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蚌病生珠 >

第15章

红楼之蚌病生珠-第15章

小说: 红楼之蚌病生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江南人士,扬州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孩儿为什么就去不得了呢。”

    “你才几岁!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想着下场考试了。”贾政一吼,竟又是吹胡子瞪眼的架势了。

    腆着脸笑了笑,贾珠直接拿贾政之前说过的话来堵贾政:“父亲才还夸了孩儿的功课。说孩儿的文章已是初见火候,也许好好沉下来学些时日就能下场了。”

    “你!”贾政用手指着贾珠,“狡辩!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歪门邪道。若真是让你自个儿出去了,没个长辈照看,你还不孤拐到哪里去了。”

    “父亲居然把姑姑和姑父给忘了么?”贾政言语里已经有了些许松动,贾珠赶紧成热打铁说:“姑姑和姑父不是才外放去江南了么?”

    “他们那是在松江府,同扬州又不是一处地儿。”贾政垂下眼,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如今你姑父乃为一府同知,有协助知府之职,哪里又顾得上你这皮小子。切莫胡为,到时候又给你姑姑添麻烦了。”

    “这麻烦不麻烦的,只有人家才知道嘛。再说了,毕竟姑父他是扬州人。”贾珠竟是有了几分耍赖的味道,央着贾政说:“父亲何不修书一封,问问姑姑还有姑父的意思。若是他们不便照看,这出门求学什么的,孩儿断不会再提。”

    这信写还是不写?哪怕贾珠早就离开了书房,但贾政多少还是有些犹豫。这为人父母的,哪里有不盼着孩子上进。只是他这个做兄长的,没帮着妹妹妹夫一丝半毫,如今还得如此麻烦人家。于脸面上说,贾政又觉得开不了这个口。

    饶是如此作想,可不知不觉中,贾政已经铺好纸张,手上也捏着墨块,放进了砚台中,俨然是一副要研墨写信的架势了。

    贾珠难得有个长假,又是在王氏面前提过,觉得寿安寺不错的。因而第二天,王氏就做好了安排,说是要出发礼佛。

    因安排得仓促,贾母只是念了声佛,但明确表示自己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而后她又让人抱着包得严严实实,同个小红包似的的贾琏,说是让王氏带上。

    王氏面上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她还打趣似的自打了自己两下:“可见我是糊涂了,竟是忘了咱们的琏儿。”

    而后王氏从奶娘手里接过贾琏,逗得贾琏眉开眼笑:“我们的好琏儿可不会怪二婶吧?”

    贾琏年纪还小,哪里明白王氏的意思。他只是在王氏怀里看见了贾珠,于是又扑腾着朝贾珠的方向扑,嘴里喊着:“哥哥,哥哥!”

    这小小的人儿娇贵着呢,王氏不是亲妈自然轻不得,重不得,若是一不小心磕着碰着了,那更是大罪过。只是王氏一把贾琏还给奶娘,就见着贾琏跌跌撞撞的朝贾珠的方向扑。

    眼见着贾琏就要摔倒了,贾珠不动神色的朝着前头走了两步。于是就见贾琏将将在摔倒之前抱住了贾珠的大腿。小小的人儿并不知道摔倒后的后果,只是觉得分外好玩,发出了一连串“咯咯咯咯”的笑声。

    在场的大人都松了口气,而后也跟着一齐笑了。贾母还做出笑出眼泪,要抹眼睛的样子:“可见是一家子的兄弟,瞧瞧这兄弟情。”

    “这还是隔房的呢。”冷不丁的,邢氏又给一句话坏了气氛,“珠哥儿也是的,也不晓得伸手抱抱自己兄弟。”

    “伯娘说笑了。”贾珠面上一冷,“珠儿自个儿还是个孩子。若是气力不足,让琏儿给摔着了,这才是天大的罪过。”

    口边上的话被堵了回去,邢氏眼珠子那么一转,张口又道:“珠儿自个儿都还是个孩子,弟妹还得顾着元春。我们琏儿可是给弟妹添了大|麻|烦。他人小,不知事,这会子我也只能跟上。不然心里委实是放不下的呀。”

    王氏脸上显然是不太高兴了。邢氏平日里怎么同她阴阳怪气的,她都可以不深计较。毕竟两人之间是妯娌关系,有什么她可以自己撕回去。可邢氏话里带着贾珠就是犯了王氏的大忌讳了。

    王氏僵着脸,语气里全是冷冰冰的味道:“大嫂要去,弟妹自然是不得拦着的。只是这行程都安排好了,就怕误了时辰,到时候佛祖怪罪。还请大嫂自个儿好生准备着,咱们这儿可是过时不候的。”

    只不过邢氏哪里懂得这样的察言观色。她倒是兴冲冲的:“误不了,误不了。我这就去换身衣服,反正就是个去去就回的事儿,也用不着带些什么。”说着她就要带着自个儿的配房同贾母告退。

    这些年来,也算是憋坏了邢氏。这家里的交际轮不到她,寻常的游玩事故也有限。她娘家又远,又不像王氏一般能拿得出手去应酬。因而邢氏出门的机会委实是少。这不扒这个出门透气的机会,她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么。

    “你何苦同她认这个真。”贾母如此对王氏说,“反正她就是个烧糊了的卷子,上不了台面,就由着她吧。别给咱们家丢人就成。”贾母又让人开箱取了三百两银子:“这个你带上吧。让人供在佛前,算是让几个孩子给佛祖添上点子香油钱。”

    就算是贾母取了银子,又开口说了话。按道理说,王氏在心里就应该抹平了这档子事儿,不再同邢氏计较。可王氏又哪里又那样的宽怀大量,就是出了门,准备上了马车,嘴里还不太甘愿:“既是知道她是个烧糊了的卷子,府里又怕丢人现眼,那何苦放她出来。这不是找麻烦么!”

    这会子下人自然不会触王氏的霉头。只有小小年纪的贾琏歪着脑袋:“二婶,什么是丢人现眼?”他眼睛瞪得大大的,清澈的眼睛里全然是一派的天真无邪。

    背后说人坏话还被家里的孩子逮了个正着,王氏面上一红。旋即她又哈哈笑了起来:“好琏儿,到二婶这儿来。”她一手牵着贾琏,一手牵着元春带着镯儿和其他贴身丫鬟上了车。

    车外的人把王氏和贾琏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王氏对着贾琏说:“琏儿平日里可爱吃点心?”

    听着点心,贾琏不由自主的露出一脸小馋猫的模样。他伸手咬了咬手指头,被元春一手打了下来。

    元春话少,半天只来了一个字:“脏!”

    “做姐姐的可不能欺负弟弟。”王氏拿帕子擦了擦贾琏的手,“这卷子呀,也是点心的一种。烧糊了的如何能入口呢。所以这烧糊了的卷子,既没有看相,也没有吃相。平日里做点心,我们都不吃的,如何能拿出来待客。要是被人看见了,岂不是丢了一家子的脸面么。”

    至于王氏的亲儿子贾珠。他看着自己娘亲带着弟弟妹妹上车的身影,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因为这车子可再坐不下一个他了。

    贾珠身边的丫鬟婆子们也嘻嘻哈哈的笑着,毕竟这跟着主子一起出去游玩的机会,对她们来说也算是少。你推为一下,我搡你一下,贾珠身边的大丫鬟描轴站出来对贾珠打趣儿说:“恭喜哥儿,贺喜哥儿。如今在太太眼里,哥儿可是大人了。”

    “可不是,已经是大人了。”贾珠似乎是在回复着描轴的话,但他低垂的神色似乎又昭示着,他心里还盘算着其他的事儿。

第27章() 
寿安寺,百年古刹,香火鼎盛。就是一看见寺庙的建筑时,连郁嬷嬷这个百年老鬼都念了声佛,幽幽的叨念了一句:“这都是多少年过去了。”

    自己一个人一辆车,贾珠自然也乐得便宜。他转头问了郁嬷嬷一句:“这个……嬷嬷也能进去么?”

    “我进去作甚?找死么。”郁嬷嬷勾起嘴角,阴测测的笑了笑,“我还是老老实实在车里待着。你自个儿多注意点儿。”

    山门前,有不少摊贩在道路的两侧摆着摊。因为有寺庙的管束,这小摊看着热闹得很,但又不至于杂乱拥挤。有卖吃食的,有卖香烛的,有卖自称是寺里高僧加持过的物件的……

    一行人为表尊敬,到了山门便是弃车而行。两个年纪小的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牵着王氏的手就说要买。

    这边王氏还没来得及表示什么,贾珠作为一个自诩为好哥哥的存在,自然立即掏出了钱袋。他做主,给贾琏和元春一人买了支糖画。

    “元儿和琏儿拿好。掉了可是没有的。”贾珠摸了摸两个小的柔软的发顶,如此嘱咐说。

    “嗯嗯!”贾琏赶忙点头称是,小脸上满是小馋猫似的表情。大约是闻着糖果的甜香,他口水都快滴出来了。

    元春倒是有点小别扭:凭什么她哥哥买的东西,要分给旁边这个小口水娃娃一个,就算他是自己堂弟也不行。

    正因为这一份别扭,贾珠看的元春就是这样一幅表情。小姑娘圆圆嫩嫩的脸上明明是想笑,却偏生硬憋出一脸严肃的表情。

    元春还鼓着脸颊说:“头发乱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嬉笑。王氏也笑着对元春说:“同你哥哥置什么气。”末了她还不忘吩咐两个小的,“这糖画赏着玩倒是可以。但外头的东西腌臜,可不能吃进口!”

    因防着小孩子家家不懂事,王氏又对着跟着小主子的下人强调了一遍,表情很是严肃。

    不过,当王氏的眼光扫向几个孩子,看着贾珠带着弟弟妹妹玩耍的身影。她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到:也许,家里也该多个孩子了。有点婴儿的啼哭声,也是不错的。

    相比这边看起来是其乐融融的一家子,邢氏那边就真看起来像是外人了。她并不同王氏一路,自个儿带着自己陪房站得远远的。后来大概是王保善家的从周围的摊贩处打听到了什么。她同邢氏回过话后,邢氏就一直嘴角上扬,保持着一个近乎诡异的笑容。

    进了山门,邢氏就带着自己的陪房去了后山。那急匆匆的模样,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一个。

    “她这是干嘛?”王氏看着邢氏离开的身影,皱眉问了一句。

    身边有知道的婆子回答说:“听人传说,这寿安寺后山有个大大的弥勒像,喜笑颜开的看着格外的喜庆。据说摸一摸弥勒佛的大肚子,日后家里定会添丁进口。”

    这缘由听完,王氏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她倒是“嗤”了一声说:“真真是胡闹。弥勒佛又怎么管到人添丁进口的事儿上了。总不能因为人肚子大,就……”

    说到一半,王氏赶忙住了口。念了几声佛后,她才反复重复了几次:“佛祖勿怪、佛祖勿怪。”

    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一齐劝解说:“佛祖自是知道太太的诚心的。也晓得太太是无心之失。”

    末了,王氏还不忘约束孩子们,让他们不许瞎调皮:“若是冒犯了佛祖,回去可是得罚点心的。”这话一落音,贾珠和元春还没觉着什么,倒是贾珠是一脸委屈,满脸泫然欲泣的样子。

    大人们礼佛参禅,小孩子就有点坐不住了。元春端着小淑女的范儿不肯乱跑,贾琏则没那么多顾忌。他拉着贾珠,嘴里嚷嚷着:“哥哥,哥哥,咱们去看荷花!”

    贾琏说的看荷花,指的就是寺内的放生池。那是挺大的一片池子,寺内的僧人用石块磊起池边,既方便了香客赏玩,又可以防止有顽皮的小孩,一不小心给掉了进去。

    如今正是夏初,风和日丽。池边清风徐徐,周遭除了花香,还隐隐闻得到清风送来的香火气息。几种味道夹杂在一起,竟是难得的和谐,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贾珠深呼一口气,觉得整个人是难得的闲适。这出来拜佛的决定,如今看来竟是明智之极。

    “哥哥,琏儿念诗给你听可好?”贾琏伸手够了够水里的荷叶,还没来得及用力,就被贾珠给抓住了。见贾珠满脸严肃,他赶忙讨好说。

    “念诗?”贾珠眉毛一挑,尾音也转了转。这少见的陌生姿态看得贾琏也小脸严肃起来,晓得自己方才冒失的举动惹着哥哥生气了。

    “行,念诗可以。不过得应景念个荷花诗。”贾珠给贾琏增加了难度。他晓得贾琏是为了转开他的注意力,但这事关自身安全,自然不能让贾琏随便混过去。

    贾琏还没有入学,念诗什么的也只是家里人闲暇时候教他背上一两首。这荷花诗的题目一限定,贾琏的小脸就皱得跟个苦瓜似的。完了,他不会可怎么办呀……

    池子的那一边,荷叶掩盖住无法看到的地方,隐隐约约传来几声轻笑。随后那笑声的主人就用着略带南方腔调的清隽口音吟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因为隔得有点远,加上贾琏人小,一时间无法记住全诗。但他牢牢记住了荷花二字,背出了整首诗里最脍炙人口的那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完,贾琏拉着贾珠的手,“哥哥,琏儿念出来了,念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