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 >

第13章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第13章

小说: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警官哭丧着脸道:“这是啥设计师呀,就不兴留个后门?这下可好了,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

    演空沉默。

    我只好劝道:“天无绝人之路,大家一起想想办法,一定能够出去的。”

    倏地,演空问我:“先前你喊师公的名字,你看到他的脸了?”

    我沉思片刻,摇头。

    仔细回想,之所以喊出“虚风”的名字,是有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其实自己什么都没见到。

    赵警官毕竟心细,问:“演空师父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演空点头:“我可以肯定他不是师公。”

    “那他是谁?”

    演空支支吾吾道:“是……师父。”

    我和赵警官齐齐震惊。

    她打断道:“不可能!海清师父的遗体现在还在几十公里外的公安局里呆着,怎么可能在这里出现?”

    我道:“演空师父,你是不是太累了出现幻觉?要不坐下来休息一下?”

    演空摆手道:“我不累,也没有幻觉。我之所以认定他是师父,是因为那条裤子。你们看见他穿的那条裤子了么?

    我仔细回想,片刻后说:“好像是条白色的裤子吧。”话音一落立时觉得不对。

    我记得寺里僧人都穿海青,那种僧服是一种很长的直筒袍,一直拖到脚,就像现在的演空,根本看不到裤子呀!

    “你没有看错,是条白色裤子。”演空道:“寺中只有师父一人习武,多年来从未间断。为了练功方便,他订做过两套短打,其中有一条裤子破了。本想再去裁缝店订做一条,可惜都搬走了。他索性便让我在网上给他买了条跆拳道的白色练功裤。那裤子质量很好,他但凡练武便穿着。那天他走之前正好是练功时间,所以……唉,师父没死,这怎么可能……”

    赵警官道:“海清师父已经死了,尸体就在法医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一条裤子说明不了什么,也许还有别人穿这种裤子呢?”

第019节 引魂箫() 


    我回想着演空方才的话,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心念一转,脱口而出:“就算裤子是海清师父的,可那双腿不对。我记得他身形极其魁梧胖壮,大腿很粗,可刚才那条腿十分细长。”

    演空道:“也许刚才一时心急看花了眼,或者是光线问题。”

    赵警官插话道:“刚才我也看到了,那条腿很细,不像是海清大师。”

    演空道:“可那条裤子……”

    我道:“只不过是条裤子,可以穿在海清师父腿上,也可以穿在别人腿上。我们与其在这里胡猜,不如出去查个究竟。”

    赵警官没好气道:“你这不是废话么?谁不想出去啊!你倒是给个办法呀!”

    我一边借着手电打量着四周,一边说:“我不相信这里只有一个出口。演空师父,你看过这个洞室的设计图纸么?”

    演空苦笑摇头:“最晚的设计图是在清末,后来连年战乱,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我从怀内掏出三张黄符分别交到大家手里,“我们拿着黄符沿着洞壁走,如果黄符被吹起来,说明那里有风与外界对流。”

    “然后呢?”赵警官问。

    “然后就能沿着气流找到出去的洞口呀,蠢!”

    赵警官脸一红,怒道:“你才蠢!蠢死了!

    就这样,大家沿着洞壁走了两圈,可黄符依旧垂落在手中,没有一丝被风吹起的迹象。

    我心中一沉,想起这里乃是一个风水洞。

    按照风水理论,若要保持尸体长期不腐,就要将他们放在避风避水的地方。

    这个洞内如此干燥,显然被设计的相当完美,多半不存在空气流通的问题,所以是我想岔了。

    赵警官气得想要挖出一条地道出去,可地面硬邦邦的,手头又没有挖掘工具,根本不现实。

    此时,我将头抬向了洞顶,暗忖那里会不会有出路。

    粗粗目测,洞顶离地面有十五、六米。

    我练过两年攀岩,这点距离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只不过石壁和地面几乎垂直,且光滑无落脚点,若一个不小心掉下来,最少也是筋断骨折。

    不过眼下时间紧迫,再危险也只有上去瞧瞧了。

    我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赵警官望着洞顶,愕然道:“你不要命啦?这种地方怎么爬,万一脚下打滑摔死你这臭小子!”

    “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我朝地上连吐三口唾沫,没好气道:“要是有别的办法,我还能冒这险?要是我不行了,你们再想别的办法。”说完,不等她反对,已选定一个位置攀了上去。

    洞壁虽然光滑,可是我所选的这片区域有很多凹陷和凸起的地方,容易落脚和抓扣。

    也不知过了多久,满身大汗的我终于来到洞顶,没想到所谓的“洞顶”上方还有一大片空间,因为特殊的洞穴构造,站在底下是看不见的。

    就在我准备进入那个空间时,底下忽然传来赵警官的喊声:“别动!有东西在往你左边靠近。”

    我扭头望去,赫然见到一只白色的人形物体朝从左上方朝我缓缓爬来。

    那东西似实似虚,还有些透明。

    当我朝它望去时,它却害羞似的缩进了顶上的空间内。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那洞口附近有一块较大的落脚点,不用双手扣着洞壁就能站直身体。

    我怕那家伙使坏,赶紧爬到那个落脚点,并从怀中取出一张磷纸符,用手机点着后扔进上方洞中,同时默念法诀。

    唰!

    惨白而刺眼的灯光瞬间照亮上方空间,死角一览无余。

    那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四周怪石嶙峋,显然比下方的藏尸洞还要大!

    此时,我隐约听见耳边传来几声惨叫。

    我赶紧顺着声音望去,但见几个身影一晃一闪,随后消失在岩石后。

    这里竟然住着人?

    很快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洞中充着着并非人的气息,而是一种鬼气。

    也就是说,那些身影不是人,是鬼!

    根据阴阳派理论,人死后有三魂七魄。

    这十种生命形态最终不是升天,就是入地府,而眼前的这些东西既非魂,也非魄,更非活物,却有着生命般的灵动。

    带着满腹怀疑,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洞穴内,生怕一不留神踩到空处。

    磷纸的质量不错,依旧在燃烧,令我能够看清洞内的一些情景。

    这里没有人生活过的痕迹,空荡荡的,四周不断突起的岩石像一堵堵天然的屏障,将空旷的洞穴分隔开来,宛如鬼域迷宫。

    突然,一阵奇怪的风不知道从哪里钻了进来,紧接着乐声低沉而悠扬地飘了过来。

    那是洞箫!

    我立刻就听了出来,随即心头一紧。

    很久以前,有一位教乐器的朋友曾说过,洞箫这种乐器有一个禁忌,就是日落之后不能再吹,否则那凄凉哀婉的声音会把鬼魂引来。

    所以,洞箫在民间还有一个名字“引魂箫”。

    为什么会有洞箫声?

    我心神蓦地恍惚起来。

    箫声中夹在着一个旦角的声音,先是一个起伏的长音,然后就是一阵“咿咿呀呀”的唱词。

    听不懂歌词到底在唱什么,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被捏住了,碎成了一片片音符,随风飘散。

    走了不知多久,眼前倏地出现一个背影,如幽灵般从狭窄的过道里一闪而没。

    我心头又是一跳,忍不住跟了上去。

    岩石间形成的走廊层层叠叠,走完一条还有一条。

    磷纸已经燃尽,惟有再度打开微弱的手电。

    那背影似乎有意让我跟随,每当我快追不上时,便自动放慢了脚步。

    她是人么?

    我的心里立刻毛骨悚然起来。

    犹豫间,那个背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茫然地看着四周迷宫般的走廊,又一阵阴冷的风吹过来。

    头皮一阵发麻。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头掉进陷阱的野兽,正等待着猎人的到来。

    手电熄灭了,估计电池已用尽。

    黑暗,无尽的黑暗。

    我实在受不了,一掌击向边上的岩石以发泄心头的恐惧。

    然而,那岩石竟然洞开了一扇门,从门内射出青红交加的诡异光芒。

    我惊诧着步入门内,在阴森的空间内又看到了那个背影!

    她是一名身着汉服,身材欣长的女子,长长的头发宛如瀑布垂下。

    虽然还未见到正面,却已有种惊艳感。

    这身影好熟悉!

    蓦然间,我回想起那晚在梦中提醒我去找陈彩霞骨灰的那位汉服女子。

    难道她就是虎山娘娘?

    为什么她会出现在这里?

第020节 鬼仙() 


    四周没有光源,就连手电筒也没电了。

    可幽寂的洞室内散发着惨绿色的光,将背影衬托地越发阴森。

    依稀,洞箫声再度响起,清亮的音符组成一首古曲。

    她那头如瀑般的长发和长袖无风飞扬,空气中飘荡起咿咿呀呀的声音: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乐声悠扬,歌喉婉转,在此情此景下倍添诡异。

    不知为何,听着那歌我竟无比哀伤,片刻间热泪盈眶。

    我惊讶于自己的反应,上前颤声问:“请问,您……您是谁?”

    没有回答。

    我鼓起勇气上前,想要看看她的正面。

    在与她的背影擦肩而过时,我忍不住侧头一瞥,瞬间有种窒息的感觉。

    那是一张黝黑的脸,肌肤早已干瘪,五官难见,两个又深又大的眼窝怔怔地注视着前方。

    不仅脸如此,就连身上所有露出衣外的肌肤都是这般。

    这绝对是一具干尸,可干尸怎会唱歌?还有那鬼魅般的洞箫?

    声音戛然而止,我禁不住连退三步,目光始终不敢对上她的“眼睛”。

    我并非第一次见干尸,现在却为何如此?

    鉴于佛门中久远以来就有制作并保存干尸的习俗,会不会眼前这尊就是虎山娘娘倪娘子?

    传说中,倪娘子为救康王赵构而被金兵杀害。死后被封为贵妃,尸体也葬于皇陵,这娘娘庙供奉的是衣冠冢。

    难道事实并非如传说中所言?

    我努力镇定下慌乱的心绪,从怀里掏出一张“招魂符”,口中配合默念“招魂诀”,想要问个清楚。

    时间分秒逝去。

    我烧尽了九张符,念过了八十一遍法诀,始终未能招来对方的魂魄。

    这招魂诀是我阴阳派的上乘秘诀,即便倪娘子已经成佛成仙,也会闻诀而来,不会像眼前这般静默。

    我心中一动,难道倪娘子死后并未成仙,而是进入六道轮回,转世投胎了?

    如果是这样,如何解释那只法力无边的黑猫?还有这汉服女子的托梦?

    此时,一个身影默然出现在干尸身后。

    抬头望去,我呆住了,背心被冷汗浸透。

    “是你?你不是已经死了么?”我发觉自己的语气有些走样。

    “不错,我已经死了。”他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那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你现在应该躺在几十公里外的公安局法医室里!”

    海清沉默。

    我大着胆子上前几步,来到他面前,问:“你真的是海清大师?”

    点头。

    “那你为什么……”

    他摇了摇头,苦笑:“我明白你心里在想什么,其实就连我自己也未必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似乎做了一场梦,梦醒后便发现自己置身于水月洞内。”

    “虚风大师现在也和你一样?”

    海清道:“师父比我更幸运些。”

    “哦?这话从何说起?”

    他苦笑:“师父已成真正的肉身佛,而我,呵呵,你也看到了,顶多是个游魂。”

    我用法术轻轻试探了下对方,发现他的三魂七魄竟完整如初。

    通常人在正常死亡后,三魂七魄或归天庭,或归地府,即便是枉死的人,其三魂七魄也不会全部留在阳间。

    这个海清究竟有什么遭遇,竟能违背天道?

    我忽然想起一事,忙问:“你已成鬼仙?”

    道家将仙分为天、地、人、神、鬼五类。所谓鬼仙就是没有参悟大道的修行者,其身形如槁木,心如紫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入定时阴神得出,化作清灵之鬼,所以能保持三魂七魄的完整。

    中国人含蓄,这是好听的话,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道行的鬼而已。

    海清淡淡道:“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