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真不是文艺青年 >

第66章

我真不是文艺青年-第66章

小说: 我真不是文艺青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得到这样的感悟,那就是无论怎么样,人生也根本没有所谓的改变,其实一切早已注定,看似自主的选择,其实依然是沿着那条既定的路线前行。

    另一个电影的剧本在前世也比较有名,那就是“疯狂的石头”。

    虽然“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纯粹的娱乐商业电影,并没有想表达什么过于深刻的主题,但也是一部采用多线叙事手法和蒙太奇式剪辑式电影,非常有特色。

    影片整体用交叉蒙太奇来讲故事,节奏的张弛有度。

    三条线索时而相接,时而断开,把一段时空分成三个角度去看,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容量,也使细节更丰富。

    时而放松时突然意识到危险,时而平静突然转为激烈。

    那块石头的不断出现,一遍又一遍的强化着主题,时刻在提醒观众石头之于故事的重要性,让石头这个线索贯穿始终。

    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三条线索不断进行碰撞,镜头快速在三个视角之间剪接,让人不敢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整个影片毫无尿点。

    当年这两部影片,他和那个妹子都足足刷了十七八遍。

    而且那个妹子以前也是电影学院的艺术生,所以经常缠着李东和她一起拉片,对电影情节一格一格是反复观看,深度解读电影。

    那个妹子会把电影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一下。

    当然,李东根本不懂这些电影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和妹子呆的久了,他也能多少能弄清楚这部电影的一些东西,尤其是剧情更是记得滚瓜烂熟。

    另外两部电影剧本也不错,分别是“死神来了”和“生化危机”。

    其实老黄对这两部电影也非常感兴趣,但他也清楚,光是“蝴蝶效应”和“疯狂的石头”,就够他忙活一年多的,总不能占着坑不拉屎吧。

    而且接下来,他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礼物”这部文艺片的后期制作上,明年还要参加浦江电影节,想要筹备那两部电影,至少要等到明年六月以后了。

    所以老黄让李东找孙胖子,将其中一部剧本卖给龙门影业。

    但是不能现在卖,最好等浦江音乐节以后再说,万一“礼物”被选入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李东做为电影的原著和编剧,他的作品必定会水涨船高。

    如果“礼物”在电影节获奖,那李东的剧本,绝对能卖个好价钱,而且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分成。

    自从看了李东的这几部剧本,老卢对李东的态度,再一次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以前他把李东当作一个颇有才气的小兄弟看待,可现在老卢已经完全把李东当作和自己一个级别的同行了。

    没办法,这几部电影剧本的水平,就算是他写了一辈子剧本,也没有几部能够与之媲美。

    而那个柳青妹子,已经完全成了李东的学生,天天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他的身后。

    李东留给她的几个作业,对她一个还在上学的妹子来说也算是一次挑战了。

    但是柳青这个丫头,在剧本创作方面还是比较有潜力的,仅仅通过李东的口述,就将剧本构架逐步完善了起来。

    尤其是再经过黄培仁的点评和老卢的教导,让柳青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受益匪浅。

    这对一个从事剧本创作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柳青妹子对李东绝对是真心的感激,心里也对他除了崇拜还是崇拜。

    虽然电影已经杀青,可柳青妹子还是经常骚扰他,希望李东能给再给她留几次作业。

    但是都被李东婉拒了,虽然前世有很多经典的电影,可总不能一下子都抄过来吧。

    只有四部剧本,就已经让老卢惊为天人,若是再弄出十部八部的,那他们就太妖孽了,别再特么惹出什么乱子来。

    但是柳青这个丫头,以后还是要多联系多沟通,他可不会写什么剧本,让这个丫头做枪手倒是不错。

第98章 音乐室改造计划() 
电影拍摄结束后,如今李东又闲了下来。

    随着李东在网上发布的歌曲下载量暴增,如今每个月都有一笔笔款项打进他的账户。

    最令人欣喜的是,海岚匆匆那年那首单曲的分成也全部到账。

    李东看了一眼,差点没把他乐死,足足有一百多万,而且这还是第一笔,以后还要不断的有资金到账。

    现在李东也算是小有积蓄,账户的资金已经将近三百万,就算在京都这样城市,也称得上小康水平了。

    这钱当然不能放在银行,于是他就开始和李广楠研究工作室的未来发展。

    首先就是改造工作室的录音棚。

    当初李广楠为了这个录音棚,投入了一百多万,几乎弄得倾家荡产。

    好在这些年帝国娱乐市场空前发达,因为他的这间录音棚比较专业,所以生意还算是不错。

    不但早在几年前就收回了全部成本,而且还为他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来这里的客户包括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媒体广告客户、乐器演奏家、职业歌手、独立音乐人等等都有。

    甚至一些小型的音乐公司也把编曲和录音等工作,打包给李广楠来做。

    李广楠并没有雇佣长期的员工,只是在接到一些专业的大活,才会临时雇佣专业的录音师和混音师等技术人员,协助他完成比较专业复杂的工作。

    经过十几年的积淀,现在李广楠对音色非常敏感。

    他可以迅速的捕捉到声音的好坏和特色,有时甚至可以帮助音乐人发现出其不意的声音。

    所以在京都也算是小有名气,其间也接到过很多大型公司的邀请,但都被他婉拒了。

    随着市场上各类音乐软件和硬件的日新月异,现在李广楠这个录音棚的设备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形势。

    李东在网上发布的那些歌曲,大都是一些配乐相对简单民谣和民谣类摇滚,所以还能勉强应付。

    可若是未来和专业的音乐公司合作,就有些相形见拙了。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彻底改造录音棚的各类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

    除了设备改造,录音棚还要重新进行装修。

    为了制造最好的声场空间,录音棚的前期进行设计,要考虑到各种问题。

    这其中包括录音棚的背景噪声、室内尺寸比例、面积大小、防电磁干扰等等,这都是决定声场空间好坏的绝对因素和细节,这也决定了录音棚的音乐品质。

    所以,改造录音棚需要最专业的声学装修设计团队,重新对录音棚进行设计,使录音棚在声学结构和功能设置上达到近乎完美和精确。

    对录音棚的装修改造,投入的资金甚至要比音乐设备高很多。

    好在音乐室的底子不错,起码改造的过程相对会容易一些,但是肯定会投入大比资金。

    即便无法和娱乐公司专业的大型高端录音棚相比,起码也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符合大批中小音乐的公司的要求。

    李东和李广楠经过初步的预算,整个改造的预算,需要五百万以上。

    工作室再小也算是一项事业,而且恐怕未来几年,李东还要指着这间音乐工作室呢。

    所以对李东来说,对音乐工作室投入再大都是值得的。

    未来的工作室,李东主要负责创作,其实就是抄前世的那些经典歌曲。

    而且他还要和李广楠共同进行歌曲的编曲工作,主要还是前世各个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李广楠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录音、混音等各种技术性的工作。

    录音是框架,这个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混音工作则是非常注重细节的工作。

    他可以纠正录音中每个轨道的细节,让各个独立的部分都能够到达最佳的效果

    一个不好的混音师可以毁掉好的录音作品,而好的混音师可以在不好的录音作品上,发挥最大的可能将其效果达到最佳。

    李广楠在这个行业里摔打了这么多年,录音、混音都能拿得起来,而且功底非常深厚。

    东子工作室的投资比例,李东占了七成,李广楠占了三成。

    因为李广楠以录音棚入股,所以原本李东提出与李广楠各占一半。

    可是李广楠却死活不同意,这个工作室全指着李东的创作来维持,所以老李认为李东必须占大头。

    现在涉及到工作室的投资,所以李东决定拿出他全部的积蓄,再加上李广楠投入的一百多万,对这间录音棚进行彻底的改造。

    改造录音棚的工作,需要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李广楠专门联系了叶彤,让她找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声学装修设计师。

    京都几家大型录音棚的设计工作,就是这个设计师设计的,在帝国也算是最专业最出色的声学装修设计大师。

    当然,他的要价也是最贵的。

    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团队在录音棚考察了两天,就开始了设计工作。

    结果几天后,李东原来预算的五百余万根本不够,至少需要一千余万。

    这还仅仅是初步的预算规划,而且根据这个设计方案,很多设备的预算也要大幅度提高。

    最后的预算恐怕要突破两千万,这对李东来说确实有些勉强了。

    但是对方不愧是这方面的大师,他的设计方案,实在是太诱人了,令李东纠结不已。

    人家的设计,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录音棚改造,而是进行音乐工作室的整体规划设计。

    首先是扩大录音棚的面积,李广楠这间录音棚租赁的是一处整体的院落。

    当初因为资金有限,李广楠只利用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这个院落大部分地方都是闲置的状态。

    最新的设计方案,是将整个院落全都利用了起来,这里也成为一间专业的音乐工作室。

    音乐工作室的设计,环境非常美观,共分为录音区、休闲区和工作区等几大功能区。

    尤其是录音区的声学机构设计非常专业,无论是地面、屋顶,还是墙壁都采用最佳的声学结构。

    对声音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极大的保证了声音和音乐的品质。

    新的录音区将拥有三间录音间,中间大厅可以录制古典交响乐,还可以做电影配乐、对白。

    两边各有一间,一个是偏流行舞曲,另一个则是偏摇滚爵士。

    除了中央的录音区,院落的其他地方是音乐工作室各类配套的工作区。

    剩下的地方则弄成了休闲区,经过一番合理的设计规划,环境非常不错。

    若是某些大牌明星来这里,歌手和经纪人、乐队、助理等大批随行人员,可以直接在这里居住。

    如果以后将这些地方改造成餐饮服务于一体,若是操作好了,未来都是利润非常可观的盈利点。

    如果录音棚按照这个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建成之后的东子工作室,将拥有作品的整合、设计、编曲、定位等多方面功能。

    再加上当今世上第一流的专业数码、录音设备、制作设备和最新声音采样技术,工作室的逼格提升了何止几个档次。

    这间工作室的标准之高,不但可以与众多独立音乐人和中小音乐公司的合作,还能与一些大公司,甚至超级公司的歌手进行广泛的合作。

    别看那些大公司的录音棚非常专业、高端,但是这些公司的歌手也很多,始终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境地。

    很多一线、二线歌手,为了加快专辑的制作进度,保障音乐品质,经常会自己出资租赁京都一些私人录音棚录歌。

    如果按照这个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工作室

    李东和李广楠两人坐在那里看着设计方案效果图,全都是满脸的纠结。

    “麻痹的,不管了……”

    李广楠猛的一拍桌子。

    “东子,这个设计方案太好了,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录音棚建起来。这可是咱哥俩以后的事业,投再多的钱也值当啊。”

    李东苦着脸道:“大哥,我知道这个方案好,可我们没钱啊。”

    李广楠一狠心道:“我还有些积蓄,实在不行老子就把那套祖屋抵押到银行,加在一起怎么也能凑出几百万。”

    李东心里苦笑,那还特么差一千万呢。

    他想了下道:“如果我们用这间录音棚作抵押,能不能贷出来几百万?”

    “你不说我还真没想起来,这个录音棚本身也可以做为资产,向银行贷出一部分钱,但估计贷不出太多,顶多也就三五百万吧。”

    听了李广楠的话,李东也动心了。

    工作室刚刚和信华公司进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