因一听说他被分到户部就知道,他是被人给阴了,也不排除皇帝拿自己儿子做试探,看看户部的水有多深。于是她派人提醒楚王,就简单的对比一下各处每年的开支情况,看看什么地方有骤然增加,笼统的提出几项俭省方案即可。

但楚王年轻气盛,一心想要让父皇刮目相看,上一次涵因让他碰了个软钉他心中对涵因颇有怨言,涵因的话他也不想听,就让自己妁幕僚给自己找了几个精通财务的人,想要仔细核查户部的收支情况。

但是户部涉及分配各项开支,正是各房利益胶着的地方。动了谁的都会招致怨言。能在户部混得开的人,谁不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怎么可能受一个年轻皇子摆布。因此表面上恭敬,私下里面却百般不配

楚王查出户部账目有问题,写了奏疏上陈,皇帝召户部官员查问,结果这部分正好是后宫增加的开销,因为正巧去年皇帝为了向天下表示自己的接见,停了扩建九成宫,这部分费用就省了下来,没有花完年初定下的预算,这是后宫的费用支,皇帝又不想从自己的内库出,就让户部把两边的账平了。

事情闹到皇帝那里去,跟户部一核对,皇帝才知道,这是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场面相当尴尬。户部则一副委屈状,对皇帝诉苦,说管钱多么不容易,各部门各地方都伸手要钱,但是预算有限,本来这么多难处,皇子却指手画脚。

户部侍郎裴敏的奏疏,话说的很好听,先是肯定了楚王为国为君效力的初衷,又说楚王做事情态度很认真,话锋一转,说楚王一个外行,根本不懂这些,还硬要插手,让他们很为难。之后又说户部的官员都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差错,请皇帝察。

皇帝心里很清楚,楚王是被户部的人给坑了,故意设了一个套,他果真钻进去了,连带着自己面上无光。皇帝一方面对户部耍这个花招给自己看很窝火,另一方面,他也对楚王很不满,这么容易就中了人家的套,给自己丢脸;对楚王的幕僚更不满,他们不仅没劝住楚王乱来,什么情况都没弄清楚,就给楚王乱出主意。

心里虽然不悦,皇帝还是当众表扬了楚王:“楚王毕竟还是年纪小,经验不足,要多学习,有不懂的,应该多向老臣们请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