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蚌病生珠 >

第41章

红楼之蚌病生珠-第41章

小说: 红楼之蚌病生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还有公公婆婆。”李纨猛得拍手,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最重要的一茬关系。人都说婆媳关系难处,怎么这会子她竟是没觉着。

    李纨想想自己还是初嫁,婆婆的性情还没真实反映。可如今瞧着自己婆婆除了管家,光应付自己公公都应付不来,应该也没有时间和心思挑媳妇儿的刺。

    心里七七八八的想了一堆,最后李纨脸都红了,手里拿着的绣棚也顾不及关注。

    贾珠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后,回家才一进自己的小院子,就瞧见美人坐在窗前,手持绣棚,含羞带怯的模样。

    “怎么了?”贾珠悄悄进了屋,待到走到李纨后面而且不被她发现后才说,“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啊!”李纨先是一惊,后来又是一羞。过了片刻,李纨才道:“也没什么。就是看着公公婆婆,没想到他们感情那么好。他们一直是这样吗?”

    李纨这说的也是她的正常反应。她初初进入婚姻家庭生活,又不像贾珠一般有前世的经历做基础,难免会从身边长辈之中找模板。

    贾珠一瞬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父母之间的事情,他做小辈的自然不好评价。顿了顿,贾珠才道:“他们那么多年了,好与不好都不是我们好评价的。只是如果我们好,想必他们之间会更好的。”

    “讨厌!”李纨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挥起粉拳照着贾珠的胸膛轻轻来了一记。

    “怎么讨厌了?”

    李纨并不说话,就是把头靠在贾珠胸膛上。似乎她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态度。

    回门的时候,娘家人自然会拉着李纨问长问短。李纨低头颔首一个劲的说好。这态度着急了她的娘亲和姐姐。李纨的姐姐李织性子着急,直接问道:“你可别报喜不报忧哦。我可听着外头说的,贾家的规矩并不算很好。他们那些个勋贵,看着光鲜,内里乱着呢。”

    “有你这么说你妹妹的吗?”李家太太着急了。

    “不是我说,是得妹妹自己说。她不说明白我们那里知道她受没受委屈。”

    问道这个程度,李纨声音更低,羞意更重:“是真好啦。他几乎是万事都依着我。便是旧相识也做不到的那般体贴。”

第78章() 
很快,贾珠的新婚蜜月期就过去了。不是别的,只是因为离大考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会子不等他自己开始着急用功,他的小娇妻就红袖添香,事前就把一切都给备好了。

    要说贾珠自己内心里还是想藏拙的。毕竟五十少进士。他虽然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就能榜上有名。但两世积累至此,也算是有八分把握了。如若是考上了,外人看到的可是不到二十的进士老爷,这多少是有些夸张的。

    贾珠知道,自己想改变家族的命运,少不了自己读书上进,带着家族走上新的道路。可如今如若在这般年纪就如此盛名,贾珠又得考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李纨早早就把墨汁给研磨好了,又将上好的澄心堂纸铺在桌案上用金镶玉的镇纸压好。做好一切后,她才把湖笔递给贾珠:“夫君,请!”

    贾珠笑了笑,接过李纨手中的笔时,又轻轻地在李纨掌心挠了一下。

    李纨又羞又恼,但又知道夫妻情趣本就如此。末了,她才眸光似水的白了贾珠一眼,嗔怪道:“可别闹。读书静心,那有像你这样的。”

    “娘子可冤枉小生了。哪里是小生不曾静心。”贾珠干脆一把捉过李纨的手,在手心啄上一口,“这才算乱了心思。”

    “你你你!哪能这般胡闹。读书乃圣贤之道!”李纨把自己的手从贾珠手里抽了出来,捂着脸颊,似乎这样就能盖住脸上的红晕。

    心中暗暗叹上一口气,贾珠心里也不怪李纨放不开。毕竟两辈子的夫妻,贾珠也知道李纨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她不曾轻浮,难得的认真、稳重,是个值得敬爱一生的好妻子。而且如今这一世,他们才成亲不久,一辈子的时间还长着呢。他们之间有的是时间相互影响,相互改变。

    不过有些情绪贾珠还是会表达出来的,他佯装生气:“好奶奶,你本可以不用那么贤惠的。咱们才成亲多久。”

    这话一落音,李纨才算是真的较真起来:“我的爷,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夫妻一体,我这做妻子的,自然得督促着爷积极上进。大爷本就文名在外,早早就考中了举人。如今大考在即,不是得加倍努力还能如何?”说着,李纨脸上露出了一丝委屈的神色,“也许爷自己有把握,晓得分寸。可万事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出了个万一,也许爷自持年轻,不觉得有些什么。可外人嘴里会怎么说……”

    情绪激动之时,李纨甚至有些许哽咽:“大爷你名声在外,就容不得失败。外头有些人的嘴巴可比刀子还利。到时候江郎才尽,仲永之伤,那可是什么难听的话都是有可能的。”话里画外,全是李纨从自身看到的出发,对贾珠的一片考量。

    这些贾珠如何不懂。他前世不就有类似的经历。当是李纨也做过类似的劝解,只是他自己不懂,最后身体溃败成那个样子,被风言风语和自己内心的压力活活熬死了。

    话说到这儿,李纨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她又捶了贾珠一把:“你就当为我努力一把呗。你本身就文名在外。如今咱们两个结成了夫妻,你若是科考不顺了,人家还得怎么看我。”

    “这……”贾珠语结。

    李纨又白了贾珠一眼:“若是到了那个时候,人家肯定会觉得我勾着你学坏了,耽误了科考正事。”

    “天地良心,奶奶这般贤良,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担心。”贾珠面上是嬉皮笑脸,不过手上的动作却是正经了起来。

    “又胡闹了!”李纨抽身,将房间里的空间留给贾珠,“我去厨房看看。之前吩咐了下头,让他们炖一盅银耳莲子羹。那东西清热解毒,润肺去燥。它又不像燕窝,被人说是女人吃的东西,正好给你用用。你读书熬神,容易上火,也算是对了症。”

    贾珠嘴上一快,话里的调侃几乎是脱口而出:“上火这毛病哪里是区区银耳羹能够解决的。这症状要解决还得仰仗奶奶,夜里多配合配合。”

    “呸!”李纨啐了一口,但却又脸色绯红,几近落荒而逃。

    静下心来,贾珠想得更多。方才李纨一番话虽说无心,但也算点醒了他。一味藏拙,那是他自己着相了。前世的经历让他知道,要改变家族命运,留给他的时间并不算多。没时间让他有机会一直藏到毫无破绽的时候再出头。他只能早早成功,站稳脚跟,一是给兄弟姊妹立个榜样;二则是方便在朝中守望相助,把家族从一滩烂泥扒扯出来。

    既然要早,这早一点、迟一点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到二十就考取了进士确实打眼,可就算熬到二十之后,年纪轻轻的依然显眼呀。想到这些,贾珠心下发热,复习科考也格外的上心了。

    李纨,那自然是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她每日尽心尽力的照顾好贾珠的饮食起居,变着花样的配合着贾珠的需求。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会试、殿试的陆续过了。贾珠也结束了苦读的日子,就等放榜了。当初会试一过,贾珠就默过自己的卷子。他也给自己岳父看过,大约知道自己的一个情况。

    只是这最后的成绩,七分看实力,三分看运气。像那故事里的钟馗,他是有状元之才的,只是最后成那样,也不知道他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等待的时间多少是有些沉闷的。便是贾府里的上上下下也知道是个大事儿。在等待结果的这期间不敢随意说笑放肆。不想有一日,外头动静有点大,一群仆妇一脸喜色的迎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婆子走向贾母的院子:“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咱家远在江南的姑奶奶差人来信报喜啦!”

第79章()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贾母双手合十,连声念佛。只是因为情绪太激动了,贾母说着说着就抹起眼泪来了:“我儿受苦了,这些年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贾母这情绪大起大落的,引得周遭伺候的也跟着一起紧张。他们生怕贾母年纪大了,一时调节不过来,出了岔子。

    报信的婆子是个会来事儿的。见这场面,她赶紧用话岔开:“老太太可宽心。咱们太太知道老太太记挂着。这不,这三个月胎一坐稳,就立马派小的进京报信了。”

    “合该如此,合该如此。”贾母果然转移了注意力,她道:“这小小人儿,有时候可小性了。若是你们宣扬早了,它就反而不肯来了。”

    贾母早年也是个会生养的,谈起这些自然是头头是道。那婆子自然是笑而不语,听着贾母讲古。

    气氛不错,一旁的王氏也就凑起热闹来:“这么算来,如今月份也不小了。我算算……”说着,王氏还真的掰起了指头。

    “瞧瞧,这还是管家的人。算盘打了大半辈子,这会子竟然用起手指头来了。”贾母瞧着王氏的举动,乐得直笑。

    “回二太太的话,我们太太如今快五个月了。”

    “是是是,算上路上的时间,也差不多了。”王氏听完连声点头。这么一来一往的,整个屋子里的气氛还真算不错。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真心实意的替贾敏开心。比如说邢氏。往日贾敏做姑娘的时候,兴许许多人都看到贾敏同王氏两人的性格不太投缘。两人的关系也是等到贾敏快要出嫁的时候才有改观。因为这些,好些人都没注意到贾敏同邢氏之间的关系。

    不过媳妇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真正投缘的真的太少。贾敏和邢氏肯定不算这一类。贾敏出身好、家境好,金娇玉贵的长大,其待遇就连同出于金陵四大家族的王氏都要叹上一叹。邢氏那样的家境出来的,见到贾敏哪里会没有想法。

    邢氏膝下一无所出,之前贾敏也没个子息。为此邢氏还心里念叨过:“物极必反,那位早年享受太过,活该现在生不出孩子。”

    如今贾敏已经开怀,可邢氏还是毫无动静。瞧着大房的情况,恐怕她这辈子也难得有什么动静了。这样的情况让邢氏心里如何平衡得了。

    其乐融融的谈话还在继续。因为辈分小,本来乖乖待在一边听长辈们讲古的李纨突然被贾母拉到了人前:“看看我孙媳妇。之前珠儿的婚事也拜托过你们老爷太太操心过,如今把真人给你们看看。”

    从贾敏哪儿来的婆子看着李纨“啧啧啧”,连声叹了好几声:“奶奶这相貌、这人品,果然没得挑。老奴可要仔细瞧瞧,日后好学给咱家老爷太太听。”

    “哈哈哈!”贾母连声大笑,拉着李纨的手说:“你们这好消息一来,我日后可就不愁了。日后不说含饴弄孙,连曾孙都可以等着抱了。”

    “那是老太太有福气,旁的人都比不了的。”一屋子人都围着贾母应承着。

    邢氏本身在贾母跟前也就一般,这时候就更注意不到邢氏了。可邢氏却是听着贾母的话,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细细琢磨着,愈琢磨就愈觉得不对劲。

    邢氏心里想:“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如今就直接说到抱曾孙了。莫不是?”

    要说以往,贾母这时候多少会提到两句邢氏。毕竟邢氏膝下空虚。贾母或着急、或催促、或生气,但怎么也是一个态度。

    如今贾母只提李纨,只说抱曾孙,只字不提邢氏,邢氏突然就觉得不太平衡了。几乎是一瞬间的想法,邢氏开口就来:“这位妈妈看着眼生呢。竟不像是从我们府里出去的人。是我记糊涂了,还是……”

    难得邢氏完了一手意味深长,不过在场的都是人精,哪里会不明白她的意思。贾敏出嫁前可是带着好几房陪嫁的。这些人算是贾敏最心腹的班底。

    一般和娘家的人情往来,多数由陪房来传达。怎么说陪房也是从府里出来的,了解情况。而且在外那么多年,但总有些人情家人留在府里,让陪房同府里来往,也算是主子们的隐形赏赐了。

    林家那边来的是个陌生的婆子,其中问题自然不用邢氏多提,大家都心里有数着呢。这问题肯定是要问的,只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像邢氏一样大剌剌的说出来,肯定是不妥的。

    林家婆子是个能言善道的。仅仅只是一瞬的惊诧,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多谢大太太关心我们太太。只是我们太太如今情况特殊,全家人自然都紧着她。太太跟着我们老爷去了江南,本身就委屈着呢。如今身边就那么几房得用的,这时候哪里离的开身。所以这跑腿的差事,也就落到了我们头上。”

    一边解释清楚,那婆子一边还卖了个乖:“老奴我没有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