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 >

第55章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第55章

小说: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作,电闪雷鸣,山石号叫,树木惊鸣,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动工治水。禹知道遇到妖怪了,非常生气,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让夔龙去扫除妖孽。这时,桐柏山,以及附近诸山的部落首领,唯恐双方打起仗来祸及自己,都面露惧色,恳请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桐柏山一带的部落首领怯战,不愿出力,禹便将这些人都关了起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包庇的妖怪是淮河水妖巫支祁。

    这无支祁能言善辩,知道江水、淮水各处的深浅,以及地势的高低远近。他长得形似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长,力气比九头象还大。无论是搏击跳跃,还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间就看不见了。

第101节 九尾狐的来历() 


    双方人马在桐柏山下展开恶战。

    禹先后派出数十员大将出战,都打不败巫支祁。最后派出了庚辰,才将巫支祁擒获。

    巫支祁一方的部落首领和众多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等见到巫支祁被捉,纷纷叫喊着冲了上来,想要抢走它,却均被庚辰挥舞铜戈杀散。

    禹命人用金属链子锁住巫支祁的脖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铜铃铛,然后将其镇压在淮河南边的龟山脚下。

    世人只知李汤是位历史人物,并不知他的真实身份是阴阳派星宿门弟子。

    这则故事虽然只见于古代文言集《太平广记》,而玄门中人大都知其是真人真事。巫支祁也并非一个怪力乱神的传说,而是真有这种生物。

    据老唐头说,这种生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近亲,一种远古巨猿的进化变种。不过,这种巨猿顶多只有三米多高,体型比起传说中的巫支祁来可差远了。

    我曾提出过这个问题,老唐头也答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将其归结于以讹传讹中的数字误差。

    可才那个巨脸怎么解释?

    我可是瞧得真真切切的!

    不过,既然它没有主动攻击我们,那暂时是安全的。

    我让大家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发出大的响动,沿着石阶往下走了五十多米,来到一个拐角处。

    原来石阶是呈“之”字型分布,四周却是中空的。这不仅与著名的古埃及金字塔内部结构大相径庭,即便在中国本土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古建筑。

    走下拐角,一侧的石基上出现了许多有规则的刻痕,加起来活生生就是一幅壁画。

    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幅壁画是一张狩猎图,只不过图上的内容十分奇怪。

    图的左上角画着一个又大又圆的太阳,下面画着几十个奔跑的小人。他们手持戈矛,做出打猎的姿态,而目标是一只体型巨大的直立怪物。

    古代先民没有后人那样的绘画技术,所幸古墓常年封存,画面保存完好,一眼望去可以看出是只猿的模样。

    我心中一动,暗忖难道这壁画讲述的是禹帝捕杀巫支祁的故事?

    这是一个夏墓?

    壁画的篇幅很长很巨,我借着火把那微弱的亮光,带着疑惑一步步望过去,只见各种各样的妖怪身现其间。

    也许这些妖物都被艺术性的夸大了,也许历史上原本就有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在人间销声匿迹。

    在壁画的尽头刻有延绵的高山,在其中一座峰头上,画着一个体型较为巨大的人类。古代壁画通常以高大的造型来突出部落首领或英雄人物,以区分于普通部落民众。这个巨人不用多说便是一位领袖了。

    他屹立山巅,身旁安然地匍匐着一只狐类动物。

    与众不同的是,这只狐的屁股后头拖着九条长长的尾巴,令人想起传说中的九尾狐。

    这九尾狐与人类英雄相依偎,形态十分亲昵,不像纯粹的主人和宠物那样的关系。

    匪夷所思间,李二奶奶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如果老婆子没有瞧错,这只便是传说中的九尾狐大仙了。”

    九尾狐是中华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关于它的最早记载出现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而后传到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

    这种生物在先秦时期被当做祥瑞神兽供奉,集各种人类向往的美好品德于一身,到了北宋才被妖化。

    《山海经》有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这是关于九尾狐描述的最早出处。大部分学者认为九尾狐是一种想象的生物,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另外少部分学者则认为这是一种绝迹于上古的史前生物,长相似狐,之所以被称为“九尾”,是因为它尾巴特别长,而不是长了九条尾巴。

    狐仙属于出马仙的范畴,起源于长白山一带的巫术,并非中原文明,所以白龙门的典籍中罕有相关记载。

    我笑道:“九尾狐大仙和胡三太爷是一家人吧?”

    李二奶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娃娃,你可知道胡三太爷的来历?”

    我摇了摇头,说道:“还望二奶奶指点一二。”

    李二奶奶微微一想,随后讲起一段陈年往事来。

    相传在上古时洪水漫地,尧帝先选了夏后氏去治水,虽说治住了洪水,但无法排出,导致治水最终失败。后来舜帝继位,先是选了大禹的父亲鲧,但由于治水没有收获,反而造成了大祸,被舜帝处死,之后大禹担负起了治水的重任,才使众生免遭洪水的劫难,这其中便有我们胡家的事迹。胡三太爷的父亲老黑胡仙原本就是一个修道万年的老仙家,因奉了天帝的旨意去帮助大禹治水,历经千难万险,最后功德圆满。老黑胡仙的女儿叫女娇,因道行高深,长着九条尾巴,被成为‘九尾狐’,在相助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与他暗生情愫。

    由于九尾胡仙相助大禹治水的功德,天帝封女娇位列仙班。她的老父亲老黑胡仙由于教女有方也得以位列仙班,掌管天录(也就是天帝的文件档案)。老黑胡仙将大本营涂山留给了大儿子胡大太爷,其余子孙分别前往其他地方继续修炼。如今神州大地乃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狐仙,追根溯源都是老黑胡仙一脉。

    不说别家胡仙,就是胡三太爷、胡三太奶这支,拖儿带女地来到东北渤海湾,见有孤岛坐北朝南,风水极佳,便选了这个地方进行修炼。不久后胡三太奶身怀六甲,到了分娩时赶上了难产。胡三太爷万分焦急,无奈之下只得趁夜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个接生婆,这才安全地产下一个女儿,取名叫“胡秀英”,后来人送绰号“排风女”。

    胡秀英长大后去馒头山修道,从此胡三太爷、胡三太奶和十个儿子、女儿胡秀英以长白山为中心,广开道场,现法身救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没想到胡家弟子竟然与上古禹帝有如此渊源,不禁叹道:“大禹是华夏文明之始祖,也是道门供奉的圣王之一。为何道门许多派别都将狐仙视为旁门左道?”

第102节 地下冰瀑() 


    “因为狐就是狐,就算把祖宗粉饰地再冠冕堂皇,也入不了正道行列。”不知何时,张仲坚来到队前。

    我心中苦笑,这娘俩要是待在一块儿准没好事。

    果然,李二奶奶用力一顿拐杖,骂道:“什么是正道?你们这帮牛鼻子道士才算正道?要不是看在你小子刚才义助我们打狼的份上,真想打一个耳刮子!”

    张仲坚冷哼道:“我都说了,打狼不是为了你们。你想要打我,凭本事。”

    二叔早就对他不满,当下莽仙上身,右臂宛如灵蛇一般来到他的面颊前。

    莽仙堂的人是最擅长近身搏杀的,而二叔又是高手中的高手,纵然张仲坚本身战力咋他之上,却也被这诡异的手段打了个措手不及,“啪”的响了一声。

    这一掌用了真力,张仲坚捂着脸颊,一时之间呆住了,片刻之后方才一声怒吼:“你敢打我!”话音未落,猛的一掌轰出。

    天师府虽然是道门,但一直以降妖伏魔为己任,功夫走的是霸道的路子。尤其这张仲坚,体格异常强悍,这双掌之力恐怕不下五、六百斤,二叔哪里敢硬接,一个闪身滑了开去。

    轰!

    这一掌击在墙基上,激地碎屑四下飞溅。

    我连忙插入两人中间,劝道:“不管派别如何,两位好歹也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战友了,等出了古墓,大不了当做不认识。你们现在打打杀杀,惊动了墓中妖灵可就不妙了。”

    两人这才罢手。

    我所料不差,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金字塔底部。

    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空旷,两百来号人就像房间里的小蚂蚁似的。

    我仔细检查过四周,发现墓地被完全封闭,不禁心叫不妙。

    李二奶奶察言观色,上前问道:“怎么了?找不到出口吗?”

    我点了点头,说:“这里和寻常古墓完全不同,似乎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李二奶奶想了一想,说道:“那就挖出一条生路来!”

    我摇头道:“别说墓壁又厚又坚实,外面还有土堆山体,仅凭人力根本挖不到头。”

    李二奶奶蹙眉道:“那该怎么办?难道要按原路返回吗?”

    二叔断然道:“那可不行。狼群估计还在那里守着,咱们出去就是给狼喂食的。”

    我道:“但凡古墓,不会只有一个出口,好比人的鼻子,不会只有一个鼻孔,那样的话风水无法流动,阴气会导致尸身过早**。我再找找看,一定还有别的出路。”

    一个二十来岁的出马堂弟子原本坐在地上休息,蓦的一蹦三尺高,大叫道:“好冰!好冰!这地面好冰!”

    被他这么一喊,其他坐在地上的人也都跳了起来,纷纷嚷道好冰。

    我蹲下身子摸了摸地面,果然够冰的,用手电一照,只见一层层淡薄的雾气往上泛起。

    地下很冷,似乎有冰雪!

    我大力一拍脑袋,暗骂自己蠢蛋。刚才只顾着看四周,根本没有留意地下。墓道口可以建在地上,自然也可以建在地下,当下拿起铲子掘了起来。

    李二奶奶见状问道:“找到出口了?”

    我道:“不敢肯定,不过有八成是在地下。”

    在我的引导下,大家抄起军用铲集中往一处挖掘,两个小时后终于现出一块十米见方的金属门。

    与先前墓顶的金属门一样,这块板子也不知用什么金属制成。要知道夏商周处于青铜时代,铁器未被提炼应用,何况更为复杂的合金?

    我越来越怀疑先前的推断,难道这墓并非建于三代?

    金属门平摊在地面上,乍一掀开,登时一股寒气涌了上来。

    二叔愕然道:“下面是冰窖吗,怎么这么冷?比外头还要冷!”

    李二奶奶低头朝门里瞅了半晌,说道:“好家伙!这墓竟然建造在地下冰瀑之上。”

    我忙问什么是冰瀑布,李二奶奶解释说那是一种地质奇观。长城一带的地下存在着许多暗河,随着地势落差形成了地下瀑布。若是在温带或热带地区,这种地下瀑布并不会结冰。而长城一带乃苦寒之地,再加上又是大冬天,地下的温度不会高于零下二十度,形成冰瀑布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我自幼生长在气候温湿的江南地区,还未见过冰瀑布,一听这话可就犯了难,问道:“二奶奶,这冰瀑布有危险吗?咱们能下去吗?”

    李二奶奶摇头苦笑:“孩子,我也是头一回来这墓里,怎么知道能不能下去呢?不过我想,既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就放开胆子一搏吧。先人能在这里建造一扇门,显然是有用意的。”

    说话间,黑暗中响起一声剧烈的咆哮。

    声音之响,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心头掠过一丝阴影,响起那张在黑暗中浮现的巨猿脸庞,大叫道:“不妙!墓里的精怪发飙了!”

    许多人没有见到那头巨猿,见状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纷纷抄起家伙,惊恐地瞪着四周。

    我将巨猿的事跟李二奶奶一说,她也禁不住骇然失色道:“想不到天地之间真有这种巨型灵物。大家还等什么,赶紧入地道啊!”

    黑暗中的动静越来越大,头顶上方开始落下巨石碎块,从中可以看出石阶的形状。

    看来那巨妖发飙,正将石阶不断砸碎。

    眼看落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出马弟子们哪里还敢逗留,在李二奶奶的指挥下鱼贯进入那扇金属门。

    关上门后,一股寒气逼来,眼前果然现出一条冰雪凝结的瀑布来。

    脚下没有阶梯,结构如溶洞一般,要下去只有靠攀爬了。

    好在这段路并不长,过了垂直一百多米的落差后就到了底部。

    此时站在那里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