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九州鼎记 >

第4章

九州鼎记-第4章

小说: 九州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朝臣子弟不再掩饰,哄然大笑,其中也有对着苏易怒目相视的,眼神之中流露出的是浓浓的醋意。

    苏易浑身上下生满了鸡皮疙瘩,不由退后了一步,说道:“苏易自有分寸,就不劳褚尧表哥费心了。”

    褚尧微怒的娇嗔一声,说道:“表哥我这不是担心你嘛。要是你真的像那些没用的城主一样,被鬼方把头颅送回来,表哥真的不知道会怎样伤心呢。”

    单葵实在看不下去,却不也不敢招惹褚尧,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说道:“高辛王,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尽快出发,伯统领还在城外等候。”

    褚尧又是娇嗔了一声,说道:“这位将军真是不解风情啊,我和表弟说几句话,你就等不及了啊。”

    转身看向单葵,褚尧眼睛一亮,捏着嗓子娇声道:“好雄武的将军啊。”说着,娇柔的兰花手在单葵的青铜胸甲之上缓缓的拂过,发出一声满意的**。

    饶是单葵生的粗犷雄武,性格再为坚定,也不由得汗毛倒立、红须竖起,连退了三四步。

    褚尧抿嘴一笑,对着苏易说道:“那表哥不再耽误你了,一路走好啊。”

    苏易眼见着褚尧款动腰肢带着一班朝臣子弟走远,这才慌忙抖落一身的鸡皮疙瘩。实在想不通,堂堂镇海王怎么会生出这样的一个妖孽。

    好不容易驱走身上的恶寒,苏易这才带着目瞪口呆的青戈军匆匆赶往城门。

    在另一边的街角。镇海王的马车静静的停放在那里。

    车中唯有镇海王和褚尧两人。镇海王低声问道:“事情办妥了?”

    褚尧拿着一张粉色的锦帕轻轻拭擦着嘴角,低声回道:“恩。”

    镇海王冷哼了一声,道:“那就好。”

    褚尧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低声说道:“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么做?”

    “你懂什么?”镇海王微怒道:“不除掉苏易,终将是我的心头之患。”

    褚尧黯然道:“父亲想成为夏王,只要扳倒律卫便可以了,一个不受帝发待见的苏易,能有什么用?”

    “孺子之见,”镇海王冷哼道:“除掉了律卫又如何,没有了律卫,关龙逄那班人,一定会将苏易抬上王位,只有除去他们,才能确保帝发死了之后,王位落在我的手中。天下至权之争,必须万无一失。”

    “只可惜,这一次律卫是有青炎军随行,这些人马是关龙逄那个老匹夫的,我们实在不好动手,只能先拿苏易开刀。”

    褚尧拭擦嘴角的手微微一滞,叹了口气说道:“除掉了律卫,还有苏易,除掉了苏易,不是还有轩放吗?”

    “高阳轩放?”镇海王不屑的说道:“这个自由体弱多病的高阳轩放,你以为他还能挨过几年?”

    镇海王看了褚尧一眼,声音之中略带着一丝温情道:“只要我当了夏王,日后王位还不是你的?”

    “我么?”褚尧轻轻笑道,眼睛透过厚厚的吊帘,不知道望向何方。

    苏易这边率单葵等人一路出了城门,直奔十里之外而去。在那里,青戈军大统领伯兹迁早已经列好阵势,等待着苏易前来。

    苏易远远望去,青戈军阵列森严,飞星凌日旗迎风烈烈招展。

    “恩?”苏易渐行渐近,目光所及,忽然一怔,青戈军只有七百之数,而看这列成两个方阵的兵士,足有两千余众。

    苏易仔细望向人数众多的那个方阵,飘扬的青色大旗之上,绣着一团熊熊燃烧的赤红火焰。

    青木烈焰旗?是青炎军。

    青炎军为帝启所创,成名于征讨有扈氏一战。帝启曾以七千青炎军大破有扈氏三万黑水玄甲军,名震天下。夏以木德立国,木生火,故以青木赤炎为号,称青炎军,是为大夏最精锐的战士。

    在青炎军战阵之前,一人傲然而立。

    那人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墨绿长衫,饰以金色边纹,黑色披风微微扬起。头上青玉高冠,黑发披肩不束,腰间斜配玄铁长剑。

    此人正是帝发之子,太子律卫。

    苏易慌忙纵马飞奔过去,约有十余丈,才翻身下马,跨步走过去,高喊道:“大哥,你怎么来了。”

    太子律卫和苏易并非一母所生,但律卫并没有像其他人那般对苏易百般刁难奚落,反而是时常仗义相助,让苏易少受了不少折辱。因此,在苏易心中,对太子律卫还是很为敬重。

    律卫上前一步拖住苏易的手说道:“你们这一次一共征战冀州,你先行一步,我这做大哥的,怎么能不送上一送。”

    “大哥,”苏易心下感动,昨日朝堂之上,唯有太子律卫,不故帝发震怒,一力主张苏易率军与自己同行。虽然最终结果依旧,但苏易心中仍是非常感动。

    太子律卫大笑道:“来来,咱们兄弟一同喝一樽壮行酒。”说罢,律卫手一挥,有人呈上两樽美酒。

    苏易和律卫各自拿了一樽。律卫挽着苏易,遥指青炎军战阵,大声说道:“苏易,你看,父王将青炎军交予我,有如此雄师,何愁鬼方不灭。”

    不待苏易回答,律卫又说道:“苏易,此番冀州之行,小小鬼方绝不足虑,正是你我兄弟建功立业、名动天下之时。”

    律卫年过二十有一,相貌端正温和,雍容中不失大气,身居太子位多年,举手投足间不时流露出上位者的威势。

    两人将美酒一饮而尽。律卫执苏易之手,压低声音道:“苏易,此次你率青戈军走的是险山恶水,其中艰险,自不用我多说。虽然我们不能妄自揣度父王的用意,但你要千万小心,不要中了他人的算计。”

    苏易心中大为感动,用力的抿嘴点头,太子律卫仍然是死死抓住苏易的手,声音低沉,几乎不可闻:“青戈军再为精锐,也只有区区七百,你一路上且展缓行军,到了孤华城,若是情形不对,千万不要贸然行事,待我青炎军抵达之后,一举击溃鬼方。”

第七章 出征鬼州() 
苏易双眼一热,热泪几乎流下。自从母亲去世之后,自己又何曾听过这般温暖的话语。

    苏易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大哥,苏易就此别过,在孤华城,恭候大哥。”

    律卫用力拍了拍苏易的肩膀,沉声道:“一定要保重。”

    苏易几乎忍不住眼中热烈,猛然转身,翻身上马,对着律卫拱手作别,率青戈军,离开依帝城,赶往孤华城。

    青戈军的飞星凌日旗在风中烈烈招展,渐渐消失在太子律卫的视线之中。

    青戈军出依帝城,向东北方向,沿官道走了不足七十里,折入小路。小路乃是当年帝孔甲为纳取奇珍贡品临时修建的小道,荒废已久。小路极狭处,仅容两马并行,路上崎岖不平,杂草灌木丛生。

    小路虽然险峻,但风景别致,苏易从未见过如此风景,心情大好。这才知道,依帝城之外的九州世界,竟然是这般的绚丽多彩。

    行至第二日,路途更为艰险。青戈军行军速度缓慢,七百余人,在小路上排成长长的一列。一路上山风轻拂,虫鸟鸣叫,隐隐从远处层层山峦之中传来声声野兽嘶吼。

    走了不足六十里,天色已经渐暗,大统领伯兹迁禀告苏易,说前方道路崎岖难行,不利夜间行军。前方探哨回报,说前方五里处,有一处临山的较为开阔地,可以安营休整,。

    伯兹迁是青戈军大统领,刚过中年,庄重勇武,深得苏易倚重。伯兹迁是关龙逄引荐给苏易的。关龙逄自幼便教习太子律卫和苏易修习武学之道,深得律卫和苏易的依赖。

    大夏王室,武学上一直传承自帝禹和帝启,帝禹传下的太玄定波诀和帝启所创的九招剑诀,均是冠绝天下的无上功法,任何直系王族之外的人都不得窥探其中奥玄妙。

    律卫、镇海王乃至褚尧,修习的都是太玄定波诀和九招剑诀。唯有苏易,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曜日青陨戈,暗中修习了七曜真气和七星曜日决。

    伯兹迁为关龙逄引荐,在苏易眼中远胜他人。况且,伯兹迁为人稳重老成,历经多年军旅厮杀,在对北方异族大战之中,屡建功勋,统兵御将,行军布阵这些苏易所不擅长的事项,伯兹迁都是轻车熟路,滴水不漏,更是得苏易欢心。

    青戈军之组建,完全是由伯兹迁一手操办,从选取精锐忠诚之甲士,到日常操练,都没有让苏易费过半分心力,对此,苏易尤为满意。

    青戈军统一为骑兵,一色配有青铜长戈,兵将甚是雄武。伯兹迁统领的青戈军人数虽少,但将士战力颇强。

    伯兹迁的一身修为已经达虚灵境前期,年少时是九州之内有名的勇士,人过中年,性格越加沉稳,一身功力修为也洗尽铅华,尤其是在战场之上极为实用。

    修武之人,真气的修为层级固然重要,但层级之间真正的实力界限并非那么明显,修练到真武境极致的人真气修为和刚刚修入虚灵境的人差别不会太大。

    真武境后期的人,未必不是虚灵境前期人的对手,虚灵境后期的人,未必不可战胜云天境。境界之分,无非是真气修习过程中的一个标志,绝不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尤其是伯兹迁这般厮杀经验丰富的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斩杀修为高于自己之人,也是极为可能。

    苏易听取伯兹迁的建议,青戈军行五里,依山扎营。青戈军为高辛王私军,并未考虑配置离开官道长途行军的必需品,接到夏王帝发王命便匆匆整装开行不及调置,唯有区区六顶营帐以供高辛王和伯兹迁等几名统领甲正休息,大多兵士只能围绕篝火露天而眠。

    这一片空地,一边临着一座不高的山丘,一边靠着一条湍急的溪流。溪流之中布满了嶙峋的黑色巨石,黑石质地坚硬,在经年的溪水冲刷之下,依然棱角分明。

    在嶙峋的巨石之间,许多两掌余长的褐色鱼儿悠然自得。这里终年不见人烟,褐色鱼儿也不甚怕人,蠢钝肥美,叫声巨大如同犬吠一般,甚是容易捕捉。有兵士趁取水之际,顺手捕捉几条,以火烤炙,香味四溢,鲜美可口。

    余下兵士见状,纷纷卸甲下水捕捉,片刻功夫便收获颇丰。苏易见状,也觉得甚是有趣,没有阻止。看着兵士们在溪水之中嬉闹着捉鱼,苏易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娘亲带着自己在王宫花园的小溪里面嬉闹。那时候,还有那个叫沫沫的小女孩。

    这么多年不见,也不知道沫沫还好?

    伯兹迁见到兵士们嬉闹不止,高辛王两眼发直。于是铁青着脸,严令兵士上岸,不得下水。

    青戈军士摄于伯兹迁威严,不得不依依不舍的上岸。有几名青戈军兵士捕鱼之时一时兴起,不觉间小腿碰撞在黑色巨石之上,被锋利的石头棱角割的鲜血淋淋,鲜血浸染在黑石上,呈现出暗红之色。

    溪流之中,一丝丝血迹在清凉的溪水中,瞬间变淡不可见。伯兹迁环视下水的兵士,目光所过之处,兵士皆是低头不敢平视。

    下水的青戈军兵士将手中鱼儿抛给同伴,迅速的整顿盔甲。伯兹迁见并未生出事端,也没有对兵士严加苛责。

    青戈军兵士们低声欢呼,在火堆之上分别将鱼儿炙烤,顿时香味四溢,引人食指大动。远远胜于行军干粮的焦枯无味。

    有灵巧兵士,选取烤的鲜嫩的鱼儿,谨献给高辛王苏易和大统领伯兹迁,苏易有心与兵士同乐,只是苏易生来便不吃鱼,只得作罢。伯兹迁没有作声,只是冷着脸让兵士拿走。

    那兵士讨了个没趣,在同伴的吃吃笑声中,愤愤的吃完了手中那两条最为鲜嫩肥美的烤鱼。余下的青炎军兵士这才大呼上当,纷纷与烤鱼大战,顷刻之间,烤鱼便被消灭殆尽。

    抓上来的褐鳞鱼本就不多,只有几十名兵士分而食之,意欲未尽。大部分青戈军兵士只是以行军干粮聊以果腹。

    左、右两位统领敦促兵士吃完,安排各甲轮流值守。大夏军制,十人为一队,五队为一伍,两伍为一甲,各级设一正,甲正统兵一百,队正只统十人。

    青戈军以一甲百人巡守防卫,派遣一伍人马在林中搭好栅栏安置看守战马,其余各甲围着篝火休息。

    浓浓夜色之中,溪水潺潺之声,夜鸟惊鸣,野兽嘶吼,交错在一起,伴着青戈军兵士昏沉入睡。

    篝火冉冉,火苗渐渐低沉,大多只剩下一堆通红的火炭,渐渐的黯淡下去。

第八章 溪中怪虫() 
一抹眉月正空,黯淡无光。

    苏易盘膝坐在帐中,想要再次炼化那道冀州鼎灵脉。同上一次一样,苏易的念力刚一接触光鼎,又被吸纳其中。

    只是这一次,苏易念力光团较上一次明亮和凝练了几分。因此,在土黄气息的冲刷之下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