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蚌病生珠 >

第13章

红楼之蚌病生珠-第13章

小说: 红楼之蚌病生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如今若是能再续前缘,我定不会辜负他们母子。”

    “得了!你娶谁,又生了个什么。这些我根本不在乎!”有那么一瞬间,郁嬷嬷简直要觉得贾珠是个不可雕琢的朽木,“你可别忘了你们贾家的大问题。想想你们家是怎么给败落了的。”

    这些年的安逸生活还是多少有些腐蚀贾珠的意志。他虽没有忘却掉自己重生的初衷,可有些想法毕竟还是有些淡忘甚至磨灭了。

    被郁嬷嬷这么一激,贾珠整个人周身的气场都有所改变。

    “如今我断不会让元儿进宫,让她在那个不得相见的地方磋磨上一辈子。”贾珠双拳紧握,满目坚定的说。

    “那也得你自己能立起来,担得起整个家里的责任。”郁嬷嬷还是冷笑,“立不起来,其他的都是空谈。毕竟你们家的问题多着呢。简直跟满头的小辫子,就等着有心人来抓了。”

    “珠儿知错了!”贾珠这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也万分庆幸自己有郁嬷嬷这样老成的存在在身边辅佐。他对着郁嬷嬷的身影鞠了个躬:“多谢嬷嬷。还请嬷嬷赐教。”

第23章() 
这权力的滋味,沾染过人恐怕都知道。明明知道有毒,会上瘾,可依旧无法真正洒脱的脱离。

    世人只要有能力,皆爱往权力中心挤。而真正站在权力顶端的帝王,他们更不会轻易满足,会无限追求对权力的集中,从而保持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地位。

    这种对权力的追逐,就造成了皇家和勋贵天然的矛盾。勋贵们如若不低调收敛,小心做人,迟早会被加大集权的皇帝拿来开刀。

    也许是身处的阶层的不同,也许是阅历和心性受限,虽然郁嬷嬷详尽的介绍了一番,但贾珠理解出来的终究还是有些偏差的。

    “这不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么。”贾珠低声喃呢了一句,脸上明显是受到了冲击以后的无措。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若是帝王心术便是如此这般,那高高在上的也不怕下头的人寒心,日后就不肯再为他效忠了。”

    郁嬷嬷一张老脸上难得露出赖皮的神色:“反正我不是人了,就算是人也不是你们这一朝的。所以说些大逆不道的也不算过。”

    面朝着外头的月光,郁嬷嬷没让贾珠看到自己脸上之后的神色:“至于寒心,这些年头肯定不止你一个这么想的。所以才有了告老、隐退这类的说法。但这天下追名逐利的人总是是更多的。这朝堂上退出一个,就跟退出了一个空缺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眼巴巴想挤上来的人只会是更多。”

    毫无疑问,郁嬷嬷是有故事的。只是贾珠对她保持着长辈一般的尊敬,因而从来不去深挖她身后的故事。贾珠知道的,那都是郁嬷嬷愿意表达出来的信息。

    郁嬷嬷的话引出了贾珠无限的深思,他低着头,默不言语。倒是郁嬷嬷又补充说道:“要知道,所谓兔死狗烹,死的从来只有笨狗;鸟尽弓藏,真正的良弓那也是藏不住的。”

    “可珠儿毕竟资质有限。”贾珠脸上的神色还是有几分委顿,“珠儿怕会辜负嬷嬷的期望。毕竟我……”

    “行了!”郁嬷嬷是真的火了,“你往日的雄心,以前的壮志呢?难不成还坐以待毙,等着日后皇帝拿勋贵开刀,然后你们贾家再去做那个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总归是会被圣人开刀的。大不了脱了勋贵的这层衣服,咱们全家回金陵种地去。就凭着家里的祭田,咱们阖府也能够衣食无忧。”思想上受到冲击,再加上被郁嬷嬷这番吼了一顿,贾珠竟是钻起了牛角尖,全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郁嬷嬷此刻也做不到小意温言,轻言细语的照顾贾珠敏感的内心。她心中一怒,整个贾府周遭都是狂风大作,阴气沉沉的模样。

    “变天啦,变天啦!”外头有下人相互警醒着。

    “我当你是怎么了。原来就只有这么点儿的本事。要知道从来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哪里有那么容易好从局中脱离的。待到你们家真的退守金陵,脱掉了勋贵的这一层皮。到时候只会杀你们杀得更痛快些。毕竟连反抗之力都没有了。你们自个儿把保护层给脱了,可不是作死么。”

    贾珠愣了愣神,最后眼光发直,幽幽的说:“到时候,外头恐怕得让我们把这些年享乐的都给吐出去。”

    “就算吐,你们也吐不出来啦。”眼见着贾珠似乎想通了,郁嬷嬷的声音也宽缓些。带着几分打趣的意思,郁嬷嬷道:“你们家已经离以前的荣光差得远了。想把以往的东西吐出来,肠子都吐出来都不抵事。不够!老老实实的奋起吧。”

    “一时半会也拿不出章程呀。”冷静下来,贾珠便开始思前想后,琢磨着后续的计划了。

    “你这孩子。倒是奇了怪了。之前灰头丧气的紧,现在又着急得紧。”郁嬷嬷白了贾珠一眼,“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吧。等你家的孩子根系扎稳了,一个个都成了栋梁之才。日后就算动谁,也不会动到你们家头上。”

    温柔乡是英雄冢,富贵屋是销志刀。贾珠之前的状态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日后想起这一番谈话,他也是万分庆幸自己有郁嬷嬷提点。

    如今这贾府的一切都是贾珠之前自己经历过的。虽有些改变,但他仔细想想,也觉得在大体上还是逃不开的。贾府的家学就那么个氛围,他要突破恐怕还是要换个地方才好。

    且说王氏那儿,镯儿面带忧色的从外头回来,低声在王氏耳边说了些什么。而后王氏面色惊诧,很不敢相信的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儿。若医不好了,岂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不是。”镯儿也是满脸的唏嘘,“平日里瞧着,代儒老太爷身子骨都挺硬朗的。族学里的一贯事情都是他一手管着的。咱们珠大爷的文章也是跟着他学的呢。”

    “可不是,除了亲戚情分,还有我们珠儿的师生之情在里头。”王氏放下手里的账册,对着镯儿吩咐道:“你去库房里选上一支上好的人参包好,再从账上支三十两银子送去。”

    “哎!”镯儿称是。

    “等等。”王氏又有了别的想法,“我记得他们家媳妇此刻还怀着身子,再包上些官燕送去。如今他们家乱糟糟的,怕是顾不着媳妇的肚子。要是有什么意外,那又是一重打击。这事还是让周瑞家的去做吧。有些妇人话,你姑娘家的也不懂。让她看看有什么事,要有旁的需要再回我。”王氏如此详细的吩咐了一回。

    “太太找奴婢做甚,有什么吩咐?”周瑞家的被传话的小丫头唤来,见着王氏后赶忙问自己的详细差使。

    “你去把这些送去代儒老太爷的屋子。听说他们家爷着凉生病,情况不太好,家里太太也是大着肚子,不太便宜。也算是替咱们家珠儿尽点子孝心了。”王氏还吩咐说,“要细细问了,看还缺什么,差什么。等回来会找你问话的。”

    “诺!”周瑞家的赶忙应道。

第24章() 
贾代儒管着贾家族学,他家乱了,族学也自然而然跟着乱了。原先安排好的时间功课全乱了套。早先只见着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带着一群小的在摇头晃脑的读书,后来孩子们都没了耐性,就你揪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玩闹开了。

    年纪稍大的孩子再怎么年长,逃不脱他自个儿也是个孩子,眼见着场面压不住了,他也干脆丢开不管,一起玩闹起来。

    “成何体统!”贾珠暗自叹了一声,甩了甩自己衣袖上沾染的墨迹,最后只得无可奈何的自己出了课堂。虽说因为他是荣国府的哥儿,等闲不敢招惹他。可是共处一室下来,也总有做那被殃及的池鱼的时候。

    “哥儿。”见贾珠出来了,郑叶带着几个伺候贾珠笔墨的小厮上了前来,“您这是怎么了?不是进学的时候么?”

    贾珠抽了抽嘴角,算是勉强笑了笑。他指了指课堂的教室:“里面能学么?”

    郑叶一看里头乱成一锅粥的样子,心中也大叫坏了。于是他试探性的问道:“要不咱们先回去?”这话说得郑叶心中忐忑不安。若是个知道的,那自是明白学堂里乱哄哄的,根本学不进去;换个不知道的,八成得说他是心里存着坏,想教坏哥儿,让他逃学的。

    这点小心思贾珠看得透透的,但他也不多说,只是招来个小厮吩咐说:“你去找找代儒老太爷,这情况得要个能做主的人来。”

    派人去请了,贾代儒自然得路面。不过他就算来了,也只不过是来了那么一小会儿。管束住胡闹的学生,罚了几个带头捣乱的,但贾代儒还是没有上课的心思。末了,他干脆布置了份功课下去,让大家三天后再交上来。

    这表达出来的潜意识也很简单,贾代儒算是大手一挥,给众人放了三天的小长假。

    私下里,贾代儒还让人给贾珠带了句话:“还请哥儿给令堂带句话,就说是老朽在这儿多谢了。”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一时间还让贾珠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贾珠临走之时,那几个先前被罚的刺头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个双手抱臂,一脸不忿的说:“之前是你让人通知先生过来的么?”

    这学堂里人一多,自然鱼龙混杂不好管教。一群男孩子里也难免会有小霸王似的人物。大约是仗着自个儿年纪比贾珠大,又觉得好好学习的大多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兼之对身份地位的不够了解,他们竟是肥着胆子干起了堵路的行径。

    这样的行径,贾珠是有听过,但自个儿遇见确实头一回。勾起嘴角,他不准备和这些真正的小屁孩儿计较。

    不想那几个并不准备就此善罢甘休,反而撸起袖子赌起狠来:“别以为你是荣府里的哥儿,我们就不敢揍你了。有本事你别叫你家下人过来。”

    这种天真的赌狠让贾珠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他眼珠那么一转,又起来揶揄戏弄对方的心思:“你不说,我还给忘记了。我还有下人跟着呢。你们要不要尝尝他们拳头的滋味?”

    孩童和成年人的差距自然是摆在那里的。几个刺头被唬了一跳,自个退后了好几步后嘴上却是不放过:“你有种!你这是坏了江湖道义。”

    “还江湖道义呢。你们知道什么是江湖么!”贾珠反倒是向前逼近了一步。他理了理衣袖,虽不至于露肉,但手臂上的精壮却是依稀可见。

    那几个这才是联想到贾珠还习武的传言,一时间整个人的气势都给萎了。原来对方不仅有下人跟着,就是单打独斗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可不是他们以往针对过的软柿子。

    扬长而去之前,贾珠还不忘打击他们几句:“个子还没爷我高,竟还想着欺负人了。可别让爷我看见。到时候爷不动手,也自有人动手。”

    这倒不是贾珠他仗势欺人,而是这样的风气确实不好,万不能助长。学里是教人读书知礼,培养宗族人才的地方。一个家族是否前途远大,兴旺发达,宗学至关重要。既是如此重要的地方,就万不能因为了一颗老鼠屎,从而坏了一锅粥。

    贾珠甚至都下定注意,有空怕是得去自家老爷身边吹吹风了。贾代儒年纪大了,如今又遇事而不太上心,可学里的风气必须得整顿。

    贾珠回家的时候,正遇见周瑞家的从外头回来。王氏派她去贾代儒屋里送东西。这东西送完了,这做下人的也就自然要去主子跟前回话的。

    “周姐姐可是哪儿去了的?看样子可是辛苦了。”周瑞家的在王氏面前得脸,贾珠也乐得给她几分薄面。既然正好遇见了,那贾珠自然会打声招呼。

    “给珠哥儿请安了。当不得幸苦一说。”周瑞家的笑盈盈的回答说。

    走了一路,周瑞家的也几乎说了一路。因此很快,贾珠就摸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由此看来,之前代儒老太爷的道谢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只是想着想着,贾珠就似乎回忆起什么来了。在他前世的记忆里,那代儒太爷记得是个命苦的。若是自个儿没记错,他应该是个中年丧子的。

    如此看来这学里的混乱怕是要持续上好些时候了。若是真同前世一样,改变不了出了丧事,恐怕他功课也得受影响。

    贾珠想着整顿学里的风气,那表面上是为了大家着想。但实际上,贾珠还是为了自己着想。毕竟只要学里的风气良好,他才更方便学出成果来。如今看来,如果学里的风气还得受外来的其他因素影响,那么贾珠也得为自己早做打算了。

    打定了注意,贾珠同周瑞家的说:“还请周姐姐给母亲带个话,就说珠儿换身衣服后在同他请安。”他拧了拧自己之前在学里被污了的衣袖,“毕竟穿着这样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