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灵帝国-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会开穿梭机?”我一愣,“那丫头连干燥器都不会用!”
珊多拉一耸肩:“但我们的穿梭机全是带人工智能的,希尔维亚显然具备扭曲包括AI在内的一切智慧生物判断力的能力。”
希尔维亚突然的行动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谁也想不到她竟然会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添这么个乱子,或许在那个银毛鼹鼠看来,这样是在帮助我们解决麻烦,但那个傻妞真的认为她留下一张纸条我们就会丢下她不管,然后自己离开?
“一切很快结束”,哪怕她用上了汉语拼音,也掩盖不了其打算一个人进入大星云核心,终结一切的目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路上的敌人,追上她的脚步。
“军用穿梭机速度极快,几乎可以瞬间跳跃,”珊多拉皱着眉头,“希尔维亚显然有办法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线,她甚至知道进入大星云核心的途径,现在说不定已经进入那里,追是追不上的。”
“叛军的守卫舰队应该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度跳跃?”
最后这句我是问舰载主机的,后者瞬间给出了答案,通过信息链路回答道:“再次跳跃还需要十五分钟,幽能死星超新星爆发还需要十七分钟,除此之外,我们无法打破大星云核心屏障。”
“但愿这十几分钟里希尔维亚不要做什么傻事。”
姐姐大人不无担忧地说道。
当众人匆匆返回舰桥,距离舰队跳跃已经不到十分钟时间,菲娜和罗兰盖尔的投影正在等待我们,显然是有情况汇报。
“朋友,我们发现了一些东西,”菲娜的表情看上去仍然是那样平淡,“请你看看。”
画面切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大片漂浮的残骸,绵延不知几何,近乎无边无际的残骸。
“这是什么?”
将心情暂时从希尔维亚的事情上转移开来,我好奇地问道。
“战场遗迹,曾经被迫进入大星云内部进行决斗的种族所遗留下来的东西,”罗兰盖尔老人静静地说道,“这是一片中型的战场,一个半径大概了一千万公里的球形空间,里面累积了数百万艘战舰爆炸之后形成的残骸,其中有不少曾经是我们的朋友,不过在严酷的战争中,他们沦为了失败者——很遗憾,他们未能坚持到这一天。”
众人沉默无言,这荒凉死寂的坟场中掩埋了无数的生命,那些已经破败至无法分辨原型的金属块上斑驳的徽标可能让无数反抗军将士回忆起了曾经与他们战斗,却也与他们一起挣扎求生的迷航者们,死星舰队的一座行星要塞公转轨道正好与其相交,于是,这些残骸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而这些不过是大星云中无数坟场中不起眼的一个。
“穿过这些坟场,就是此前从未有人深入过的禁地,现在舰队要通过空间跳跃进入那里,最后决战即将开始了。”姐姐大人突然低声说道。
“反抗军的一些指挥官正在第六防卫轨道上对这些坟场进行悼念,”罗兰盖尔老人微微闭上了眼睛,“但他们很快就可以结束,我们不会影响到……”
“不,”珊多拉突然打断了对方的话,她充满威仪,用不可质疑的语气说道,“你们的征程到此为止,现在最后的守卫部队也已经被歼灭,你们可以返航了。”
这回不止是罗兰盖尔,就连菲娜都不可置信地张大了眼睛:“等等,朋友,我们……”
“别误会,”我咳嗽了一声,“事实上,你们的任务已经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但是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都已经不是反抗军能插手的事情,包括新伊甸联邦的军队,也要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待命,这并不是对你们的不满或者隔阂,具体的情况,我想泽拉图和詹姆斯?雷诺可以给你们很好的解释。”
“确实如此,”雷诺的通讯插了进来,“这是配合希灵帝国行动的惯例,这帮规格外的家伙在执行最后一步行动的时候,凡人是完全无力参与的,昔日克普鲁的最后一战也是如此,在此耐心等待吧,陛下会解决一切。”
“好吧,朋友,非常抱歉我竟然误会了你,”菲娜诚心诚意地对我低头道歉,“我们对自己的力量也有自知之明,反抗军将从现在开始脱离死星舰队,祝愿你凯旋归来。”
罗兰盖尔则表情黯然:“希灵人的皇帝,看来我们最终还是不得不仰赖帝国的力量,但至少现在,我可以问心无愧了,我们会在这坟场祭奠死者,耐心等待,希望你一切顺利。”
一分钟后,反抗军及新伊甸联邦政府军开始脱离死星舰队,数以亿计的各族飞船如同从蜂巢中涌出的工蜂一般退出了各个星球要塞的机库,结成防御阵型停泊在大星云内暗红色的宇宙空间中,虽然敌人的防守部队似乎已经全军覆没,但在这地方,他们仍然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三分钟后,死星要塞完成跃迁准备,舰队轨道收缩至极限,帝国最强舰队在空间跳跃的扭曲光幕中消失在大星云第二能量屏障边界,踏上了此次战役最终征程。
第624章 核心防御突破
最终,帝国军抵达了终点。
没有预料中的大规模叛军,没有铺天盖地的能量光束,甚至连一座防御炮塔都没出现,当跳跃完成之后,我们进入了一片安静到不可思议的太空汤中。
太空汤……这真是个古怪的名词,但是当塔维尔将这个新词汇创造出来之后,我们发现只有它才能适应大星云核心的情况,哪怕它听上去是如此矛盾。
“屏障外的太空气云密度已经逼近液态临界点,但它们仍然保持着离散尘雾状,大致上如同一种蒸发状态下的凝胶质,这些凝胶质是纯粹的随机原子结晶,理论上可以诞生的基础物质都可以从那些原子中找到,不过让人迷惑的是,这些物质已经失去了它们全部的性质,不发生反应,不衰变,甚至互相之间不产生电磁力以及任何一种作用力,简直就好像每一个原子都漂浮在独立的绝对真空中,而且保持了绝对零度一样。”
塔维尔站在我们身后,语气中充满困惑。
“一幅宇宙物质的快照,”珊多拉拢了拢耳边不听话的几缕金发,“不觉得很像吗?在这里汇聚了全宇宙所有的物质,它们却仿佛被刻在画像中一样安静,宇宙原生汤,大星云核心原来是这种玩意。”
对珊多拉嘴里的一堆名词我和姐姐大人以及浅浅纷纷表示太过深奥懒得理解,但周围的奇妙景象倒真是让人感觉万分新奇。
在死星舰队所处的太空中,弥漫着无穷无尽的暗红色“浓雾”,其区域保守估计也有零点三五光年。如同塔维尔描述的一样,这些烟雾几乎呈现出液体一样的质感,却又有着雾气的轻灵,它们充满了各种奇怪的性质,比如难以捉摸的不衰减通透性——按照常理,一团密度均匀的烟雾是会影响可见度的,而且这种被称为太空汤的烟雾还是如此浓密,但实际上,当我们放眼远望,太空中那庞大的星球要塞和蜂群一样的航母战斗群仍然清晰可辨,不管是距离多远的单位,在我们眼中都呈现出一模一样的清晰度,这说明光的部分属性在这里已经失效。
一道明亮的能量闪电从帝国上将号上空划过,照亮了范围相当广大的一片天空,翻卷的浓稠红雾随之震荡了一下,向外扩散出无数的波纹。这是一次无声的雷霆,在入目所及的地方,类似的能量闪电不时可以看见。这又是大星云核心附近的另一道奇景,这些纵横交错的闪电随时随地都在爆发,我们却找不到它们的来源,能量仿佛是凭空产生的一样,完全不遵循已知的任何物理法则,当它们划破红雾的时候,会产生一次激烈的冲击波,甚至足以让半径数十万公里的“太空汤”沸腾起来,但却没有声音传播——在介质如此充沛的情况下,光不漫射,不折射,声音也不传播,天知道在这鬼地方宇宙规律究竟被扭曲到了什么地步。
以及,正阻挡在我们面前的那玩意是怎么一回事。
一道屏障阻挡了死星舰队的前行,现在它仍然牢固地屹立在数亿公里之外,完好如初,光洁无比,帝皇之息和幽能舰炮的攻击在它上面没有留下任何划痕,前线探测机传回的画面向我们揭示了这道屏障的真面目。
一个球形的防御屏障,半径大约六万公里,表面绝对光滑,就好像一面彩虹色的镜子,瑰丽的色彩在那光滑的球面不断浮动,宛若梦幻,就是这层看上去精致的如同艺术品的七彩屏障,已经阻挡了死星舰队的两次攻击,一次是极近距离的帝皇之息,一次是全部机动舰队以及一座星球要塞的集中轰炸,但这两次攻击都未能产生任何作用,目标仍然存在,而且连强制扣血都没有出现。
塔维尔已经用特殊方法探明了这玩意的形态,一层瑰丽的薄膜,仅此而已,唯一值得人在意的,就是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物质,这层薄膜是绝对的单一体,它没有结构,不是由更小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什么的组成,这层薄膜就是它最基础的物质结构,而且,它的坚固已经达到了法则级。
当确认了这层屏障的形态之后,珊多拉立刻阻止了死星要塞发动最终攻击,然后非常郁闷地告诉我一个名词:不可破坏性结构体。
这是帝国全盛时期所盛行的几种法则防御方式之一,它的防护力量不是最强的,却被广泛应用在保存各种机密档案的地方,其原理用言语不好解释,但这么说大家应该明白:任何世界,都存在绝对无法再次被拆分的基本结构。
物质在极限分割的情况下有没有穷尽?这个哲学命题曾经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白胡子老大爷,包括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以及墨子,这些人类历史上伟大又蛋疼的人物设想了一个又一个试验来验证这些问题,比如中国版本的理论认为,将一段木头每天从中间劈一斧子,只要你刀工够好,耐心够足,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哪怕那倒霉木头已经被你劈成了纳米级别的薄片,而古希腊的老大爷们则认为物质在极限小的情况下是由一种“小圆球”组成的,它们是本世界最小、最基础、最本源的物质结构,是上帝建造这个宇宙所用的砖瓦,凡人永远无法分割它们,顶多将其分离出来——这里让我们感叹一下上帝他老人家的蛋疼,创世纪要这么麻烦叮当打一开始就不敢报考造物学了。
后世的科学家们通过一代代的努力,终于证明上述两个说法——都近似扯淡。
感谢不断发展的现代物理,人类逐渐发现了分子,原子,中子,电子……每当有一个理论指出,人类已经掌握了这个世界最基础的砖瓦的时候,总会有新的发现来证明这所谓的砖瓦不过是更小规模的预制板而已,物质仍然在不断深入的微观条件下被人类分割着,到现在,即使是人类科学家,也已经研究到了中微子的层次——现今已知并已测到的最微小的基本粒子,但似乎一切还没有结束,更多虽然仍未测量到,但在理论上切实存在的更小的物质结构还在不远处朝着那些喜欢挑战极限的科学家们招手,人类已经开始怀疑,物质是不是真的能无限拆分下去,尽管这个猜想根本无法被人证实。
人类科学家们在拆分这个世界的路途上恐怕还要走很远的路,但现在他们已经窥见了这条道路上的一些奇妙景色,一个被广为人知的真理普适于一切物质,从微观到宏观,那就是拆分越小的基本粒子,需要的能级就越高,掰断一根筷子需要的力量肱二头肌就能办到,但拆开一个碳原子需要的却是亿万度的核高温,将质子分解的过程需要一个足够把京三环来回绕三遍的加速轨道来汇聚足够养活十万个电玩宅的能量进行轰击,而要想对中微子以下的基本粒子进行外科手术,目前认为至少需要宇宙大爆炸初期的能量才办得到,这就是物质的真谛,微观世界的凶残,它们坚不可摧的结构随着不断靠近本源而逐渐接近无敌,而当它们微观到极点,成为组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介于物质和能量和信息之间的模糊状态——之后,这些小东西就免疫一切非法则的外来因素了。
在叮当的藏书中,《基础造物学导论…神教版》第3章第七节第七自然段用了大半个课时来向菜鸟造物神们灌输着这个铁律:
除非你自认为自己的造物学技巧已经超过父神,否则就给我老老实实地按着这个物质分级法来创世纪!
于是,放眼望去,多元宇宙中的微观世界一致威武霸气。
“不可破坏性结构体”就是希灵科学家们根据这样一条连众神都要遵守的基本法则创造出来的东西,它从各种意义上来讲不存在任何结构,因为……这东西就是基础结构。
虽然这东西在那些凶残的帝国科学家研究下已经从微观世界来到了宏观宇宙,它们的体积最大可以扩展到十分之几光年,但它仍然是最简单,最完美,也是最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