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陶女谣 >

第10章

陶女谣-第10章

小说: 陶女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兰儿听过,赶忙拉着陶秀水的衣袖问道:“对了,我忘记了问你,你给你祖母准备过寿的礼物了吗?”

    陶秀水笑着摇头“没有”

    “没有你还去?”

    “没关系,去了再说”

第十五章 礼物() 
肖兰儿真不知怎么和眼前的少女说,没有礼物还去祝寿,这不是就让自己难堪吗?

    陶秀水懂眼前人的意思,不过她依旧笑笑,气定神闲往里走。

    就要进屋时,衣袖被肖兰儿拉住了道:“你要没有礼物先别进去了,我去找我哥哥帮你想想办法”

    陶秀水感激这位小姐为她着想。

    摇了摇头“不用的,我有办法,走吧!”

    肖兰儿看眼前人脸色平淡,溢出一股自信,心下无力摇头也不再说。

    两人第一次见,还没到太熟的地步,有些话还不好说。

    陶秀水进了老太太的屋里,就见屋里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比刚才竟多了一倍。

    以前在宰相府,她都没见过这么多人。

    也没往前挤,只在最后方找了个能站脚的位置。

    听前前面人都在乐呵呵的哄笑道:

    “咱们这哥给老祖宗送的礼物真有意思,具然是一只大老虎枕头,真把咱老祖宗当小孩子哄了”

    “那是知道咱老祖宗什么也不缺,这可是哥亲自描的样,让秀娘做的”

    “是啊,老祖宗,这可是哥的一片孝心”

    陶秀水听着前面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猜这位哥,可能就是在京城读书的那位。

    能给自己的祖母送这东西,也见这人的心里倒着实有趣。

    坐在前方高台的陶老太太听着众人的夸赞也笑得合不拢嘴,问着下面的婆子“哥说什么时候能回来不”

    陶大夫人站在一边赶忙道:

    “母亲,哥在信里说,这段时间功课紧,可能要等过年时候才能回来”

    “唉!要这样久的,不过也好,让他在那呆久点,正好多念点书”

    “老爷也是这样说的”

    几人正说着话,就听下面一个粗声粗气年老的男音使劲哼了声道:

    “具然送这破东西,亏大郎想得出来,我就说让我家二郎也去做伴,偏你们不许,这回好了,哥在京里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那有给祖母送这礼物的”

    声音过后屋里安静一片。

    陶老太太摔先出声道:“他二爷,今个是我大喜之日,你能不能不说这些惹人闲的话,我就喜欢哥给我送这东西怎么了?”

    “喜欢不喜欢的都是你说了算,我也是实话实说”

    “你也不看看你家二郎是个……,算了,今儿在这些个客人面前我也不再多说了,你快去男客那面找人聊天,别在这惹我生气”

    陶秀水听着两人说话,特意踮起脚尖往里看了看。

    这时她才发现,紧挨老太太的下手边,坐着一位老者。

    这人长得异常消瘦,两腮塌陷,眼大鼻突,头发花白一片,看面相,这人像这人就是个不省心的。

    不过此时能找老太太的麻烦,她这心里竟偷偷的坏笑几分。

    这是陶秀水此时第一次见到二老太爷,也刚知道这位和老太太不对盘

    此时话说到这,屋里气氛尴尬无比。

    陶大夫人对于长辈说话,也不敢随便插嘴。

    时间不长,就听一边坐的肖老太太道:

    “二老太爷,我家老头子今个也来了,你不找他说说话去”

    “去,怎么不去,我正有事要找肖老哥呢!”

    这人说完竟自起身走了。

    只听众人重重的吐气声。

    看来这位二老太爷很是难缠。

    肖老太太再次打圆场地道:“老妹妹,还不快些继续接受孙子孙女们的礼物,孩子们可都等着呢?”

    “是啊祖母,大哥不在,不还有我这个小孙子在吗?”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不知何时站到老太太面前,抬起可爱的小脸清脆地道。

    陶老太太欣慰地一笑“多谢老姐姐替我解围,你也知道二老太爷的脾气,今个儿要没老姐姐从中周旋,这位定不会这样轻松走掉”

    “说什么客气话,快点吧,孙子们都等着呢”

    肖老太太依旧和和气气地说话。

    “好,轮到我们俊英了,你给祖母准备了什么礼物啊!”

    “既然大哥准备的稀奇,我的当然也不差了”陶俊英边笑着边叫身边的婆子去拿自己的礼物了。

    之后大家都拿了什么陶秀水没有在意,她直一心在想二老太爷的事情。

    如果这个家里她没了老太爷做为靠山,这位二老太爷不知能不能帮她。

    后来她听青竹说陶家有许多事分支。

    都是一个老祖,以前是一大家人在一起做生意。

    但那些年来从没赚过一分钱。

    后来自从到了陶老太爷这一辈,他才主张把家分了。

    之后就各自分开另起门户,生意也都单着做。

    不过奇怪的是,那些分支谁也没把生意做起来,只有陶大老爷这支把家族生意壮大。

    直到现在惹得各旁支都乏了嫉妒之心,隔三差五的找麻烦。

    看来这些个分支也都想在陶大老爷这分一杯羹。

    此时陶秀水正想着心事,没想就听有人叫了声“陶秀水,你今天来不知给祖母准备了什么礼物没有,你不会是空手来的吧!”

    众人听了只闻一阵哄笑声。

    陶秀水听了一惊,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

    这几天她早就想好了,给这老太太的礼物不能拿出实质性的东西,毕竟她现在落魄,不能有钱。

    寻思还是拿些精神方面的东西好了。

    以前她虽是宰相府庶女,却与她那嫡姐一起读书认字。

    教两人的是在京中名的一位先生,名叫韩元。

    这人以前曾是一位壮元郎,因受了情感打击辞了官。

    那时她那宰相父亲惜才,就把这人亲自招揽到府中,没事就教府中几人读书习字。

    这人学问非常好,陶秀水那时也学得好。

    不过她为了不让姨娘难堪,什么事情也不敢比大小姐强。

    不管读书、写字,明面上都是一塌糊涂。

    韩元虽是个六旬老者,不过眼光及其独到。

    知道她是故意藏拙,却不过从不点破。

    只在每次留作业时,都会特意给她指点一二。

    其中写字就是韩先生亲自教她的。

    所以私底下谁也不知道她写了一手好字。

    那时她为了抒发心里的郁结,只要睡不着就写字。

    黑天写白天字,倒真把字练好了。

    虽不能和当朝大儒公明先生相媲美,不过也所差不多。

    所以今个陶秀水早就想好自己要送的礼物了。

第十六章 得名() 
陶秀水一脸平静,在那面微笑道:

    “我来得匆忙,没准备什么东西,就给祖母现场写几个字祝寿吧!”

    话音刚落,也不知谁先扑哧一乐,接连只闻一连气的轻笑声。

    “陶秀水,你以为你是谁,具然还要求写字,你长这么大多少斤两谁不知道,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还要写,真是稀奇了”嘲讽的口气又让众人哄然不止。

    众人听了都乐不可支,那有人在人家过寿的时候写字的,又不是什么大家大儒,还真敢说大话。

    陶秀水看了青竹一眼,她怎么忘记问这事了,也不知自己这副身子会不会写字,不过此时什么都不能管了,只得先走一步再说。

    笑着回道:“会不会也不是你说了算的,只有看过了才知道,祖父一直都有偷偷交我写字,只是我没说而已”

    众人嗤之以鼻。

    就连陶老太太都厌恶的把脸撇到一边。

    陶秀水全当没看见,竟自吩咐丫鬟青竹去拿笔墨纸砚。

    待青竹把东西备齐,铺就到桌边案前,陶秀水就铺纸、研磨、沾笔,一整套工序下来行如流水,一见就是个常常拿笔写字的大家。

    此时屋里已安静无声,像是就要看热闹表演前的宁静。

    陶秀美嘴角轻笑,向身边的丫鬟偷偷说了几句什么,丫鬟就偷偷绕过人群偷跑出屋。

    时间就长,就见从门外走进来的一行男宾客。

    领头的正是陶大老爷和肖老爷子。

    后面相继跟着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子,之后才是一众俊男小辈。

    这几人边走边笑道:“是谁说要给老太太献字啊!我们几位也过来瞧瞧”

    “父亲,是秀水姐姐要写字呢!”

    不用别人先回,早就不闲事大的陶秀慧跑过去回道。

    她可记恨着上次陶秀水吓她的事,害她好几晚都不敢睡觉。

    陶大老爷还以为是那个优秀的子女,没想到却是这个蛮女。

    这个女儿从小就在老太爷身边将养,都把她惯得不成样子了。

    随即喝道“胡闹什么,还不下去”

    陶秀水看了这位父亲一眼,脸色平静地道:“父亲,女儿这次会好好写的”

    身边的肖老爷子倒不知道前眼的少女就是陶秀水,只在那在笑道:

    “既然孩子要写,就让她写两个好了,好坏不计,都是一片孝心。”

    “肖老哥你不知道这孩子……”

    “那有什么,陶老弟你就管小孩子管得严,小孩子也是要表达一片孝心,要写就定嘛!”

    肖老爷子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孩以前的样子,只出于客人的角度规劝几句。

    “是啊,是啊!”后面人等也都随声附和。

    陶老爷被众人一劝脸色绯红,他可知道眼前这孩子的半吊子个性,从小长什么大都没一样东西学成过,什么陶冶情操的情棋书画,再到女儿家学的刺绣女红,没有一样是能拿得出手的。

    看身边老友客气的相劝,他也不好太过多说,只一个劲的给陶大夫人使眼色。

    但一直以来陶大夫人都想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死丫头一个教训,眼前正是好机会。

    在一边乖巧地站着,装没看到。

    陶秀水早也不听众人说什么了,待把研完墨汁,就拿起一边的大号狼嚎笔,轻沾墨汁,待笔锋全部侵透墨水,她在磨盘里轻刮了刮笔尖,感觉差不多了,才拿到纸上,大概算了下字所占纸上的距离,这才毫不犹豫的写下去。

    面色气定神闲,纤细手腕刚劲有力。

    这样的姿态吸引了一众男士宾客,都想凑到近前查看一翻。

    都奇怪这位小姐到底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

    “哎,看这姿势倒是不错,定写得不差”

    后面也不知是谁说了句。

    “是啊,走看看去“

    待众人走到跟前,陶秀水正好收笔完成。

    一个年轻的晚辈,先前一步跃了上去,顺手拿起桌上的墨宝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这……”

    “怎么了,怎么了”众人齐齐挤上前去观看。

    待好一会,也不知谁才从众人堆里说了句“好,好字啊!”

    “大家,简直是大家之作”

    陶大老爷根本没往前凑,也不抱什么希望想看。

    他正在一边生气,心里如翻滚的岩浆,就要爆发滚出。

    恨得他只想着,等这事情过后,就要把这女儿给嫁出去,最好嫁和远远的,老也别回来才好。

    此时听一众人等一说,他还以为大家说得是反话,也没心思上前去看。

    不过和他一起进来的一众老爷却耐不住了。

    纷纷上前查看。

    晚辈们看长辈上前,虽不舍,但也不得不先行让其先瞧。

    肖老爷子在一众商户里是最有资格的,当仁不让先拿到手里。

    “呀!”脸上一阵吃惊。

    之后就快速拿到陶大老爷面前道:“你快看,快看那,好字,好字啊!”

    “什么?”陶大老爷还不信,但看清面前的字迹时脸上是怎么抑也抑不住的惊喜。

    这些年来陶家大老爷一直让子孙追寻读书科考,无耐这些年过去,这么多的儿子侄孙都不曾上进,竟没有一人能把书读得好的。

    就是让他们中的读书好的人在众人面前写字,都会瑟缩不敢。

    此时竟见这位自己的女儿具然写得一手好字,心下不知怎么竟有无比欢喜,情不自禁地叫了几个“好”字。

    此时的陶秀水写完了字就一脸平静地站到一边。

    她是个写惯了字的,这些年来她一天都没有落下过练字,所以现在她的字不但可以和当代的大儒相媲美,而且还有过之无不及。

    但是她不想表现太过,只想差不多应付眼前的事情还能得了好名声就行。

    她没写太好的词,只搬书照抄,写了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了大字,虽说没写得太好,但就这样的字迹在整个白城都难找到一个。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