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蚌病生珠 >

第33章

红楼之蚌病生珠-第33章

小说: 红楼之蚌病生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觉得孩子幼稚得好笑,但元春的心意王氏她还是领的。她正准备说上两句,不想元春又开了口:“母亲放心,这药是舅舅家荐来的王太医开的,据说也算是亲戚。而且女儿带着丫鬟亲自煎的,您可以放心。”

    内宅之中常有杀人不见血之事,王氏也没刻意瞒过元春。毕竟女儿家早熟而且好些事儿,她以后也得经历的,这也算王氏对女儿的一种教育。但看着元春此刻小心翼翼的模样,王氏一瞬间又觉得自己矫枉过正了。

    心下十分复杂的王氏只能摸了摸元春的发顶:“好孩子。只是像你这样的法子,这药凉透了都没法喝完的。”而后王氏接过药碗,将药汁一饮而尽。药汁无疑是苦涩的,但王氏心中却是甜滋滋的。

    元春想的又不太一样,她扭头偷偷抹了把眼泪。转头过来时,她又笑着转移话题说:“母亲,今儿哥哥回家,老祖宗说要给他设宴接风洗尘呢。听人说,今儿大门都开了,说是哥哥如今是举人老爷了,第一次回来,自然是不同往日的。”

    “这……”王氏配合的笑了笑,然后又故作惊讶的说:“那等珠儿考上进士的时候怎么办?”

    “那便把家里的大门给拆了,说不准日后还得换一副牌匾呢。”元春嘻嘻哈哈的,以为自己的话取悦了自己的母亲。

    王氏此刻确是沉思起来:“换一副牌匾……”她似乎也觉得,若是可以,子孙争气,脱了这荣国府又何妨。但又一想到这家大业大,若是全部留给大房,她又心下不甘。

    这问题一时半会也是想不清楚的。王氏摇摇头,也就不想了。她同元春问道:“既是要给你珠哥哥设宴接风洗尘,怎么你还在这儿,赶紧去吃席去。”

    元春低头,怕自己没办法藏好自己的情绪。顿了片刻元春才说:“女儿才不去凑那热闹。到时候让哥哥自己寻来多有面子。好母亲,您就陪陪元儿吧。”

第61章() 
“太太,大姑娘……”周瑞家的面带喜色的从外头进来,“您是不知道,当时外头宴会厅的人都愣住了……”周瑞家的说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王氏脸上也是遮不住的笑意,心下还暗自道:“珠儿这孩子,出去一趟照理说是应该长大了的,怎么看着还是这般小孩子气。”

    不过想是如此想,王氏还是努力正色对周瑞家的说:“怪模怪样的作甚。好好说话,切莫带坏了小主子。”

    “是!是!是!”周瑞家的假意打脸,嘴里不住的应承着王氏的话。王氏也因此,脸上的笑意更盛。

    “行了,我知道了。”王氏挥了挥手,示意周瑞家的下去,“准备些核桃酥酪,珠儿一贯爱吃的。他在席上八成是没吃好。”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张罗。”作为奴婢,周瑞家的的察言观色的功夫还是合格的。见王氏不仅没责怪她自作主张的意图,还吩咐她去张罗吃食,周瑞家的自然是乐滋滋的退下了。

    “母亲,元儿方才说得对吧。”元春下巴微抬,一派的洋洋得意,“哥哥自会寻来的。到时候全家上下,谁会比我们母女更有面。顺便也让某人知道,她有什么可依仗的,竟是敢在母亲面前嚣张。”

    “又孩子气了!”王氏摸着元春头顶的软发,然后替她正了正头上的钗环,“还不出去迎迎你哥哥。”

    “才不要呢。我要让哥哥寻我过来。”元春愈发小女儿模样,腻歪在王氏怀里好生蹭了几下才起身,“在母亲面前,我同哥哥本就是小孩子嘛。”

    前世到如今,虽然许多变换,可大体都是不变的。王氏小产的事儿让贾珠心下一惊,起先是以为这次是宝玉出事了。可仔细想想,时间上又对不上号。

    宝玉是王氏的幼子,对于王氏来说是货真价实的老蚌生珠。因同元春出生的年份隔上近十年,所以贾珠印象十分深刻。

    如今这时候离宝玉出生的年月还早着。而在贾珠记忆深处也似乎有一段王氏病弱的时候,貌似王氏也因为那时候而落下了腰疼的病根。以至于日后生下宝玉的时候都有些危险,险些出了事儿。如此一算,竟是同此刻王氏的小产时间对上了。

    仔细想想,贾珠不由得红了眼眶。原来他还有个未曾见过的兄弟姊妹,只是他们缘分太浅,而没来得及在这世上见到。

    前世贾珠做鬼那么些时候,自是知道自家内宅里不是一片净土。那枯井里的冤魂、柳树下的白骨,都显示出这内宅里的杀机暗藏。

    只是知道归知道,人若是没有切身的体会,那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以往贾珠不过是把那些内院的事情当故事听,如今知道自己有个兄弟姊妹葬送在这内宅之中,他这才觉得背后竟是如此的冰凉,让人浑身发寒。

    “太太,您这是?”这次贾珠没直接称呼王氏为母亲,而是用了太太这个称呼。太太这个称呼,象征着王氏在内宅里的地位。王氏如今管家,也只有她能被称为太太,就连邢氏都得退上一步,被称呼为大太太。

    这话外之意,王氏是听懂了的。她倒是意外自己儿子没以为自己是因为争风吃醋而落的胎。毕竟贾政才纳了新姨娘,她后脚就失了孩子,这时间恰好让人浮想联翩。虽然赵姨娘的不省心确实是有一定的因素,但在王氏眼里,她还没那么重的分量。

    王氏笑了笑,对着贾珠问道:“我们家珠儿长大了。可曾想过日后要娶一个什么样儿的媳妇回来孝敬长辈呀。”

    “太太,您这是?”贾珠分外惊讶。他或因为害羞或因为惊异,脸都变红了:“儿子才几岁,您这是要闹什么呢。”

    王氏挤出一丝冷笑:“不是我要闹什么,而是有些人见不得我儿好,硬生生要闹出些幺蛾子来。”不过对着贾珠,王氏还是足够的和颜悦色:“你大舅舅家,有个闺女叫凤哥儿,生得伶俐好模样。虽然还小,但已经看着是个千灵百巧的妙人儿,要不母亲替你做主,给你们定下。”

    贾珠愕然:“您可别闹。凤哥儿儿子还有印象,她貌似比琏儿还小上一岁。”

    前世贾珠没了的时候贾琏还没有成亲,但是那时候贾琏同王熙凤已经是定亲了的。且不说这个,就是年纪他们两个也是不适合的呀。也不知道王氏为何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哈哈哈,你这傻孩子还真信呀。”见贾珠神色莫名,王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正如你说的,凤哥儿同琏儿年纪相仿,倒是可以考虑的,哪里又会来配你。不过你也快到了订亲的年岁,也该考虑起来了。你这孩子若是不说,母亲可是自己做决定了。”

    王氏嘴上这么说,担贾珠若真是给她一个标准,她心里十有八|九是不会痛快的,甚至会找人追问,贾珠什么时候接触过这种样子的女孩子的。如此下来,弄巧成拙是肯定的。

    一时半会贾珠也拿不出一个适合的说辞对策,只能脸上一红:“儿子全凭母亲做主。”

    王氏也不会把有些话同贾珠讲得过深,只是事后同身边的人叹道:“至亲至疏是夫妻。我儿肯定是值得最好的。万不能让珠儿同他媳妇日后跟我同老爷一般。”

    “咱们珠大爷是个读书人,到时候莫不是要找一个能读会写的做媳妇?”下头伺候的顺着王氏的话茬应承道。

    “能读会写?”王氏又皱起了眉头,“莫不是跟贾敏差不多的吧。”王氏的交际圈子不算广阔,这么一说起来,她第一反应就想起了贾敏。

    贾敏怎么也是这府里的姑奶奶。且不论王氏对她的感官如何,下人们自然不好对贾敏说长道短的。她们只是笑说:“太太仔细挑挑,总能找到诚心如意的。咱们珠大爷何等人才。”

    一番谈话下来,换来的又是王氏的一番沉吟。

第62章() 
贾珠能开阴眼,又有郁嬷嬷相助,只要他想,这内宅里还没有能瞒住他的事情。只是他一贯认为自己毕竟是男人,而内宅是女人的领地,他不应该过多的干预。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确实是犯了贾珠的忌讳。王氏的流产明显不正常,他失去的可是一个血脉至亲。而接下来的婚事询问更是让贾珠觉得画风诡异。他母亲王氏正常情况下可不会如此。

    “这么说来,你家里的这个事儿还真和那个赵姓姨娘有关。你对她了解多少?”贾家的事情在郁嬷嬷眼里真的是少见的混乱。如今谈论起来,她竟是忍不住用起了逗趣儿的语气,言语里的阴寒之意都少了好多。

    贾珠挠头,对于郁嬷嬷的态度有些无可奈何。毕竟是他家的烂摊子,被瞧见多少是会有些难堪的。

    这赵姨娘还是前世的那个赵姨娘。她生得妩媚泼辣,但是为人浅薄,还附带一摊子烂亲戚,在内宅里翻不出多大的风浪。这种人物,前世贾珠真的是扫都懒得扫上一眼的。更何况她是自己父亲的妾室通房,也轮不到贾珠去注意。所以当郁嬷嬷问到赵姨娘时,贾珠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总不能真因为争风吃醋吧。”妾室同主母来说,天生关系对立。贾珠虽不相信王氏真会因为妒忌而受刺激,从而引发这一切。可当找不到原由的时候,女人间的争风吃醋便成了最好的解释。

    “你要真认为是妒忌,那可别说出来给我丢人了。”郁嬷嬷白了贾珠一脸,面目更显狰狞,“那个赵姨娘是个良家女,也算是个有来历的。”

    “不可能,她身份低微,那行事做派也不像是良家。”贾珠虽然不知道赵姨娘详细的出身来历,可她在府里的低微还是看得清的。

    前世赵姨娘诞下一女一子,分别为探春和贾环。且不说别的,就这子嗣之功也能为她换来一席之地,可她依旧在府里算是个不尴不尬的地位。她养出来的贾环跟个小冻猫子似的。探春养在王氏身边,可依旧是个刺玫瑰的性子,若不是心里还是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她也不至于此。

    “你以为这良家就是真良家呀。有人虽是良家之籍,可行的偏偏是娼门的事儿。”郁嬷嬷顿了顿,“你母亲有个好门生,名唤傅试。他查请体意,急老师之所急,于是给你父亲送上了这么一个好姨娘。人家这般贴心,朝你父亲提上个小小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赵家有女,生得妩媚泼辣,家里把她当成摇钱树一般的人物。这赵姑娘心气也高,自不愿就这么随随便便给找人嫁了,誓要锦衣玉食的过上一辈子。这一家子一拍即合,干起了暗娼一般的生意,专招待那“洁身自好、清高自爱”的读书人,反正陪酒唱曲,也伤不了身子。一个求财,一个求色,这赵家的兄长赵国基就同那傅试认识了。

    傅试家有个妹妹,名唤傅秋芳,小小年纪就生得花容月貌的好模样,也算是傅试的晋升之梯。

    贾家豪富,贾珠年少有才,而贾政又是傅试的老师,算是傅试能接触到的身份最高之人。如此一般,傅试便打起了主意,若是能把自家妹子许给贾珠,岂不是近乎于十全十美的好事。

    傅试自知正常手段是攀不上贾家的。正好赵国基给傅试出了个主意,说是要把自家妹子送给贾家做妾,到时候枕头风一吹,还有什么事儿是办不成的。

    这事赵姑娘也是千万个愿意。国公府呀!官老爷呀!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么。更何况贾政现在也不过三十左右,正是风流倜傥的时候,不比捧她的那些穷书生要强上千百倍。

    要说贾政多一房妾室,王氏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在意。反正这赵姑娘出身如此,还有那么一个经历在前,只要他贾家男人不嫌脏,她管那些作甚。只是千不该万不该,他们不想借此打贾珠的主意。在子女这一方面,这便是王氏的逆鳞。

    赵姨娘初初入府的时候,一是新鲜,二是确实手段不错,哄得贾政全身上下格外舒坦。这般厉害的枕头风贾珠如何不听,他差点拿了贾珠小时候随身佩戴的金锁护身符做信物,真的将贾珠同傅秋芳给定了亲。要不是王氏手段厉害,这事儿就成了。

    “这……”贾珠听郁嬷嬷讲明白原委,心里也怪不是滋味的。他有母亲如此,为何偏生又有这样一个父亲。

    “你娘对你老子是又急又气,这才没了孩子的。”

    在郁嬷嬷的陈述中,贾珠这才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他同时也晓得为何自己一回来,王氏就拉着他问亲事的看法。毕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若是给贾珠定下个称心如意的,王氏也能避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有点早,但你家里现在开始给你张罗也不是不可以。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你的条件可是比以前要好上不少。”郁嬷嬷半打趣半试探的说:“这位少年举人老爷,到底想娶个什么样子的天仙回来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