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蚌病生珠 >

第57章

红楼之蚌病生珠-第57章

小说: 红楼之蚌病生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是那家的规矩,竟是要新媳妇受累。”贾母见话题愈发的不成体统,立马就喝止了邢氏的搭话。且不论贾母私心如何做想,只从明面上看,她也是看不惯邢氏小门小户小家子气的,断不会让邢氏掌事管家。

    晓得贾母对邢氏不过是面上说的好听,王氏抿了抿嘴,眉梢眼角里都是得色。而邢氏只能喏喏称是:“这是老太太心疼媳妇。”

    “怎么不见元儿。莫不是仗着老太太疼她,元丫头又是赖在房里不肯起来吧。”憋了许久,王氏终于把心中揣着的话给问了出来。

    进门六年,王氏不说三年抱两,但膝下已是有贾珠和元春两个孩子了,也算是有了依仗。如今贾珠早早进学读书,那可是老国公在时亲自吩咐的。如今老国公虽然不在了,可满府里谁又不高看她的珠儿一眼。

    只是这等荣耀也是有代价的,先前贾珠可是养在老太太跟前的。若不是她后来生了元春,又正好是大年初一的好时候,怕贾珠的事情她都没机会沾手。如今借着贾珠进学的事情彻底把贾珠从贾母跟前移了出来,王氏又开始打起把元春要回来的心思了。

108。第108章() 
作者大俗人一个; 见钱眼开ing……给自己攒点装修款。

    “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都这个点儿了,哥儿还没起床!”一个头戴金丝百花攒珠髻,配凤衔珠赤金步摇的美妇人在丫鬟们的簇拥来走了进来; 一身珠光宝气的晃得人眼花。

    “太太。”之前还在床边服侍的妇人赶忙带着众人行礼问安。

    屋子里挤了一群人; 乱糟糟的成了一团,竟是没人注意到还坐在床上的孩童露出不符合年龄的惊诧。

    贾珠看了看自己如今幼圆但真实的手,又看了看满屋子的人,整个人陷进了一种奇异的境界里。他这是……

    自己明明是已死之人; 怎么竟跟回到了幼年之时一样。那盛装美妇分明是太太年轻时的模样,就是眉心的那道竖纹都于他记忆里的分毫不差。

    “如今这莫不是转世投胎前的幻觉?”贾珠默默咬了咬舌尖,想分辨这一切是真是幻。不想小孩儿最是耐不住疼痛的,舌尖上的刺疼激得贾珠眼泪都给飙了出来。

    “哥儿这是怎么了,还没起来!耽误了进学的时辰; 我看你们哪个担待得起!”贾珠的母亲王氏; 柳眉倒竖; 显然是要发作屋里伺候的几人了。

    之前服侍的妇人; 那是贾珠生前的奶娘胡氏。她只得不停的赔罪说:“太太恕罪; 是婢子们服侍不周。只是哥儿昨儿第一天进学。晚上回来就闹得狠了; 夜里又是发了汗; 没睡安稳。这才是早上没劲儿; 起得晚了。”

    哪个男孩小时候不是皮得跟泥猴子一样,贾珠也不能例外。不过为人父母的; 自然觉得自家孩子最好。

    王氏直接忽略掉夜里闹得狠了这一节; 只针对发汗一事起了脾气:“既是知道哥儿身上不好; 怎么还不抓紧伺候,找人报到我那去。若是哥儿伤风着凉,一个个都仔细着自己身上的皮!”

    说着,王氏坐到了床边,伸手就去探贾珠的额头。这一探,她正好看到了贾珠脸上还没来得及掩饰的泪痕。

    王氏又怒了,指着胡氏为首的几人就骂道:“下作的小娼妇!莫不是你们挫磨了我的珠儿。我还在呢,你们就敢暗地里作妖!”

    “妈……”贾珠的眼眶又湿了,只是为了避免又生事端,他打断了王氏的话,还顺势把自己埋进了王氏的怀里。

    男子汉大丈夫的,做这种事确实是臊得慌,但此刻的贾珠偏偏是不管不顾了。反正他都是死过一次的人,还怕什么臊!

    这么一出闹出来,就是王氏也慌了神。大户人家里,哪里有奶奶太太亲自带孩子的。哥儿姐儿衣食住行都有奶娘打理,做主子的只要时常询探就是一片慈母心肠了。同样的,做孩子的也难得亲近自己父母,叫声父亲母亲已经是少有的亲近,有些克己守礼的人家还得管亲爹亲妈叫上声老爷太太。

    胡氏有些犹豫,但还是凑了过去:“太太,还是让婢子来吧。哥儿兴许是起床闹脾气了。用点点心,哄哄就好。”

    贾珠同自己奶娘的情谊虽说不差,但总比不上这生死之别后的骨肉情亲。他并不搭理胡氏,只是在王氏怀里又轻轻的叫了声:“妈!”

    “哎!我的乖儿,莫不是唬着了?”接连两声妈,也勾起了王氏的一片柔肠。但她依旧是声色俱厉的排揎胡氏一顿:“你又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竟当得起哥儿叫你一声妈。”

    于是王氏卸了满手的戒指镯子,亲自拧了帕子替贾珠擦脸,又挑了香脂细细的抹在贾珠脸上。待到收拾妥当,她难得的柔声对贾珠说:“珠儿乖,咱们先进早膳,莫要不吃伤着脾胃。若是不想去学里,再差人去给先生请假也不迟。”

    王氏这话一落音,贾珠耳边就似乎又响起了郁嬷嬷阴测测的声音:“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知为何,郁嬷嬷的声音在此刻的贾珠听来就如同主心骨一般。他虽没能看到郁嬷嬷的身影,但心中确是安定了下来。

    带着羞意抬头,贾珠对王氏说:“孩儿并不是不想进学,只是夜里唬着了。如今见着太太……”

    贾珠又将称呼换成太太,王氏反倒不自在了。“一家人讲这些礼数作甚。”王氏面上不在乎,但言语里还是显露了几分,“既是唬着了,歇上一天倒也无妨。你小小的人儿,哪里用得着这么用功。莫熬坏了身子。咱们这等人家,难道还用得着和穷苦人家争功名吗?”

    也许正是认为贾珠小孩子家听不懂,王氏又有的没的说了一通,话里话外都是勋贵人家对读书功名的满不在乎。

    心里暗自叹上一口气,贾珠也不得不承认自家母亲眼界太窄。内宅妇人在这一方宅院里困了一辈子,又没读书明理,看到的也就只有眼前的那一点子东西。她自然只知道财产爵位,反倒是看不起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了。

    “孩儿要读书考功名。”贾珠回忆起以前贾兰同李纨说的话,将那时贾兰的神态学了个十成十,“先生说可以给母亲换诰命。”

    虽然有几分感动,但王氏依旧是当笑话在听。她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孩子家家的竟然知道什么是诰命,可见是珠儿懂事了。”

    下人把早上的膳食送了上来,王氏又招呼着贾珠用了早膳。直到亲眼看见贾离开她的视线,她才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太太好福气!”路上,一个新媳妇模样的妇人搀着王氏的手道。

    “就你会讨巧。”王氏脸上带着自得的笑容,“珠儿晓得孝顺,可见他身边的人还算是忠心的。”她又吩咐道:“周瑞家的,待会把我那对虾须镯子赏给胡氏吧。”

    那新媳妇露出忿忿不平的神色:“那是太太抬举她了。哪里是她的忠心,分明是哥儿与太太血脉相连,晓得疼惜太太。”

    这样一来,周瑞家的逗得王氏又是一番好笑。就是去上房请安,她也是一脸笑意收敛不住。

    冷家姐妹两个,冷嫣同冷端同岁,不过是小月份。而冷妩则是同元春同岁,只比元春大月份。见冷端几乎是没事找事的凑了过来。冷嫣捂着嘴“吃吃”的笑了起来。

    冷妩年纪小些还不懂大点孩子的弯弯绕绕,只是拿着贾家送来的花篮把玩起来了。“如此看来,这贾家妹妹也是个极其清雅的人了。嫣姐姐看这篮子,倒是有趣。”

    花篮是用鲜嫩的柳叶扎成的,其间用竹叶点缀,青翠欲滴的格外可爱,便是里面没有盛着栀子花,放在闺房里也是个极好的摆设。

    “是有心了。”冷嫣收起之前略带神秘的笑容,也难得正色夸了一句。这些闺阁小姐大多厌金恶玉,礼尚往来倒不在乎价值几何,但极其在意是否真心。

    听到这样的评价,冷端也不知为何的长舒一口气。他如释重负的笑了笑:“难得有你们两个看得上的人。”

    “哪里是看得上,分明是把我们姐妹两个给比了下去。”冷嫣长眉一挑,细长的眉眼里净是话里有话。

    冷端这样的聪明人在犯起傻来:“日后都是姐妹,你们喜欢,想必也是会感情好的。”

    冷嫣捂起嘴,又是笑得花枝乱颤:“我们喜欢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哥哥你喜欢呀。”

    这般露骨的话说得冷端神色一愣,而后才反应过来了。他面上臊得通红,却只是挠了挠腮边,并没有辩解。

    “姐姐,你同哥哥在说些什么呀。小妩听不懂哎。”冷妩从鲜花堆里抬起头来,懵懵懂懂的问了一句。

    冷嫣捂着肚子,笑得更加厉害了:“你用不着懂,只晓得你端哥哥这是在铺路呢。日后见到那个贾家妹妹,你记得找她要礼物。”

    暂且不提冷家几个孩子的嬉笑怒骂,虽说那多多少少会给几个孩子的心里留下点模糊的影子。

    不过,冷端作为家里寄予厚望的男丁,出了孝,回扬州的崇雅书院继续自己的学业便是日程上的事儿。

    正巧冷端如今有个知心好友贾珠,而贾珠不日也将去崇雅书院附学。所以自然而然的两个孩子约好了一起出发上路。

    为此两家父母都操碎了心,特别是他们两个的母亲。

    两个当妈的都道自己家的孩子是个好的,也晓得对方家孩子不会是差。这是两个男孩子凑在一起,又没了家长管束。似乎在这样的情况下调皮捣蛋又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109。第109章() 
作者大俗人一个; 见钱眼开ing……给自己攒点装修款。  想了想,冷端却没有及时找到形容贾珠的词句; 只能这么说:“看着不算雀跃; 也不见欣喜。眉宇间的忧心忡忡也是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贾珠也是心里有话但说不出:“你就当这是我初次离家的不适应吧。毕竟在外头就是离了父母至亲了。”

    “你就是因为这个才这样?可别优柔寡断的像个姑娘家的!”冷端照着贾珠的肩膀,在上面锤了一下。

    冷端毕竟只是个货真价实的孩子; 加上男孩儿粗心; 自然是贾珠说什么; 他也就信什么的了。

    冷端舒展下自己的手臂,做出一个伸展动作:“好男儿志在四方,可别局限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咱们下江南,到时候是会走水路的。江阔云低,一望无际; 那么看来,你只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粟,心胸也会由此变得分外宽广。”

    冷端说着自己之前去江南求学时的见闻,想用自己的方法开导开导贾珠。这番好意; 贾珠自然心领,虽然他知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

    贾珠一行人是跟着冷家的队伍出行的。他同冷端待在一处,从各方面待遇上看; 同冷家的少爷没什么分别。

    既是走水路的,一行人到了通州就得弃车登船。通州是大运河起点,港口繁华; 人流熙熙攘攘。

    “少爷们可注意点; 这儿人多; 走丢了就难得找到了。到时候点到了,误了船点可是不等人的。”有大人如此对着贾珠和冷端嘱咐着,也有那么点吓唬的味道在里面。

    男孩子自然是要糙着些养的。而且这出门在外的自然不会像姑娘家一样,生怕被人看去了。再说贾珠和冷端也到了该懂事的年纪,也不容易被拍花子的哄去,因过分拘束着并没有好处,大人们也随着他们两个在码头上乱逛。反正有那么些家人护卫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世上总是穷人居多,这码头上虽说有走南闯北的富商。可搬东西的苦力还是更多些。两个男孩儿感叹了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后,又散去了好些银钱。

    不过这码头上看着可怜的人多得去了。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帮助到所有人。因而逛着逛着,冷端就率先失去了兴致。他挥手招来自家的一个下人,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为何还不见通知登船。按道理,家里的船已经是早些时候就安排好了的。这会子应该是正在码头上等着的才对。为何如此拖拖拉拉的还不见动静。”说到最后,冷端也动了火气,有点训斥的意味在言语里:“这都是办的什么鬼事儿呀!”

    跟在后头的小厮唯唯诺诺的,但也能力有限,说不清楚是个什么缘由。

    自家少爷发了火,虽还不至于引来冷家的老爷太太,可有头有脸的管事还是会出面问个青红皂白的。若是下头的人做得不对,管事们也逃不开责罚。

    问明白情况,那打头的管事对冷端说:“还请端哥儿见谅则个。这登舟的时候确实是耽误了。不过是老爷同人商量好了的。哥儿还是耐心等等吧。”

    冷端的好奇也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替开口问道:“老爷同人商量了些什么?”

    “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